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通前后其供血血管的定量血流分数变化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朱虹岷 朱群星 +3 位作者 赵晨 蔡新勇 洪浪 胡雅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4期570-572,共3页
目的 探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开通前后其供血血管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的改变情况及其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 目的 探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开通前后其供血血管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的改变情况及其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单支CTO患者,于CTO开通前后分别对闭塞血管的供血血管行QFR测量,根据QFR变化情况分为QFR提高组18例和QFR不变组12例,比较两组的造影特征、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等各项指标。结果 QFR提高组的供血血管的QFR较手术前平均提高0.06±0.01。QFR提高组逆向侧枝Rentrop分级明显优于QFR不变组,且术后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比例明显低于QFR不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病变开通后,其供血血管QFR是否会升高取决于供血血管对闭塞血管的侧枝循环状态。供血血管QFR的提高与住院期间较少的心绞痛发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血流分数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松涛 蔡新勇 +5 位作者 邵靓 刘员员 黄笑 朱虹岷 洪浪 詹宇亮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TAVR患者111例,依据术后血小板减少较基线值≥30%分为术后血小板减少组及术后血小板正常组。对比两组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TAVR患者111例,依据术后血小板减少较基线值≥30%分为术后血小板减少组及术后血小板正常组。对比两组病例资料,分析TAVR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在111例TAVR患者中,术后血小板减少组72例(64.9%),其中80.5%患者在术后第2~4天血小板计数降低至最低值,94.4%患者出院前血小板计数恢复基线水平;术后血小板正常组39例(35.1%)。术后血小板减少组与术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中术后白细胞计数[(12.69±3.74)×10^(9)/L比(10.00±3.48)×10^(9)/L,P<0.001]、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51±6.52)%比(79.60±11.01)%,P<0.001]、术后血红蛋白[(94.50±18.30)g/L比(108.80±17.50)g/L,P<0.001]、术后血小板计数[(89.38±42.26)×10^(9)/L比(144.21±40.04)×10^(9)/L,P<0.001]、术后C反应蛋白[(34.84±40.25)mg/L比(12.59±10.94)mg/L,P=0.048]、术后降钙素原[(1.55±3.81)ng/ml比(0.24±0.24)ng/ml,P=0.020]、手术时间[(132.85±25.05)min比(115.13±10.48)min,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方程分析,手术时间是TAVR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062,95%CI 1.028~1.098,P<0.001)。结论TAVR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且具有自限性,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前血小板能恢复至基线水平。炎症反应可能是TAVR术后血小板减少的潜在机制。较长的手术时间与术后血小板减少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支架再狭窄率与氯吡格雷药效的相关性
3
作者 洪德志 何忠丽 +5 位作者 曾胜强 徐成伟 刘子铭 欧阳长生 洪浪 苏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8期3426-3430,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支架再狭窄率与氯吡格雷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二磷酸腺苷(ADP)...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支架再狭窄率与氯吡格雷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二磷酸腺苷(ADP)聚集率分为氯吡格雷药效差组(40例)和氯吡格雷药效好组(140例);ADP聚集率>50%为氯吡格雷药效差,ADP聚集率≤50%为氯吡格雷药效好。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实验。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基因多态性及支架内再狭窄率,并分析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因素。结果:野生型(快速代谢型)占比37.2%,突变杂合型(中间代谢型)占比47.8%,突变纯合型(慢代谢型)占比15.0%。氯吡格雷药效差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氯吡格雷药效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药效差组突变纯合型(慢代谢)占比和支架内再狭窄率高于氯吡格雷药效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纯合型(慢代谢)、同型半胱氨酸与氯吡格雷药效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突变纯合型(慢代谢)和同型半胱氨酸是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因素。结论:CYP2C19基因突变型与氯吡格雷药效差病人易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而突变纯合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PCI病人发生氯吡格雷药效差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 基因检测 血小板聚集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刘琪 蔡新勇 +7 位作者 詹宇亮 黄笑 刘松涛 邹鹏涛 陈淮钢 罗睿 邵靓 洪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679-687,共9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宜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10月42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江西省人民医院和宜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2年10月42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在急诊PCI术中患者采用不透明信封进行随机化分组,按照2:1:1的比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379例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201例、1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99例、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79例。主要终点是术后90 min罪犯血管导联ST段回落率(STR),次要终点是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计数帧数(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安全性评价是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TIMI出血分级为标准。结果3组患者的术后90 min的STR≥70%发生率分别是31.0%、47.7%、57.1%(P=0.001);进行两两比较后,生理盐水组和1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相比STR≥70%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2),且生理盐水组术后导联ST段不回落发生率高于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21.8%比7.1%,P=0.046)。3组患者的术后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MA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安全性事件上,2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发生了更多的出血事件,主要在轻微出血事件方面(P=0.002)。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但随着重组人尿激酶原剂量的增加,术后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微循环功能障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洪浪 陈章强 +3 位作者 王洪 尹秋林 赖珩莉 陆林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4013-4014,40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30例在介入术中并发的由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证实的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1986年12月—2009年6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30例在介入术中并发的由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证实的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1986年12月—2009年6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7000例患者,共有30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发生率为0.43%。30例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或呼吸心搏骤停、昏迷等。均经床旁超声心动图或X线透视检查证实心包腔积液。17例发生于经皮左房室瓣球囊成形术,死亡4例;5例发生于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术中,死亡1例;8例发生于射频消融术中(其中6例发生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中;2例发生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紧急实施经皮seldinger法在剑突下穿刺心包腔及置管引流术,抽出心包腔不凝固鲜红色血液100~800ml,平均(540.5±220.6)ml,猪尾巴导管留置时间8~24h,平均(18.5±5.5)h。经快速补液、输血和多巴胺升压等治疗后,19例自愈;6例经心包腔穿刺持续引流大量积血,送胸外科行急诊开胸心肌修补术或海绵填塞止血,症状逐渐缓解而痊愈出院;5例死亡。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非常重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是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包穿刺术 心脏压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洪浪 陈章强 +3 位作者 王洪 陆林祥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球囊扩张术前或术中突发意识障碍,口角歪斜,偏瘫,肢体肌力Ⅰ~Ⅳ级,经过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然...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球囊扩张术前或术中突发意识障碍,口角歪斜,偏瘫,肢体肌力Ⅰ~Ⅳ级,经过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然后紧急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及静脉滴注50~100万U,3000U肝素钠静脉注射,并续以12500U+0.9%氯化钠溶液50ml微量泵泵入,伴有颅内高压者给予20%甘露醇125ml,或甘油果糖125ml快速静脉滴注,或与呋塞米40mg静脉推注,1次/12h交替使用。结果8例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为1~3h,经过积极溶栓、抗凝及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后,7例患者3~4h后患者意识清楚,血压、呼吸平稳,四肢肌力明显改善,1~7d后四肢肌力完全恢复,口角歪斜症状消失而治愈出院;1例患者显效,即经过溶栓治疗后症状没有完全恢复,但语言表达有所改善,四肢肌力从Ⅰ级增加到Ⅳ级。8例患者未并发颅内和其他部位出血。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最好常规行经食管超声检查以排外左心耳内血栓;即使未见血栓,在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前应常规给予尿激酶预防性溶栓(至少1周),如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心房内血栓,应积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等血栓溶解或机化后才能行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若患者出现脑栓塞的临床表现,如能排外脑出血,应尽早给予尿激酶溶栓及肝素抗凝,同时积极行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浪 王洪 +6 位作者 赖珩莉 李林锋 尹秋林 邱云 陈在华 李彬 黄勤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介绍1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5岁,反复心悸、心慌、胸闷2年,伴黑矇2次。心电图提示:室速,心率为188~194次/分,QRS波宽大畸形,Ⅰ、Ⅱ、Ⅲ、aVF、V5、V6导联QRS波主波朝上,并在R... 目的介绍1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5岁,反复心悸、心慌、胸闷2年,伴黑矇2次。心电图提示:室速,心率为188~194次/分,QRS波宽大畸形,Ⅰ、Ⅱ、Ⅲ、aVF、V5、V6导联QRS波主波朝上,并在R波的顶端有明显切迹,V1导联主波朝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室速射频消融术。结果常规心内膜标测在右室游离壁标测到最早激动点,局部激动时间(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早96 ms,于此处起搏大头时QRS波形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相似。应用冷盐水大头以35~40 W、40~50℃在该处及周围反复放电消融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送入4 mm磁导航温控大头经心包腔至右室心外膜,在右室游离壁心外膜标测到最早激动点,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前109 ms。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后,以温控40 W、55℃,消融10 s,终止室速,巩固放电90 s。术后心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心动过速。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消融术是对心内膜消融途径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可以提高室速消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经皮穿心包腔 心外膜 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洪浪 王洪 +4 位作者 陈章强 赖珩莉 尹秋林 陆林祥 葛郁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01至2008-12收治的TCM患者7(男5,女2)例,年龄21~76(39.9±20.5)岁。心动过速病程3个月~16年。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既往无器质性...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01至2008-12收治的TCM患者7(男5,女2)例,年龄21~76(39.9±20.5)岁。心动过速病程3个月~16年。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亦无饮酒嗜好和克山病高发区居住史。7例均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并行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7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3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标测到最早激动点消融成功;1例右心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行右心房峡部线性消融达到峡部双向阻滞,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3例左侧特发性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用消融电极标测到P电位,且较体表心电图和冠状窦V波提前26~35ms,以此靶点试放电消融成功。其中1例消融成功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心室静止,立即植入起搏器,术后一直靠起搏器维持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恢复。射频消融时间(3.6±0.5)h,暴光时间(1.9±0.4)h。术后随访3个月时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再复查上述各指标均已恢复正常范围,未见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心动过速可以诱导心肌病,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消除心动过速发生的基质,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可以完全恢复。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揭示心律失常的机制,对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及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型心肌病 快速型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疗效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复杂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赖珩莉 尹秋林 陈章强 陆林祥 邱赟 肖承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30例。在EnSiteNavX或Array系统(80例)或CARTO系统(43例)指导下行RFA手术。结果106例(86.2%)1次手术成功,10例再次导管消融成功,再次消融总成功率94.3%。59例房颤1次手术成功,5例再次消融成功。11例心房扑动患者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10例房速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26例室速、室早患者1次消融成功,3例行再次消融成功。并发症6例:心脏压塞4例,左前降支远端栓塞1例,术后肺栓塞1例。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对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RFA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并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三维标测系统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浪 王洪 +3 位作者 陈章强 陆林祥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筛选适合经导管封堵治疗IVSD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口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及肺动脉瓣距离,经皮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 目的:评价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筛选适合经导管封堵治疗IVSD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口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及肺动脉瓣距离,经皮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动静脉轨道,经7~12F输送鞘管通过右股静脉途径释放封堵器。结果:超声心动图测量的VSD直径5~7mm,平均6.5±0.5mm,大血管短轴切面上缺损位于12点至1点钟位,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3mm,平均2.5±0.5mm。PDA封堵器的直径7~10mm,平均8.5±1.5mm,20例IVSD患者封堵全部成功,术后杂音消失或明显减弱(4/6级降至1~2/6级),左心室造影无分流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无主动脉瓣返流,无穿膈血流。随访5个月~6年(平均36±12个月)未见穿隔血流、明显主动脉瓣返流以及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PDA封堵器可以成功封堵IVSD,近期疗效佳,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嵴内型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冠心病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洪浪 王洪 +6 位作者 尹秋林 李林锋 赖珩莉 李彬 黄勤 刘方鹏 周元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冠状动脉旋磨术 钙化病变
下载PDF
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浪 王洪 +1 位作者 赖珩莉 尹秋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9例,动脉导管未闭,瘤变最窄处直径为2 .4~8(5 .0 6±3.38)mm。经股静脉建立右房-右室-肺动脉-动脉导管-主动脉轨道,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 目的 探讨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9例,动脉导管未闭,瘤变最窄处直径为2 .4~8(5 .0 6±3.38)mm。经股静脉建立右房-右室-肺动脉-动脉导管-主动脉轨道,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PDA的位置、形态、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d、1个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 9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 0 %。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 1.4±2 .7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15min彩超检查有1例少量分流,3d后分流消失,操作透视时间7.3~11.2 (9.2±1.7)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 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减少了血管并发症,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单静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温控射频消融仪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浪 王洪 +4 位作者 陈在华 赖珩莉 欧阳长生 邱贇 周元凤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目的评价温度射频仪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4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分别采用温度控制法(温控法)、功率控制法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就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2443例患者分为... 目的评价温度射频仪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4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分别采用温度控制法(温控法)、功率控制法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就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2443例患者分为温控消融组和功率控制组,温控消融组共治疗1669例患者,成功率99.88%,功率控制组共治疗774例患者,成功率99.8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但温控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功率控制组(93.4%﹠87.7%,P<0.01),功率控制组行二次消融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温控组(12.2%﹠6.4%,P<0.01);温控组平均放电时间及X-R曝光时间均小于功率控制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温控组1例消融失败考虑旁道位于心外膜,1例为9岁儿童希氏束旁旁道,家属考虑风险放弃治疗。功率控制组1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在消融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0AVB)。结论应用温控射频仪采用温度控制法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放电时间,减少了X-R的曝光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速 温度射频仪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左右交替束支阻滞并2:1下传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浪 陈再华 +5 位作者 王洪 赖珩莉 尹秋林 陆林祥 邱赟 胡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68,共3页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心慌,心悸20余年入院。心动过速频率由慢转快过程中出现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标测His电位后腔内电图示:慢频率的VA<70ms,AV呈2:1下传;快频率时,VA<70ms,AV呈1:1下传。考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心慌,心悸20余年入院。心动过速频率由慢转快过程中出现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标测His电位后腔内电图示:慢频率的VA<70ms,AV呈2:1下传;快频率时,VA<70ms,AV呈1:1下传。考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2:1下传伴交替性功能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遂行慢径消融术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束支阻滞 2下传 心房扑动
下载PDF
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经典DK-Crush技术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浪 王洪 +3 位作者 李林锋 尹秋林 廖作银 涂伟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DK-Crush技术(即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直径≥2.0 mm)的患者共196例。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改良DK-Crush技术(即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直径≥2.0 mm)的患者共1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8例,其中一组接受经典DK-Crush技术治疗,另外一组接受前送球囊DK-Crush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变分布、曝光时间、手术时间、使用球囊数量、造影剂用量、手术相关费用、手术成功率,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临床随访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分叉病变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用前送球囊DK-Crush组与经典DK-Crush组患者的主干与分支血管之间的夹角[(54±18)°︰(49±15)°,P=0.10]、主支血管病变长度[(22.5±7.1)mm︰(24.6±7.3)mm,P=0.10]、手术成功率(98%±1%︰99%±1%,P=0.33)、术后即刻分支血管开口部位最小血管直径[(2.72±0.29)mm∶(2.76±0.23)mm,P=0.10]、残余狭窄率(6.8%±2.2%︰6.5%±2.6%,P=0.10)差异均无显著性。前送球囊DK-Crush组与经典DKCrush组比较,患者曝光时间短[(38±11)min∶(50±13)min,P=0.03]、手术时间短[(65±17)min︰(78±18)min,P=0.03]、使用球囊数量少[(1.7±0.4)个︰(2.6±0.7)个,P=0.02]、造影剂使用量小[(68±25)ml︰(83±24)ml,P=0.03]、手术相关费低[(45 120±234)元︰(50284±245)元,P=0.03]。6个月随访时前送球囊DK-Crush组患者的MACE事件发生率(5.7%±2.2%︰5.3%±1.6%,P=0.08)、造影再狭窄率(7.8%±2.6%︰7.5%±2.2%,P=0.1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改良的DK-Crush技术能显著缩短曝光时间、减少球囊数量,减少患者的手术费用,其6个月随访结果证实了其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与经典DK-Crush技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DK-Crush技术
下载PDF
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浪 王洪 +6 位作者 赖珩莉 尹秋林 陈章强 李彬 黄勤 邱云 李林锋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7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0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患者中,有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定为IVSD,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44岁(平均21岁)。术中常规左心室造影,以明确IVS... 目的:探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0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患者中,有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定为IVSD,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44岁(平均21岁)。术中常规左心室造影,以明确IVSD的诊断;符合通过VSD建立股动静脉轨道,应用7-9F输送鞘释放封堵器。8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型号为6-8mm或14-16mm,2例采用国产对称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为7-10mm。分别于术后3、6和12个月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10例患者左心室造影显示右后向左前分流束,均封堵成功。术后1例出现微量主动脉瓣返流。术后随访10例患者均无异常改变。结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安全、手术成功率高,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初步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浪 王洪 +2 位作者 李林锋 尹秋林 赖珩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8期14-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强螺旋CT、MRI诊断:5例为DebakeyⅢ型,1例为DebakeyⅡ型。先行升主动脉造影(左前斜45°)及腹主动脉造影(正位),明确诊断,确定破口位...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增强螺旋CT、MRI诊断:5例为DebakeyⅢ型,1例为DebakeyⅡ型。先行升主动脉造影(左前斜45°)及腹主动脉造影(正位),明确诊断,确定破口位置,然后选择合适的带膜支架,准确定位后释放,记忆合金支架自动张开封闭破口。结果:4例典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应用带膜支架成功封闭破口。术后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随访5~12个月,支架位置及形态均未见明显改变,假腔内血栓渐机化。结论:与传统的经胸人工血管置换术相比,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简捷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优点。目前,对于近期疗效已得到认可,对其远期疗效的评价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口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李林锋 陈章强 赖珩莉 尹秋林 邱贇 李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48-648,共1页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心慌、心悸、乏力2年余加重10d入院,体检:血压130/70mmHg,心率90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示:左室偏大.无冠窦扩大,突向右房,可见大小约5mm的缺口有连续血流分流...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心慌、心悸、乏力2年余加重10d入院,体检:血压130/70mmHg,心率90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示:左室偏大.无冠窦扩大,突向右房,可见大小约5mm的缺口有连续血流分流入右房(图1)。因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拟行介入治疗:操作方法和过徉:局部麻醉下,穿刺右股动、静脉,分别置入血管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缺封堵器 主动脉窦瘤 经导管封堵
下载PDF
经心大静脉射频消融心外膜室性早搏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浪 赖珩莉 +2 位作者 王洪 邱贇 陈再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89,共2页
患者女性,术前经心电图诊断为频发流出道室性早搏。在Carto标测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在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左冠窦消融均未成功,消融电极在冠状静脉分支心大静脉标测到较体表Ⅱ导波峰提前112ms的靶点,消融成功。该病例提示对流... 患者女性,术前经心电图诊断为频发流出道室性早搏。在Carto标测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在右室流出道、左室流出道、左冠窦消融均未成功,消融电极在冠状静脉分支心大静脉标测到较体表Ⅱ导波峰提前112ms的靶点,消融成功。该病例提示对流出道室性早搏常规标测消融无效,要考虑冠状静脉分支标测消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大静脉 心外膜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复杂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赖珩莉 尹秋林 陈章强 陆林祥 邱赟 肖承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经导管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住院患者98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0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6例、心房扑动9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9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目的:探讨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经导管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住院患者98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0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6例、心房扑动9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9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频发室性早搏24例。在EnSiteNavX或Array系统(72例)或CARTO系统(26例)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结果:84例一次手术成功(85.71%),7例再次导管消融成功,成功率合计92.86%。50例房颤一次手术成功,5例再次消融后3例成功。9例心房扑动患者中7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9例房速中7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24例室速、室早患者中20例一次消融成功,4例行再次消融2例成功。共有并发症6例:心包填塞4例,左前降支远端栓塞1例、术后肺栓塞1例。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对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并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三维标测系统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