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洪渊源自传(之五)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洪渊源
梁英明
-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6年第3期61-68,共8页
-
文摘
我的家庭中国有句老话:“不幸有三,无后为大”。我不知识另两个的什么,但是这句话对中国人的生活确是影响深远。我的姑母和姨母也受这思想的影响。我二十几岁时,她们常劝我快结婚,说我父亲已年老,一定盼望包孙子。但是我当时没有结婚,不是我不愿满足父亲的愿望,而是首先由于我很想继续学习,其次是我没有钱结婚。我在尖美士小学和打横中华学校教书吋,一直在为升学作准备,就是坚持自学。当我的一个老同学在亲戚资助下于1914年去英国学习吋,我曾请他打听在英国半工半读的可能性。
-
关键词
日本人
雅加达
共和国
国际红十字会
华人
苏加诺
中华学
印度尼西亚人
种植园
新加坡
-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洪渊源自传(之七)
- 2
-
-
作者
洪渊源
梁英明
-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7年第1期50-57,共8页
-
文摘
采访海牙圆桌会议《新报》复刊后不久,我听到的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关于苏加诺和哈达宣布印度尼西亚独立的情况,它是经过内部斗争才实现的。由于日本人在印度尼西亚完全封锁太平洋战争的消息,因此人们一般不知道战争形势已发生变化。
-
关键词
荷兰人
殖民地
阿姆斯特丹
印尼
领导人
雅加达
国民党政府
苏加诺
代表团
海牙
-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洪渊源自传(之八)
- 3
-
-
作者
洪渊源
梁英明
-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7年第2期2-66,共65页
-
文摘
10月初,我在海牙已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雅加达一些华侨社团以及《新报》和《生活报》曾联名致电北京表示祝贺。我从这件事看出雅加达华侨两大集团之间的分界线正日益变得明显。他们之间的争执(至少是在报纸的文字上)将越来越激烈。圆桌会议使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独立的长期斗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消除了荷兰人和印度尼西亚人之间的仇恨。我想,正式承认印度尼西亚为独立国家以及这两个民族重归于好,将使印度尼西亚人产生喜气洋洋的感情。但是当我回到家里,却发现周围一切都是老样子。
-
关键词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人
华侨
协商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养生
中国共产党
大使馆
工作人员
代表团
-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洪渊源自传(之四)
- 4
-
-
作者
洪渊源
梁英明
-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6年第Z1期65-70,共6页
-
文摘
最近收到《洪渊源自传》的其余部份,仍由梁英明同志翻译,在本刊连载,以飨读者。战争俘虏(续) 当我进入审讯室时,一个日本军官让我坐下。他第一句话先问我是否会抽烟,我回答说;"会。"
-
关键词
日本人
海外华人
太平洋战争
荷兰人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人
集中营
殖民地
监狱医院
被拘留者
-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洪渊源自传(之六)
- 5
-
-
作者
洪渊源
梁英明
-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6年第4期58-67,共10页
-
文摘
文登事件十九世纪初以来,已有数百名华人农民居住在文登。在全爪哇,只有这个地区有少数华人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大米。我不知道这些华人农民是怎样获得耕种土地的权利的。这种权利只能传给他们的后裔。他们和当地土著农民一样贫穷。由于人口增多而土地有限,他们靠务农已难自给。有些人不得不迁居他处,或同土著印尼人一起到城里当日工。他们不会说华语,一身土著乡下人的装束,因此常常被当作土著。
-
关键词
华人
共和国
雅加达
苏门答腊
印度尼西亚人
荷兰人
代表团
印尼
中国政府
领导人
-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洪渊源自传手稿一页
- 6
-
-
作者
洪渊源
-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7年第2期2-2,共1页
-
-
关键词
渊源
自传
手稿
应山
崖州
矿产
-
分类号
D63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