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鲶胚胎细胞培养及其细胞周期特性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洪锡钧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南方鲶晚期胚胎细胞经原代和传代培养40次,历时36个月建立了上皮型细胞系(SM)。该细胞系表现低世代生长缓慢,每代时间随代龄增加而减少,经EMF测定:G1期细胞占70.1%~85.6%;S期细胞占12.2%~25.3%,G2+M期细胞占1.6%~4... 南方鲶晚期胚胎细胞经原代和传代培养40次,历时36个月建立了上皮型细胞系(SM)。该细胞系表现低世代生长缓慢,每代时间随代龄增加而减少,经EMF测定:G1期细胞占70.1%~85.6%;S期细胞占12.2%~25.3%,G2+M期细胞占1.6%~4.6%,由30代到40代G2+M细胞增加了一倍多,SM细胞能在1~4℃冰箱长期存活并可保持繁殖能力达1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胚胎细胞 传代培养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四川省解放前的遗传育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洪锡钧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3-47,共5页
四川省的遗传育种研究始于30年代,川大农学院的水稻育种研究开始较早。抗战时期,国内许多研究机构迁川,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其中,水稻连锁遗传和小麦的染色体变异研究成果较多,水稻小麦育种成绩也较显著;玉米进行了杂种优势研究并制成我... 四川省的遗传育种研究始于30年代,川大农学院的水稻育种研究开始较早。抗战时期,国内许多研究机构迁川,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其中,水稻连锁遗传和小麦的染色体变异研究成果较多,水稻小麦育种成绩也较显著;玉米进行了杂种优势研究并制成我国第一批双交种;棉花则有叶形遗传研究和鸡脚德字棉的育成。此外,在数量遗传和家畜杂交育种等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四川成了当时我国遗传育种研究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遗传育种 四川 解放前 研究
下载PDF
南方鲶SME-Ⅰ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洪锡钧 王明权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用半消化法和组织块法接种南方鲶晚期胚,经40多代连续培养,建立了SME-Ⅰ鲶鱼细胞系。该细胞系为贴附性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微丝束丰富,平行排列伸到伪足,但质膜下不很密集。细胞最适在含15%~20%小平血清的1640培养... 用半消化法和组织块法接种南方鲶晚期胚,经40多代连续培养,建立了SME-Ⅰ鲶鱼细胞系。该细胞系为贴附性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微丝束丰富,平行排列伸到伪足,但质膜下不很密集。细胞最适在含15%~20%小平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生长,适温28~29℃,pH6.5~7.2,群体倍增时间为58.6h,已增殖到10 ̄8个的水平。细胞染色体数为正常二倍体2n=58,但有不少异倍化细胞。该细胞系已可用于鱼类生物工程研究和进入细胞资源库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细胞结构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南方鲶泌粘细胞的传代培养及其PAS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锡钧 张平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56-58,共3页
南方鲶晚期胚胎用半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获得成功。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发现并分离出一批粘液细胞,这种粘液细胞为上皮型,胞内有由小到大的糖蛋白分泌颗粒或大型分泌囊泡,细胞可随囊泡一起脱落。把这些脱壁细胞接种后它们释放出分泌物并... 南方鲶晚期胚胎用半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获得成功。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发现并分离出一批粘液细胞,这种粘液细胞为上皮型,胞内有由小到大的糖蛋白分泌颗粒或大型分泌囊泡,细胞可随囊泡一起脱落。把这些脱壁细胞接种后它们释放出分泌物并继续生长繁殖形成单层。用这种方法进行传代培养已形成一个鲶鱼泌粘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泌粘细胞 PAS反应
下载PDF
论篮球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5
作者 洪锡钧 彭春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10期74-76,共3页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趋势,通过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法的初步探索,希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篮球教学 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
下载PDF
云南省高校篮球队男性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成因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洪锡钧 王世超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为云南省高校篮球队的训练给予一定建议,为预防和减少损伤发生,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在各种损伤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独到的对策。方法: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导致云南高校篮球队男性运动员... 目的:为云南省高校篮球队的训练给予一定建议,为预防和减少损伤发生,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在各种损伤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独到的对策。方法: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导致云南高校篮球队男性运动员损伤的因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合理、负荷不合理、带伤训练或比赛、身体冲撞、技术动作不过关、身体素质欠佳、机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意识差、医务监督不到位、场地设施不规格、营养不到位、运动装备差等。结论: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科学合理训练,强调技术动作练习;合理膳食,营养到位,休息充足;加强完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篮球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大理特色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洪锡钧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4期94-97,共4页
传统的体育教育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须与高校教育的发展相适宜,进行同步改革,才能适应时代要求。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认真贯彻&q... 传统的体育教育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必须与高校教育的发展相适宜,进行同步改革,才能适应时代要求。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体育课程改革作为重点,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改进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 高校 公共体育课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东南亚、南亚留学生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洪锡钧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4期84-86,共3页
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理学院2008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东南亚、南亚留学生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东南亚、南亚留学生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身高、体重、身体机能和身体... 采用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大理学院2008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东南亚、南亚留学生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东南亚、南亚留学生和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身高、体重、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上存在差异。东南亚、南亚留学生在身高和体重上都要高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而后者的呼吸机能水平、心血管功能和机体耐力均明显好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南亚 留学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 体质健康
下载PDF
抢篮板球的技术、配合及训练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洪锡钧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队员冲抢篮板球的重要作用。技术是冲抢篮板球能力的核心;配合是冲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基本功训练是冲抢篮板球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篮板球 技术 配合 基本功训练
下载PDF
辐射诱导小麦颖毛嵌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锡钧 《核农学通报》 1990年第2期59-61,共3页
继小麦芒性嵌合体诱导成功之后,诱导颖毛嵌合体的试验也获得成功。诱导频率为4.85‰—5.77‰。这些结果表明:隐性突变可以在 M_1代得到表达,并且在 M_1代就可以得到隐性纯合的种子。
关键词 小麦 辐射诱导 颖毛嵌合体
下载PDF
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2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敏慧 陈敏 +2 位作者 丁裕斌 洪锡钧 鲁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9-725,共7页
家蚕反转期胚胎组织经过一年多的原代培养,建立了BmE-SWU2细胞系。该细胞系细胞呈短梭形或圆形,细胞较小,属上皮型贴壁生长细胞系;细胞生长速度快,铺平率高于80%,繁殖力强,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51·8h。BmE-SWU2细胞系的二倍体细胞(2n... 家蚕反转期胚胎组织经过一年多的原代培养,建立了BmE-SWU2细胞系。该细胞系细胞呈短梭形或圆形,细胞较小,属上皮型贴壁生长细胞系;细胞生长速度快,铺平率高于80%,繁殖力强,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51·8h。BmE-SWU2细胞系的二倍体细胞(2n=56)比例达到89·76%,属二倍体细胞系,其染色体具有鳞翅目昆虫染色体的典型特征,中期染色体呈短杆状或颗粒状。BmE-SWU2细胞系对BmNPV高度敏感,TCID50为1·581×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胚胎细胞系 核型 生长曲线 病毒敏感性
下载PDF
BmN细胞有丝分裂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普孝英 洪锡钧 +1 位作者 陈敏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化的细胞系,其典型二倍体极少而高度多倍化群体达90%,最多的一群为533条染色体;BmN细胞有丝分裂以正常有丝分裂为主,但同时存在多倍核有丝分裂、核内有丝分裂及类无丝分裂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细胞 家蚕 空气干燥法 培养细胞贴片法 有丝分裂 染色体
下载PDF
南方鲇肾细胞系(SMK-Ⅰ)的建立及其细胞骨架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霍静 洪锡钧 +2 位作者 王志坚 刘小红 王咏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南方鲇肾细胞系(SMK-Ⅰ)在培养初期为成纤维样和上皮样细胞的混合细胞系,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成纤维型细胞系;SMK-Ⅰ细胞的生长周期为7~8天;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为二倍性,也观察到染色体多倍化和异倍化的细胞群体;流式细胞... 南方鲇肾细胞系(SMK-Ⅰ)在培养初期为成纤维样和上皮样细胞的混合细胞系,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成纤维型细胞系;SMK-Ⅰ细胞的生长周期为7~8天;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为二倍性,也观察到染色体多倍化和异倍化的细胞群体;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代龄的细胞周期,发现该细胞系G2-M期细胞的数量,随着代龄的增加,逐渐增多,说明该细胞系已经成功转化;Pena法显示其细胞骨架网络比较分散,且随细胞贴壁的情况和本身的形态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肾脏 肾细胞系 细胞周期 细胞骨架
下载PDF
家蚕胚胎细胞系BmE-SWU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潘敏慧 肖仕全 +1 位作者 洪锡钧 鲁成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708-712,共5页
对家蚕反转期胚胎组织进行一年多的原代培养,分离筛选出了高繁殖细胞群体,建立了BmE-SWU1细胞系。该细胞系以梭形和近圆形细胞为主,杂以少量多突起和巨型细胞。细胞系的倍增时间在28℃时为57.6h,染色体呈短杆状或颗粒状,染色体数目异倍... 对家蚕反转期胚胎组织进行一年多的原代培养,分离筛选出了高繁殖细胞群体,建立了BmE-SWU1细胞系。该细胞系以梭形和近圆形细胞为主,杂以少量多突起和巨型细胞。细胞系的倍增时间在28℃时为57.6h,染色体呈短杆状或颗粒状,染色体数目异倍化,具有典型鳞翅目昆虫细胞系的染色体特征。BmE-SWU1细胞系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高度敏感,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为2.92415×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胚胎细胞系 核型 生长曲线 病毒敏感性
下载PDF
细胞周期的关卡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平波 洪锡钧 刘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前已从不同物种、不同种类细胞中筛选到很多关卡基因和蛋白质,如ATM、RAD53、CHK1等.有关它们在具体关卡调控途径中的作用,以及和癌变发生的关系已有许多报道.
关键词 细胞周期 关卡调控途径 细胞癌变
下载PDF
家蚕原代细胞有丝分裂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裕斌 潘敏慧 +3 位作者 肖仕全 陈敏 洪锡钧 鲁成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3-626,共4页
在28℃,pH值6.4-6.8的条件下,用Grace培养基辅以20%的标准胎牛血清培养半消化法接种的家蚕晚期胚。原代培养细胞能够长期存活,观察到了家蚕原代培养过程中分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发现了原代细胞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异常和染色体分离的... 在28℃,pH值6.4-6.8的条件下,用Grace培养基辅以20%的标准胎牛血清培养半消化法接种的家蚕晚期胚。原代培养细胞能够长期存活,观察到了家蚕原代培养过程中分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发现了原代细胞分裂过程中赤道板的异常和染色体分离的异常现象;培养6个月和10个月的原代细胞分裂百分比分别为0.02±0.01和0.35±0.10,原代细胞异常的有丝分裂细胞百分比逐渐减少,分别为8.0±1.6和3.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原代细胞 有丝分裂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不同代龄南方鲶SME-1细胞DNA指纹图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勇 洪锡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21,共7页
利用荧光素标记LZF-ⅠDNA探针对不同培养代龄南方鲶SME-1细胞简单重复DNA进行了检测,获得了清晰的DNA指纹图谱。发现:随着细胞代龄的增加,同一代龄细胞群体内和不同代龄细胞群体间共有谱带概率、相似系数、最大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下降,... 利用荧光素标记LZF-ⅠDNA探针对不同培养代龄南方鲶SME-1细胞简单重复DNA进行了检测,获得了清晰的DNA指纹图谱。发现:随着细胞代龄的增加,同一代龄细胞群体内和不同代龄细胞群体间共有谱带概率、相似系数、最大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下降,而突变率则随着代龄增加而增加。利用DNA指纹图技术分析SME-1细胞遗传物质的变化是可行的。为SME-1细胞进一步的培养,并为SME-1细胞的研究利用提供了分子遗传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SME-1细胞系 LZF-I DNA探针 DNA 指纹图
下载PDF
家蚕晚期胚胎原代细胞分化和转分化的研究
18
作者 陈敏 潘敏慧 +3 位作者 肖仕全 丁裕斌 洪锡钧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3,i002,共6页
对家蚕晚期胚胎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记录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分化和转分化现象。发现已分化的晚期胚胎组织、细胞尚可继续分化和转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与细胞,而且这些细胞多有一定的增殖能力,暗示了家蚕晚期胚胎组织可能有多... 对家蚕晚期胚胎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记录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分化和转分化现象。发现已分化的晚期胚胎组织、细胞尚可继续分化和转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与细胞,而且这些细胞多有一定的增殖能力,暗示了家蚕晚期胚胎组织可能有多种内部器官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晚期胚胎 原代培养 分化 转分化
下载PDF
家蚕血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
19
作者 徐伟 潘敏慧 +2 位作者 张金叶 洪锡钧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8-591,共4页
为建立家蚕血细胞系,以家蚕血淋巴为材料,对其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原代培养,并从形态学上进行了观察与分类。详细记录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细胞或组织的分化或转分化现象,发现有2种家蚕血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有一定的增殖能力,暗示家... 为建立家蚕血细胞系,以家蚕血淋巴为材料,对其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原代培养,并从形态学上进行了观察与分类。详细记录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细胞或组织的分化或转分化现象,发现有2种家蚕血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有一定的增殖能力,暗示家蚕血细胞体外建系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细胞 体外培养 分类 分化
下载PDF
家蚕微卫星标记的荧光原位杂交研究
20
作者 丁裕斌 潘敏慧 +2 位作者 王强 洪锡钧 鲁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5-48,共4页
家蚕既是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又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目前已有多种分子标记被用于家蚕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但人们对这些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物理定位仍知之甚少.该文以微卫星(SSR03)序列为探针,对... 家蚕既是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又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目前已有多种分子标记被用于家蚕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但人们对这些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物理定位仍知之甚少.该文以微卫星(SSR03)序列为探针,对家蚕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粗线期、中期染色体上都观察到单一荧光信号,表明该序列为单一序列微卫星遗传标记.利用ImageJ软件测算杂交信号在该染色体上位置,信号位点距离近端的相对长度与该染色体相对长度比值为12.502±0.470.SSR03可作为家蚕染色体物理图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序列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