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1
作者 洪闽女 沈雪娟 +1 位作者 黄雪君 吴李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训和人员配置与分布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方法。结果共接诊患者43例,其中普通住院26例,ICU 5例,留观12例,未出现死亡人数;在就诊科室中,呼吸内科占比达13.95%,神经内科占比最低,为4.65%。由于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预检分诊二三级中的急救时间和改良早期危险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结论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救治作用,通过提前预案演练查找救治缺陷和问题,为以后高强度体育赛事提供应急管理依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医护模式 马拉松 急救 预检分诊 救治模式 满意度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模式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时间节点达标效果评价
2
作者 洪闽女 沈雪娟 +3 位作者 吴李莉 吴垣奎 洪爱治 袁前发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模式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时间节点达标效果,为临床急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品...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模式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时间节点达标效果,为临床急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的时间和节点分布(进门至心电图完成时间、肌钙蛋白获取时间、进门至双抗给药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情况、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及达标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肌钙蛋白获取时间、进门至双抗给药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8、2.284、3.372,P<0.05)。研究组患者D-to-B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D-to-B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χ^(2)=31.63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2,P<0.05)。品管圈模式实施后,研究组医护成员综合素质评分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2、4.825、2.414、2.869、3.240,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模式管理进行干预,能够大大缩短STEMI患者D-to-B时间,为急救患者赢得更多抢救时间,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品管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低钾性瘫痪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碧锋 洪闽女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4期2158-2159,共2页
关键词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可待因
下载PDF
急诊科信息化改造在优化急诊服务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洪闽女 沈雪娟 +1 位作者 黄雪君 吴李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信息化改造在优化急诊服务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就诊流程;2021年1月至12月的85例患者... 目的探讨急诊科信息化改造在优化急诊服务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就诊流程;2021年1月至12月的8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信息化改造后就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检分诊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专科介入时间、检验获取时间、检查获取时间、滞留时间、治疗依从性、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漏诊率、误诊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专科介入时间、检验获取时间、检查获取时间、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和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信息化改造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相关检验等待时间,降低预检分诊漏诊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最终整体提升急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信息化 急诊服务流程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蹲位深呼吸法终止良性室上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海晖 洪闽女 邱慧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1期1672-1673,共2页
目的:探讨蹲位深呼吸法及其他刺激迷走神经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疗效比较。方法:对我院急诊的154例PSVT随机分成蹲位深呼吸法(改良Valsalva动作)为A组,其他传统刺激迷走神经法为B... 目的:探讨蹲位深呼吸法及其他刺激迷走神经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疗效比较。方法:对我院急诊的154例PSVT随机分成蹲位深呼吸法(改良Valsalva动作)为A组,其他传统刺激迷走神经法为B组,每组先用非药物治疗,失败后均予维拉帕米静脉注射。结果:两组PSVT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转复率高,且快速有效。结论:改良Valsalva动作治疗PSVT比其它传统刺激迷走神经法有效,易于操作,同时可降低维拉帕米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蹲位深呼吸法 维拉帕米
下载PDF
药护管理在急诊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6
作者 洪爱治 洪闽女 +1 位作者 沈雪娟 林淑清 《北方药学》 2023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药护管理模式在急诊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诊收治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2022年1月~6月急诊药品管理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22年7月~12月基于常规模式采用药护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期... 目的:探讨采用药护管理模式在急诊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急诊收治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2022年1月~6月急诊药品管理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22年7月~12月基于常规模式采用药护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期间急诊药品安全管理及使用情况、医务人员药物使用认知及患者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药护管理后药物规范登记率、规范警示标识率、分级分类规范储存率均优于常规管理(P<0.05);管理后医务人员不同分类药品使用认知评分均高于管理前评分(P<0.05);管理后急诊收治患者发生用药过量、取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等总发生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应用药护管理能提高急诊药品的规范管理效果,有助于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相关分类药物的认知及使用要求,进一步提高急诊患者抢救质量,降低患者急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护管理 急诊 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下载PDF
药护管理在急诊输液安全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洪爱治 洪闽女 沈雪娟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药护管理在急诊输液安全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收治急诊输液100例患者,开展药护管理干预为研究组,并选取既往未开展药物管理干预的另100例急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管... 目的:观察药护管理在急诊输液安全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收治急诊输液100例患者,开展药护管理干预为研究组,并选取既往未开展药物管理干预的另100例急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统计不良用药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安全性管理中,应用药护管理的干预方式,可提升患者中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不良用药事件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保障急诊输液安全性,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护管理 急诊输液 安全性 管理应用
下载PDF
两种给氧方式改善孕妇无应力试验异常的效果
8
作者 洪闽女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面罩和鼻塞两种给氧方式改善孕妇妊娠晚期胎心监测异常的效果。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120例妊娠晚期胎心监测异常孕妇分为面罩给氧和单侧鼻塞给氧两组,吸氧5L/min,1h后再行胎心监测,分析比较两种吸氧方式改善胎心... 目的探讨使用面罩和鼻塞两种给氧方式改善孕妇妊娠晚期胎心监测异常的效果。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120例妊娠晚期胎心监测异常孕妇分为面罩给氧和单侧鼻塞给氧两组,吸氧5L/min,1h后再行胎心监测,分析比较两种吸氧方式改善胎心监测异常的效果及舒适度。结果①两种给氧方式对胎心监测综合评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氧后t1=4.820,P〈0.01)。②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21,P〈0.01)。结论两种给氧方式改善胎心监测异常效果比较面罩组优于鼻塞组,舒适度比较面罩组优于鼻塞组,临床上孕妇胎心监测异常可推荐用面罩间歇给氧方式进行中高流量给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疗 孕妇 胎心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