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姆七湖
- 1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6,共6页
-
文摘
1深秋的早晨,阳光流淌在乡城的山坡上,所有能变幻颜色的植物都展示出自己最灿烂热烈的一面。翻种后的田地间,成群的野鸽起起落落。地头的野山桃树下,熟透的毛桃掉了一地,闻香而来的虫蚁在这些果子间穿梭忙碌。硕曲河的涛声在颇有几分寒意的清风中时大时小,让人想到唱着山歌的骑者在一片接一片的密林间穿行。
-
关键词
硕曲河
工作组
山歌
乡城
湖泊
传说
冷杉林
想象力
牧场
青冈林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鹰的远方(组诗)
- 2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8,共4页
-
-
关键词
阳光
村庄
眼睛
脚印
主题
清醒
名字
酒杯
黑白照片
英雄气慨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家园
- 3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39,共1页
-
文摘
生活在远离家园的城市我像一柱炊烟轻轻散在风里经历着别人的故事我像一弯冷月悄悄躲进云中而记忆中的家园荞麦花流成了海一段旧年的情歌隐隐约约在耳边唤归于是我想回家了哪怕做一枚风中的落叶也要在埋着根的故土续写爱情或者做一滴云里的雨珠也可以在粉骨碎身的时刻用生命拥抱我的家园
-
关键词
记忆
城市
情歌
爱情
生活
落叶
续写
生命
时刻
荞麦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与香格里拉为邻
- 4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5,共4页
-
文摘
乡城和著名的香格里拉——云南中甸县仅隔二百余公里,途经大小二雪山,可谓满目奇景一路风光。与香格里拉为邻,自是近朱者赤,风光民俗,均与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相近,兹录以下几种,以飨读者。寺庙乐舞乡城寺庙乐舞,源于古拉萨丁则岭寺,距今约有三百年历史,据考证,系诞生于乡城洞松的第一世赤江活佛宋九曲麦传入乡城。可以想象,在那个历史时期诞生于乡城正斗村的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对乡城宗教乐舞的传人和盛行应该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经过几代僧侣的充实完善。
-
关键词
乡城
百年历史
宗教乐舞
连衣裙
云南中甸
寺庙
美国作家
达赖喇嘛
历史时期
服饰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跳锅庄舞的老人
- 5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78-78,共1页
-
文摘
午后的阳光穿过老桃树凌乱的枝丫,稀稀疏疏地洒在院子中。十几个年愈古稀的老阿婆,聚在院子里诵佛,其中有我七十六岁的老祖母。她们已经把剩下的岁月交给了意念中的佛,深信在世多诵一道佛,死后的黄泉夜路上,便会多一盏照明的酥油灯,虽然这和佛教推崇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一样都是无处印证的。照例是高声合诵,老人们用历尽沧桑的嗓门,唱歌似的把"嗡吗呢叭咪哄"六字真言传到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我不由得想到,再过若干年,也许这群老人将连同她们一生的故事,彻底从这些角落中消逝。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念头。不久前,村里一位老人病故。
-
关键词
老人
锅庄
因果报应
院子
桃树
佛教
生死
照明
角落
枝丫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山地断章(三章)
- 6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2,共2页
-
文摘
旅夜远处的山顶还留着一抹残阳,谷地的夜幕就匆匆降临了。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极目远眺。一顶黑色的毡篷映入眼帘,透过夜幕似乎还看得见一缕炊烟,耳朵也条件反射地捕捉到了几声隐隐的狗吠。投宿有望。
-
关键词
祖父
条件反射
牧场
老人
嗜酒
名声
残阳
谷地
遗传
山顶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太吉梅朵
- 7
-
-
作者
洼西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6,共24页
-
文摘
1这个上午,色尔寨的静谧不同以往,所有日常的声响都沉寂了,就连最爱在高高低低的土楼间疾飞聒噪的麻雀,也集体没了踪影。从厨厅小窗望去,对面楼顶冒出的炊烟,在阳光里摇曳出几缕绚彩。阿爸披着有几处破洞的羊皮袄,盘腿在厨厅窗前的一地阳光里吃早餐,茶碗里热气腾腾。我凑到阿爸身旁,占据了阳光的一角,伸手从火塘边缘的白灰里捡起一颗浮炭,把对面壁板上的"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几个汉字往地上临摹。阿爸瞪大眼睛,一口糌粑含在嘴里,半天也没咽下去。我暗自发笑--清茶揉的糌粑最容易粘住上颚,这一打岔,就更难吞咽了。
-
关键词
糌粑
土楼
茶碗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雪原心迹(四首)
- 8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88,共2页
-
-
关键词
心迹
马蹄
男人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鹰
- 9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65,共4页
-
文摘
晴朗的日子里,翱翔于天际的鹰最令人心动。三五个隐隐约约的黑点,几乎就在你视力将竭的高远处,把神秘而高贵的蓝天作背景,从容、自在、愉悦地相逐着,不由得让你对广阔明朗的天空产生无限向往。认识鹰,是在儿时。那是临近藏历新年的一日,离村庄不远的桑披寺照例举行一年一度的"跳神"节。桑披寺信奉佛教的格鲁教,依山而建,长年香火不断,从小村口望去,近百个如出一辙的碉式僧房簇拥着金碧辉煌的大殿,雄伟壮观中透出几分神圣和肃穆。"跳神"是佛教的一种乐舞,即僧侣们戴上各式面具,饰扮佛教经典或传说中的神鬼,在长号、唢呐、鼓、钹等乐器的伴奏下翩然而舞。
-
关键词
桑披寺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失落的记忆
- 10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长江文艺》
2016年第4X期134-149,共16页
-
文摘
1村口那株数人环抱的老柳,因为修公路时被刨掉许多根须而枯了。记忆里的婆娑树影,恍然间变成眼前一树僵硬的乱枝,让人有些无所适从。车道旁干涸的水沟里,零星开着些蒙着尘灰的金色蒲公英。这个季节原该弥漫于风中的青涩野果的气味,仿佛坠入了时间的深谷,已无从寻觅。村前的卧牛坪,盛夏浓烈的绿所勾勒出的山形,倒还像记忆中那般浑圆奔放。山形凹陷处的台地上,桑披寺的金顶在一片翠绿松柏间格外醒目。离家十年间,无数次关于回到老家色尔村的想象,几乎都是在夏日的暮霭时分,一群老老少少的村妇,穿红戴绿,聚集于村口水沟边洗衣,她们惊喜的目光。
-
关键词
桑披寺
阿尼
护法金刚
村前
乡城县
转经筒
赵尔丰
桑巴
伙伴们
老僧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换季无声
- 11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6年第4期4-17,共14页
-
文摘
小雨纷纷扬扬,把小城笼罩在莫名的愁绪中。洛绒一个人走在雨街,听凭冰凉的雨水浇在头上,顺着发梢流进颈中。雨街里,除了沙沙的雨声,就只有他的鞋踩在泥洼中的声音。对洛绒来说,今天是个特心烦的日子。上午,他到县教育局打听自己的工作分配情况,被告知要去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蒙坝乡牧小任教。开始他还以为戴眼镜的汉族局长李大俊搞错了,要自己看看分配名册。李局长欣然把名册拿给他,打开一看,
-
关键词
分配情况
卓嘎
多吉
张刚
颈中
卓玛
给你
天河水
一江春水
屁股坐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云上贡嘎,冰心海螺
- 12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5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无限接近一座雪峰,是儿时就有的渴盼。但当你真正站在一座接天连地的雪峰面前,才会发现,它的姿态和高度,都和此刻的你有着遥远的距离。这距离好像隔着时空,隔着人生,隔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不只属于人类的情感。这时你会明白,脚步能到达目光可仰望的地方,都不叫远方,海拔数字能说明的,
-
关键词
云上
贡嘎山
冰瀑
无限接近
仙乃日
稻城
天然氧吧
土登
她说
向善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玛依河
- 13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5年第2期23-33,共11页
-
文摘
色嘎不明白为啥乡城的藏族乡亲要称公职人员为"勒热"。"勒热"译成汉语就是"有事可干的人"。这个称呼把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众多无公职的人都归为了闲人。他也想不通他们为啥要把穿戴整洁或长得白净的人说成"像汉人一样",好像凭着外表的脏净美丑,就可以为两大族群的差异下定论。家人和乡亲就以他们习惯性的卑微,让色嘎从上学第一天就设定了这样一个人生目标:成为"像汉人一样"的"勒热"。
-
关键词
尼玛
公职人员
玛尼
人说
摇摇头
沙棘林
国家干部
伙伴们
踏雪无痕
西寺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小说二题
- 14
-
-
作者
洼西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9年第4期11-23,共13页
-
文摘
酸奶1翁青卸下犁具,把两头牦牛牵到地边。牦牛顾不上把气喘匀,甩着尾巴吭哧吭哧啃起青草。已经在地边蹲了一会儿的乡长起身向翁青伸出手来。翁青把手上的泥巴在身上蹭蹭,还没握住乡长的手,一句抱怨话就过去了。他说,你看看,这不是折磨人又折磨牛吗?全县那么多村寨,除了我们,谁还在用牛耕地?你这人,就这格局。
-
关键词
游客
酸奶
酸乳
丹巴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祖父之死
- 15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西部(新文学)(上)》
2011年第6期5-16,共12页
-
文摘
六十年前,初夏,傍晚,阴天。乡城桑披寺上空,一群不知疲倦的燕子正忽高忽低来回翻飞,进行着暮雨前惯常的演出。 一阵急促而低沉的铜号声里,十几个拖着长棒的僧人在蛛网似的僧舍巷道间穿梭,夕阳微光穿透低矮的云层,为僧人们绛红色的僧衣镀上了一层薄雾似的金辉。
-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祖父之死》
-
分类号
I24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去看大海
- 16
-
-
作者
洼西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20年第6期4-19,共16页
-
文摘
1那年月,硕曲人一生最熟悉的世界,就是硕曲河谷。当然,走驮子的人除外,至少,他们见识过硕曲河流进牦牛江的样子。阿尼嘎就是其中一位。他说那情形,就像一个淘气孩子被母亲拽走。那天,九岁的翁青和五十岁的阿尼嘎并坐在色尔寨前的珊瑚坡上,俯瞰谷底的硕曲河。翁青被阿尼嘎的话镇住了。他对牦牛江有了最初的想象:几百上千头牦牛一起往前。但他想不明白那会是怎样的场景——英勇的冲锋?暴戾的践踏?苍凉的流淌?还是快乐的奔涌?
-
关键词
牦牛
阿尼
践踏
-
分类号
S82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怀念一个人
- 17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草地》
2005年第5期29-30,共2页
-
文摘
一早起床,听见窗外几声鸟叫,久违的那种青草地晒在阳光下的略涩的苦香,从记忆深处一浪浪涌来,这让我想起去世不久的舅舅,那颗心顿时沉了下来.
-
关键词
儿子
牧场
草堂
-
分类号
I21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眼睛的星空
- 18
-
-
作者
洼西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8年第5期4-17,共14页
-
文摘
1星空像夏日的草原翻过来罩在头上,那些亮的、暗的,远的、近的,闪烁的、黯淡的,张扬的、内敛的星星,就像风停之后,一朵朵刚把露珠抖落的野花。我和弟弟仰躺在铺于土楼顶的被窝里,身下是一张晒干的牛皮,牛毛朝上。翻个身,那牛皮就吱吱嘎嘎响。
-
关键词
四类分子
中专学校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秋,海螺沟
- 19
-
-
作者
洼西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8年第1期68-68,共1页
-
-
关键词
海螺沟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土楼顶的星空
- 20
-
-
作者
洼西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贡嘎山(汉文版)》
2018年第6期33-36,共4页
-
文摘
老家乡城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眼睛看见的都会同时老去。用带着浓烈河谷味道的乡城藏语说出来时,光阴的流逝,世事的更迭,都在一种简洁明快的节奏中轻轻晃动,就像微风中的林梢。母亲说:'世间俗语皆至理,眼睛看见的都会同时老去。你们兄弟俩,一段时间不见了,每次看着好像都老了一些。'她的话说得我一阵心酸。因为工作关系,从2004年起,除了过年和偶尔的差会,我很少回家。如果用一支铅笔画出我近年的生活轨迹。
-
关键词
一毛钱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