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的静脉溶栓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忠伦 张杉杉 +4 位作者 张献文 李肇坤 浦明军 都泓材 段劲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9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8年6月连续登记的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以实施静脉溶栓时NIHSS评分较入院...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2018年6月连续登记的发病4.5 h内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以实施静脉溶栓时NIHSS评分较入院时NIHSS评分上下波动2分作为临床症状波动判断标准,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无变化组、波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24 h出血转化率、出院NIHSS评分、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和全因死亡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静脉溶栓时间窗发生临床症状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6例,其中男性110例(70.5%),年龄范围42~87岁,平均65±13岁,发生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41例(26.3%)。与无变化组患者相比,波动组患者年龄、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随机血糖水平、后循环梗死比例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24 h出血转化率、出院NI HSS评分、3个月良好预后率、3个月时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10岁:OR 1.143,95%CI 1.016~1.836,P=0.040)、基线NIHSS评分(每增加1分:OR 1.353,95%CI 1.053~1.393,P=0.006)、随机血糖(每增加1 mmol/L:OR 2.120,95%CI 1.185~2.748,P=0.001)、后循环梗死(OR 2.603,95%CI 1.037~3.950,P=0.042)是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管高龄、NIHSS评分高、血糖水平高、后循环梗死患者容易出现围静脉溶栓时间窗临床症状波动,但对终点事件并无影响。对于出现临床症状波动的患者,溶栓可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窗 临床症状波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