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技术预测森林产量 被引量:28
1
作者 浦瑞良 宫鹏 R.Yang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应用传统统计技术常会因样本小和测量数据不符某种分布而受到限制.本文评价一种前馈型神经网络算法以预测落叶阔叶林产量.另外,还介绍一种由定性变为定量的数据变换方法,以用相对小的样本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数据变换方法有助于... 应用传统统计技术常会因样本小和测量数据不符某种分布而受到限制.本文评价一种前馈型神经网络算法以预测落叶阔叶林产量.另外,还介绍一种由定性变为定量的数据变换方法,以用相对小的样本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数据变换方法有助于改善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在本实验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元回归 森林产量 预测 数据变换
下载PDF
紫金山彩红外片马尾松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浦瑞良 杨金中 +2 位作者 刘毓起 万志洲 李明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4-68,共5页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混合模型,在彩红外片上判读立地因子,并实测马尾松优势木高,编成紫金山彩红外片马尾松数量化立地指数表。该表经验证,精度较高,预测可靠,可应用于生产实际。立地因子分析表明,土壤有效厚度、坡向和坡位可作为紫...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混合模型,在彩红外片上判读立地因子,并实测马尾松优势木高,编成紫金山彩红外片马尾松数量化立地指数表。该表经验证,精度较高,预测可靠,可应用于生产实际。立地因子分析表明,土壤有效厚度、坡向和坡位可作为紫金山林区划分立地类型评定立地质量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红外线摄影 立地条件类型
下载PDF
用CASI遥感数据估计横跨美国俄勒冈州针叶林叶面积指数 被引量:15
3
作者 浦瑞良 宫鹏 约翰R.米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1-48,共8页
使用三类模型技术,对小型航空光谱制图成像仪(CASI)数据被用作估计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潜力进行研究。三类技术为:单变量回归,多变量回归和植被指数(VI)基础的LAI估计模型。沿横跨美国俄勒冈州的各植被区选择四个研究立地,分别测定... 使用三类模型技术,对小型航空光谱制图成像仪(CASI)数据被用作估计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潜力进行研究。三类技术为:单变量回归,多变量回归和植被指数(VI)基础的LAI估计模型。沿横跨美国俄勒冈州的各植被区选择四个研究立地,分别测定和收集LAI数据和CASI图像数据。CASI数据经校准后,研究其与LAI测定值的关系。结果说明二种成像方式的CASI数据对于LAI估计具有相似的效率。与其它两种技术比,逐步回归方法导致较高的LAI预测精度。在单变量回归和VI基础法中使用NDVI,比起其它形式的CASI数据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CASI图像 预测 针叶林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遥感方法研究
4
作者 浦瑞良 曾小明 +3 位作者 王晓辉 丁应祥 张金池 胡家骅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3期7-14,共8页
应用新一代卫星遥感信息,结合计算机技术、森林生态学、地理学规律及遥感图像判读原理,对江苏东台粉砂淤泥质岸段、连云港基岩港湾岸段及福建长乐沙质岸段的立地分类与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遥感方... 应用新一代卫星遥感信息,结合计算机技术、森林生态学、地理学规律及遥感图像判读原理,对江苏东台粉砂淤泥质岸段、连云港基岩港湾岸段及福建长乐沙质岸段的立地分类与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分类与评价的遥感方法,发展了空间信息综合分析立地自动分类技术,设计了微机立地信息管理系统,本研究成果经实地验证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遥感 立地分类 海岸带
下载PDF
森林生态因子的彩红外片判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浦瑞良 王虎章 胡家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3年第4期50-53,共4页
文中以紫金山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彩红片的判读并结合部分地面工作,得到森林生态因子判读值,然后将它们数量化,借助微机,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的复相关、偏相关系数经t检验,说明坡度和海拔高度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很大,可作为风景区... 文中以紫金山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彩红片的判读并结合部分地面工作,得到森林生态因子判读值,然后将它们数量化,借助微机,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的复相关、偏相关系数经t检验,说明坡度和海拔高度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很大,可作为风景区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因子 彩红外片 判读分析
下载PDF
从TM遥感图像中提取最佳立地信息方法研究
6
作者 浦瑞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在分析TM原始波段图像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始图像合成方案,即在可见光组(TM1、2、3),近红外波段(TM4)和中红外光组(TM5、7)中各取一波段合成图像,可获满意的效果。提取最佳立地信息的方法是:单波段直方图均衡化或线性扩展、多波... 在分析TM原始波段图像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始图像合成方案,即在可见光组(TM1、2、3),近红外波段(TM4)和中红外光组(TM5、7)中各取一波段合成图像,可获满意的效果。提取最佳立地信息的方法是:单波段直方图均衡化或线性扩展、多波段主成分变换。处理后的合成方案为:直方图均衡化的TM5、2和突出植被信息的第二主成分图像组成最佳方案。处理前后的合成方案相比,后者图像色彩鲜艳,色调明快,地物类型边界清晰,立地信息判读效果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遥感图像 立地信息 提取
下载PDF
1985-2015年美国Tampa Bay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态势研判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永超 李加林 +3 位作者 史小丽 袁麒翔 浦瑞良 杨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25-130,135,F0002,共8页
[目的]探究坦帕湾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态势,为中国港湾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借鉴。[方法]以1985,1995,2005及2015年4个时期的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格局演变模型,对美国坦帕... [目的]探究坦帕湾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态势,为中国港湾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借鉴。[方法]以1985,1995,2005及2015年4个时期的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格局演变模型,对美国坦帕湾流域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坦帕湾流域人工景观面积明显大于自然景观面积。(2)1985年,坦帕湾流域景观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占流域总面积的24.16%和20.30%。1995年以后,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面积均有减少,中等生态风险区面积显著增加。至2015年,高、较高等级生态风险区面积与前20a相比仍在增加。(3)30a来坦帕湾流域内的生态风险等级由低向高转变的总面积为3 210.84km2,约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8.65%,较高、高生态风险等级沿港湾海域一侧区域继续扩张,大陆一侧东北部逐渐零星出现。[结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近30a来坦帕湾流域景观及生态风险格局时空变化显著,但后10a生态风险等级上升速率明显低于前20a,说明人类在开发利用港湾资源的同时,也逐渐注重港湾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空间分析 Tampa Bay流域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地区立地类型遥感制图的研究
8
作者 浦瑞良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3年第1期56-60,34,共6页
以TM卫星图像为主的遥感资料编制立地类型图的方法,从最小制图单元和成图比例尺研究着手,描述了编制立地类型图的程序和方法。所编制的三种不同岸段类型(粉砂淤泥质、基岩港湾和沙质)的立地类型图经现有资料验证结果表明,精度可满足二... 以TM卫星图像为主的遥感资料编制立地类型图的方法,从最小制图单元和成图比例尺研究着手,描述了编制立地类型图的程序和方法。所编制的三种不同岸段类型(粉砂淤泥质、基岩港湾和沙质)的立地类型图经现有资料验证结果表明,精度可满足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立地类型 遥感 制图
下载PDF
应用航片进行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
9
作者 浦瑞良 王永昌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0年第4期39-46,共8页
本文以江苏连云港后云台山为实验区,在航片上判读勾绘类型小班;采用数量化理论Ⅲ和排序法确定立地类型;并用航片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定立地质量;判读勾绘、转绘编制立地类型图。经实况资料验证,分类结果及编绘的立地... 本文以江苏连云港后云台山为实验区,在航片上判读勾绘类型小班;采用数量化理论Ⅲ和排序法确定立地类型;并用航片数量化立地指数表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定立地质量;判读勾绘、转绘编制立地类型图。经实况资料验证,分类结果及编绘的立地图可靠,且精度能满足生产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立地分类 质量评价 航片
下载PDF
论海岸防护林遥感立地分类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浦瑞良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2年第3期51-54,共4页
着重论述应用遥感方法进行海岸防护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其分类原则:①构成海岸森林立地诸因素及其综合特性的一致性;②立地类型、地理景观及形象特征关系的密切性;③立地类型一般能反映主导因素的作用;④特定地理景观指... 着重论述应用遥感方法进行海岸防护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其分类原则:①构成海岸森林立地诸因素及其综合特性的一致性;②立地类型、地理景观及形象特征关系的密切性;③立地类型一般能反映主导因素的作用;④特定地理景观指示特定的森林立地生产力的客观性;⑤海岸带森林立地发展阶段及经营利用方向的一致性;⑥遥感信息的可判性。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带(续分亚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亚区,森林立地类型组及森林立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遥感 立地分类
下载PDF
森林生物化学与CASI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9
11
作者 浦瑞良 宫鹏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2期115-123,共9页
该文介绍了利用光谱范围约 417— 80 0nm的航空高光谱分辨率数据估计森叶族叶化学成分浓度的分析方法。沿横跨美国俄勒冈州中西部收集 6个研究立地上的小型机载成象光谱仪 (CASI)数据。 3个族叶化学成分 [总叶绿素 (TC)、全氮 (TN)和全... 该文介绍了利用光谱范围约 417— 80 0nm的航空高光谱分辨率数据估计森叶族叶化学成分浓度的分析方法。沿横跨美国俄勒冈州中西部收集 6个研究立地上的小型机载成象光谱仪 (CASI)数据。 3个族叶化学成分 [总叶绿素 (TC)、全氮 (TN)和全磷 (TP) ]从相同的研究立地取样并在实验室测定。使用多元统计和光谱微分技术评价CASI数据用于估计冠层生化浓度的潜力和效率。 12个族叶化学成分样本被测定 ,并同时在相同立地上提取CASI图象数据。 7个单回归模型被用来探索单波段和植被指数与 3个化学成分的线性与非线性相关关系及预测效果。光谱微分技术被用来压缩背景噪音对目标光谱的影响。利用CASI原始光谱、一阶和二阶微分光谱数据和逐步回归分析来预测TC、TN和TP。结果表明采用光谱微分技术能显著地改善由拟合度 (R2 )和均方根差(SE)描述的森林冠层化学成分浓度的估计精度。由单波段分析的结果说明族叶化学与CASI数据间的相关性很低。事实上 ,对于T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物化学 光谱分辨 遥感数据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季相针叶树种高光谱数据识别分析 被引量:76
12
作者 宫鹏 浦瑞良 郁彬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3期211-217,共7页
利用高分辨率光谱仪在实地测得的光谱数据来识别美国加州的6种主要针叶树种。树冠阴面和阳面的高光谱数据分别在1996年夏、秋测得。首先对原始光谱数据作简单处理,然后进行6种数据变换:对数变换、一阶微分变换、对数变换后一阶... 利用高分辨率光谱仪在实地测得的光谱数据来识别美国加州的6种主要针叶树种。树冠阴面和阳面的高光谱数据分别在1996年夏、秋测得。首先对原始光谱数据作简单处理,然后进行6种数据变换:对数变换、一阶微分变换、对数变换后一阶微分变换、归一化变换、归一化变换后一阶微分变换及归一化后对数变换。采用相邻窄波段逐步加宽的办法,测试不同波段宽度对树种识别精度的影响。所有的变换方法及波段宽度试验最后均由神经元网络算法产生的树种分类精度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对数变换后一阶微分和归一化变换后一阶微分能够获得高于94%的平均精度;归一化变换和微分处理能够限制阴影的影响;20nm的波段宽度用于识别此6种针叶树种是较为理想的。我们发现太阳高度角变化对树种识别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数据变换 针叶树种 识别分析
下载PDF
美国西部黄松叶面积指数与高光谱分辨率CASI数据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浦瑞良 宫鹏 约翰R.米勤 《环境遥感》 CSCD 1993年第2期112-125,共14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俄罗冈州西部黄松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小型航空光谱制图成像仪(CASI)获取的高光谱分辨率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在试验场地上使用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得8个LAI值(0.87—2.72)。对CASI数据进行一阶和二阶微分处理,以减... 本文介绍了美国俄罗冈州西部黄松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小型航空光谱制图成像仪(CASI)获取的高光谱分辨率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在试验场地上使用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得8个LAI值(0.87—2.72)。对CASI数据进行一阶和二阶微分处理,以减少土壤背景光谱对森林光谱的影响。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索LAI与CASI数据的关系。由回归分析产生多元线性方程和相应的拟合度(GOF)及估计LAI的标准误(SE)。结果说明光谱微分技术能够提高LAI和CASI数据的相关性,因而可以改善LAI的估计精度。如,对于单通道LAI预测的最高GOF值是0.681,SE是0.345,而经一阶和二阶光谱微分处理后,GOF被分别提高到0.904和0.898,SE被分别降低到0.189和0.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松 叶面积指数 光谱 分辨率 图像
原文传递
评《中国东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海岸带与海湾资源环境演化卷》
14
作者 浦瑞良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3-173,共1页
海岸带地区是地球陆地系统与海洋系统的过渡带与生态环境脆弱带,由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海岸带成为地球上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海岸带地区的发展变化受到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环境演替及人类开发活动的综合作用。随着海岸带... 海岸带地区是地球陆地系统与海洋系统的过渡带与生态环境脆弱带,由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海岸带成为地球上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海岸带地区的发展变化受到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环境演替及人类开发活动的综合作用。随着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深入,农牧渔业发展、滩涂围垦、城市围海造地、码头建设和海岸工程等开发改造行为都将对海岸带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带 可持续发展研究 海岸带地区 海岸工程 围海造地 滩涂围垦 地球陆地 过渡带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及景观变迁影响的比较研究——以中国象山港与美国坦帕湾为例 被引量:34
15
作者 刘永超 李加林 +4 位作者 袁麒翔 史小丽 浦瑞良 杨磊 卢雪珠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103,共18页
利用多时期遥感数据,以10年为时间步长,提取1985-2015年4个时期中国象山港和美国坦帕湾的岸线空间位置、长度和曲折度以及港湾地区景观构型、多样性和破碎度等信息,构建海岸人工化和港湾景观人工干扰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景观... 利用多时期遥感数据,以10年为时间步长,提取1985-2015年4个时期中国象山港和美国坦帕湾的岸线空间位置、长度和曲折度以及港湾地区景观构型、多样性和破碎度等信息,构建海岸人工化和港湾景观人工干扰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景观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0年来,象山港和坦帕湾自然岸线长度不断缩减,人工岸线长度呈先增后稳定的态势。由于两地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象山港局部岸段形态发生剧烈变化,岸线曲折度不断变小;而坦帕湾岸线形态变化较小,岸线曲折度几乎保持不变。2 1985-1995年,象山港海岸人工化不断加强,1995年以后有所减弱,但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逐渐变大,几乎遍及整个港湾海岸。1985-2015年,坦帕湾海岸人工化强度虽有加强,但增幅缓慢,海岸人类活动也主要集中于各沿海城市区域。3 1985-2005年,象山港和坦帕湾各人工化强度等级样区景观平均斑块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5-2015年,象山港各强度样区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变化趋势不一,坦帕湾各强度样区变幅则较为平稳。4 1985-2005年,象山港各强度样区景观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而坦帕湾变化不一;2005-2015年,两港湾人工化强度由弱至强,景观多样性指数先增后减。5 1985-2005年,象山港和坦帕湾不同人工化强度样区,景观破碎度指数逐渐增大;2005-2015年,两港湾景观破碎度指数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湾岸线 港湾景观 变迁 人类活动 象山港 坦帕湾
原文传递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57
16
作者 李加林 曹罗丹 浦瑞良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60,共8页
科学有效的洪涝灾害监测和评估是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时效性和精度是加强洪涝灾害管理的迫切需求。在分析洪涝遥感监测评估原理基础上,从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的数据与方法、基于遥感的洪涝灾害评估2个方面对... 科学有效的洪涝灾害监测和评估是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时效性和精度是加强洪涝灾害管理的迫切需求。在分析洪涝遥感监测评估原理基础上,从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的数据与方法、基于遥感的洪涝灾害评估2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了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增加遥感数据源、提高遥感数据质量、开发云下水体提取技术、完善地面数据库、细化灾害统计基本单元及加强洪涝损失预警等方面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多源遥感数据 水体信息提取 灾害评估
原文传递
中美港湾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比较——以浙江象山港与佛罗里达坦帕湾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永超 李加林 +3 位作者 袁麒翔 史小丽 浦瑞良 何改丽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7-368,共12页
人类活动干扰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国别或区域差异与对比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综合管理和相关空间规划提供有效指引。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美两个港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 人类活动干扰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国别或区域差异与对比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综合管理和相关空间规划提供有效指引。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中美两个港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30年来象山港流域生态系统类型以农田和森林为主,而坦帕湾流域则以城市和森林为主,两港湾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大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是研究区生态格局分异的主要影响原因。②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增加与开发利用范围扩大,研究时段内象山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397.64×10~6元,而坦帕湾减少了1186.73×10~6元。③两港湾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其中交通布局、农业生产、都市发展等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布影响显著。④90年代以来坦帕湾海洋功能区划与滨海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是"坦帕湾河口保护计划"的管理经验可供象山港开发利用借鉴,象山港需要细化符合其开发的管护方案与多规合一规划,加以启示国内相同级别港湾管理、增强邻里计划与合作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格局 象山港 坦帕湾
原文传递
1985-2015年美国坦帕湾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何改丽 李加林 +6 位作者 刘永超 史小丽 马静武 浦瑞良 郭乾东 冯佰香 黄日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9,共14页
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对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湾流域为研究区,以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技术构建了基于行为者的土地动... 分析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对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湾流域为研究区,以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GIS技术构建了基于行为者的土地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模型和土地利用结构模型,对坦帕湾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建设用地和林地是流域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主要由耕地转换而来,转换比例为53.74%。(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河流与湖泊相对变化最大;未利用地速度变化最为显著,单一动态度高达1.11%;建设用地年均增长较为平缓,每年增长0.30%左右;流域北部和南部综合动态度最高,形成极核中心,并以圈层形式向外辐射降低,同时高动态度区逐渐转换为较低动态度区。(3)信息熵均衡度呈小幅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下降;土地开发利用面积基本构成为建设用地>林地>耕地与牧场>河流与湖泊>未利用地>滩涂与沼泽。(4)坦帕湾沿岸皮拉尼斯县与坦帕市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最高;流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发展期面积高于调整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增强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帕湾流域 土地开发利用强度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可持续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港湾岸线及景观变迁影响的比较研究——以中国象山港与美国坦帕湾为例(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加林 刘永超 +4 位作者 浦瑞良 袁麒翔 史小丽 郭乾东 宋夏云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8期1127-1151,共25页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OLI images at a 10-year interval, in this study, we (1) extracted information of spatial location, length, and sinuosity of coastline and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diversity and fragmen...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OLI images at a 10-year interval, in this study, we (1) extracted information of spatial location, length, and sinuosity of coastline and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diversity 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bay areas of Xiangshan Bay (XB), China and Tampa Bay (TB), USA from 1985 to 2015; (2) constructed indices of artificial coastlines and human disturbance on bay area landscapes; and (3)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hanges of coastlines and landscape types in the two bay areas. Our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1)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the lengths of natural coastline in XB and TB shrank, while the lengths of their artificial coastlin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maintained stable. Since there wer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oastlines and landscape types between the two bay areas, XB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in parts of coastline geomorphologies and continuous decrease of coastline sinuosity, while, in TB, there was a little change in coastline geomorphologies and its coastline sinuosity was almost unchanged. (2) Th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in XB was continuously enhanced from 1985 to 1995, and then the degree of enhancement had slowed down after 1995. However, in the time period, the impacted extent of human activitie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finally covered almost entire coastlines in XB. In TB area, although th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was enhanced, the degree of enhancement slowed down from 1985 to 2015 and the impacted areas of human activates were concentrated in several coastal city areas. (3) The average area of landscape patches strongly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both XB and TB generally showed a trend of decreasing from 1985 to 2005. Howe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 to 2015, the average patch area of landscapes disturb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XB changed differently, while in TB it almost did not change. (4) From 1985 to 2005, the indices of landscape diversity in various areas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XB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in TB, changes in indices of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varied. From 2005 to 2015,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both bay areas were from weak to strong, whereas the indices of landscape diversity in XB and TB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5) 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ex in different human disturbance areas in both XB and TB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1985 to 2005, while from 2005 to 2015, in both bay areas, 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ex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 coastline bay landscape coastline and landscape change human activities Xiangshan Bay Tampa Ba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