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0~2021年中国典型地区大气降水化学与沉降特征
1
作者
程昳璇
关净文
+3 位作者
浮天
蒋伯琪
陈倩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17-4825,共9页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东南、西北、西南6个区域10个城市的大气降水组分资料,针对各地区降水量、pH值、降水电导率、水溶性离子浓度及其氮硫湿沉降特征开展了长期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典型地区降水组分的离子中和特性....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东南、西北、西南6个区域10个城市的大气降水组分资料,针对各地区降水量、pH值、降水电导率、水溶性离子浓度及其氮硫湿沉降特征开展了长期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典型地区降水组分的离子中和特性.结果表明:2000~2021年中国各研究站点pH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重庆和上海地区的年均pH值至今未达到5.6.济南、西安和重庆站电导率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西北地区陆源性特征较为明显,Ca^(2+)浓度较高(可达1035.2μeq/L);NO_(3)^(-)浓度在重庆地区有上升趋势,这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有关;而NH_(4)^(+)在各个地区均有下降;东南地区受海盐影响,Na^(+)和Cl^(-)的浓度相对较高.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硫、氮湿沉降量明显高于东南地区,NH_(4)^(+)-N/NO_(3)^(-)-N各地区均呈下降趋势,但该比值年平均值均大于1,说明大气降水中氮沉降以还原态氮为主.东南地区的降水酸度相对较高,然而酸性离子(SO_(4)^(2-)和NO_(3)^(-))浓度却较低,说明降水酸度还会受到碱性离子(Ca^(2+)和NH_(4)^(+))的影响.在厦门和西安NO_(3)^(-)、NSS-SO_(4)^(2-)和NH_(4)^(+)浓度年变化很小,而pH值、中和潜力和酸化潜力的比值(NP/AP)有明显上升趋势;但西安NP/AP值明显较高,反映西安土壤尘埃中的中和能力比东南地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化学
时空分布
中和能力
硫沉降
氮沉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沈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蒋伯琪
浮天
+4 位作者
程昳璇
苏枞枞
沈建东
于谨铖
于兴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近年来中国城市O_(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地面O_(3)已成为沈阳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基于沈阳市2019年近地面臭氧(O_(3))及其前体物(VOCs和NO_(2))的逐时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2019年沈阳大气O_(3)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V...
近年来中国城市O_(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地面O_(3)已成为沈阳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基于沈阳市2019年近地面臭氧(O_(3))及其前体物(VOCs和NO_(2))的逐时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2019年沈阳大气O_(3)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VOCs和NO_(2)以及气象条件对O_(3)生成的影响;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估算了沈阳大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了沈阳夏季VOCs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2019年沈阳市O_(3)平均质量浓度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最低;四季O_(3)日变化特征均表现为单峰型,质量浓度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谷值出现在07:00左右。沈阳市O_(3)质量浓度与温度、风速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01,P=0.005),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P=0.005);当温度达到30.0℃以上,O_(3)质量浓度明显升高;风速低于3.0 m·s^(-1)时O_(3)质量浓度小于75.0μg·m^(-3),而风速超过4.0 m·s^(-1)时O_(3)质量浓度迅速升高至100μg·m^(-3);湿度小于20%时O_(3)质量浓度较高,当湿度大于80%时O_(3)质量浓度显著降低,由75.0μg·m^(-3)降低至58.7μg·m^(-3)。O_(3)平均质量浓度与前体物VOCs和NO_(2)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05),O_(3)平均质量浓度最大值对应的NO_(2)质量浓度区间为20.0-30.0μg·m^(-3)。2019年沈阳市大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依次表现为烯烃>芳香烃>烷烃>炔烃,烯烃在4个季节均为最大贡献者,表明烯烃对沈阳市O_(3)生成具有重要贡献。夏季沈阳市VOCs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源、溶剂使用源、液化石油气污染源、燃烧源和机动车排放源。沈阳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加强对石油化工、溶剂使用和燃料挥发等方面的监管是降低沈阳市大气O_(3)质量浓度水平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以为沈阳市O_(3)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臭氧
VOCS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臭氧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北郊冬季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
1
3
作者
浮天
蒋伯琪
+3 位作者
张佳颖
陈爱军
胡建林
于兴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6,共7页
为了探究南京北郊冬季PM_(2.5)组分的长期变化特征、污染来源差异,于2014年、2015年、2019年和2021年冬季分别开展细颗粒物采样,使用离子色谱仪对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离子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二...
为了探究南京北郊冬季PM_(2.5)组分的长期变化特征、污染来源差异,于2014年、2015年、2019年和2021年冬季分别开展细颗粒物采样,使用离子色谱仪对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离子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离子SO_(4)^(2-)、NO_(3)^(-)和NH4+(SNA)占离子总浓度的75%~87%,其中,SO_(4)^(2-)与NH_(4)^(+)的离子浓度在2015年冬季达到峰值后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但NO_(3)^(-)的浓度与占比在2014—2019年均表现出上升趋势.4年中SO_(2)的二次转化程度均高于NO2,硫氧化率(SOR)于2019年达到最大值,而氮氧化率(NOR)则逐年下降.2019年起移动源对颗粒物的贡献程度大幅上升,固定源的贡献降低,NO_(3)^(-)/SO_(4)^(2-)比值显著增大.冬季NH4+、SO_(4)^(2-)、NO_(3)^(-)呈显著相关,推测主要结合为(NH_(4))_(2)SO_(4)、NH_(4)HSO_(4)和NH_(4)NO_(3)存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源和燃烧源是南京北郊冬季PM_(2.5)的主要贡献者,然而2019年冬季与SO_(4)^(2-)相关的燃料燃烧源贡献显著降低,2021年扬尘源和工业源对PM_(2.5)的贡献相较于2019年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水溶性离子
变化趋势
来源解析
南京市
原文传递
题名
2000~2021年中国典型地区大气降水化学与沉降特征
1
作者
程昳璇
关净文
浮天
蒋伯琪
陈倩
于兴娜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17-48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154)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2022h11020008)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4_1472)。
文摘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东南、西北、西南6个区域10个城市的大气降水组分资料,针对各地区降水量、pH值、降水电导率、水溶性离子浓度及其氮硫湿沉降特征开展了长期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典型地区降水组分的离子中和特性.结果表明:2000~2021年中国各研究站点pH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重庆和上海地区的年均pH值至今未达到5.6.济南、西安和重庆站电导率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西北地区陆源性特征较为明显,Ca^(2+)浓度较高(可达1035.2μeq/L);NO_(3)^(-)浓度在重庆地区有上升趋势,这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有关;而NH_(4)^(+)在各个地区均有下降;东南地区受海盐影响,Na^(+)和Cl^(-)的浓度相对较高.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硫、氮湿沉降量明显高于东南地区,NH_(4)^(+)-N/NO_(3)^(-)-N各地区均呈下降趋势,但该比值年平均值均大于1,说明大气降水中氮沉降以还原态氮为主.东南地区的降水酸度相对较高,然而酸性离子(SO_(4)^(2-)和NO_(3)^(-))浓度却较低,说明降水酸度还会受到碱性离子(Ca^(2+)和NH_(4)^(+))的影响.在厦门和西安NO_(3)^(-)、NSS-SO_(4)^(2-)和NH_(4)^(+)浓度年变化很小,而pH值、中和潜力和酸化潜力的比值(NP/AP)有明显上升趋势;但西安NP/AP值明显较高,反映西安土壤尘埃中的中和能力比东南地区强.
关键词
降水化学
时空分布
中和能力
硫沉降
氮沉降
Keywords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neutralization capacity
sulfur deposition
nitrogen deposition
分类号
X5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沈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蒋伯琪
浮天
程昳璇
苏枞枞
沈建东
于谨铖
于兴娜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214604)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2022h11020008)。
文摘
近年来中国城市O_(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地面O_(3)已成为沈阳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基于沈阳市2019年近地面臭氧(O_(3))及其前体物(VOCs和NO_(2))的逐时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2019年沈阳大气O_(3)的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VOCs和NO_(2)以及气象条件对O_(3)生成的影响;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估算了沈阳大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了沈阳夏季VOCs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2019年沈阳市O_(3)平均质量浓度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最低;四季O_(3)日变化特征均表现为单峰型,质量浓度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谷值出现在07:00左右。沈阳市O_(3)质量浓度与温度、风速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01,P=0.005),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P=0.005);当温度达到30.0℃以上,O_(3)质量浓度明显升高;风速低于3.0 m·s^(-1)时O_(3)质量浓度小于75.0μg·m^(-3),而风速超过4.0 m·s^(-1)时O_(3)质量浓度迅速升高至100μg·m^(-3);湿度小于20%时O_(3)质量浓度较高,当湿度大于80%时O_(3)质量浓度显著降低,由75.0μg·m^(-3)降低至58.7μg·m^(-3)。O_(3)平均质量浓度与前体物VOCs和NO_(2)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05),O_(3)平均质量浓度最大值对应的NO_(2)质量浓度区间为20.0-30.0μg·m^(-3)。2019年沈阳市大气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依次表现为烯烃>芳香烃>烷烃>炔烃,烯烃在4个季节均为最大贡献者,表明烯烃对沈阳市O_(3)生成具有重要贡献。夏季沈阳市VOCs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源、溶剂使用源、液化石油气污染源、燃烧源和机动车排放源。沈阳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加强对石油化工、溶剂使用和燃料挥发等方面的监管是降低沈阳市大气O_(3)质量浓度水平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以为沈阳市O_(3)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沈阳
臭氧
VOCS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臭氧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Keywords
Shenyang
ozone
VOCs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zone generation potential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北郊冬季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
1
3
作者
浮天
蒋伯琪
张佳颖
陈爱军
胡建林
于兴娜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9YFC0214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775154)
+1 种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No.2022h11020008)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No.JNHB-057)。
文摘
为了探究南京北郊冬季PM_(2.5)组分的长期变化特征、污染来源差异,于2014年、2015年、2019年和2021年冬季分别开展细颗粒物采样,使用离子色谱仪对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离子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离子SO_(4)^(2-)、NO_(3)^(-)和NH4+(SNA)占离子总浓度的75%~87%,其中,SO_(4)^(2-)与NH_(4)^(+)的离子浓度在2015年冬季达到峰值后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但NO_(3)^(-)的浓度与占比在2014—2019年均表现出上升趋势.4年中SO_(2)的二次转化程度均高于NO2,硫氧化率(SOR)于2019年达到最大值,而氮氧化率(NOR)则逐年下降.2019年起移动源对颗粒物的贡献程度大幅上升,固定源的贡献降低,NO_(3)^(-)/SO_(4)^(2-)比值显著增大.冬季NH4+、SO_(4)^(2-)、NO_(3)^(-)呈显著相关,推测主要结合为(NH_(4))_(2)SO_(4)、NH_(4)HSO_(4)和NH_(4)NO_(3)存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源和燃烧源是南京北郊冬季PM_(2.5)的主要贡献者,然而2019年冬季与SO_(4)^(2-)相关的燃料燃烧源贡献显著降低,2021年扬尘源和工业源对PM_(2.5)的贡献相较于2019年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
PM_(2.5)
水溶性离子
变化趋势
来源解析
南京市
Keywords
PM_(2.5)
water-soluble ions
variation trend
source apportionment
Nanjing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0~2021年中国典型地区大气降水化学与沉降特征
程昳璇
关净文
浮天
蒋伯琪
陈倩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沈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蒋伯琪
浮天
程昳璇
苏枞枞
沈建东
于谨铖
于兴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京北郊冬季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趋势
浮天
蒋伯琪
张佳颖
陈爱军
胡建林
于兴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