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骨牵开器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金华 蔡鹏飞 +3 位作者 汪志明 陈仁盛 浮苗 赵巍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长骨牵开器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长骨牵开器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1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lynn et al提出的下肢骨折评分标准评... 目的探讨长骨牵开器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长骨牵开器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1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lynn et al提出的下肢骨折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1~65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中透视7~15次,住院时间2~6 d。术中无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牵拉伤,牵拉置入斯氏针处无骨折以及渗出感染。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9~18周。末次随访时,患儿均可下地完全负重行走,无跛行,内固定无失效断裂,下地负重后无大腿疼痛、局部压痛以及纵向叩击痛;髋关节屈曲130°~135°,膝关节伸直0°~5°、屈曲120°~140°;根据Flynn et al提出的下肢骨折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3例,良2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采用长骨牵开器辅助复位操作简便,复位质量可靠,同时能维持骨折断端复位,方便弹性髓内钉的置入,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牵开器 儿童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K1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陈睿亿 浮苗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与患者饮食中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相关性,并予以护理干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本院PMOP患者1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液质联用质谱法检测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等相关指标,并与PMOP的骨密度关系行相关性分析。针对PMOP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PMOP组维生素K1、维生素E、维生素A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PMOP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32,P<0.01);与维生素K1、维生素E、和25-羟基维生素D均呈正相关P(r=0.67、0.22、0.34,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K1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7.86(95%CI:3.16~16.4,P<0.01);其次是25-羟基维生素D(OR=3.48,95%CI:1.67~14.51,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维生素K1和25-羟基维生素D对PMOP有较高诊断效能(AUC均≥0.70,P<0.01),其中维生素K1最具有诊断价值。结论维生素K1对PMOP具有独立预测作用,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上述因素应予以对应的护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K1 维生素E 维生素A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线粒体基因组D环区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浮苗 范希景 +4 位作者 傅媛 方莉萍 祝骁涛 王玉 王金华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17-520,546,共5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的D环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情况。方法提取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细胞总DNA,PCR扩增各样本mtDNA D环区,基因测序后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比对,分析突变类型。结果在71例...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的D环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情况。方法提取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细胞总DNA,PCR扩增各样本mtDNA D环区,基因测序后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比对,分析突变类型。结果在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检测到mtDNA D环区的突变率为23.9%(17/71),其中9例携带mtDNA D环区点突变,且66.7%(6/9)为异质性突变;另外8例检出线粒体微卫星不稳性(mtMSI)。突变位点涉及两个高变区(HVR-I和HVR-Ⅱ)以及线粒体转录因子1(mtTF1)结合位点。同时发现21个尚未报道的新的多态性位点。结论 mtDNA D环区突变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线粒体DNA D环区 突变 多态性
下载PDF
血清AMH水平在育龄期女性APS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俊琪 赵硕 +2 位作者 王利民 吕英 浮苗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水平在育龄期女性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女性APS患者86例[APS组,其中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患者32例(PAPS组)、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SAPS)患者54例...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水平在育龄期女性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女性APS患者86例[APS组,其中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患者32例(PAPS组)、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SAPS)患者54例(SAPS组)]、除APS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患者52例(疾病对照组)、体检健康的育龄期女性50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月经周期第2~5天的血清AMH、INHB、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同时进行窦卵泡计数(AF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S组和疾病对照组的AMH、INHB、E2和AF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APS组的AMH显著低于PAPS组(P<0.05);APS组和疾病对照组中AMH<0.9 ng/mL者所占比例和AMH<0.5 ng/mL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PS组与疾病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S组AMH与INHB、AF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0.74,P<0.01)。结论血清AMH在育龄期女性APS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氏管激素 抑制素B 卵巢储备功能 抗磷脂综合征
下载PDF
转录因子GATA-1与人巨细胞病毒UL111A基因5'上游序列结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可港 浮苗 +6 位作者 高艳 彭颖 李祥 郑晓群 徐志伟 宋建华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4-2249,共6页
目的:利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THP-1细胞模型,研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与HCMV 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量分析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 目的:利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THP-1细胞模型,研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与HCMV 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量分析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的表达;通过MATCH工具软件分析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发现存在着11个GATA-1的结合位点,针对这11个GATA-1结合位点DNA序列设计9对引物,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转录因子GATA-1与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结合情况。结果:HCMV潜伏感染时UL111A基因未表达cmvIL-10,激活感染时表达cmvIL-10,潜伏感染时转录因子GATA-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激活感染;以GATA-1抗体特异性结合的DNA片段为模板,9对引物中共有5对扩增出目的条带;HCMV潜伏感染组和激活感染组5个位点转录因子GATA-1结合率分别为:-4.00±0.26、-4.50±0.33、-4.41±0.21、-3.61±0.20、-3.47±0.11和-1.13±0.07、-0.63±0.05、-1.10±0.07、-0.24±0.03和-0.14±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时转录因子GATA-1可能通过与UL111A基因5’上游序列1119(-3760)位点、107(-4772)位点、609(-4270)位点、849(-4030)位点和2047(-2832)位点结合,调节UL111A基因的转录,参与HCMV潜伏与再激活感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GATA-1 HCMV潜伏感染 UL111A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中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莉萍 姜丹生 +3 位作者 林树梁 吴俊琪 王金华 浮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077-1085,共9页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肾阴虚证的潜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PMOP肾阴虚证和骨量正常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从BMSCs外泌体中提取RNA,...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肾阴虚证的潜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PMOP肾阴虚证和骨量正常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从BMSCs外泌体中提取RNA,利用芯片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mRNA的表达谱和功能。使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分析20例PMOP肾阴虚证患者和20例骨量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差异表达的mRNA。[结果]与骨量正常对照组比较,PMOP肾阴虚证BMSCs外泌体检测出174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92个上调,82个下调;RT-qPCR鉴定出9个关键m RNA(ATM、COL8A1、GABARAPL1、HLA-DQA1、HSPA1L、MAX、PPP2R2D、PTHLH和WWTR1),与基因芯片数据相一致,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功能分析表明,PMOP肾阴虚证患者差异表达的mRNA可能靶向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自噬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和叉头框转录因子O(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FoxO)亚族等信号通路。[结论] PMOP肾阴虚证患者BMSCs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作为新型的生物标志物,为PMOP肾阴虚证的靶向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RNA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HCMV感染患儿血浆可溶性HLA-G及IL-10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可港 浮苗 郑晓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75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的外周血及...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75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sHLA-G和IL-1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液HCMV DNA载量。结果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G水平[54.91(6.75~282.72)U/ml]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1.07~260.3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IL-10的水平[9.24(1.61~41.7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03~3.9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sHLA-G和IL-10水平与尿液HCMV DNA载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G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人类白细胞抗原-G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重组hcmvIL-10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智 高艳 +4 位作者 冯晶晶 田可港 浮苗 彭颖 郑晓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白细胞介素10(hcmvIL-10)对单核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hcmvIL-10和pMal-c2X-hIL-10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采用Amylose-resin亲... 目的:探讨重组人巨细胞病毒白细胞介素10(hcmvIL-10)对单核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hcmvIL-10和pMal-c2X-hIL-10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采用Amylose-resin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进行二次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hcmvIL-10和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分别与THP-1细胞作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THP-1细胞HLA-DR mRNA及HLA-DR分子的表达;采用功能分类Th1-Th2-Th3 PCRARRAY检测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谱。结果:重组蛋白hcmvIL-10和hIL-10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与目的相符;不同浓度(2、10和50 ng/ml)重组hcmvIL-10和hIL-10分别与经PHA诱导的THP-1细胞作用48小时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3.8±0.96)pg/ml、(1.95±0.51)pg/ml、(1.6±0.45)pg/ml和(2.49±0.43)pg/ml、(1.77±0.38)pg/ml、(0.98±0.16)pg/ml,除2 ng/ml重组hcmvIL-10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不同浓度重组hcmvIL-10和hIL-10分别与THP-1细胞作用48小时后,HLA-DR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025、0.76±0.023、0.75±0.017和0.73±0.017、0.61±0.017、0.55±0.015,HLA-DR分子的表达分别为:(11.5±0.44)%、(10.1±0.30)%、(9.1±0.38)%和(10.9±0.10)%、(9.7±0.50)%、(7.5±0.32)%,除2 ng/ml重组hcmvIL-10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功能分类Th1-Th2-Th3 PCR ARRAY共检测84个分化相关基因,hcmvIL-10处理组共有8个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基因为IL-12RB2、NFATC2、SOCS2、TYK2、GFI1和CEBPB,下调基因为CD80和CTLA4;hIL-10处理组共有5个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基因为SOCS2,下调基因为CD80、CD28、CTLA4和IL-6。结论:重组蛋白hcmvIL-10可抑制THP-1细胞分泌TNF-α,下调THP-1细胞HLA-DR分子的表达,类似hIL-10的免疫抑制功能;重组蛋白hcmvIL-10可影响THP-1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其差异表达基因与hIL-10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0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儿IL-1、IL-6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项曦 洪倩 +3 位作者 陈璐 朱珊 浮苗 陈步青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儿IL-1、IL-6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2组患儿IL-6、IL-1免疫指标的变化等情... 目的观察研究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儿IL-1、IL-6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2组患儿IL-6、IL-1免疫指标的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IL-1分别为(4.75±1.01 ng/L、7.24±1.01 pg/m L),均优于对照组(6.94±1.21 ng/L、10.21±1.03 pg/m 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患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强龙 沙丁胺醇 IL-1 IL-6 联合用药
下载PDF
SF、CA125、CA15-3在恶性淋巴瘤骨髓受累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心仪 王华斌 +3 位作者 范希景 范菽卫 胡俊青 浮苗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期20-2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F、CA125及CA15-3在恶性淋巴瘤骨髓受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血液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骨髓受累患者为受累组,62例骨髓未受累患者为非受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SF、CA125及CA15-3在恶性淋巴瘤骨髓受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血液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骨髓受累患者为受累组,62例骨髓未受累患者为非受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恶性淋巴瘤骨髓受累的实验室标志物,建立标志物的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结果受累组患者CEA、CA125、CA15-3、SF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受累组(P<0.05),而SCC、CA724、AFP、CA19-9、CYRA21-1、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25、CA15-3、SF水平与骨髓受累的相关性分别为1.033、1.152、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恶性淋巴瘤骨髓受累的预测模型为P=1/[1+e(-12.382-8.027CA125+0.209CA15-3+6.004SF)],且预测模型的AUC为0.970,显著高于其他单一标志物的AUC。结论联合SF、CA125和CA15-3的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恶性淋巴瘤骨髓受累的诊断效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恶性淋巴瘤 骨髓受累 实验室标志物
下载PDF
骨代谢四项标志物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媛 王金华 +1 位作者 方莉萍 浮苗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骨代谢四项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6... 目的研究骨代谢四项指标(25-羟基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1例,甲状腺结节45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4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分析所有入组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INP)水平。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甲状腺结节组25-(OH)D均低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β-CTx和T-PINP均高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状腺结节组和对照组,N-MID高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的检查可辅助诊断甲状腺疾病,及时观察患者骨代谢水平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结节 25-羟基维生素D β-胶原特殊序列 N-端骨钙素 总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组D环区基因突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范希景 傅媛 +3 位作者 方莉萍 项曦 王金华 浮苗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D环(D-loop)区基因突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提取7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及外周血细胞的总DNA,PCR扩增mtDNAD-loop区,测序后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比对,分析突变类型.结...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D环(D-loop)区基因突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提取7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及外周血细胞的总DNA,PCR扩增mtDNAD-loop区,测序后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比对,分析突变类型.结果7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检测到107个多态性位点;13例检出mtDNAD-loop区点突变,突变率为17.57%(13/74),主要集中在两个高变区(HVR-I和HVR-II),其中HVR-II区占53.85%.结论mtDNAD环区尤其是HVR-II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突变热点,其突变可能引起mtDNA复制速率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线粒体DNA D环区 突变 多态性
下载PDF
单核/淋巴细胞比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浮苗 施林军 +1 位作者 方莉萍 王金华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292-2295,共4页
目的探究单核/淋巴细胞比率(MLR)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LR)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门诊与住院PMOP患者120例(PMOP组)、同期绝后健康体检者79例为正常对照组的有... 目的探究单核/淋巴细胞比率(MLR)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LR)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门诊与住院PMOP患者120例(PMOP组)、同期绝后健康体检者79例为正常对照组的有关资料。比较两组对象的MLR、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等相关指标,并对MLR、NLR和PLR等相关指标与PMOP的关系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MOP组MLR、NLR和PL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PMOP患者骨密度与MLR和NLR水平均呈负相关(r=-0.59、-0.40,均P<0.01);与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30、0.37,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LR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5,95%CI:7.73~8.55,P<0.01),其次是单核细胞计数(OR=3.86,95%CI:5.27~6.48,P<0.01)。ROC曲线分析发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MLR对PMOP有较高诊断效能(均AUC≥0.70,均P<0.01),其中MLR最具有诊断价值(AUC=0.85,灵敏度0.725,特异度0.848,P<0.01)。结论MLR是PMOP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高的MLR值对PMOP具有独立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淋巴细胞比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GIT检测可疑结核感染患者不确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玉 陈晓俊 +2 位作者 陈伟 何平 浮苗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可疑结核感染患者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不确定结果(IT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473例可疑结核感染患者QFT-GIT结果,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WB... 目的探讨可疑结核感染患者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不确定结果(IT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473例可疑结核感染患者QFT-GIT结果,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WBC、淋巴细胞数(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ALT、AST等指标水平,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0~5岁、6~15岁、16~30岁、31~45岁、46~60岁、61~75岁、≥76岁)ITRs发生率,分析ITRs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QFT-GIT检测2473份可疑结核感染患者标本,其中ITRs为190例,确定结果(阴性或者阳性)为2283例,ITRs总发生率为7.68%,男性发生率为8.5%(124/1460),女性发生率为6.5%(66/1013),不同性别组IT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岁年龄组ITRs发生率最高[17.3%(18/104)],且与16~30岁组[5.6%(17/304)]、31~45岁组[4.6%(20/435)]、46~60岁组[7.4%(49/665)]、61~75岁组[7.4%(49/6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15岁组[10.3%(9/87)]和31~4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岁组[12.9%(28/216)]和16~30岁组、31~45岁组、46~60岁组、61~75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TRs组和确定结果组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Rs组TP、Alb以及L水平明显低于确定结果组(均P<0.01),ALT、AST以及WBC水平高于确定结果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FT-GIT IT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低TP(OR=0.946,95%CI:0.936~0.956),低Alb(OR=0.901,95%CI:0.868~0.935),高ALT(OR=1.034,95%CI:1.022~1.047),高WBC(OR=1.064,95%CI:1.015~1.115),低L(OR=0.962,95%CI:0.939~0.982)。结论不同性别对QFT-GIT检测可疑结核感染ITRs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低龄(0~5岁)或者高龄(≥76岁)ITRs发生率最高,此外低TP、低Alb、低L和高ALT、高WBC是QFT-GIT检测出现ITR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不确定结果 结核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臭氧自血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伊萍 傅慎文 +2 位作者 何建荣 浮苗 施林军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1期31-34,39,共5页
目的探讨臭氧自血疗法(O3-AH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住院的CHF患者64例,分为O3-AHT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臭氧自血疗法(O3-AH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住院的CHF患者64例,分为O3-AHT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同时比较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O3-AHT组BNP、CRP、IL-6、TNF-α水平及MLHFQ评分[(647.76±238.03)pg/m L、(3.54±1.98)mg/L、(5.53±3.02)pg/m L、(1.73±1.28)pg/m L、(32.39±5.81)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增加,O3-AHT组LVEDd、LVESd及LVEF[(50.35±8.32)mm、(36.23±6.94)mm、(42.94±6.71)%]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O3-AHT辅助治疗有助于控制CHF患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自血疗法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炎症
下载PDF
外泌体miR-1246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王金华 蔡鹏飞 +1 位作者 赵巍 浮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124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本院门诊与住院PMOP患者55例,同期45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PMOP组和对...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124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本院门诊与住院PMOP患者55例,同期45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PMOP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外泌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外泌体标记的蛋白分子,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血清外泌体形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2组血清外泌体miR-1246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外泌体miRNA-1246在PMOP中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血清来源的外泌体直径为40 nm~200 nm囊泡体,均表达蛋白CD9、CD63和CD81。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124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外泌体miR-1246在PMOP患者中的表达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代谢标志物、钙、镁磷、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白细胞介素-6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都无关,然而与腰1至腰4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的T值成负相关关系(r=-0.36)。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外泌体miRNA-1246在PMOP中的诊断效能较大(AUC:0.79,P<0.01)。结论PMOP患者的血清外泌体miRNA-1246表达水平较高,对PMOP诊断及预后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124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浮苗 田可港 郑晓群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4-1138,共5页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HCMV初次感染大多数能够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有效清除,少部分通过建立长期的潜伏感染生存下来。HCMV基因组庞大,表达许多病毒基因产物,其中一部分可能促进病毒潜伏在宿主细...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HCMV初次感染大多数能够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有效清除,少部分通过建立长期的潜伏感染生存下来。HCMV基因组庞大,表达许多病毒基因产物,其中一部分可能促进病毒潜伏在宿主细胞中。目前对于HCMV在宿主体内潜伏感染的机制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知之甚少,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HCMV潜伏感染时相关病毒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潜伏感染 病毒基因 综述
原文传递
浙江省温州地区住院患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浮苗 田可港 +1 位作者 高艳 郑晓群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住院患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及血清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5 215例温州地区住院患儿,按年龄将患儿分为<28d、28~d、6~月龄、1~岁、3~岁、7~14岁6个组,采用化学发光法(chem...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住院患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及血清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5 215例温州地区住院患儿,按年龄将患儿分为<28d、28~d、6~月龄、1~岁、3~岁、7~14岁6个组,采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定量检测血清HCMV IgM/IgG抗体浓度,并对各年龄段HCMV IgM/IgG的阳性检出率及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5 215例住院患儿HCMV IgM阳性检出率为14.38%(750/5 215),HCMV IgG阳性检出率为82.45%(4 300/5 215),HCMV IgM和HCMV IgG同时为阳性12.98%(677/5 215);HCMV IgM阳性检出率以<28d组最低(1.06%,P<0.01),28~d组最高(21.48%,P<0.01);HCMV IgG阳性检出率以<28d和7~14岁两组高(分别为98.77%和86.54%,P均<0.01);HCMV IgM阳性浓度在6个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降低趋势(P=0.02);HCMV IgG阳性浓度以28~d组最低(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1)。750例HCMV IgM阳性的患儿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4.80%(261/750),其中肺炎占16.93%(127/750)。结论温州地区住院患儿HCMV感染率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组间患儿HCMV感染率及抗体浓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HCMV) 化学发光法 温州地区 儿童
原文传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浆sHLA-G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慧燕 田可港 +1 位作者 浮苗 郑晓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1-903,90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 目的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86例EBV感染IM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130.30(77.28~217.23)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2(6.39~44.90)U/ml,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CD4+、CD4+/CD8+、CD16+56+、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与CD3+、CD4+、CD8+、CD4+/CD8+、CD16+56+以及CD19+细胞表达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明显升高,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其升高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可溶性HLA-G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HLA—G 14 bp基因多态性与儿童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慧燕 田可港 +3 位作者 浮苗 陈益平 郑晓群 何时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探讨其与儿童EBV感染I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 目的通过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探讨其与儿童EBV感染I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技术,对102例EBV感染IM患儿及165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了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采用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结果EBV感染IM组与正常对照组HLA-G14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2,P=0.034),两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672,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浆sHL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9,P=0.048),14bp^+/+基因型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低于另两组基因型(Z=-2.376,P=0.018)。结论HLA-G14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与儿童EBV感染IM的发生有关,携带14bp^-/-基因型或缺失14bp等位基因的儿童可能更易发生EBV感染。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基因多态性 血浆sHLA-G Epstein—Barr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