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园化、家园性与异在世界:伊丽莎白·毕肖普 被引量:3
1
作者 海伦.文德勒 马永波 《诗探索》 2001年第Z1期382-394,共13页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生于麻省伍斯特市,1934年毕业于瓦莎女校,曾任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后在哈佛大学任教。著有诗集《北与南》、《旅行问题》等,获普利策等多项大奖。被称为继摩尔之后美国最好的女诗人...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生于麻省伍斯特市,1934年毕业于瓦莎女校,曾任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后在哈佛大学任教。著有诗集《北与南》、《旅行问题》等,获普利策等多项大奖。被称为继摩尔之后美国最好的女诗人。其诗富于细节观察,客观、准确,有直接将物象转换为幻觉的非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肖普 伊丽莎白 亚瑟 驼鹿 弗罗斯特 伊丽沙白 历书 祖母 潜鸟 可思议
原文传递
透视美国:艾伦·金斯堡诗歌创作四十年 被引量:1
2
作者 海伦.文德勒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透视美国:艾伦·金斯堡诗歌创作四十年[美]海伦·文德勒刘荣强张玲玲译在致艾伦·金斯堡的一首诗中,琴斯劳·米斯洛斯写道:我嫉羡你十足的反叛勇气,充满激情的言辞,预言家般狂烈的诅咒……你侮慢的嚎叫依然回响... 透视美国:艾伦·金斯堡诗歌创作四十年[美]海伦·文德勒刘荣强张玲玲译在致艾伦·金斯堡的一首诗中,琴斯劳·米斯洛斯写道:我嫉羡你十足的反叛勇气,充满激情的言辞,预言家般狂烈的诅咒……你侮慢的嚎叫依然回响在霓虹灯闪烁的沙漠人类部落在其中流浪,注定走向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斯堡 诗歌创作 《嚎叫》 艾略特 抒情诗 惠特曼 敌对心理 向日葵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煤气泄漏
原文传递
评艾伦·金斯堡 被引量:2
3
作者 海伦.文德勒 张逸旻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3,共7页
艾伦·金斯堡的《诗全集(1947—1980)》囊括了“迄今出版的所有单册诗集,并将它们按时序重编而最终成为了一部自传”,此为诗人在该书前言中的说法。金斯堡于1950年代末发表了《嚎叫》(1956),这使他名噪一时;1960年代初则发... 艾伦·金斯堡的《诗全集(1947—1980)》囊括了“迄今出版的所有单册诗集,并将它们按时序重编而最终成为了一部自传”,此为诗人在该书前言中的说法。金斯堡于1950年代末发表了《嚎叫》(1956),这使他名噪一时;1960年代初则发表了《卡迪什》(Kaddish)作为他给母亲的一曲伟大挽歌;直到如今,金斯堡的声音在美国诗坛中都是最特别的,这声音帮助改变了公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斯堡 艾伦 《卡迪什》 《嚎叫》 50年代 60年代 公众意识 诗集
原文传递
论普拉斯《渡河》 被引量:1
4
作者 海伦.文德勒 叶美 《上海文化》 CSSCI 2018年第11期84-88,共5页
尽管《渡河》不是普拉斯最好的一部诗集,但它同样展示了其诗歌生涯中一段时期的成就。这本诗集写于1960年至1961年末,早于《阿丽尔》,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诗人面对眼前的伽拉忒娅扮演了皮革马利翁的角色,她渴望把自己塑造成才,极力... 尽管《渡河》不是普拉斯最好的一部诗集,但它同样展示了其诗歌生涯中一段时期的成就。这本诗集写于1960年至1961年末,早于《阿丽尔》,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诗人面对眼前的伽拉忒娅扮演了皮革马利翁的角色,她渴望把自己塑造成才,极力对抗着前辈诗人们留下来的诗歌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河》 普拉斯 诗歌传统 诗集 诗人 扮演 感受
原文传递
虚假的崇高,真实的崇高 论华莱士·史蒂文斯 被引量:1
5
作者 海伦.文德勒 包慧怡 《上海文化》 2011年第2期77-86,共10页
生活向史蒂文斯提出的最了不起的问题,就是崇高的生活是否可能。“诗歌不是一种文学活动:它是生死攸关之事。”史蒂文斯在给理查德·艾伯哈特的信中写道。诗歌向史蒂文斯提出的问题是,他是否能不带反讽地好好书写他的生活,他是... 生活向史蒂文斯提出的最了不起的问题,就是崇高的生活是否可能。“诗歌不是一种文学活动:它是生死攸关之事。”史蒂文斯在给理查德·艾伯哈特的信中写道。诗歌向史蒂文斯提出的问题是,他是否能不带反讽地好好书写他的生活,他是否能在其中找到崇高,找到一点属人的宏美。史蒂文斯对世界的感觉变成了一种极致的相对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蒂文斯 华莱士 文学活动 相对主义 生活 理查德 诗歌 反讽
原文传递
伊丽莎白·毕肖普
6
作者 海伦.文德勒 叶美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8,共10页
毕肖普诗集《地理学Ⅲ》中的诗歌,其引人注目的品质是在家庭生活和陌生性之间持续地情感转换。换任何一位诗人,这种交替行为都会被看作是有争议的,但毕肖普能做到自然而然而非刻意区分,凝神注视而非故意取舍。
关键词 毕肖普 异国情调 情感转换 家庭生活 华兹华斯 新斯科舍 克鲁 独白诗 生命经验 寓言式
原文传递
变化的功效 论弗兰克·奥哈拉
7
作者 海伦.文德勒 叶美 张伟栋 《上海文化》 2010年第5期68-79,共12页
弗兰克·奥哈拉的魅力与他的高产是分不开的——即兴的言论,一个场景的快速浏览,带圣诞气氛和生日欢乐情绪的诗行,一次聚会的即席性写作——这都是他通常采用的形式,这些就好像他人生漫步途中抓拍的宝丽莱相片,然后取出底片,以六十... 弗兰克·奥哈拉的魅力与他的高产是分不开的——即兴的言论,一个场景的快速浏览,带圣诞气氛和生日欢乐情绪的诗行,一次聚会的即席性写作——这都是他通常采用的形式,这些就好像他人生漫步途中抓拍的宝丽莱相片,然后取出底片,以六十秒的速度扔进一个桌子抽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写作 弗兰克 电影 金斯伯格 功效 情感 糖果店 帕斯捷尔纳克 诗行 同性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