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反弓折顶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 固定 骨折愈合 COBB角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对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刘浩 +4 位作者 王贝宇 吴廷奎 洪瑛 孟阳 陈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0-985,共6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height,IH)变化对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且随访时间1年以上的123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 height,IH)变化对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且随访时间1年以上的123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记录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IH,并按术后平均IH变化值(术后1周IH与末次随访的差值)将所有患者分为IH维持组(IH变化值<平均IH变化值)和IH丢失组(IH变化值≥平均IH变化值)。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C2-7 Cobb角及手术节段曲度,术后3周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融合率及末次随访时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率。两组间定量变量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变量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根据所有患者术后平均IH变化值(2.08±0.94mm),将123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IH维持组64例,随访时间为15.95±3.39个月;IH丢失组59例,随访时间为16.95±2.87个月。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及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C2-7 Cobb角和手术节段曲度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吞咽困难发生率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H维持组术前IH为5.65±1.69mm,术后1周为8.33±0.78mm,末次随访为6.89±0.98mm,平均变化量为1.44±0.79mm;IH丢失组术前IH为5.31±1.58mm,术后1周为8.25±0.76mm,末次随访为5.50±1.01mm,平均变化量为2.75±0.52mm。IH维持组末次随访时IH和IH变化值显著高于IH丢失组(P<0.001)。术后3个月时IH维持组融合率为64.06%,IH丢失组为42.37%(P=0.019);术后6个月时IH维持组融合率为81.25%,IH丢失组为54.24%(P=0.002)。末次随访时IH维持组下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IH丢失组的28.81%(P=0.027)。IH维持组假体下沉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IH丢失组的13.56%(P=0.047)。结论:颈前路减压Zero-P融合固定术后手术节段IH丢失发生率较高;若IH丢失≥2mm可能会降低术后早期融合率,并增加ASD及假体下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椎间融合固定系统 椎间隙高度
下载PDF
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在骨量减少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华 伍援朝 +4 位作者 刘浩 王晓斐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龚全 邓宇骁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6月本院采用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治疗的22例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 ... 目的探讨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6月本院采用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治疗的22例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颈肩部疼痛及颈椎功能情况。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颈椎整体曲度、颈椎整体活动度(C_(2~7) ROM)、置换节段椎间角度、置换节段ROM(rROM)、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高度、邻近节段ROM(aROM)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等。观察并记录假体下沉、移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26~78个月,平均38.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及FSU高度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C2~7 ROM、置换节段椎间角度、rROM、aROM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等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发生假体下沉3例,移位2例。结论采用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安全有效,可维持满意的椎间隙高度和ROM,但需警惕假体下沉和移位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假体和植入物
下载PDF
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宗强 徐亚楠 +3 位作者 曲天一 李立军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倪东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5425-5429,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维拉帕米可有效抑制纤维化、减少瘢痕的形成,但其在神经瘢痕中的使用相对较局限。目的:探索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以维拉帕米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包覆材料,制备磁靶向... 背景:研究发现维拉帕米可有效抑制纤维化、减少瘢痕的形成,但其在神经瘢痕中的使用相对较局限。目的:探索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以维拉帕米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包覆材料,制备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并进行表征。取SPF级SD大鼠(购自天津奥晨实验动物有限公司)45只,建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组每周尾静脉注射1次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悬浮液,A组右下肢施加外磁场2 h,B组不施加外磁场,C组每周尾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溶液,3组中注射维拉帕米的量相同。注射药物后,通过MRI检查明确维拉帕米分布情况;药物注射8周,神经电生理检查右侧近、远侧坐骨神经干复合肌动作电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右侧坐骨神经再生及瘢痕形成情况。实验已通过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F-KY-0022-20161201-01。结果与结论:①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呈球形,粒径为(208.3±0.8)nm,包封率为(70.21±3.25)%,载药量为5.23%,具有良好的体外缓慢释放药物性能;②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右下肢T2信号强度平均为327.48,B组右下肢T2信号强度平均为235.71,A组右下肢T2信号强度平均为168.79;③A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B、C组(P<0.05),B、C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吻合处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瘢痕较少,B、C组吻合处神经纤维较紊乱、密度较多;⑤结果表明,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 维拉帕米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微粒 外磁场 磁靶向 磁共振成像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下载PDF
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治疗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2岁[(45.6... 目的探讨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2岁[(45.6±2.5)岁]。骨折AO分型:c2型24例,c3型1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4~16d,平均7.5d。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侧股骨髁单钢板固定组(单钢板组,20例)和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组(锁定钢板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12.2±1.8)个月]。单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10.5±35.4)min,锁定钢板组为(116.7±42.3)min(P〉0.05)。单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450.5±120.7)ml,锁定板组为(455.2±130.4)ml(P〉0.05)。单钢板组早期负重时间为(28.5±8.6)d,锁定钢板组为(18.7±4.9)d(P〈0.01)。单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5±2.2)个月,锁定钢板组为(6.5±1.6)个月(P〈0.01)。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锁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单钢板组(P〈0.01)。术后6,12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锁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单钢板组(P〈0.01)。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感染。锁定板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膝内外翻、下肢外旋畸形或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单钢板组发生钢板断裂2例,膝关节外翻1例,膝关节内翻2例(P〈0.01)。结论与单钢板固定比较,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具有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