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改编”舞蹈的前、后文本关系试推 被引量:5
1
作者 海维清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218-224,共7页
根据文学、电影、神话、史诗、音乐、绘画等经典文本进行改编并创作舞蹈作品是一种惯常的舞蹈创作方式,产生了大量堪称经典的舞蹈作品。基于"文本"意义,文章在"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批评理论观照下,关注舞蹈... 根据文学、电影、神话、史诗、音乐、绘画等经典文本进行改编并创作舞蹈作品是一种惯常的舞蹈创作方式,产生了大量堪称经典的舞蹈作品。基于"文本"意义,文章在"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批评理论观照下,关注舞蹈创作中对已知经典文本进行扩展、吸收、引用、改写、直指、隐含或全面加以否定、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它们或忠实于原著直接引用典故和原型;或进行主观化的解读解构、拼贴与嘲讽;又或者彻底超越,站在美学、哲学的高度,暗含隐藏的前文本,实质分析梳理"改编型"舞蹈作品前、后文本间不同角度的指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文本 经典 改编 互文性
下载PDF
舞蹈符号学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海维清 《符号与传媒》 2016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从“人体律动”嬗变为“舞蹈符号”,是人类“前语言”符号表意活动中经历的重大历史起点,通过这个起点,衍生出后世人类关于“感知”和“意义”的诸种艺术符号活动。舞蹈艺术区别于绘画、音乐、建筑等其他传统艺术门类,它以人自身为符号... 从“人体律动”嬗变为“舞蹈符号”,是人类“前语言”符号表意活动中经历的重大历史起点,通过这个起点,衍生出后世人类关于“感知”和“意义”的诸种艺术符号活动。舞蹈艺术区别于绘画、音乐、建筑等其他传统艺术门类,它以人自身为符号“物源”,是人体律动对虚幻“力”的直接表现,舞蹈艺术将自我本身具备“诗”性和“力”性艺术的本质抒发到淋漓尽致。舞蹈艺术符号作为“动觉”诗化的基本符号构成特性与人类认知“趋新”与“标出性”议题有着微妙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舞蹈 “动觉” “前语言” 符号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传统舞蹈“发展性破坏”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海维清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7-45,共9页
当下民间传统歌舞艺术已经全面进入"非遗"保护时代,"保护与生存""保护与创新""传承与发展"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能否得到根本性解决,是传统民间歌舞艺术在"非遗"语境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下民间传统歌舞艺术已经全面进入"非遗"保护时代,"保护与生存""保护与创新""传承与发展"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能否得到根本性解决,是传统民间歌舞艺术在"非遗"语境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提出在"非遗"传承中,倡导"并行、分层、立体保护"的原则,消除因急于"发展"的功利心态给传统舞蹈造成的,"发展性破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舞蹈 “非遗” “发展性破坏” 课堂
下载PDF
舞蹈艺术语言的“诗性”本质 被引量:1
4
作者 海维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8-100,共3页
舞蹈艺术具有"诗性艺术的品质"。舞蹈艺术的实质就是肢体动作和情感语汇的"诗化"。舞蹈作品通过空间与形体、节奏与律动、色彩与背景、灯光的辉煌与昏暗、音响的响动和停止等等舞蹈综合艺术手段,构成一种由诸多形... 舞蹈艺术具有"诗性艺术的品质"。舞蹈艺术的实质就是肢体动作和情感语汇的"诗化"。舞蹈作品通过空间与形体、节奏与律动、色彩与背景、灯光的辉煌与昏暗、音响的响动和停止等等舞蹈综合艺术手段,构成一种由诸多形式统一结合而产生"张力"——"和谐"的"倾向性"运动关系,从而产生一种虚幻的"力",成为舞蹈编导意念、情感和意识流动的视觉体现。文章从艺术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两个层面,进行考察,论证了舞蹈艺术语言"诗性"的力,是观众与舞蹈作品实现"对话"的最基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舞蹈语言 诗性 诗化的“力”
下载PDF
艺术史书写中的符号“观相”与意义“面相” 被引量:2
5
作者 海维清 《符号与传媒》 2021年第2期121-133,共13页
本文以皮尔斯"符号三元说"为据,聚焦艺术史家面对艺术符号的不同意向关系,考察并梳理了西方艺术传记史、风格学、图像学、符号学主要代表人物所侧重的三类不同意义"观相"。在艺术史意义书写与建构过程中,各自迥异... 本文以皮尔斯"符号三元说"为据,聚焦艺术史家面对艺术符号的不同意向关系,考察并梳理了西方艺术传记史、风格学、图像学、符号学主要代表人物所侧重的三类不同意义"观相"。在艺术史意义书写与建构过程中,各自迥异的艺术符号意义"面相"之所以竞相显现,正是源于各派史家所持隐含或彰明的艺术符号解释标准及其艺术符号"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艺术符号 意义 观相 面相 书写
下载PDF
论鼓舞并非“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
6
作者 海维清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114-117,195,共5页
农耕舞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性的)存在,不应该以某一个具体的舞蹈形式为其唯一性的发端和依托,这样的艺术学划分方式,其本身就存在偏颇与谬误。作为某种舞蹈文化的发端,它更应该以一种舞蹈美学的普遍性特征,映射于建立在这种文化基... 农耕舞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性的)存在,不应该以某一个具体的舞蹈形式为其唯一性的发端和依托,这样的艺术学划分方式,其本身就存在偏颇与谬误。作为某种舞蹈文化的发端,它更应该以一种舞蹈美学的普遍性特征,映射于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之上的舞蹈现象之中。同时,"鼓"与"舞"的合演,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鼓舞"(舞蹈),我们应该以现代语境和凸现舞蹈艺术本体的学术立场来看待"乐"与"舞"的关系及划分。从种种观点来分析,"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的论断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河” 鼓舞 功能 语境
下载PDF
DF100A短波发射机冷凝器室通风循环系统的自动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海维清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1期2-2,共1页
本文以单片机为核心电路,采用DS18B20温度取样探头对特定区域的温度进行取样,通过汇编语言程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转,以24v继电器为输出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低电压、小电流对冷凝器风阀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 冷凝器 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 继电器
下载PDF
“别现代”语境下第一人称文化身份的重拾与复归——以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实践与理论为例
8
作者 海维清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6-51,共6页
“主体性构建”是当下国家层面倡导的哲学及文化、艺术领域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现代性”危机对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潜在挑战与内在要求。文章以“别现代”哲学语境下民族民间舞蹈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部分现象为例,通过“文化身份”这... “主体性构建”是当下国家层面倡导的哲学及文化、艺术领域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现代性”危机对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潜在挑战与内在要求。文章以“别现代”哲学语境下民族民间舞蹈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部分现象为例,通过“文化身份”这样一种特殊视角的品评与分析,反思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领域“主体缺失”“理论缺席”“美学漂移”“话语倒置”等问题的根源,是源于实践者与理论家“第一人称”文化身份的丧失。民族舞蹈“文化主体性”之构建,核心仍在“第一人称”文化身份的重拾与复归,如此方能在认同与别异中认清自己,坚守自身的文化特异性,从而实现文化“自觉、自信、自省、自强”的民族舞蹈创作新愿景,从实践到理论实现民族舞蹈话语之表述,民族舞蹈美学之彰显,民族舞蹈符号之构建,继而在人类文明的多元世界中,标识出中华民族舞蹈从“第一人称”出发的存在及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别现代 文化身份 主体性 理论与实践
原文传递
论当代审美心理对民族舞蹈舞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2
9
作者 海维清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1,共4页
每个时代的审美心理都如一把特殊的标尺,度量着这个时代的一切艺术形式。传统民族舞蹈艺术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所面临的市场化生存困境,其症结恰恰就在于时代变迁中审美差异产生的巨大鸿沟。所以,只有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当代审美的... 每个时代的审美心理都如一把特殊的标尺,度量着这个时代的一切艺术形式。传统民族舞蹈艺术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所面临的市场化生存困境,其症结恰恰就在于时代变迁中审美差异产生的巨大鸿沟。所以,只有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当代审美的本质和时代性特征进行全面详实的把握,再通过以充分尊重本土的当代审美心理为标准,对民族舞蹈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科学的现代性变革,弥合民族舞蹈艺术其自身与当代审美心理间存在的巨大裂隙,才能使民族舞蹈艺术在当代继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 时代美 审美差异 民族舞蹈
原文传递
“中国首届藏族弦子、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蓉召开
10
作者 海维清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67,共1页
2012年1月7日至9日,由四川省藏学研究会,中共巴塘县委、县人民政府,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藏族弦子、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西藏、云南以及四川的众多国内弦子与热巴艺术创作、表演... 2012年1月7日至9日,由四川省藏学研究会,中共巴塘县委、县人民政府,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藏族弦子、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西藏、云南以及四川的众多国内弦子与热巴艺术创作、表演及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峰论坛 艺术创作 弦子 热巴 藏族 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县人民政府
原文传递
中国舞蹈的“造化”之美
11
作者 海维清 《舞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0-31,共2页
海德格尔说“大地大地着”,中国舞蹈艺术建立在“道法自然”、“以天合天”传统哲学基础上的“造化之美”就蕴涵其内,无论是中国舞蹈的艺术对象、舞蹈题材、立意还是舞蹈技术和审美品格,中国舞蹈艺术无处不闪现着“造化”的美妙与神... 海德格尔说“大地大地着”,中国舞蹈艺术建立在“道法自然”、“以天合天”传统哲学基础上的“造化之美”就蕴涵其内,无论是中国舞蹈的艺术对象、舞蹈题材、立意还是舞蹈技术和审美品格,中国舞蹈艺术无处不闪现着“造化”的美妙与神奇,昭示着“大宇宙”的深邃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舞蹈 “造化” “道法自然” 舞蹈艺术 海德格尔 哲学基础 艺术对象 舞蹈题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