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疗效分析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何万鹏 陈波 +2 位作者 涂元茂 王国仲 彭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77-80,87,共5页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 目的 探索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时间分为早期组(<3个月)54例和普通组(>3个月)1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影响早期还纳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组在性别、术前合并症、新辅助放化疗、肿瘤位置、术后排便次数、腹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生活时间、术后放化疗、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早于普通组(P<0.05),肛门坠胀发生率高于普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836,95%CI 0.791~0.883,P=0.000)及肿瘤位置(OR=3.000,95%CI 1.139~7.899,P=0.026)是影响早期造口还纳的主要因素。结论 早期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对中高位直肠肿瘤的中青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显著改善造口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直肠癌 早期还纳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肩关节盂唇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兴国 王东梅 +7 位作者 吕代荣 张欢 葛立 王婷 李振东 涂元茂 蒋叠 彭娇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盂唇(以下简称盂唇)的形态及在肩关节生物力学行为中的作用,进一步充实形态学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取成人肩关节标本39例,打开关节并修洁,然后将标本进行定位,测量肩关节盂唇在距肩关节窝顶点前后0°,45°,90... 目的探讨肩关节盂唇(以下简称盂唇)的形态及在肩关节生物力学行为中的作用,进一步充实形态学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取成人肩关节标本39例,打开关节并修洁,然后将标本进行定位,测量肩关节盂唇在距肩关节窝顶点前后0°,45°,90°,135°,180°处的宽度,厚度,深度,关节窝容积及盂唇所增加的肩关节窝的容积,观察关节盂唇缺损的位置,并测量其大小。结果肩关节盂唇在180°处最宽(5.79±1.80)mm;在后90°处最窄(3.68±1.14)mm;在前90°处最厚(3.61±0.99)mm;在0°处最薄(3.19±1.63)mm;深度(6.45±0.84)mm;容积(1.96±0.43)mm3;关节盂唇所增加的容积为(0.85±0.24)mm3。结论肩关节盂唇是维持肩关节正常生物力学行为的重要组成结构,其缺损是引起肩关节脱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盂唇 形态学 解剖
下载PDF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体会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东 方聪友 +1 位作者 涂元茂 陈波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两孔法40例患者,三孔法50例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用SPSS20.0进行分析,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两孔法40例患者,三孔法50例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数据用SPSS20.0进行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采用t检验;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且以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并发症发生。两孔法手术时间(41±12.3) min比三孔法(48±15.88) 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 P=0.036)。两孔法与三孔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0.22) d 比(1.9±0.17) 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0.22) d 比(1.9±0.17) d、术后住院天数(3.8±0.85) d 比(5.1±0.71) d,均比三孔法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为0分者两孔法组有22例(55.0%),三孔法组仅有13例(26.0%);疼痛评分介于7~10分之间的患者两孔法组有4例(10.0%),三孔法组有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552, P=0.010)。满意度评分两孔法组5分者有14例(35.0%),三孔法组有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28, P=0.015)。结论两孔法患者较三孔法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满意度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对比研究 两孔法
原文传递
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波 彭超 +2 位作者 谭小辉 王国仲 涂元茂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粘膜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62例十二指肠非壶腹部LSTs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行内镜黏膜... 目的观察内镜粘膜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62例十二指肠非壶腹部LSTs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SD组行内镜黏膜剥离术,每组各31例。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处理。围术期相关指标、炎性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SD组手术时间较EMR组显著增加,而ESD组术中出血量、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优于EMR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C反映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增高,且ESD组三项水平均显著低于E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23个月,累积无病生存率:EMR组患者为80.6%,ESD组患者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LSTs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手术风险,而且具有更好的切除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安全 有效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