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涂圣伟:高效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1
作者 涂圣伟 《经济研究信息》 2024年第3期22-24,共3页
城乡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但在不同时空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关系呈现出的形态特征不同,从而决定了处理二者关系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 城乡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但在不同时空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关系呈现出的形态特征不同,从而决定了处理二者关系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这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时代要求和城乡发展规律,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作出的全局性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相互依存关系 全面振兴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式现代化 时空条件 社会发展阶段 双向流动
原文传递
我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涂圣伟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7,180,共12页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稳定安全供给既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将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问题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是对过去“稳定供给”“有效供给”等诸多提法的深化拓展。本文在界定粮食和重要农产...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稳定安全供给既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同时将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问题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是对过去“稳定供给”“有效供给”等诸多提法的深化拓展。本文在界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面临的新形势和突出障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水平整体上升,但棉花、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水平存在波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面临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空间匹配矛盾、农业供给体系韧性不强、农业生产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空间拓展不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等挑战。因此,应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拓展农业战略性增长空间、提升水土资源匹配性、强化农业科技颠覆性创新、构建安全可靠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稳定供给 安全供给 稳产保供
下载PDF
大农业观视阈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与构建路径
3
作者 涂圣伟 张琛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7,共9页
大农业观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整体利用、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与自然协同的发展理念。基于大农业观构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具有结构开放性、产业构成完整性、产业功能多样性、资源利用整体性和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等特... 大农业观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整体利用、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与自然协同的发展理念。基于大农业观构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具有结构开放性、产业构成完整性、产业功能多样性、资源利用整体性和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等特征。当前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主要受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生产要素供给能力、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以及市场体系完备程度、政策支撑体系完善程度不高的制约。深入践行大农业观,要处理好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提升产业效率与维护公平、人口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度等五大关系,要从夯实基础设施支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强化数字赋能等方面,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农业观 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面向共同富裕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涂圣伟 《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5,共12页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缩小城乡差距更具现实紧迫性,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收入的总量增速、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持续稳定性提出了新要求。健...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变化。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缩小城乡差距更具现实紧迫性,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收入的总量增速、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持续稳定性提出了新要求。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面临农村生产要素配置不畅、“统分结合”制度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农民增收潜能、农民收入市场化形成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家庭非经营性支出增长过快、外部冲击加大等障碍和挑战。为此,应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为主攻方向,构建起成长性、安全性、均衡性“三位一体”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强化惠农政策协同效应、要素改革富民效应、先进技术赋能效应、社会保障兜底效应、城乡一体融合效应,畅通产业振兴促增收、壮大集体促增收、深化改革促增收、优化补贴促增收等路径,确保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水平的同时有效化解结构性矛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共同富裕 增收长效机制
下载PDF
涂圣伟:农业强国究竟要“强”在哪
5
作者 涂圣伟 《经济研究信息》 2023年第1期18-19,共2页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必将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什么是农业强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必将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认识农业强国的本质特征?农业强国究竟要“强”在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乡村产业 本质特征
原文传递
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模式与实现路径
6
作者 涂圣伟 张玉静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6期31-39,共9页
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本质上是高效率要素供给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效益提升的过程,既具有三者循环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农业部门特点所产生的特定性。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包括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形... 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本质上是高效率要素供给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效益提升的过程,既具有三者循环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农业部门特点所产生的特定性。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包括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形成的彼此支撑、有效贯通的大循环,以及以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农村金融发展为出发点的三个正反小循环。涉农“科技-产业-金融”循环面临农村要素优化组合配置不畅、涉农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滞后、农村金融科技发展不充分等堵点。论文认为应从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农村金融发展三者的协同性,循环节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循环节点的自驱力三个层面入手,推动实现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金融科技 科技金融
下载PDF
走体现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7
作者 涂圣伟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强国 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竞争能力 经营体系 供给保障 全面建成
下载PDF
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价格调控及其政策效果 被引量:26
8
作者 涂圣伟 蓝海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51,共11页
采用H-P滤波法对粮食、生猪、棉花等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周期性识别,系统评价了政府储备吞吐、进出口等价格调控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已进入短周期宽幅波动阶段,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重点品种,完善调控手段体系,明确调控触... 采用H-P滤波法对粮食、生猪、棉花等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周期性识别,系统评价了政府储备吞吐、进出口等价格调控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已进入短周期宽幅波动阶段,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重点品种,完善调控手段体系,明确调控触发机制,探索实施定量收储与差价直补相结合的粮价调控政策,强化棉油糖等外向型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完善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建立间接调控为主的蔬菜价格调控机制,努力保持重要农产品价格合理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产品 价格改革 宏观调控
下载PDF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变动趋势预测 被引量:29
9
作者 涂圣伟 何安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本文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估算了中国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总量,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2293.... 本文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两部分,估算了中国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和显性剩余劳动力总量,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2293.8万人,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为3224.5万人,全国仍有15518.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实现既定的城市化目标,2020年前每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640万到1100万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固定时期测算法 农村经济活动人口
下载PDF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及其综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涂圣伟 原梅生 孔祥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46-52,共7页
首先,阐述了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现代农业对"三农"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从政府、项目经营者和游客等多维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立足于观光农业的各行为... 首先,阐述了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现代农业对"三农"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从政府、项目经营者和游客等多维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立足于观光农业的各行为主体,提出了促进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农业 “三农”发展 综合效应分析
下载PDF
重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亟待完善 被引量:10
11
作者 涂圣伟 蓝海涛 《中国发展观察》 CSSCI 2013年第9期50-5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产品属性拓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生猪、棉花、食糖等部分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涨跌频繁,冲击了农业生产秩序,也影响了城乡居民... 近年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产品属性拓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生猪、棉花、食糖等部分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涨跌频繁,冲击了农业生产秩序,也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加快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调控机制 农产品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社会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消费 宏观经济 周期性变化 国际化程度
下载PDF
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00
12
作者 涂圣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1,共9页
产业融合作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深远影响。其机理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本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 产业融合作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深远影响。其机理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本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农民在参与产业链建设中提高了创富能力、实现了收入增长。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看,反向定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产业链耦合促进了技术加速扩散,混合经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激活再造,这些新变量和新变化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整体层次和水平还不高,对农民富裕的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跨界配置面临制度性障碍、农村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政府有效激励和规制缺位以及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应加快突破制度障碍、健全市场功能、强化利益分配、夯实基础支撑,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兴农富民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民共同富裕 农业劳动生产率 利益分配机制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 被引量:146
13
作者 涂圣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82,共10页
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热潮。工商资本下乡务农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 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热潮。工商资本下乡务农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会组织效应等三大正面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小农挤出效应、公共利益损害和产业安全挑战等问题。现阶段工商资本下乡务农存在"资本潮涌"过程中盲目投资、土地流转契约关系不稳定等隐患。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应在土地流转"三个不得"的前提下,加强引导、严格准入、强化监管、搞好服务,赋予工商资本进入和退出农业的自由选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资本 现代农业 “三农”问题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被引量:59
14
作者 涂圣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127,共10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难度最大、工作链条最长的系统工程,涉及搬迁群众生计保障与后续发展全过程。随着工作重心转向做好后续扶持,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政策取向上实现三个维度的转型:基于人的动态发展要求,...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难度最大、工作链条最长的系统工程,涉及搬迁群众生计保障与后续发展全过程。随着工作重心转向做好后续扶持,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政策取向上实现三个维度的转型:基于人的动态发展要求,探索搬迁群体生计改善、社会融入以及人口市民化的整体诉求实现路径;着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将安置点融入县域经济发展范畴,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化支持政策;按照迁出地、迁入地联动发展的思路,增强“人地钱”等要素匹配性,提高搬迁群体市场参与能力、安置社区集体行动能力、迁入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建设引领能力,促进搬迁群体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后续扶持 脱贫攻坚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1
15
作者 涂圣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30,共9页
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本质在于构建形成城乡共生关系,以实现城乡两个异质性空间的要素有序对流、产业深度耦合和供需高效适配。从动力机制来看,城乡经济循环受国家战略导向、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应... 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本质在于构建形成城乡共生关系,以实现城乡两个异质性空间的要素有序对流、产业深度耦合和供需高效适配。从动力机制来看,城乡经济循环受国家战略导向、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应用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共同影响。我国城乡经济循环存在梗阻和断点,突出表现为要素双向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市场基础制度不健全、县域经济链接功能不强、城乡供给体系缺乏适应性。“十四五”时期,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以有效畅通供给侧、构建城乡高质量供给体系为主攻方向,健全“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市场支撑”的三维动力机制,强化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功能,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关联效应和市场流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循环 要素配置 供需适配
下载PDF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有效提供社区公共物品的关联 被引量:3
16
作者 涂圣伟 李歆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115,共7页
结合组织发展和公共选择相关理论.从供给和需求双向角度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可以作为供给主体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弥补政府或类政权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缺位问题:而... 结合组织发展和公共选择相关理论.从供给和需求双向角度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功能,结果表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可以作为供给主体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弥补政府或类政权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缺位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聚合和整合农户需求信息来推进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建立,提高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公共物品 功能
下载PDF
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效力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涂圣伟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8,49,共8页
借助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文章从公共物品投票决策、资金约束和管护搭便车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和实施环境限制,"一事一议"制度在当... 借助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文章从公共物品投票决策、资金约束和管护搭便车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效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和实施环境限制,"一事一议"制度在当前难以成为我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有效的供给制度,甚至可能会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个制度"陷阱"。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规范议事内容和程序、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及公共物品管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事一议”制度 税费改革 投票
下载PDF
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9
18
作者 涂圣伟 《中国发展观察》 CSSCI 2012年第2期12-14,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已经进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生产力水平 资源环境约束 科技进步 三农
下载PDF
涂圣伟:在同步发展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
19
作者 涂圣伟 《经济研究信息》 2022年第6期33-34,共2页
任何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无法回避农业现代化问题。但是,一个国家具体走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什么方式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往往由其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决定。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的“... 任何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无法回避农业现代化问题。但是,一个国家具体走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什么方式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往往由其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决定。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的“串联式”来推进现代化不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我国必须依靠“并联式”发展同步推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道路 人口大国 农业大国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串联式 城镇化 并联式 共享发展成果
原文传递
涂圣伟: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
20
作者 涂圣伟 《经济研究信息》 2022年第3期55-57,共3页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离不开农村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加快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既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重视...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离不开农村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加快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既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重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作用政府和市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二者的作用边界和实现形式在不同制度条件、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不同。这些年来,因要素单向净流出农村而形成的不利于“三农”发展的局面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随之实现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产力 净流出 市场化配置 农民收入 持续增长 要素配置效率 政府和市场 农村要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