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肝癌动态CT不强化的病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涂备武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螺旋CT增强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 (HCCs)诊断的作用 ,探讨部分小HCCs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搜集 15 8例共 186个病灶。临床记录初诊主诉、肝炎、肝硬化史和AFP。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化、病灶的包膜和边缘... 目的 回顾性分析螺旋CT增强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 (HCCs)诊断的作用 ,探讨部分小HCCs不强化的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搜集 15 8例共 186个病灶。临床记录初诊主诉、肝炎、肝硬化史和AFP。手术病理记录肝脏有无肝硬化、病灶的包膜和边缘、出血坏死囊变及透明细胞变等。CT扫描记录病灶平扫的密度和均匀性及动脉期和门脉期有无强化、均匀性和轮廓等改变。结果  80 .4%的病例有肝炎、肝硬化病史。 66.5 %的患者AFP阳性。术中见肝硬化者占 83 .9%。 2 8%的病灶有完整包膜 ,2 9%的病灶包膜不完整。 2 0 .4%的病灶内见出血坏死 ,16.7%的病灶内出现透明细胞变或全灶为透明细胞癌。CT平扫发现不到 71.7%的病灶。动脉期强化呈高密度者占 78.3 % ,等密度 8.5 % ,低密度 13 .2 %。低密度主要由坏死造成 ,透明细胞变可能是原因之一。结论 动脉期大部分小HCCs病灶出现强化 ,不强化者占 13 .2 %。其动脉期不强化的常见原因是坏死 ,透明细胞变可能为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螺旋CT 诊断 病理机制 基础研究
下载PDF
儿童颈肩部淋巴管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7
2
作者 涂备武 李惠民 李玉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颈肩部淋巴管瘤的MRI影像表现,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MRI数据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病灶的部位、结构形态与边缘、信号特征以及增强表现等。结果:病灶全部位于组织间隙内,其中80.8%位于... 目的:探讨儿童颈肩部淋巴管瘤的MRI影像表现,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MRI数据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病灶的部位、结构形态与边缘、信号特征以及增强表现等。结果:病灶全部位于组织间隙内,其中80.8%位于肌间隙内,其余位于皮下间隙。病变由多个囊性结构构成,可以分为单囊为主型(55%)和多囊型(45%),25例病灶内有分割,88.5%的病灶形态不规则。87%的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且不均匀,全部病灶在T2WI呈高信号,多囊者各囊内信号可不同。增强后半数有分隔强化。结论:儿童颈肩部淋巴管瘤典型MRI表现是位于组织间隙内的、不规则的多囊性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常有分隔,分隔可强化或不强化,不同的囊内信号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淋巴管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小肝细胞癌病理结构与动脉期不强化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涂备武 周康荣 严福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18-321,共4页
研究小肝细胞癌(HCCs)的病理结构以探讨其动脉期不强化的病理机制。材料和方法 :收集18个HCCs病灶 ,动脉期均用同层动态扫描 ,手术标本做病理大切片 ,常规HE和免疫组化染色。将病灶四等分 ,记录坏死、透明细胞变和脂肪变区域大小等。测... 研究小肝细胞癌(HCCs)的病理结构以探讨其动脉期不强化的病理机制。材料和方法 :收集18个HCCs病灶 ,动脉期均用同层动态扫描 ,手术标本做病理大切片 ,常规HE和免疫组化染色。将病灶四等分 ,记录坏死、透明细胞变和脂肪变区域大小等。测透明细胞变区和一般癌区肿瘤微血管密度(IMVD)。测量对应CT图像不强化区域大小和CT值。结果 :18个病灶中14个不同程度坏死。透明细胞变和脂肪变各2个。仅少数病灶内上述区域大小可与CT表现对应。透明细胞变区IMVD明显少于一般癌区。结论 :小HCCs动脉期不强化常见原因是坏死出血、囊变和纤维化等。透明细胞变引起动脉期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的原因是微血管密度下降致血供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细胞癌 增强 病理对照 病理结构 动脉期不强化 病理机制 同层动态扫描
下载PDF
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的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涂备武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8年第2期66-67,共2页
本文收集最近发表的有关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钙化及其相关的文献,对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的扫描方式、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做了详细综述。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CT 诊断 螺旋CT
下载PDF
正常肝脏动脉期起始和持续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涂备武 周康荣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肝脏在螺旋CT增强后动脉期的起始、结束和持续时间及动脉期最佳扫描时间的选择。方法:选择45例正常人动脉期做同层动态扫描。分别测量各层面肝动脉、主动脉、肝实质、脾实质和门脉的CT值,并与对应时间作时间密度曲线... 目的:探讨正常人肝脏在螺旋CT增强后动脉期的起始、结束和持续时间及动脉期最佳扫描时间的选择。方法:选择45例正常人动脉期做同层动态扫描。分别测量各层面肝动脉、主动脉、肝实质、脾实质和门脉的CT值,并与对应时间作时间密度曲线图。结果:肝动脉开始强化的时间平均为16.9(12—21)s。肝实质开始强化的平均时间为39.6(29—48)s。结论:当注射速度为3ml/s和造影剂总量为1.5—2ml/kg体重时,正常肝脏动脉期的开始时间是16.9±4s。结束时间39.6±5.7s。平均持续22.7(10-33)s。如以上述条件进行肝脏动脉期扫描,推荐其起始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螺旋CT增强扫描 动脉期 起始时间 持续时间
下载PDF
MnDPDP在临床上的应用状况 被引量:1
6
作者 涂备武 周康荣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年第4期208-211,共4页
MnDPDP是磷酸吡多醛的锰络合物,在体内主要被肝细胞吸收,由胆道排泄。它有明显缩短T_1的作用,故在T_1WI上呈明显的高信号。与Gd比,其增强时间窗长,毒副作用小,图像S/N和C/N较高,有利于病灶显示。由于其细胞特异性和代谢特点,可用于鉴别... MnDPDP是磷酸吡多醛的锰络合物,在体内主要被肝细胞吸收,由胆道排泄。它有明显缩短T_1的作用,故在T_1WI上呈明显的高信号。与Gd比,其增强时间窗长,毒副作用小,图像S/N和C/N较高,有利于病灶显示。由于其细胞特异性和代谢特点,可用于鉴别诊断和对肝功能的观测。作为MR的一种新型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MnDPDP在欧洲已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DPDP 成像 造影剂 NMR
下载PDF
淋巴管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55
7
作者 张志勇 汪志胜 +1 位作者 涂备武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CT与MR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淋巴管瘤,小儿3例,成人9例;CT扫描11例,MR扫描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CT与MR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淋巴管瘤,小儿3例,成人9例;CT扫描11例,MR扫描1例。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3组,即疏松的间隙组,8例(颈部、后纵隔、后腹膜与盆腔);内脏组,1例;体表软组织组,3例,包括胸壁(1例)和大腿(2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壁与分隔可强化。MR表现与CT相仿。结论:淋巴管瘤的CT与MR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与MR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腹部病变中的应用和意义
8
作者 涂备武 严希龄 周永明 《海军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60-61,共2页
CT血管造影由Prando在1979年首次报道,1986年Freeny等将动脉造影CT扫描称为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腹部病变
下载PDF
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侵犯肝脏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9
作者 虞崚崴 李惠民 +3 位作者 李玉华 涂备武 朱锦勇 彭海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侵犯肝脏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17个月,全部完成腹部CT增强检查,3例完成MRI检查。结果:肝脏弥漫增大... 目的:分析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侵犯肝脏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17个月,全部完成腹部CT增强检查,3例完成MRI检查。结果:肝脏弥漫增大,CT上肝内病灶呈低密度,无明显强化,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形态和分布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中央型,沿中央门脉两侧分布的双线条状病变,7例;②周围型,肝实质内多发结节,2例;③弥漫型,同时有中央和周围分布的病灶,2例。伴有胆管扩张3例、肠壁增厚5例、腹腔积液1例、脾肿大9例、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婴幼儿LCH肝脏侵犯影像表现有特点,有助于诊断和临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朗格汉斯细胞 婴幼儿 MSCT
下载PDF
双能量CT体外预测尿结石成分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璞暹 涂备武 +3 位作者 章璟 张鹤 姜宏宁 姜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7期636-638,F0004,共4页
目的验证双能量CT(Dual-Energey CT,DECT)在体外预测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相对完整尿路结石71枚,在体外模拟人输尿管内环境,采用DECT和红外光谱法(金标准)分析结石成分,二者结果进行统计学(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对比。结... 目的验证双能量CT(Dual-Energey CT,DECT)在体外预测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相对完整尿路结石71枚,在体外模拟人输尿管内环境,采用DECT和红外光谱法(金标准)分析结石成分,二者结果进行统计学(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对比。结果所有结石均能在DECT上有阳性表现,而且均能在Syngo Dual Energy软件上被标记,其检出率为100%。DECT分析其中60枚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结石,10枚结石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结石,1枚结石主要成分为尿酸钙结石。DECT成分分析结果与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Kappa一致性检验值为0.894,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DECT可在体外准确预测泌尿系结石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体外 尿结石 成分 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动脉夹层的MSCT血管造影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鲁 李惠民 +1 位作者 涂备武 汪登斌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814-818,共5页
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SIVAD)是指孤立发生于腹腔动脉(CA)、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等及其分支血管的动脉夹层,而主动脉不受累及。SIVAD以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为主,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动脉夹层(... 自发性孤立性内脏动脉夹层(SIVAD)是指孤立发生于腹腔动脉(CA)、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等及其分支血管的动脉夹层,而主动脉不受累及。SIVAD以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为主,自发性孤立性腹腔动脉夹层(SICAD)报道较少[1-10]。随着MSCT血管造影(MSCTA)的广泛应用,SIVAD检出率明显增加,SICAD检出率也相应增加。笔者回顾了11例SICAD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其MSCTA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血管造影 动脉夹层 腹腔动脉 自发性 孤立 肠系膜上动脉 MSCTA 肠系膜下动脉
下载PDF
小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价值探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康荣 严福华 涂备武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评估螺旋CT(S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临床价值和限度,探讨肝动脉期的意义,起始、结束和持续时间。方法收集3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HCC)病例,A组49例53个病灶,B组148例,186个病灶,C组52... 目的评估螺旋CT(SCT)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的临床价值和限度,探讨肝动脉期的意义,起始、结束和持续时间。方法收集3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HCC)病例,A组49例53个病灶,B组148例,186个病灶,C组52例52个病灶,均行S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C组另行病灶层面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统计和分析双期病灶检出率,定性准确性,动脉期病灶强化情况,测定动脉期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等。结果A组53个病灶动脉期的检出率为88.68%,双期为9057%,明显高于超声。在A、B组中,动脉期病灶显著强化的比例为76%和78%。根据同层动态扫描测得的肝动脉期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平均)分别为16、9秒,39.6秒和22.7秒。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尤其是动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很高。因动脉期持续时间短,充分理解和严格掌握动脉期的扫描期相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小肝癌 诊断 肝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