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写作技术背景下的学术伦理风险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涂孝洪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4,29,共8页
人工智能写作技术提高了论文写作效率,但也带来了诸如研究主体偏移、学术诚信式微、学术评价失真等伦理问题。首先,学者应强化自律,审慎使用技术,坚守学术主体性与创新意识;其次,技术开发者需持续优化技术以确保生成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
人工智能写作技术提高了论文写作效率,但也带来了诸如研究主体偏移、学术诚信式微、学术评价失真等伦理问题。首先,学者应强化自律,审慎使用技术,坚守学术主体性与创新意识;其次,技术开发者需持续优化技术以确保生成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塑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再次,学术监管体系需强化原创性审核,创新评审机制,构建与作者的互信机制;最后,法律层面应明确生成物的权责归属,规范技术合法应用边界,以引导人工智能写作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学术研究的诚信与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写作
学术伦理
伦理风险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法学学术生态变迁研究(1998—2022)——基于顶级期刊的实证考察
2
作者
阳李
涂孝洪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68-83,共16页
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经历过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梳理其变迁历程不仅能够总结有益经验,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然而,针对我国法学学术变迁历程的主流研究成果较多立足于定性的视角,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全面分析还略显不足。以《中国...
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经历过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梳理其变迁历程不仅能够总结有益经验,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然而,针对我国法学学术变迁历程的主流研究成果较多立足于定性的视角,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全面分析还略显不足。以《中国法学》和《法学研究》1998年至2022年期间刊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者群和知识结构等角度切入,研究发现,我国主流的法学学术研究已经表现出稳定的结构性特征,高职称作者和知名高校构成研究的主导力量,并对法学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相匹配的贡献。法学学术领域的“北京氛围”颇为浓厚,京内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远高于京外学者的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法学学术研究在日渐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相应的知识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外部学科知识的实质性应用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等优势虽然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在法学学术研究中的运用却略显不足,产生的学术影响力亦不如传统研究范式。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在我国法学学术的变迁历程中,多个因素对法学学术的影响力产生了显著性相异、作用力不同的影响。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的未来转型和精进或许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引证
知识结构
实证研究
影响性因素
学术影响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写作技术背景下的学术伦理风险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涂孝洪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4,29,共8页
文摘
人工智能写作技术提高了论文写作效率,但也带来了诸如研究主体偏移、学术诚信式微、学术评价失真等伦理问题。首先,学者应强化自律,审慎使用技术,坚守学术主体性与创新意识;其次,技术开发者需持续优化技术以确保生成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塑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再次,学术监管体系需强化原创性审核,创新评审机制,构建与作者的互信机制;最后,法律层面应明确生成物的权责归属,规范技术合法应用边界,以引导人工智能写作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学术研究的诚信与公正。
关键词
人工智能写作
学术伦理
伦理风险
对策研究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riting
academic ethics
ethical risk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G230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法学学术生态变迁研究(1998—2022)——基于顶级期刊的实证考察
2
作者
阳李
涂孝洪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68-83,共16页
文摘
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经历过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梳理其变迁历程不仅能够总结有益经验,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然而,针对我国法学学术变迁历程的主流研究成果较多立足于定性的视角,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全面分析还略显不足。以《中国法学》和《法学研究》1998年至2022年期间刊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者群和知识结构等角度切入,研究发现,我国主流的法学学术研究已经表现出稳定的结构性特征,高职称作者和知名高校构成研究的主导力量,并对法学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相匹配的贡献。法学学术领域的“北京氛围”颇为浓厚,京内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远高于京外学者的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法学学术研究在日渐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相应的知识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外部学科知识的实质性应用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等优势虽然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在法学学术研究中的运用却略显不足,产生的学术影响力亦不如传统研究范式。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在我国法学学术的变迁历程中,多个因素对法学学术的影响力产生了显著性相异、作用力不同的影响。我国法学学术研究的未来转型和精进或许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法学研究
引证
知识结构
实证研究
影响性因素
学术影响力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写作技术背景下的学术伦理风险及对策研究
涂孝洪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法学学术生态变迁研究(1998—2022)——基于顶级期刊的实证考察
阳李
涂孝洪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