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华侨建筑文化遗产的坚守与传承——访谈马来西亚陈耀威建筑师
1
作者 涂小锵 陈志宏 《建筑师》 2024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已故马来西亚华人建筑师陈耀威先生是东南亚华侨建筑保护领域知名专家,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文章基于多次赴马对其进行口述访谈,结合对槟城和马六甲的华侨建筑遗产保护修缮项目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梳理陈先生对华侨... 已故马来西亚华人建筑师陈耀威先生是东南亚华侨建筑保护领域知名专家,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文章基于多次赴马对其进行口述访谈,结合对槟城和马六甲的华侨建筑遗产保护修缮项目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梳理陈先生对华侨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及其保护修复理念的形成发展历程,并就海外华侨社会在不同阶段对建筑遗产守护传承的多元路径展开探讨,指出华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对于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耀威 东南亚建筑 马来西亚建筑 华侨建筑 遗产保护 跨境合作
下载PDF
越洋传播与跨境保护——马来西亚槟城华侨建筑遗产保护修缮模式研究
2
作者 关晓曦 陈志宏 涂小锵 《新建筑》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历史上在海上贸易和移民传统影响下华侨在东南亚等地营建聚落,当代海内外华人协同推进东南亚华侨建筑遗产跨境保护工作,两者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共同促进了华侨建筑文化的跨洋传播交流与保护传承。文章以越海移民参与侨居地建设的历史脉络... 历史上在海上贸易和移民传统影响下华侨在东南亚等地营建聚落,当代海内外华人协同推进东南亚华侨建筑遗产跨境保护工作,两者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共同促进了华侨建筑文化的跨洋传播交流与保护传承。文章以越海移民参与侨居地建设的历史脉络为背景分析华侨建筑遗产特征,通过对重点修缮项目的田野调查、个案解读及相关人员口述访谈,从实践基础、工作方式、合作机制等方面总结槟城华侨建筑遗产跨境合作保护模式。通过对华侨建筑遗产海洋文化内涵的探讨,归纳海外华侨建筑保护未成体系、地缘割裂影响逐步消除、文化情感联结加深等跨境保护模式形成动因,以期为海外华侨建筑遗产保护修缮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建筑遗产 越洋传播 跨境合作 保护修缮模式 马来西亚槟城
下载PDF
马来西亚槟城福建五大姓华侨家族聚落空间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志宏 涂小锵 康斯明 《新建筑》 2020年第3期30-35,共6页
早期华侨虽身处海外,却与原乡家族联系紧密,海外华侨社会可以说是原乡社会关系的延伸,扩展了家族和侨乡在海外的空间维度。文章通过对马来西亚槟城代表性的福建五大姓家族聚落的实地调研,结合历史地图与族谱、碑刻等民间史料,从华侨家... 早期华侨虽身处海外,却与原乡家族联系紧密,海外华侨社会可以说是原乡社会关系的延伸,扩展了家族和侨乡在海外的空间维度。文章通过对马来西亚槟城代表性的福建五大姓家族聚落的实地调研,结合历史地图与族谱、碑刻等民间史料,从华侨家族聚落的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与厦门原乡村落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华侨家族在东南亚迁移定居形成的聚落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城华侨 五大姓家族 聚落空间 宗族制度 民间史料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组织模式研究——以福州闽侯火炬村为例
4
作者 苏梦林 涂小锵 乔杰伟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4-64,共11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但在过去的行动中,村民的参与度、积极性并不高。为了更好地顺应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同缔造”的发展趋势,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但在过去的行动中,村民的参与度、积极性并不高。为了更好地顺应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同缔造”的发展趋势,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行动组织模式进行探讨,剖析现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行动主体身份细分;行动组织单位社团化;以代言关系界定整治对象,再转译强制通行点,使共同利益团体小型化等,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组织模式 行动者网络 火炬村 共同缔造 公众参与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