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基因水稻对稻飞虱及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旭红 焦晓国 +2 位作者 张国安 涂巨民 徐才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稻飞虱 蜘蛛 种群数量
下载PDF
籼型黑糯三系及其杂交组合的选育与营养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彭仲明 张名位 +2 位作者 涂巨民 余四斌 徐才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47,共6页
以珍汕 97A为母本与“珍稀黑米”杂交 ,再以优质矮秆黑糯品种“黑糯 83”为父本进行复交 ,并以其为轮回亲本 ,选株连续成对回交 ,经过 1 4个世代的选择、鉴定 ,育成籼型黑糯不育系 1 86A和保持系 1 86B。同时 ,从黑糯品种“云香糯”与... 以珍汕 97A为母本与“珍稀黑米”杂交 ,再以优质矮秆黑糯品种“黑糯 83”为父本进行复交 ,并以其为轮回亲本 ,选株连续成对回交 ,经过 1 4个世代的选择、鉴定 ,育成籼型黑糯不育系 1 86A和保持系 1 86B。同时 ,从黑糯品种“云香糯”与“明恢 6 3”的杂交后代中 ,按系谱法选育与测交鉴定育成籼型黑糯恢复系 1 6 1R。黑糯杂交组合 1 86A 1 6 1表现较强的产量和营养品质优势 ,品比试验表明 ,其产量可达 70 95~ 81 30kg hm2 。营养成分分析表明 ,黑糯三系 1 86A、1 86B、1 6 1R及其杂交组合 1 86A 1 6 1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赖氨酸含量较高 ,既是食用营养保健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黑糯稻 三系杂交稻 杂交组合 选育 营养品质 产量
下载PDF
ICP蛋白和VIP蛋白杀虫机理和毒性专一性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赖云松 王亚 涂巨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0-690,共11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专一性极强的杀虫蛋白,一种是在其产孢过程中形成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包括晶体毒素(Cry)和细胞裂解毒素(Cyt),前者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或鳞翅目和鞘翅目以... 苏云金芽胞杆菌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专一性极强的杀虫蛋白,一种是在其产孢过程中形成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包括晶体毒素(Cry)和细胞裂解毒素(Cyt),前者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或鳞翅目和鞘翅目以及线虫具有专一的杀虫活性,后者在体外具广泛的溶细胞活性,但其杀虫谱较窄,杀虫活性较低;另一种是在营养生长期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非晶体杀虫蛋白即营养期杀虫蛋白(VIPs),具有与杀虫晶体蛋白相似的毒性活性和专一性。然而,这3种蛋白的分子结构和毒性机理各不相同。本文综述了ICP蛋白和VIP蛋白的杀虫机理和害虫抗性产生的分子基础,以及营养期杀虫蛋白的发现和应用对延缓或防止害虫针对ICP蛋白产生抗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杀虫晶体蛋白 营养期杀虫蛋白 毒性活性 害虫抗性
下载PDF
黑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名位 黄兴宏 +1 位作者 涂巨民 彭仲明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本文以直链淀粉含量(简称 AC)不同的5份黑稻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和回交组合,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及正反交 F_1,F_2,B_1,B_2种子的 AC,以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控制 AC 合成的 Wx 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剂量效应,第一剂量对提高 AC 的作... 本文以直链淀粉含量(简称 AC)不同的5份黑稻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和回交组合,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及正反交 F_1,F_2,B_1,B_2种子的 AC,以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控制 AC 合成的 Wx 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剂量效应,第一剂量对提高 AC 的作用最大,第二剂量的作用次之,第三剂量的作用较小。(2)糯与非糯亲本的杂交后代 F_2种子胚乳的 AC 呈明显的4峰分布,并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分别对应0,1,2,3个 Wx 基因剂量。(3)AC 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影响,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4)为改进黑稻的 AC,在杂交育种中应使一个亲本具有理想的 AC,但在杂优利用中父母本最好都有理想的 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直链淀粉 胚乳 遗传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抗虫性测定
5
作者 焦晓国 张国安 +1 位作者 涂巨民 崔旭红 《华中昆虫研究》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人工接虫方法,鉴定了转 Bt 基因水稻对三化螟的抗虫性;同时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系统调查了转 Bt 基因水稻对稻田两类主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抗性。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水稻对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抗虫效果;对稻飞虱... 采用人工接虫方法,鉴定了转 Bt 基因水稻对三化螟的抗虫性;同时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系统调查了转 Bt 基因水稻对稻田两类主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抗性。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水稻对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抗虫效果;对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不具抗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抗虫性鉴定 人工接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