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种质)室内抗病性评价
1
作者 王丽 涂洪涛 +3 位作者 侯珲 周贝贝 孟帅 堵墨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0-989,共10页
【目的】明确桃枝枯病的病原菌以及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方法】观察桃枝枯病田间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扩增测序其ITS、EF-1α和TUB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分离物进行致... 【目的】明确桃枝枯病的病原菌以及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方法】观察桃枝枯病田间症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病样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扩增测序其ITS、EF-1α和TUB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验证。选取优势病原菌种类,采用离体有伤接种枝条的方法测定37个桃品种(种质)对其的抗性,并根据病斑长度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枝枯病的抗性进行分级和评价。【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获得54株分离物,经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有3个种,其中:35株为桃拟茎点霉(Diaporthe amygdali),5株为甜樱间座壳(Diaporthe eres),14株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 dothidea)。致病性测定试验表明,对接种后发病的病斑再分离鉴定,均能得到与原病原菌一致的菌株。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根据病斑长度利用聚类分析将37个桃品种(种质)分为4类,类型Ⅰ有5个、类型Ⅱ有11个、类型Ⅲ有15个、类型IV有6个。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种质)中,免疫3个(光核桃、红花山桃和帚形山桃),占8.10%;抗病2个(白根甘肃桃和红根甘肃桃),占5.40%;中抗11个,占29.73%;感病15个,占40.54%;高感6个,占16.22%。【结论】无锡桃枝枯病的病原菌有3种分别为:D.amygdali、D.eres和B.dothidea,其中D.amygdali为优势种,分离频率为64.81%,不同桃品种(种质)对桃拟茎点霉菌的抗性不同,筛选到2个免疫品种(种质)、3个抗性品种(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枝枯病 病原菌 鉴定 抗病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砖红镰刀菌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分析
2
作者 李晓倩 史冰柯 +5 位作者 王卓妮 覃艮红 王丽 涂洪涛 袁洪波 侯珲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为开发草莓黑斑病生防菌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草莓黑斑病为防治对象,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以及SYTOX绿... 【目的】探究内生真菌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为开发草莓黑斑病生防菌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草莓黑斑病为防治对象,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以及SYTOX绿菁染色法分析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离体果实与叶片测定砖红镰刀菌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的防治效果,初步探讨砖红镰刀菌Pa2对草莓黑斑病的抑制活性与防效。【结果】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生长抑制效果达80.96%。菌株Pa2上清液不仅可以破坏菌丝细胞膜,而且对病菌菌丝生长以及孢子萌发的抑制能力随上清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同时,菌株Pa2能够显著抑制草莓黑斑病菌在果实与叶片上的侵染能力。【结论】砖红镰刀菌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草莓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黑斑病 砖红镰刀菌 抑制活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砖红镰刀菌菌株Pa2对草莓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史冰柯 李晓倩 +6 位作者 王卓妮 覃艮红 范洋洋 王丽 涂洪涛 袁洪波 侯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5,共9页
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草莓栽培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严重降低食用以及经济价值。本研究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测定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 Pa2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防治效果以及草莓病... 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草莓灰霉病是草莓栽培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严重降低食用以及经济价值。本研究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测定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 Pa2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防治效果以及草莓病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a2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上清液可以破坏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泄露。离体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a2对草莓叶片灰霉病、草莓果实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9.13%、54.29%。经菌株Pa2上清液处理24h后草莓果实病程相关基因FaPR1、FaPR4、FaGR分别上升19.05、24.64、3.69倍。综上所述,砖红镰刀菌菌株Pa2是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新型生防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灰霉病 砖红镰刀菌 病程相关基因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桃园主要鳞翅目害虫性诱芯的混用诱捕效果
4
作者 周浩然 刘倩 涂洪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1187,共7页
【目的】明确北方桃园内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和桃潜叶蛾等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诱芯混合诱捕试验,比较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2022年和2023年调查发现,单个梨小食心虫性诱芯与各梨... 【目的】明确北方桃园内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和桃潜叶蛾等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互作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诱芯混合诱捕试验,比较4种害虫性诱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2022年和2023年调查发现,单个梨小食心虫性诱芯与各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在梨小食心虫诱捕数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单个桃潜叶蛾性诱芯与各桃潜叶蛾性诱芯组合在桃潜叶蛾诱捕数量上也均无显著差异。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对苹小卷叶蛾的诱捕数量均显著低于各年单独使用苹小卷叶蛾性诱芯时的诱捕数量(p<0.05)。【结论】在诱捕梨小食心虫时,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可以与桃潜叶蛾、苹小卷叶蛾、桃蛀螟等3种害虫性诱芯混用;在诱捕桃潜叶蛾时,桃潜叶蛾性诱芯可以与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蛀螟等3种害虫性诱芯混用;在诱捕苹小卷叶蛾时,苹小卷叶蛾性诱芯可以与桃潜叶蛾和桃蛀螟这两种害虫的性诱芯混用,不能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鳞翅目害虫 性信息素 混用效果
下载PDF
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对西瓜田昆虫群落及病毒病的影响
5
作者 李卫华 朱迎春 +7 位作者 袁高鹏 安国林 张健 陈汉杰 刘潘 刘洋 涂洪涛 孙德玺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为了明确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对西瓜田昆虫群落及病毒病的影响,在西瓜田间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并在瓜田悬挂黄色粘虫板诱集监测田间昆虫数量,在西瓜采收前调查病毒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在西瓜生长初期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对瓜田的瓜蚜、瓜... 为了明确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对西瓜田昆虫群落及病毒病的影响,在西瓜田间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并在瓜田悬挂黄色粘虫板诱集监测田间昆虫数量,在西瓜采收前调查病毒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在西瓜生长初期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对瓜田的瓜蚜、瓜蓟马、叶蝉类和盲蝽类等昆虫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常规铺设黑色地膜相比,增铺闪蒸法农用地膜后1~8 d,瓜蚜、瓜蓟马、叶蝉类、盲蝽类诱集的数量分别减少了96.12%、99.13%、85.89%、100.00%,只有甲虫数量上升;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后9~15 d,瓜蚜、瓜蓟马、叶蝉类、盲蝽类诱集数量分别减少11.11%、94.02%、93.60%、81.82%,铺设闪蒸法农用地膜区域病毒病的病株率较对照区域下降了32.35%。综上所述,闪蒸法农用地膜对几种重要的西瓜害虫具有很强的趋避作用,随后由于西瓜蔓迅速生长,覆盖部分闪蒸法农用地膜,对蚜虫等趋避作用开始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西瓜生产中病虫害防控提供新方法,进而显著降低病毒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病毒病 传毒昆虫 驱避作用 地面覆盖
下载PDF
苹果轮纹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Cytb基因序列分析
6
作者 王丽 侯珲 +4 位作者 朱佳红 黄天祥 袁梦佳 袁洪波 涂洪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184,共7页
为了明确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和吡唑醚菌酯的靶标基因序列,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水杨肟酸对B.dothidea菌丝生长的作用,探讨了添加或不添加水杨肟酸的情况下病原菌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变化;并... 为了明确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和吡唑醚菌酯的靶标基因序列,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水杨肟酸对B.dothidea菌丝生长的作用,探讨了添加或不添加水杨肟酸的情况下病原菌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变化;并测定了不同产区的80株B.dothide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以及440株B.dothidea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然后,扩增并分析了具有不同敏感性的菌株的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杨肟酸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添加40μg/mL水杨肟酸不影响吡唑醚菌酯的EC 50。菌株的敏感性频率符合近似正态分布,各产区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吡唑醚菌酯平均EC 50为(2.95±2.11)μg/mL,没有检测到抗性菌株。靶标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ytb基因在F129、G137和G143位密码子上没有产生点突变,首次发现在143位密码子后有内含子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葡萄座腔菌 吡唑醚菌酯 敏感性 细胞色素B基因
下载PDF
苹果白粉病发生情况调查及田间药剂筛选
7
作者 侯珲 王丽 +3 位作者 袁洪波 周增强 黄天祥 涂洪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为寻找有效防控苹果白粉病的措施,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调查苹果园内白粉病的发生时期、为害程度。通过田间防治试验,对生物制剂、诱抗剂和高效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苹果白粉病春季于4—5月发病,秋季于... 为寻找有效防控苹果白粉病的措施,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调查苹果园内白粉病的发生时期、为害程度。通过田间防治试验,对生物制剂、诱抗剂和高效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苹果白粉病春季于4—5月发病,秋季于9月左右发病;且‘华硕’发病较‘富士’重。防治苹果白粉病,生防制剂8%嘧啶核苷酸类抗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75.27%),其次是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为62.09%。3种诱抗剂对苹果白粉病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50μg/mL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达66.85%;草酸仅高浓度处理的防治效果超过50%;5%氨基寡糖素水剂2000倍处理效果与50μg/mL水杨酸处理效果接近,为65.26%。供试的5种常用化学制剂中,50%丙环唑乳油防治白粉病效果最好(98.59%),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2.80%),5%己唑醇悬浮剂、30%啶氧菌酯悬浮剂和40%腈菌唑悬浮剂防治效果也均在80%以上。试验结果可对后期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苹果白粉病 农药 筛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猕猴桃膏药病病原菌初步鉴定及防治建议
8
作者 王丽 朱佳红 +3 位作者 侯珲 黄天祥 袁洪波 涂洪涛 《果农之友》 2023年第4期8-10,共3页
为了初步明确猕猴桃膏药病的病原菌,通过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技术测序分析对猕猴桃膏药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根据病害症状特征、病原菌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引起猕猴桃膏药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假柄隔担菌Septo... 为了初步明确猕猴桃膏药病的病原菌,通过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技术测序分析对猕猴桃膏药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根据病害症状特征、病原菌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引起猕猴桃膏药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假柄隔担菌Septobasidium pseudopedicellatum。同时对病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对膏药病防治措施予以阐述,以期为猕猴桃膏药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膏药病 病原菌鉴定 假柄隔担菌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草莓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效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卓妮 覃艮红 +5 位作者 王丽 侯珲 袁洪波 周厚成 巩文峰 涂洪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1,共9页
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从草莓根、茎、叶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内生细菌183株及根际细菌55株,其中9株拮抗菌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Pilidium concav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 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从草莓根、茎、叶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内生细菌183株及根际细菌55株,其中9株拮抗菌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Pilidium concav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4种草莓病原菌具有广谱拮抗效果。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拮抗菌株G3-23、J3-20、G3-29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J6-1、J1-4、G2-12、G3-k2和J1-1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3-20鉴定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G3-17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G3-23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由P.concavum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该菌株能在离体草莓叶片上成功定殖,表现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褐色叶斑病 内生细菌 根际细菌 拮抗活性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促生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洪波 王卓妮 +6 位作者 袁梦佳 覃艮红 史冰柯 周厚成 侯珲 王丽 涂洪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探究内生菌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草莓的促生作用,为该拮抗菌在草莓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分析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落生长以及菌丝形态的影响,并... 【目的】探究内生菌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草莓的促生作用,为该拮抗菌在草莓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分析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落生长以及菌丝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离体草莓叶片鉴定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菌株P2-1对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具有强烈的拮抗活性,抑制率达到66.38%,抑菌带为0.76 cm。菌株P2-1代谢产物具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P2-1能在草莓叶片定殖,处理10 d后仍可维持在4.07×10^(8)CFU左右。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能促进草莓植株生长,使草莓株高、根长、湿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提高24.83%、40.74%、28.88%和55.69%。【结论】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草莓促生作用,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褐色叶斑病 贝莱斯芽胞杆菌 拮抗活性 促生作用
下载PDF
大蒜秸秆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粗提物杀螨毒力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向杰 袁彬乔 +3 位作者 黄天祥 耿书宝 张金勇 涂洪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99-105,共7页
为加强对农田废弃物大蒜秸秆的综合利用,应用不同有机溶剂对大蒜秸秆进行粗提,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评价及对提取液进行杀螨活性测定。以提取温度、时间、次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大蒜秸秆粗提物的质量为结果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响... 为加强对农田废弃物大蒜秸秆的综合利用,应用不同有机溶剂对大蒜秸秆进行粗提,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评价及对提取液进行杀螨活性测定。以提取温度、时间、次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大蒜秸秆粗提物的质量为结果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以95%乙醇作为提取剂的粗提物质量为3.54 g,比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石油醚、乙醚提取剂的效果更好,大蒜秸秆提取物具有杀螨活性。由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温度为33℃,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次数为5次,料液比为1:10,由最佳工艺得到的粗提物溶出量为3.68 g。以二斑叶螨和山楂叶螨供试昆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对二斑叶螨的LC50为5.9403 g/L,对山楂叶螨的LC50为5.1001 g/L,经过提取工艺优化的大蒜秸秆粗提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螨活性。为农田废弃物大蒜秸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秸秆 生物农药 响应面 提取工艺 室内毒力测定
下载PDF
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山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向杰 周浩然 +2 位作者 刘倩 袁彬乔 涂洪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7-555,共9页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影响,为2种杀螨剂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室内毒力,选择LC_(15)和LC_(30)处理雌成螨和卵,... 【目的】明确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影响,为2种杀螨剂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室内毒力,选择LC_(15)和LC_(30)处理雌成螨和卵,记录生命表相关参数;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变化。【结果】乙唑螨腈LC_(15)处理卵显著提高F_(0)代雌成螨产卵量,达到41.26粒,净增殖率提高为33.6478,乙唑螨腈LC_(30)处理卵F_(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延长为15.64 d,腈吡螨酯LC_(15)处理卵F_(0)代雌成螨的世代平均历期缩短为13.02 d;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LC_(30)处理雌成螨后,F_(0)代雌成螨的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和净增殖率显著降低,乙唑螨腈LC_(15)和腈吡螨酯亚LC_(30)世代平均历期分别显著缩短为13.30和11.07 d,乙唑螨腈LC_(30)显著降低子代雌雄比,延长种群加倍时间。2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谷胱氨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相比于对照降低,其中腈吡螨酯亚致死浓度LC_(15)和LC_(30)处理成螨后酶活性最低,均只有3.87 U·g^(-1)。各处理中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活性相比于对照组都升高,其中乙螨唑腈LC_(30)卵处理组酶活性最高(247.20 U·g^(-1))。【结论】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处理山楂叶螨雌成螨后抑制种群发展;乙唑螨腈处理山楂叶螨卵促进种群繁殖,腈吡螨酯处理山楂叶螨卵对种群则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螨 亚致死效应 乙唑螨腈 腈吡螨酯 解毒酶
下载PDF
桃树抗蚜虫品种对田间昆虫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13
作者 闫乐乐 涂洪涛 +8 位作者 方俊杰 牛良 曾文芳 崔国朝 鲁振华 段文宜 孙世航 潘磊 王志强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4-1442,共9页
【目的】探究试验条件下田间种植抗蚜品种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造成的影响,为将来抗蚜品种推广后拟采用的植保栽培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在抗蚜地块早春不防治蚜虫和对照地块正常防治蚜虫的情况下,利用马来式网收集法、昆虫性诱剂诱捕法... 【目的】探究试验条件下田间种植抗蚜品种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造成的影响,为将来抗蚜品种推广后拟采用的植保栽培措施提供指导。【方法】在抗蚜地块早春不防治蚜虫和对照地块正常防治蚜虫的情况下,利用马来式网收集法、昆虫性诱剂诱捕法和目测调查法,在昆虫主要生长季节(3—8月),对抗蚜地块和对照地块内的昆虫群落组成和昆虫群落个体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全生长季节抗蚜地块共诱集到昆虫5955头,分属9个目;对照地块共诱集昆虫4606头,分属8个目。抗蚜地块诱集到的昆虫总数大于对照地块,抗蚜地块前期(3月下旬至6月下旬)诱集到的昆虫总数大于对照地块,后期数量基本一致。与对照地块比较,抗蚜地块中的优势昆虫种群(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总数存在发生高峰提前和总数增加的趋势。两地块诱集到的昆虫总数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抗蚜地块中的多数中性昆虫和天敌昆虫的数量也存在发生高峰提前和总数增加的趋势。两地块益、害虫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因早春未防治桃蚜,抗蚜品种的应用会出现田间昆虫总数增多的现象,了解抗蚜地块内昆虫群落的发生规律,为未来抗蚜品种应用推广采用适宜的植保措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抗蚜品种 昆虫群落 动态变化 防治建议
下载PDF
河南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14
作者 袁洪波 王卓妮 +5 位作者 覃艮红 史冰柯 王丽 侯珲 巩文峰 涂洪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8,共6页
为明确河南草莓主产区草莓褐色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安全有效的杀菌剂,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河南草莓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草莓褐色叶斑病的病原菌,并对6种杀菌剂进行筛选和防效评价。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病原菌为Pilidium concavum... 为明确河南草莓主产区草莓褐色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安全有效的杀菌剂,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河南草莓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草莓褐色叶斑病的病原菌,并对6种杀菌剂进行筛选和防效评价。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病原菌为Pilidium concavum。6种杀菌剂中以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抑菌效果最好,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效达到83%,其EC50为2.4497 mg·L^(-1),可作为河南草莓褐色叶斑病田间防治的候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褐色叶斑病 病原鉴定 EC50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中国橘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袁彬乔 赵向杰 +3 位作者 侯珲 张金勇 黄天祥 涂洪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为推测中国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向北方扩散的路径和北方地区的传播来源。【方法】本研究对橘小实蝇15个地理种群的144个样本的mtDNA COⅠ序列进行测定;依据mtDNA COⅠ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橘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 【目的】为推测中国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向北方扩散的路径和北方地区的传播来源。【方法】本研究对橘小实蝇15个地理种群的144个样本的mtDNA COⅠ序列进行测定;依据mtDNA COⅠ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橘小实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等进行分析。【结果】在橘小实蝇144个样本的mtDNA COⅠ序列中获得了75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_7为7个地理种群所共享,北方地理种群与原发生地区种群间存在共享单倍型,绝大部分为种群独享单倍型。15个橘小实蝇地理种群总体表现出高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Pi=0.02076)和单倍型多样性(Hd=0.99413),不同橘小实蝇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系统进化树显示,橘小实蝇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分布格局较为混杂,未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系统进化树分为2支,湖北武汉、重庆北碚、福建福州、湖南衡阳、江苏南京、海南海口、河北保定、河南郑州、广东广州的地理种群聚为一支,海南三亚、广西南宁、云南丽江、湖南邵阳、山东泰安、山东临沂的地理种群聚为一支,北方新发生地理种群在两个分支中均有分布。橘小实蝇整体错配分析结果显示为单峰,表明橘小实蝇有过大规模的种群扩张。【结论】橘小实蝇可能以海南、广西和广东为地理源头向中部地区扩散,再从湖南、江苏等地向北方地区扩散。根据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单倍型分析,推测广西、广东和湖南为橘小实蝇北方地理种群较为有影响力的地理源头,海南海口地区与北方地区有着频繁的果品贸易往来,从而导致橘小实蝇随着运输扩散至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入侵 种群扩散
下载PDF
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16
作者 袁彬乔 赵向杰 +3 位作者 张金勇 王丽 黄天祥 涂洪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09,315,共7页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共12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诱杀法田间防治橘小实蝇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时期为6月-11月。敌百虫和毒死蜱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诱杀法中性诱剂黄板和实蝇生物诱捕剂的引诱作用持效期约为7 d。在苹果采收前后,香蕉精油和苹果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佳。在郑州地区需要在6月前对橘小实蝇的发生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单一使用诱杀法效果不佳,需在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配合其他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发生规律 毒力测定 诱杀技术
下载PDF
应用性信息素缓释剂迷向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涂洪涛 张金勇 +1 位作者 陈汉杰 郭小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6-290,共5页
为明确性信息素缓释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持效期及合理使用密度,我们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对每根应用0.24 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丝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活动前以350、500、650根·h... 为明确性信息素缓释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持效期及合理使用密度,我们于2008、200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对每根应用0.24 g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丝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活动前以350、500、650根·hm-2处理,处理后5个月内均保持了较好的防治效果;350根·hm-2处理在8月份以后防效迅速降低,密度较高处理则保持相对较好防效。结合防治成本,建议中早熟品种可使用350根·hm-2密度进行处理,晚熟品种使用500根·hm-2以上密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法
下载PDF
12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防效评价及其对天敌塔六点蓟马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涂洪涛 张金勇 +2 位作者 陈汉杰 郭小辉 李元朝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8,共6页
通过施用不同类型的杀螨剂对苹果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和天敌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i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哒螨灵EC(0.4 mL/L)、73%炔螨特EC(0.5 mL/L)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但是对塔六点蓟马有一定... 通过施用不同类型的杀螨剂对苹果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和天敌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shii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哒螨灵EC(0.4 mL/L)、73%炔螨特EC(0.5 mL/L)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但是对塔六点蓟马有一定的杀伤作用,240 g/L螺螨酯SC(0.2 mL/L)、5%唑螨酯SC(0.4 mL/L)对山楂叶螨相对防效较好,对塔六点蓟马影响较小,500 g/L四螨嗪SC(0.2 mL/L)速效性较差,但对天敌安全,20%甲氰菊酯EC(0.5 mL/L)对山楂叶螨防治效果差,且对天敌杀伤率始终较高,从而可能造成山楂叶螨的爆发。复配药剂10%阿维.四螨SC(0.67 mL/L)综合了单剂的优点,15.6%阿维.丁醚EC(0.5 mL/L)、6%阿维.哒EC(0.5 mL/L)相对单剂对天敌杀伤率有所降低,1.8%阿维.甲氰EC(0.83 mL/L)则主要表现出单剂甲氰菊酯相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剂 山楂叶螨 防效 塔六点蓟马 杀伤率
下载PDF
塔六点蓟马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涂洪涛 张金勇 +1 位作者 陈汉杰 郭小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5,共4页
通过对塔六点蓟马触角上感器的种类、分布、形态等进行观察分析,为明确触角感器在该虫的食物寻找和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雌雄塔六点蓟马成虫的触角感器形态进行观察,塔六点蓟马触角上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 通过对塔六点蓟马触角上感器的种类、分布、形态等进行观察分析,为明确触角感器在该虫的食物寻找和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雌雄塔六点蓟马成虫的触角感器形态进行观察,塔六点蓟马触角上存在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角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对其触角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特点进行描述。其感器类型和分布无性别差异,就相应感器的功能进行探讨。对该种昆虫触角感器类型与功能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捕食性天敌昆虫搜寻食物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六点蓟马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烟夜蛾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涂洪涛 付晓伟 +3 位作者 郭线茹 李为争 罗梅浩 原国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229,共7页
运用Rt-PCR技术扩增编码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幼虫几丁质酶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获得该基因的成熟蛋白阅读框序列。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型质粒pGEX-4T-2中,并转化入原核细胞中表达,序列测定结... 运用Rt-PCR技术扩增编码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幼虫几丁质酶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获得该基因的成熟蛋白阅读框序列。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型质粒pGEX-4T-2中,并转化入原核细胞中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烟夜蛾幼虫几丁质酶基因的成熟蛋白阅读框全长1338bp,编码44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0.1kDa和9.2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近缘种棉铃虫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达99%,与其他6种昆虫几丁质酶的氨基酸序列也高度一致(65%-76%),并具有几丁质酶的典型特征。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并转化BL21,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76kDa附近没有特异蛋白条带出现,表明烟夜蛾几丁质酶基因不能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几丁质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