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涂珍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76-976,共1页
患者男,64岁.近1个月来胸痛,痰中带血丝,无发热病史.体检:胸廓对称,左上肺叩诊呈实音,未触及表浅淋巴结.数年前曾有结核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关键词 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表浅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痰中带血 血常规 肾功能 病史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平滑肌瘤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涂珍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91-1091,共1页
关键词 肝脏平滑肌瘤 原发性 低回声结节 身体健康 大量饮酒 肝中毒
下载PDF
离体脑肿瘤^1H-MRS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涂珍珠 孙骏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9-1291,共3页
关键词 ^1H-MRS 脑肿瘤 离体 病理生理变化 磁场强度 磁共振波谱 活体MRS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致出血1例
4
作者 涂珍珠 孙骏谟 刘瑛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3-13,共1页
患者,男,50岁,干部。2年前因手术输血后检查发现PCR-HCV-RNA(+),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近4个月来用进口干扰素600万U~300万U肌注/每日,到300万U肌注/隔日,在院外治疗。因持续牙龈出血1天于1995年12月22日入院。体检:BP14/10kPa,HR80次/... 患者,男,50岁,干部。2年前因手术输血后检查发现PCR-HCV-RNA(+),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近4个月来用进口干扰素600万U~300万U肌注/每日,到300万U肌注/隔日,在院外治疗。因持续牙龈出血1天于1995年12月22日入院。体检:BP14/10kPa,HR80次/分,T36℃,R20次/分。腰部活动受限,腰椎下部压痛,四肢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紫癜,暗红色压之不褪色,以双前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出血 干扰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5
作者 涂珍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66,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正常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CT增强扫描 无痛性肿块 同位素扫描 肿大淋巴结 冷结节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后纵隔侵袭性胸腺瘤一例
6
作者 涂珍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1-582,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胸腺瘤 后纵隔 进行性加重 慢性贫血 左下肺
下载PDF
口服双黄连过敏反应1例
7
作者 涂珍珠 戴桃莉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S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过敏反应 双黄连口服液 银屑病 湖北医科大学 中医治疗 青霉素 双黄连针剂 腹膜透析 柴胡注射液 抗病毒
下载PDF
两种静脉穿刺进针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翠姣 薛金娥 涂珍珠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39-239,共1页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分别用直刺法和斜刺法对 2 0 0例病人进行大、小静脉 40 0人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 ,直刺法和斜刺法两组病例疼痛不明显、滑动现象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大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分别用直刺法和斜刺法对 2 0 0例病人进行大、小静脉 40 0人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 ,直刺法和斜刺法两组病例疼痛不明显、滑动现象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大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理 ,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小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提示直刺法可减轻病人痛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直刺法 斜刺法
下载PDF
利用物体的弹性原理指导小静脉穿刺 被引量:1
9
作者 薛金娥 田翠姣 涂珍珠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0年第4期373-373,共1页
为了观察小静脉穿刺时回血量的多少 ,利用物体的弹性原理指导小静脉穿刺。结果显示 ,观察组较对照组回血明显 ( χ2=6.89,P<0 .0 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静脉穿刺 回血 弹性原理
下载PDF
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珍珠 谢长青 卢曼丽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毒副反应及其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CT室 1990~ 1996年作增强CT的病例 5 6 0 0例 ,比较离子型造影剂Angiografin和非离子型造影剂Ultravist的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采用... 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毒副反应及其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湖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CT室 1990~ 1996年作增强CT的病例 5 6 0 0例 ,比较离子型造影剂Angiografin和非离子型造影剂Ultravist的不良反应 ,全部病例采用团注非动态CT和动态CT。结果 :卡方检验结果可知两种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病率有明显差别 ,使用离子型造影剂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 :从病人的生命安全角度出发应尽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特别是高危因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副作用 CT检查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