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 被引量:4
1
作者 涂碧 《东岳论丛》 1985年第3期44-46,112,共4页
一义务的内容有时指称道德的基础——利益。伦理学上,义务常与利益一同加以考察。义务因利益分成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而潜藏着某种矛盾的趋势,而阶级冲突则使这种态势变得不是为了实现社会义务而阉割掉个人利益,就是为了践履义务且兼顾... 一义务的内容有时指称道德的基础——利益。伦理学上,义务常与利益一同加以考察。义务因利益分成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而潜藏着某种矛盾的趋势,而阶级冲突则使这种态势变得不是为了实现社会义务而阉割掉个人利益,就是为了践履义务且兼顾一己私利而忽视或践损社会利益。非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又往往不去寻找这种矛盾的根源和克服它的途径,而只是限于要么不承认它,要么干脆宣称它无法解决。更有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权利 道德义务 个人利益 社会利益关系 伦理学说 社会义务 践履 道德关系 一致性 人与人
下载PDF
试论中国的人情文化及其社会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涂碧 《山东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69-74,共6页
人情历来是中国人都具有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它不仅是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模式,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待人处世之道。人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较比其它民族和地区、中国的人情文化似乎有着更为独特也更为成熟... 人情历来是中国人都具有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它不仅是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模式,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待人处世之道。人情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较比其它民族和地区、中国的人情文化似乎有着更为独特也更为成熟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现象 人情 社会效应 价值观念 民族 中国 内在动力 社会交往 人与人 人际关系
下载PDF
方法关系论
3
作者 涂碧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2-26,共5页
方法的本体论意义是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程式、途径等客观的行为方式,而其认识论意义则是指约束和调节人们一切行动的准则、要求、指令等规范。就方法的功能而言,它是人类任何话动不可须臾离开的关系要素和重要工具。自古希腊亚里士... 方法的本体论意义是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程式、途径等客观的行为方式,而其认识论意义则是指约束和调节人们一切行动的准则、要求、指令等规范。就方法的功能而言,它是人类任何话动不可须臾离开的关系要素和重要工具。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起,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就开始致力于反思方法特别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时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行为方式 相互联系 普遍性 活动过程 多因素 实验方法 哲学方法 认识方法 研究对象
下载PDF
改革的哲学方法沉思
4
作者 涂碧 《山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69-72,共4页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知识体系。但是通过主体“创造性的转换”,哲学世界观可以变成适用于一切活动领域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哲学方法对改革活动无疑具有导向功能,是适用于任何改革活动的最高层次的一般性方法。它从...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知识体系。但是通过主体“创造性的转换”,哲学世界观可以变成适用于一切活动领域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哲学方法对改革活动无疑具有导向功能,是适用于任何改革活动的最高层次的一般性方法。它从总体上、从行为的一般路向上为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提出普遍的有关步骤、手段、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 商品经济 经济改革 宏观改革 政治经济体制 生产力发展 价值方法 相互作用 文化改革 哲学方法
下载PDF
论方法的制约因素
5
作者 涂碧 《东岳论丛》 1987年第5期48-50,共3页
方法,就其本体论意义,是指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方式,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形式。因而,方法是受主客体制约的。一、人的活动对象决定着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结构层次人的对象存在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组成。它们既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也是人... 方法,就其本体论意义,是指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方式,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形式。因而,方法是受主客体制约的。一、人的活动对象决定着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结构层次人的对象存在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组成。它们既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也是人类活动的对象。人的一切活动都有也一定有某种方法。当人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人类生活 主体能动 普遍性 人类社会 行为规范 制约因素 思想方法 行为要求 外化
下载PDF
试论陈映真创作的风格
6
作者 涂碧 《当代作家评论》 1984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台湾省著名的乡土作家陈映真,1937年生于台北县莺歌镇,本名陈永善。自1959年开始创作以来,他的思想和作品日趋成熟,形成了不断发展的、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一陈映真生于祖国开始全面抗日战争之时,在日本殖民者的铁蹄蹂躏下,台湾光复初期... 台湾省著名的乡土作家陈映真,1937年生于台北县莺歌镇,本名陈永善。自1959年开始创作以来,他的思想和作品日趋成熟,形成了不断发展的、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一陈映真生于祖国开始全面抗日战争之时,在日本殖民者的铁蹄蹂躏下,台湾光复初期的混乱和贫穷下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他有一个宗教家庭。其父是一个爱国的牧师,全家信仰基督教。这一社会和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受到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台湾人 创作风格 现代主义影响 乡土作家 创作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 三十年 作品 台湾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