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个不同种源雷公藤的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龙凤 陈昕 +4 位作者 吴承祯 涂育合 林照授 洪伟 李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530,共6页
以24个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种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等参数,为评价不同雷公藤种源对环境的... 以24个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种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等参数,为评价不同雷公藤种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选择优良种源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雷公藤的Pn、Tr、Gs、Ci、WUE、SPAD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浙江武义种源在24个种源中具有最高光合特性,是光合性能最强的种源;聚类分析表明,24个种源雷公藤可分为4类:17个种源为高光合特性型,3个种源为较高光合特性型,3个种源为中等光合特性型,1个种源为低光合特性型.综合分析得出,大部分种源雷公藤的光合能力较好,尤以浙江武义和福建永安2个种源较优,为具有较高光能生产潜力的雷公藤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不同种源 光合生理特征 叶绿素相对含量
下载PDF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木质藤本观赏植物资源 被引量:58
2
作者 黄启堂 游水生 +1 位作者 黄榕辉 涂育合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9-272,共4页
根据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西北部地区野生观赏木质藤本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观赏木质藤本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高度级结构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宋萍 洪伟 +5 位作者 吴承祯 范海兰 陈睿 钱莲文 朱慧 涂育合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以高度级为参考坐标 ,应用衡量优势种群及群落结构动态的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的分享度、α -多样性及群落高度级梯度β -多样性等指标对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其动态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丝栗栲群落及其优势种... 以高度级为参考坐标 ,应用衡量优势种群及群落结构动态的失稳率、群落垂直空间的分享度、α -多样性及群落高度级梯度β -多样性等指标对中亚热带丝栗栲次生林群落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其动态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丝栗栲群落及其优势种群个体数、群落物种数和种对级的分享度随高度级增加都呈下降趋势 ;各高度级物种数和个体数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级间失稳率显示 ,群落在第 2、3、6、7高度级呈增长趋势 ,第 4、5高度级呈衰退趋势 ,群落整体具有增长性结构 ;群落随高度级形成丰富度指数 (dMa)、Shannon -Wiener指数 (H)逐渐降低 ,均匀度指数 (J)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随高度级梯度的增加 ,群落相邻高度级间Whittaker指数 (βw)呈上升趋势 ,而Morisita -Horn指数 (CMH)呈不规则地跳跃式变化 ,表现了共有种在群落不同高度级的数量差异 .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丝栗栲 次生林 群落结构 高度级结构
下载PDF
福建大田栲树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26
4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2 位作者 吴承祯 宋萍 涂育合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200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罗浮栲(C.fabri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200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罗浮栲(C.fabri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栲树种群和罗浮栲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到Ⅲ级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高峰;3个优势种群从Ⅲ级幼苗向第4立木级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栲树、罗浮栲和樟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栲树种群在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及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罗浮栲种群在幼树阶段呈集群分布、中树阶段呈均匀分布、大树阶段呈随机分布;樟树种群在幼树及大树阶段呈均匀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不同区组规模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次生林 优势种 种群结构 结构动态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适宜经营密度 被引量:34
5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配状况差异明显,随着林分经营密度的降低,径级分布向大径木的方向偏移;不同规格材的出材量高低与林分密度相关密切.分析不同密度管理方式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冠幅与胸径和最大密度等相关数学模型,得出培育杉木大径材的适宜主伐密度18指数级为1 005~1 382株·hm-2,20指数级为959~1 319株·hm-2,确定了不同径级适宜经营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经营密度
下载PDF
不同种源雷公藤叶片营养元素及甲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龙凤 余传琼 +4 位作者 吴承祯 涂育合 林照授 洪伟 李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对引种定植于同一生长环境条件下的13个不同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种源叶片的营养元素(C、N、P、K、Ca、Mg)及雷公藤甲素(tripolide,TR)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叶片营养元素和TR含量的差异、地理变异程度以及各营... 对引种定植于同一生长环境条件下的13个不同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种源叶片的营养元素(C、N、P、K、Ca、Mg)及雷公藤甲素(tripolide,TR)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种源叶片营养元素和TR含量的差异、地理变异程度以及各营养元素间及其与TR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3个种源中,8个种源的营养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K>N>Mg>Ca>P;5个种源的顺序为C>K>N>Mg>P>Ca,且所有种源中限制性元素N、P含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N、P限制;2)不同种源雷公藤叶片的营养元素和TR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源94叶片TR含量最高(10.98mg/g),各种源叶片营养元素、TR含量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Mg变幅最大(变异系数为40.86%),N变幅最小(变异系数为8.61%);3)营养元素、TR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g与C,Mg与Ca呈显著正相关,K与Ca、C与N、N与Mg呈显著负相关;TR仅与C、P分别存在负相关和正相关.综合分析13个种源,虽然13A、4和X37种源均受N、P双重限制,但保持稳定的N/P,表明这3个种源雷公藤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较强,且X37的TR含量较高(8.81mg/g).通过对比不同种源叶片营养元素及TR含量的差异和地理变异规律,可为筛选适宜福建闽西林下经济推广种植的雷公藤地理种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不同种源 营养元素 雷公藤甲素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睿 洪伟 +5 位作者 郭文才 吴承祯 宋萍 钱莲文 范海兰 涂育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66-670,共5页
在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依不同坡向不同坡位设置8块样地,应用β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该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丝栗栲群落中物种周转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坡的阳坡,该结论对探索正红菇的生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应用二元属... 在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依不同坡向不同坡位设置8块样地,应用β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该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丝栗栲群落中物种周转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坡的阳坡,该结论对探索正红菇的生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应用二元属性数据进行测度,结果表明βWS与βT具有相同的生态学含义;βR能较好地反映该丝栗栲群落沿不同坡向及坡位的物种周转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丝栗栲 群落 物种周转速率
下载PDF
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及速生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仁华 蔡天贵 +7 位作者 陈国金 肖晖 涂育合 杨宗武 傅玉狮 黄春华 黄如金 黄金桃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6,共6页
1982年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16个县天然林中选择211株优树,从广西、广东等省(区)引进18株优树的单株球果,共计229个家系。1984年在生态上具有代表性的闽北邵武卫闽、闽东南仙游溪口、闽中大田桃源林场营造优... 1982年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16个县天然林中选择211株优树,从广西、广东等省(区)引进18株优树的单株球果,共计229个家系。1984年在生态上具有代表性的闽北邵武卫闽、闽东南仙游溪口、闽中大田桃源林场营造优树子代测定试验林。逐年调查树高、胸径、病虫害等10个性状。对多年多点调查数据进行变量分析、相关分析,计算各性状各家系的遗传力、遗传方差、环境方差;进行基因型稳定性分析;运用遗传距离指数理论、聚类分析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从中评选出高产稳定型速生优良家系19个,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8.30%,可在全省马尾松产区推广;13个适宜闽西北的高产优良家系,材积增益为21.07%;17个适宜闽东南的优良家系,材积增益为2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优树 子代 区域测定 遗传距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昕 涂育合 +3 位作者 洪伟 范文洁 黄贤松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内引种的24个雷公藤种源208株单株的1 248株扦插苗构建的雷公藤种质资源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公藤的生物量及其主要...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内引种的24个雷公藤种源208株单株的1 248株扦插苗构建的雷公藤种质资源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公藤的生物量及其主要器官如枝与根的生长决定。福建闽清、浙江江山、湖南湘乡、福建连城、福建大田、福建泰宁谢家龙、福建泰宁优树、福建德化、浙江武义、江西厢东、浙江松阳、浙江景宁种源雷公藤生长表现良好,可作为优良种源重点发展。利用聚类分析方法,除了福建仙游、福建永安和福建泰宁长坑外,浙江地区以及福建大部分地区雷公藤归为一类,因此该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源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地理种源 生长适宜性
下载PDF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4 位作者 闫淑君 吴承祯 宋萍 朱慧 涂育合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0-273,282,共5页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 58%和18 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栲树 次生林 植物区系
下载PDF
杉木不同产地家系定向培育大径材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蔡天贵 赵世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同时提高林分产量和大径材出材量; 分析了不同产地和不同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 11个产地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优于对照, 胸径生长都达到培育大径材标准; 筛选出50个速生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产地 家系 定向培育 大径材
下载PDF
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金国 董建文 +1 位作者 涂育合 孙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60-362,共3页
不同林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1级立地级上、林分密度为1740株儿m’的11年生湿地松人工... 不同林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1级立地级上、林分密度为1740株儿m’的11年生湿地松人工林的木材达到建筑材受力构件的最低等级要求.研究结果为湿地松人工林的定向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的力学性质
下载PDF
湿地松、火炬松与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涂育合 董建文 +1 位作者 陈永聪 陈存及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闽中山地 2 1~ 2 2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生长过程的研究表明 :在一般经营条件下 ,湿地松 2 1年生材积可比马尾松高 2 3 8% ,火炬松介于湿地松与马尾松之间。国外松胸径、树高在 8年生前为速生期 ,材积在前 14年生为速生期 ... 通过闽中山地 2 1~ 2 2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生长过程的研究表明 :在一般经营条件下 ,湿地松 2 1年生材积可比马尾松高 2 3 8% ,火炬松介于湿地松与马尾松之间。国外松胸径、树高在 8年生前为速生期 ,材积在前 14年生为速生期 ,持续时间短 ,18~ 2 0年生达数量成熟。马尾松的胸径速生期在 14年生 ,高生长的速生期在 14~ 16年生 ,材积在 2 0年生为速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马尾松 生长过程 工业原料林经营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4,19,共4页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18以上指数级)则差别不显著.杉木生长过程分析表明: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等高规格整地方式最终并不能改变立地质量,18年生以后整地效应逐渐消失,对杉木林分的终期生长量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整地方式 杉木幼林 比较研究 生长效应 立地条件 过程研究 作用效应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栽培试验及经营管理技术 被引量:25
15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栽培试验 经营管理
下载PDF
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2-315,共4页
通过实测61株凹叶厚朴样木胸径、树高和树皮产量,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树皮产量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模型y=0.9438643+0.02407896D2.040018H0.364... 通过实测61株凹叶厚朴样木胸径、树高和树皮产量,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树皮产量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模型y=0.9438643+0.02407896D2.040018H0.3646304,y=0.06606968D2.059642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9623和0.9583,可用于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胸径因子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比树高因子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树皮产量 改进单纯形法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凹叶厚朴二元立木材积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田有圳 黄金桃 林照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28-533,共6页
通过实测2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二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对... 通过实测2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二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检验统计量F不能服从F分布,说明不能用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拟合凹叶厚朴的材积方程;同时用模外25株凹叶厚朴样木进行检验,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的二元材积方程的理论材积与实测材积相吻合.采用遗传算法建立的立木材积方程编制了凹叶厚朴的胸径、树高二元材积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立木材积方程 凹叶厚朴 遗传算法 三次设计法 改进单纯形法 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湿地松纸浆采脂两用林适宜经营密度及培育模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建文 涂育合 +1 位作者 范辉华 张兴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对福建中部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 湿地松速生期早, 是培育短周期纸浆林的优良树种, 也是采脂的良好树种。湿地松纸浆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071 5 时, 可实现短周期内较高的蓄积量, 同时单株充分生长, 以利采脂。... 对福建中部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 湿地松速生期早, 是培育短周期纸浆林的优良树种, 也是采脂的良好树种。湿地松纸浆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071 5 时, 可实现短周期内较高的蓄积量, 同时单株充分生长, 以利采脂。建立了湿地松生长模型, 导出了不同林龄湿地松纸浆采脂两用林的经营密度上限。根据湿地松短周期的培育目标, 确定出湿地松纸浆采脂两用林的4 种培育模式, 可实现林分总蓄积分别为21061 m 3·h m - 2 , 23510 m 3·hm - 2 , 24268 m 3·h m - 2 和27324 m 3·h m - 2 , 并可采脂10 a 。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纸浆 采脂 两用林 经营密度 培育模式
下载PDF
福建山地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 被引量:27
19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廖祖辉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在闽北、闽中山地,通过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立地控制与林分施肥等主要措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优化方案,即选用杉木优良家系,选择18指数以上的立地,初植密度 1 800-2 505株/hm2,间伐后保... 在闽北、闽中山地,通过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立地控制与林分施肥等主要措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优化方案,即选用杉木优良家系,选择18指数以上的立地,初植密度 1 800-2 505株/hm2,间伐后保留密度1 100-1 200株/hm2,可不施肥。为杉木大径材的目标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下载PDF
棉卷叶野螟的生物学与防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志远 涂育合 +1 位作者 黄德龙 肖长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50-357,共8页
棉卷叶野螟是绿篱植物——木槿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大田,室内饲养1年发生5~6代,野外世代重叠,每代历期31~47天,以老熟幼虫在地上或草丛中结薄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笫1代幼虫,10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越冬,部分继续发育为下代,直... 棉卷叶野螟是绿篱植物——木槿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大田,室内饲养1年发生5~6代,野外世代重叠,每代历期31~47天,以老熟幼虫在地上或草丛中结薄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笫1代幼虫,10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越冬,部分继续发育为下代,直至12月中旬才越冬。幼虫6龄,卷叶为害,在室内对2~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3000或5000倍液,80%敌敌畏3000或5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5000或10000倍液,田间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洒,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卷叶野螟 生物学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