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R实践如何影响企业品牌及声誉?——近十年来相关研究的评估与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邓理峰 涂胜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31,共7页
2006—2008年期间我国先后颁布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的政策或法规,此后十多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SR)日益成为备受国内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问题。CSR实践往往与企业声誉及品牌管理关系紧密,因而围绕着CSR与企业品牌及声誉的关系,来自不同学... 2006—2008年期间我国先后颁布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的政策或法规,此后十多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SR)日益成为备受国内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问题。CSR实践往往与企业声誉及品牌管理关系紧密,因而围绕着CSR与企业品牌及声誉的关系,来自不同学科的学人在过去十年间生产了大量的研究论文。然而,由于不同学科学人所用理论概念及其所关注问题的差异,该领域里的知识生产呈现出碎片化和缺乏关联互动的特征。通过考察国内学者以CSR与企业声誉及企业品牌之间关系为主题的主要中英文论文,探索性地呈现了相关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知识差距,并提出了拓展对传播的理解(交往论)、深度媒介化如何影响CSR过程,以及结合使用数据挖掘及质化研究方法等路径,以期从传播学的理论和概念出发,来弥合相关的知识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声誉 企业品牌
下载PDF
(1997-2016)理想的“外衣”:《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与集体记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章震 涂胜彬 +3 位作者 陈席元 宋磊晨 能青青 范炜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28,共12页
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 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年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探讨《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界、中国社会呈现出何种变迁关系,《南方周末》在此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被再次提起,不同的行动主体又为何对此进行集体记忆,其间又有何种社会意涵。研究发现:1.过去二十年中,《南方周末》经历了启蒙者、记录者/监督者和解释者等角色认知的变迁,总体上处于"混合型"的角色认知。另外,由于调查的式微,《南方周末》被迫转变为解释者角色。新年献词极力塑造《南方周末》的职业权威和合法性,但其所倡导的社会观念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借助往年焦点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策略行为",是"事件驱动"而非"价值驱动"。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话语实践受到总体政经结构、地方宣传领导人更迭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2.在社交媒体上,微博用户总体建构了《南方周末》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光荣与梦想"。在论述"过去-现在"、"理想-实践"和"传统媒体-互联网冲击"三类关系的话语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江艺平退休"和"沈灏被抓"的焦点事件中,网民话语都指向职业模范的离场与"倒塌",映射《南方周末》光辉不再。但也有差异,"江艺平退休"指向新闻业的"时代结束","沈灏被抓"指向中国媒体"制度缺陷"。3.话语若从组织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其周围的结构性条件和行动主体将发生位移,原本的话语也将赋予新的社会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周末 新年献词 话语变迁 微博 集体记忆
原文传递
青年学生的核电认知、态度及核电科普偏好——基于广州大学城的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邓理峰 涂胜彬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4,81,共7页
本文采用了焦点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大学生对于核电的认知与态度现状进行了研究。此项调研发现,无论是自我评估还是实际掌握的程度,受访学生对于核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均较低。对于人类使用核能和我国发... 本文采用了焦点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大学生对于核电的认知与态度现状进行了研究。此项调研发现,无论是自我评估还是实际掌握的程度,受访学生对于核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均较低。对于人类使用核能和我国发展核电,多数受访学生持支持态度。受访学生最信赖的核电科普信源是核电领域里的专家、学术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对于核电科普,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纪录片形式,获取有关核电安全、辐射防范和政府监管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本文运用一般统计描述、交叉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在核电认知与态度上的性别、专业和地域差异,以及核电态度影响因素,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核电科普工作铺垫基础,从而提升青年学生对国家低碳能源与核电战略的知情了解和认同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认知 态度 大学生 核电科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