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后心力衰竭预后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涂颉洪 李军华 +3 位作者 江小杰 黄鑫 肖冬平 郑春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165-5167,共3页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心力衰竭预后效果。方法选取120例AMI直接PCI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贝那普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心力衰竭预后效果。方法选取120例AMI直接PCI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贝那普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6、9、12个月,观察组血浆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部分指标及心室重构部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直接PCI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边支支架微突T支架技术治疗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涂颉洪 李顺辉 +3 位作者 颜友良 陈晖 童一帆 李军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8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观察边支支架微突T支架技术(TAP)治疗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并与双对吻挤压支架技术(DK-Crush)作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3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一科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作... 目的探讨观察边支支架微突T支架技术(TAP)治疗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并与双对吻挤压支架技术(DK-Crush)作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3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一科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TAP组(40例)和DK-Crus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的手术成功率、分叉病变情况、术中使用器械情况(支架数量,球囊数量)、手术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使用量、住院期间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手术即刻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患者的使用球囊数量、造影剂量少于DK-Cru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患者的手术X线曝光时间短于DK-Cru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的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6~12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技术治疗冠状动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临床近期及远期疗效与DK-Crush技术相当,但明显缩短了手术曝光时间,减少了造影剂使用量,减少了手术器械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Crush 边支支架微突T支架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涂颉洪 戴月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688-689,726,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发病后12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直接...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发病后12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直接PCI前及直接PCI后第7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并按治疗后第7天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低于100pg/ml,B组100—400pg/ml,C组高于400pg/ml,PCI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PCI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组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直接PCI后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BNP水平可能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脑利钠肽 心功能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涂颉洪 戴月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将212例H型高血压(Hcy>10μmol/L)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彩超显示有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0例,对...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将212例H型高血压(Hcy>10μmol/L)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彩超显示有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2例,分别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和依那普利片,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水平、血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血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及血Hcy水平,并可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顺辉 张卫 +2 位作者 涂颉洪 刘丽赟 熊强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8例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X线、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SDHVD+CHD),选择同期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CHD)...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8例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X线、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SDHVD+CHD),选择同期冠心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CHD)。并对两组的年龄、心功能、冠脉血管病变、脂代谢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重度SDHVD检出率增加;年龄、TC、LDL-C、HDL-C、FIB、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组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SDHVD随年龄增加而病情加重,TC、LDL-C、HDL-C、FIB明显增高,冠脉病变总支数、钙化或弥漫性病变明显增多,易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应重视SDHVD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冠心病 老年人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顺辉 涂颉洪 +2 位作者 张卫 刘丽赟 熊强珍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7期3115-3117,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86例。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用药组)三组,每组各62例...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86例。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用药组)三组,每组各62例。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20mg,每天一次;非诺贝特组采用非诺贝特200mg,一天一次;联合用药组采用辛伐他汀20mg+非诺贝特200mg,一天一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三组血脂参数变化、疗效评价以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比治疗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比治疗前上升,联合用药组TC、LDL—C、TG三项水平下降的幅度及HKL-C升高的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的两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较单独用药更有效.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注意掌握服药方法及适应症,定期监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联合用药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陈晖 颜友良 +3 位作者 李顺辉 李秀丽 涂颉洪 刘丽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48-295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其他调脂药常规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2天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光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间Scr、BUN、Ccr、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前术后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第1天及第2天两组间CysC、GFR比较,阿托伐他汀组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s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对比剂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8
作者 李顺辉 涂颉洪 +2 位作者 张卫 刘丽赟 熊强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3期2875-2877,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X线摄片、超声心电图以及治疗资料.结果 肺心病出现典型心...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总结分析其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X线摄片、超声心电图以及治疗资料.结果 肺心病出现典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电图左心导联动态缺血性改变、左前半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反复出现左心衰竭伴有左心扩大者,应考虑合并冠心病.处理时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区别对待.结论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要根据诊断结果,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针对病因与并发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临床特点 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梅小春 涂颉洪 +3 位作者 颜友良 李顺辉 高招波 张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为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为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为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为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以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Hcy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支病变血浆Hcy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水平(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江小杰 刘方鹏 +1 位作者 涂颉洪 李顺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8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稳心颗粒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5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3例... 目的观察胺碘酮、稳心颗粒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5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3例(以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改善情况,检测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比较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时两组心绞痛、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律失常、心绞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血液流动力学指标血浆比粘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动力学指标及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观察组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1,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以胺碘酮、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律失常得到改善,血液流动力学恢复,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老年 冠心病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下载PDF
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华 李顺辉 涂颉洪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34期4916-4918,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南昌市第一医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南昌市第一医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EDV、LVESV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K-MB、cTnI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O水平高于治疗前,E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与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用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恢复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心功能 心肌损伤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顺辉 张卫 +2 位作者 涂颉洪 刘丽赟 熊强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卧床、监护、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中药活血化...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卧床、监护、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中药活血化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以外加静脉溶栓治疗,采用1000000U尿激酶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静滴,30min内滴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0.56%,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率为5.56%,总有效率为3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h后,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K、CK-MB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治疗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方便、有效,应用较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
下载PDF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案对老年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
13
作者 涂颉洪 戴月 +3 位作者 江小杰 李军华 肖冬平 黄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4-1797,共4页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对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90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为A、B、C三组,每组3...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对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90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术前3 d开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B组患者术前1 d开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C组术前不使用。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发热、感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抗菌药物成本-效果比及炎性因子水平表达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发热患者占比、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术后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及成本-效果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同时,B组成本-效果比低于A组(P<0.05)。结论 老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1 d,术后3 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感染,降低治疗费用,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使用 抗菌药物 老年患者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术后感染
原文传递
休克指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靓淇 闵珺 +3 位作者 刘丽赟 涂颉洪 陈晖 李顺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估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评估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8年8月),搜集有关SI预测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文章,评估SI与STME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9篇文献,包括STEMI患者22 607例,其中高SI患者6 258例(高SI组),正常SI患者16 349例(正常SI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正常SI组短期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RR:0.48,95%CI:0.44~0.53,P<0.01)、死亡(RR:0.27,95%CI:0.23~0.31,P<0.01)、心源性休克(RR:0.20,95%CI:0.10~0.41,P<0.01)、致命性心律失常(RR:0.49,95%CI:0.42~0.57,P<0.01)的风险均显著低于高SI组;正常SI组30 d内出现死亡的风险显著低于高SI组(RR:0.40,95%CI:0.26~0.62,P<0.01);正常SI组1年内发生MACE事件(RR:0.35,95%CI:0.23~0.54,P<0.01)、死亡(RR:0.27,95%CI:0.11~0.66,P<0.01)、心力衰竭(RR:0.26,95%CI:0.14~0.49,P<0.01)、心源性休克(RR:0.15,95%CI:0.12~0.18,P<0.01)的风险均显著低于高SI组;两组患者30 d及1年内再发心肌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能够有效预测STEMI患者短期、30 d及长期预后,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算的观察STEMI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 预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秋水仙碱预防心脏手术及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靓淇 刘丽赟 +2 位作者 衷涛 涂颉洪 李顺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估秋水仙碱在预防心脏手术及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房颤)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8月),搜... 目的:评估秋水仙碱在预防心脏手术及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房颤)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8月),搜集有关秋水仙碱应用于心脏手术及射频消融术的相关文章,评估秋水仙碱在降低术后房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包含手术患者1779例,其中秋水仙碱组891例,对照组888例。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秋水仙碱组发生房颤的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56~0.82,P<0.05),并且秋水仙碱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32,P<0.05);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使用秋水仙碱术后再发房颤的风险也明显低于对照组(RR:0.57,95%CI:0.43~0.78,P<0.05)。但是秋水仙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RR=2.64,P<0.05)。结论:秋水仙碱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脏外科手术及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风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心脏手术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