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地沟油变成航空燃油——专访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任德章
1
作者 涵薏 《大飞机》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是飞机涡轮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高性能燃料。同时,在中国,每年废弃油脂(地沟油)就有1000万吨。如今,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物质因为高科技的加入“走”到了一起。今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任德章... 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是飞机涡轮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高性能燃料。同时,在中国,每年废弃油脂(地沟油)就有1000万吨。如今,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物质因为高科技的加入“走”到了一起。今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任德章突破了传统工艺,让地沟油在温和条件下转变为航空煤油,“在温和条件下转化废弃油脂为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在今年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一经亮相就引起众多客商关注,成为上交会上的一个技术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废弃油脂 航空燃料 航空煤油 温和条件 涡轮发动机 航空燃油 上海海洋大学
原文传递
郭永怀 让世界航空界致敬的中国科学家
2
作者 涵薏 《大飞机》 2022年第2期16-21,共6页
郭永怀(1909-1968)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空间飞行器运行中存在“三大障碍”,分别是声障、热障和黑障。所谓声障是指当飞机速度接近音速时,飞机的阻力会剧增,并引起机... 郭永怀(1909-1968)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空间飞行器运行中存在“三大障碍”,分别是声障、热障和黑障。所谓声障是指当飞机速度接近音速时,飞机的阻力会剧增,并引起机体强烈振动、操纵失灵等,最终会造成机身破裂,机毁人亡。而破解声障难题后,科学家又发现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达到2倍声速时,其前端温度可达100℃;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达到3倍声速时,其前端温度可达350℃,超过了铝合金的极限温度,使其强度大大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器 空气动力学 飞行速度 航空界 郭永怀 近代力学 极限温度 黑障
原文传递
长空无崖任搏击 咏之骏烈诵清芬——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
3
作者 涵薏 《大飞机》 2021年第11期12-18,共7页
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唯一的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91岁的飞机设计大师顾诵... 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中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唯一的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91岁的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月3日上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设计大师 终身成就奖 空气动力设计 航空工业 航空界
原文传递
控制噪音,增多飞机的航路——访流体力学专家陈十一院士
4
作者 涵薏 《大飞机》 2021年第3期23-24,共2页
陈十一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至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5年至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 陈十一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流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至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5年至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工业装置与日常生活中,江河急流、空气流动、烟囱排烟等都是湍流。湍流研究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应用基础课题,是影响国家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副校长 流体力学 国家科学院院士 研究生院院长 湍流研究 空气流动
原文传递
中国飞往美国的飞机为什么不横穿太平洋
5
作者 涵薏 《大飞机》 2021年第7期78-79,共2页
人类的飞机第一次横跨太平洋是在1928年,是由澳大利亚飞行员查利斯·金斯福·斯密思和乌而执飞的。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并非连续飞行,而是从旧金山起飞,经停夏威夷、斐济后,才抵达澳大利亚,完成整个航程。1997年7月20日,中国南方... 人类的飞机第一次横跨太平洋是在1928年,是由澳大利亚飞行员查利斯·金斯福·斯密思和乌而执飞的。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并非连续飞行,而是从旧金山起飞,经停夏威夷、斐济后,才抵达澳大利亚,完成整个航程。1997年7月20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200ER飞机,由广州出发,历时13小时13分钟,飞抵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间断横穿太平洋的商业飞行。这次飞跃,成就了由中国飞行员书写的一段光辉传奇,永久地载入了世界民用航空的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民用航空 夏威夷 飞行员 太平洋 美国洛杉矶 旧金山
原文传递
话说声障
6
作者 涵薏 《大飞机》 2021年第2期82-83,共2页
在基础物理学中,科学家们很早就测得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声速为340米/秒,大约是1224公里/小时(约760英里/小时)。大于这个速度就被称为超声速。1740年,欧洲人罗宾斯在进行炮弹实验时,发现当炮弹时... 在基础物理学中,科学家们很早就测得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声速为340米/秒,大约是1224公里/小时(约760英里/小时)。大于这个速度就被称为超声速。1740年,欧洲人罗宾斯在进行炮弹实验时,发现当炮弹时速超过820英里,即大于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时,炮弹受到的阻力会突然增加,远远偏离牛顿的平方阻力公式。但是,超过声速以后,阻力又开始下降,逐渐趋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宾斯 传播速度 标准大气压 声速 阻力公式 欧洲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