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莉莉 何娜 +3 位作者 邓淑敏 淦伟强 谢日华 高志良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调查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10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 目的调查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10例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发生衰弱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应用R Studia(4.1.1)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拟合效果。选取同一所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符合标准的139例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验证。结果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为19.9%。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4个危险因素:年龄(OR=1.042)、血红蛋白值(OR=0.982)、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得分(OR=1.293)、体力活动水平(OR=0.482)。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是0.747,95%CI(0.686,0.807)。Hosmer-Lemeshow检验,χ^(2)=5.669,P=0.684,灵敏度为64.0%,特异度为76.5%,准确率为80.2%。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是0.775,95%CI(0.668,0.883)。Hosmer-Lemeshow检验,χ^(2)=15.077,P=0.058,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56.9%,准确率为84.2%。结论构建的乙肝肝硬化住院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识别和筛选衰弱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肝硬化 衰弱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三种HCV 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的结果分析及应用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淦伟强 黄小慧 +2 位作者 谭雷 严颖 林潮双 《新医学》 2015年第6期373-377,共5页
目的:比较3种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采用国产 A 试剂(磁珠分离法)、国产 B 试剂(荧光探针法)和目前国际临床广泛应用的 C试剂(内标法)同时检测110例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血液样本及梯度稀... 目的:比较3种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采用国产 A 试剂(磁珠分离法)、国产 B 试剂(荧光探针法)和目前国际临床广泛应用的 C试剂(内标法)同时检测110例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血液样本及梯度稀释的强阳性标本,从试剂间的相关性、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等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 和 B、A 和 C、B 和 C 试剂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917、0.860(P 均<0.01)。在3种方法均有数值的58例标本中,3种试剂所检出的 HCV RN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低病毒载量(<103 IU /ml)组中,3种试剂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 试剂灵敏度最高,A 试剂次之,B 试剂最低。当病毒载量在2.00&#215;103~2.00&#215;106 IU /ml 时,3种试剂的定量结果与理论值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重复性,其检测浓度的平均值与理论浓度的双对数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0.9823、0.9999(P 均<0.01);当病毒载量为2.00&#215;102 IU /ml 时,C 试剂的检测结果最接近,A 试剂次之,B 试剂未能检出。结论C 试剂作为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临床 HCV RNA 定量检测的试剂,优势明显;国产 A 试剂总体性能优于 B 试剂,且费用较国外试剂低廉,性价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毒 核酸定量 试剂 检测
下载PDF
关于防控疫情一线科室医护人员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与建议 被引量:19
3
作者 石云锋 师小函 +3 位作者 梁晶晶 淦伟强 张天托 吴本权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nCoV感染的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概述,介绍2019-nCoV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重点描述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救治患者、救治重症患者中的支持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 感染性疾病科 医护人员 防护
下载PDF
肺部受累是重症登革热的早期线索 被引量:2
4
作者 石云锋 师小函 +4 位作者 周来知 巴俊慧 淦伟强 童裕维 吴本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4-780,共7页
【目的】分析肺部受累与重症登革热(SD)的关系,以提高对SD的早期识别。【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27例登革热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与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探索肺部受累与SD的关... 【目的】分析肺部受累与重症登革热(SD)的关系,以提高对SD的早期识别。【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27例登革热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与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探索肺部受累与SD的关系。【结果】老年、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者在登革热肺部受累组明显高于肺部未受累组(χ^2=25.146、3.847、10.326、7.177和5.355,P=0.000、0.050、0.001、0.007和0.021)。咳嗽、气促发生率在肺部受累组明显增高(χ^2=11.465、6.068;P=0.001、0.014),在SD亚组也明显高于普通登革热亚组(χ^2=4.585、6.717;P=0.032、0.010)。肺部受累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增高(Z=-2.591、-3.033;P=0.010、0.002)。胸腔积液在SD亚组发生率高(χ^2=4.987,P=0.026),双肺炎性渗出与SD有相关性(χ^2=5.910,P=0.015)。肺部受累组易并发急性肝、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χ^2=7.044、7.059、11.315,P=0.008、0.008、0.001)。肺部受累组抗病毒、抗细菌及两者联合用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肺部未受累组(χ^2分别为13.156、32.845与12.684,P均<0.001)。【结论】老年、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登革热患者易并发肺部受累,咳嗽、气促、胸腔积液及双肺炎性渗出等肺部受累情况在SD中比例增高,应关注这些表现的登革热病例进展至S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肺部受累 重症登革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转归中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文雄 淦伟强 +2 位作者 严颖 张晓红 谢奇峰 《新医学》 2012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与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与临床转归关系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之和的最大值所对应的脑脊液隐...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与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与临床转归关系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之和的最大值所对应的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为分界点,分为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低量)组31例和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高量)组21例,比较抗真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阴转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抗真菌治疗后低量组的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为52%,高量组的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量组治愈率48%,好转率23%,总有效率71%;高量组治愈率14%,好转率14%,总有效率29%,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计数<2125个/ml者相比于≥2125个/ml者,抗真菌治疗后脑脊液隐球菌阴转率高,临床转归好,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是评估治疗效果和临床转归的一个实用、便捷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负荷量 脑脊液 临床转归
下载PDF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奥密克戎版) 被引量:2
6
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组 吴本权 +6 位作者 淦伟强 张永标 胡昔权 李莉莉 崇雨田 周宇麒 林炳亮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其传播性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所引起的重症、危重症病例急剧增多对医疗系统提出巨大挑战,如何构建高效的救治体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其传播性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所引起的重症、危重症病例急剧增多对医疗系统提出巨大挑战,如何构建高效的救治体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为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组织院内相关专家撰写本诊疗方案,规范患者收治流程,甄别重症、危重症病例,制定救治方案及护理、康复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 救治体系 重症 护理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持续阳性的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彭亮喷 淦伟强 +4 位作者 郑玉宝 陈幼明 刘静 邬喆斌 高志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0,共8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持续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照数据类型的不同,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三院感染科随访...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持续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照数据类型的不同,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三院感染科随访病例库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随访4年,按照HBeAg转阴的时间,将患者HBsAg≤3年转阴(A组)及>3年转阴或持续阳性(B组)分为两组,分别为87、14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及基线与复诊过程中的肝生物化学指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家族史、肝癌家族史、治疗前肝硬化情况、治疗前合并脂肪肝情况及基线HBsAg、抗-HBc、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基线时B组HBV DNA和HBeAg显著高于A组,P值均≤0.001。基线时A组天冬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显著高于B组。两组患者乙型肝炎家族史比例B组(69.0%)明显高于A组(50.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5);B组母亲患乙型肝炎比例(25.5%)显著高于A组(11.5%),P=0.010。治疗过程中B组HBV DNA定量在0.5年和1年时显著高于A组(P≤0.002);HBV DNA<100 IU/ml的比例在6个月及1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27,P<0.001和χ^(2)=11.779,P=0.001)。在第2年和第4年时,B组HBsAg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在治疗全程,B组HBeAg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01)。共有7例患者在随访中发生了肝硬化或肝癌,其中A组3例,B组4例(P>0.05)。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有部分患者HBeAg呈持续阳性,这部分患者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及母亲患有乙型肝炎的比例显著较高,HBV DNA早期(1年及以内)复常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家族史 特征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外泌体HBV-miR-3与现有病毒学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淦伟强 陈希 +4 位作者 朱翔 崔毅峙 刘静 王通 高志良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外泌体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miR-3表达及其与生化学、现有病毒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无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外周血血清4...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外泌体中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miR-3表达及其与生化学、现有病毒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无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外周血血清48份,健康对照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脂肪肝患者血清各12份,提取血清外泌体并检测HBV-miR-3滴度。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前基因组RNA(pgRNA)等指标。分析CHB患者HBV-miR-3与现有病毒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HBV-miR-3仅在CHB患者中检出,浓度为(6.41±3.55)log10 copies/mL,在健康对照者、丙型肝炎患者及脂肪肝患者外周血外泌体中均未检出。HBV miR-3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无明显相关性(R2=0.047,P>0.05),与HBV DNA、pgRNA、HBsAg呈正相关(R2=0.311、0.336、0.811,P均<0.05),其中与HBsAg高度相关。e抗原阳性患者HBV-miR-3滴度显著高于e抗原阴性患者[(5.88±2.03)log10 copies/mL vs.(2.38±1.96)log10 copies/mL,P<0.05)]。在HBV DNA高病毒载量组、中病毒载量组、低病毒载量组和阴性组中HBV-miR-3定量分别为(9.09±1.08)、(6.08±2.19)、(5.24±4.23)和(4.55±3.96)log10 copies/mL,两两比较,高病毒载量组miR-3定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miR-3可在CHB患者外周血血清外泌体中检测到。在无抗病毒治疗CHB患者中,HBV-miR-3与HBsAg、HBV DNA、pgRNA呈正相关,其中与HBsAg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标记物 外泌体 MICRORNA pgRNA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淦伟强 高志良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43-546,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慢性HBV感染可进展为各种类型终末期肝病,包括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等。据估计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2.4亿,每年约超过88.7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1-2]。2018年全球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慢性HBV感染可进展为各种类型终末期肝病,包括肝衰竭、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等。据估计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2.4亿,每年约超过88.7万人死于HBV相关终末期肝病[1-2]。2018年全球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综合分析数据显示,我国HBV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6.1%[3],据此推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有8600万,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2015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提出CHB功能性治愈(临床治愈)的概念,即停止治疗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消失伴ALT恢复正常和肝脏组织学改善。该指南中明确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对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CHB的临床治愈[4]。随后世界主要的肝病学会包括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和欧洲肝病学会(EASL),陆续确认了临床治愈的概念[5]。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于2019年11月发布了乙肝治愈的相关策略文件[6]。追求CHB的临床治愈已成为肝病专家共同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治愈 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HBeAg状态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赖菁 淦伟强 +3 位作者 谢冬英 张卡 柯伟民 高志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HBeAg状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陛分析107例ACLF患者临终前29~56d、15~28d和0~14d血清HBeAg、抗-HBe和HBV DNA载量,比较不同HBeAg状态和时间段患者的HBV DNA... 目的探讨不同HBeAg状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陛分析107例ACLF患者临终前29~56d、15~28d和0~14d血清HBeAg、抗-HBe和HBV DNA载量,比较不同HBeAg状态和时间段患者的HBV DNA载量差异。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HBeAg(+)患者37例,上述3个时间段HBV DNA载量依次为(6.11±1.63)、(5.61±1.50)、(5.29±1.96)log10拷贝/ml;70例抗-HBe(+)患者顺次为(4.63±1.82)、(5.81±1.78)、(4.93±1.73)log10拷贝/ml。HBeAg(+)组与抗。HBe(+)组相同时间段比较,HBV DNA载量在临终前29~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5,P〈0.05),但临终前15~28d和0~14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三个时段HBV DNA载量的两两比较,HBeAg(+)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e(+)组在临终前29~56d与15~28d或0~14d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终前15~28d和0~14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结论在致死性ACLF的启动,HBeAg(+)患者HBV DNA水平高于抗-HBe(+)者。随着肝衰竭恶化,HBeAg(+)患者HBV DNA载量维持一定水平,而抗-HBe(+)患者HBV DNA载量在终末期呈下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肝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素交叉过敏2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赖菁 淦伟强 +1 位作者 黄丽芬 陈幼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892-1893,共2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药物与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报道厄他培南与青霉素交叉过敏的病历资料2例,并检索1986年1月~2010年1月多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收集到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素交叉过敏相关文献9篇共716例,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药物与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报道厄他培南与青霉素交叉过敏的病历资料2例,并检索1986年1月~2010年1月多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收集到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素交叉过敏相关文献9篇共71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几率高于无青霉素过敏者,过敏反应可发生于用药后15min~49d,及时撤药或经抗过敏治疗后患者转归均较好。结论:临床应重视碳青霉烯类与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的监测,坚持合理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青霉素 交叉过敏 病例报道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12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苏杞敏 王轶 +1 位作者 陈慧婷 淦伟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16-920,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AIH-PBC OS患者122例,对患者的临床、血清...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AIH-PBC OS患者122例,对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伴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AIH-PBC OS患者男女比例为1∶12,平均发病年龄(48.8±11.4)岁,确诊年龄(51.2±10.2)岁,病程(2.0±3.7)年。诊断为慢性肝炎50例(41.0%),肝硬化69例(56.6%)(其中代偿性肝硬化18例,失代偿性肝硬化51例),急性肝衰竭2例(1.6%)。28例(23.0%)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球蛋白(GLB)、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升高,血红蛋白(HGB)和白蛋白(ALB)明显下降。57例(46.7%)血清IgG升高,58例(47.6%)IgM水平升高。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抗线粒体抗体M2型抗体(AMA-M2)阳性率、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gp210阳性率、sp100阳性率分别为94.0%、79.5%、3.2%、18.0%、8.2%。影像学提示,肝硬化51例(41.8%),门静脉高压32例(26.2%),脾大76例(62.3%),腹腔积液31例(25.4%)。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AIH-PBC OS患者可见肝小叶界面炎,汇管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小胆管病变,73.7%同时伴有AIH-PBC特征。结论AIH-PBC OS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更类似于PBC,但免疫学和病理结果更类似于AIH;同时伴有HGB下降,血脂代谢障碍,且易于并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 肝炎 自身免疫性 重叠综合征
原文传递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映夫 许镇 +5 位作者 陆丽蓉 淦伟强 佘兰辉 刘迎 宁钢 林潮双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5-222,共8页
目的探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_ACLF)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取HBV—ACLF组患者25例,CHB组患者42例,健康志愿者18名作为健康对照。抽取实验对象的外周血标本提取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_ACLF)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取HBV—ACLF组患者25例,CHB组患者42例,健康志愿者18名作为健康对照。抽取实验对象的外周血标本提取PBMC,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频率、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频率。对HBV-ACLF组患者随访观察8周。3组实验对象的MDSC频率、CD4^+/CD8^+T淋巴细胞频率均进行组间多重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患者的MDSC频率与CD4^+/CD8^+T淋巴细胞频率、生物化学指标、病毒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HBV-ACLF组患者MDSC频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MDSC频率在HBV-ACLF患者PBMC中显著升高,在健康对照组、CHB组、HBV-ACLF组呈逐渐增高趋势,3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6.823,P〈0.01),且中晚期MDSC频率高于早期(t=-3.214,P〈0.01);MDSC频率与ALT、TBil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5和0.743,均P〈0.01),与CD4^+T淋巴细胞频率(r=-0.345,JP〈0.05)、CD8^+T细胞频率亦呈负相关(r=-0.460,P〈0.01),亦与白蛋白、PT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2和-0.673,均P〈0.01);HBV-ACLF组患者MDSC频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541,P〈0.01),与短期病死率(4周)有关(56%比44%,t=2.262,P〈0.05),与患者是否出现腹水有关(t=2.137,P〈0.05)。结论MDSC频率与HBV-ACLF的病情进展及短期死亡率相关,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慢加急性肝衰竭 髓源性抑制细胞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96例肺部受累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4
作者 师小函 石云锋 +4 位作者 淦伟强 巴俊慧 罗进梅 王艳红 吴本权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分析登革热肺部受累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14年7月-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肺部受累登革热病例,其中重症登革热42例和普通登革热54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治疗与预后... 目的分析登革热肺部受累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14年7月-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肺部受累登革热病例,其中重症登革热42例和普通登革热54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治疗与预后。结果肺部受累病例中,重症登革热比例高达43.8%。重症登革热组高血压基础疾病者比例高于普通登革热组(38.1%vs.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重症登革热组血小板(46.5×10~9/L)明显低于普通登革热组(55.5×10~9/L),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分别为96.0、54.0、355.0、9.0、336.0、101.0 U/L)均明显高于普通登革热组(分别为55.0、39.0、139.0、8.0、267.5、36.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登革热肺部损害影像表现为炎性渗出51例(53.1%),纹理增粗45例(46.9%),胸腔积液8例(8.3%),胸膜增厚4例(4.2%),间质性肺炎1例(1.0%)。肺部受累病例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登革热组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临床死亡1例。结论肺部受累登革热病例发生重症登革热几率高,对合并高血压、血小板明显降低、转氨酶及肌酶升高明显的肺部受累登革热病例应密切监测其进展至重症登革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重症登革热 肺部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