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新入侵害虫长林小蠹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承锦 赵文 +2 位作者 淮稳霞 林若竹 姚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0-861,共12页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是国际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危害多种针叶树。近期,我国山东省泰安市、威海市和烟台市相继发现该小蠹,其主要危害树种为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a Parl。为深入了解和掌握长林小蠹生物学、流行规律...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是国际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危害多种针叶树。近期,我国山东省泰安市、威海市和烟台市相继发现该小蠹,其主要危害树种为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a Parl。为深入了解和掌握长林小蠹生物学、流行规律,以及潜在风险,进而为制定相应检疫管理和防治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与新信息,本文对其外部形态、生物学特征、携带真菌和线虫种类、我国种群来源及潜在分布、现有检疫和防治措施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并对长林小蠹未来需开展的相关调查与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害虫 生物生态学 检疫和防治措施 松树
下载PDF
金银花黑斑病病原菌番茄匍柄霉的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刘端冲 杨金库 +3 位作者 林若竹 姚艳 淮稳霞 赵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9,共10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引起金银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金银花叶片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多基因序列分析(ITS、gpd和EF-1α序列)和致病性测定进行病原物种鉴定。[结果]在形态学上... [目的]分离并鉴定引起金银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发病金银花叶片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多基因序列分析(ITS、gpd和EF-1α序列)和致病性测定进行病原物种鉴定。[结果]在形态学上,分离获得的菌株YP4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灰白或黄白色棉毛状,与番茄匍柄霉的菌落特征相符;在基于ITS、gpd和EF-1α序列联合构建的3种系统发育树中,供试菌株YP4均以较高支持率与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聚在同一分支上;致病性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菌株YP4接种至金银花叶片上和番茄叶片上均可产生病斑,并可再分离获得其纯菌株;因此,结合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学以及致病性测定,该病原真菌被鉴定为番茄匍柄霉。[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引起河北省金银花黑斑病的病原菌为番茄匍柄霉,这是该病菌在我国危害金银花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黑斑病 番茄匍柄霉
下载PDF
中国局部地区草坪立枯丝核菌的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淮稳霞 程衬衬 +1 位作者 李东林 赵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4期200-205,共6页
为了鉴定草坪褐斑立枯丝核病菌的融合群类型并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对11株分离自草坪草和4株分离自土壤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rDNA-ITS测序,结合Gen Bank中登录的立枯丝核菌14融合群或亚群的代表性菌株及禾谷丝核菌(R.c... 为了鉴定草坪褐斑立枯丝核病菌的融合群类型并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对11株分离自草坪草和4株分离自土壤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rDNA-ITS测序,结合Gen Bank中登录的立枯丝核菌14融合群或亚群的代表性菌株及禾谷丝核菌(R.cerealis)、玉蜀黍丝核菌(R.zeae)和水稻丝核菌(R.oryzae)3个近缘种,共45条ITS序列进行了分析,利用MEGA4.1软件建立ITS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各融合群代表菌株及所有供试菌株聚为一组;该组又可细分为14个遗传聚亚类,隶属同一融合群的代表菌株聚在同一亚组,供试15株立枯丝核菌归入AG2-2和AG1-IA2个融合群。这些结果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可靠依据,并进一步验证了ITS序列分析法是区分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或亚融合群菌株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褐斑病 立枯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RDNA-ITS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少帅 赵文 +2 位作者 姚艳 淮稳霞 肖文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分析同一采样地、同一生境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的关系,寻找与枯死症状可能相关的特征。[方法]通过超声提取、HPLC检测分析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样品中水杨酸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 [目的]分析同一采样地、同一生境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的关系,寻找与枯死症状可能相关的特征。[方法]通过超声提取、HPLC检测分析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样品中水杨酸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枯枝症状级别的新疆野苹果枝叶中水杨酸含量在39.5~122.6 mg·kg^(-1)之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枯枝症状从0级到Ⅴ级,水杨酸含量存在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同枯枝症状级别新疆野苹果胸径大小变异系数差异明显,Ⅴ级样品个体间胸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39.18%);Ⅰ级样品变异系数相对较小(30.28%)。新疆野苹果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负相关(P>0.05),其中,0级、Ⅴ级样品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正相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样品水杨酸含量和胸径大小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疆野苹果枯枝症状级别与水杨酸含量、胸径大小关系较为密切,研究结果对于天山野果林的生态保育与修复、苹果优质新品种的筛选与培育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水杨酸 胸径 相关性分析 抗逆性
下载PDF
寡核苷酸管芯片技术检测和鉴别我国不同组植原体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圣洁 林彩丽 +7 位作者 严东辉 于少帅 李永 汪来发 朴春根 郭民伟 淮稳霞 田国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10,共12页
[目的]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已有报道,为了筛选出适合于我国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建立管芯片检测和鉴别植原体技术,并对我国发生的疑似植原体病害进行鉴别。[方法]通过PCR扩增结合管芯片杂交技术,对收集到... [目的]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已有报道,为了筛选出适合于我国不同组植原体检测和鉴别的特异性探针,建立管芯片检测和鉴别植原体技术,并对我国发生的疑似植原体病害进行鉴别。[方法]通过PCR扩增结合管芯片杂交技术,对收集到的15种植原体侵染的植物样品及其健康对照进行检测和鉴别。[结果]建立了管芯片检测和鉴别植原体技术体系。15种病害样品中,13种获得显著的阳性杂交信号,并且所有的健康对照都呈现为阴性。13种植原体病害依16Sr DNA直接测序可分为16SrⅠ、Ⅱ、Ⅴ、XIX四组植原体。在所有探针中,植原体的通用探针(Pp-502)可以检测到所有确定的植原体样品。16SrⅠ组特异性探针(PpⅠ-465)可以确定16SrⅠ组的泡桐丛枝、苦楝丛枝、桑树萎缩和莴苣黄化4种植原体样品。16Sr II组特异性探针(PpⅡ-629)仅可以确定16Sr II组的花生丛枝、甘薯丛枝和臭矢菜丛枝3种植原体样品。但16Sr V组的枣疯病、樱桃致死黄化和重阳木丛枝及16Sr XIX组的板栗黄化皱缩植原体与其他组专化性探针皆有明显的交叉杂交信号。相比于PCR扩增的凝胶电泳检测,管芯片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1 000倍。对疑似植原体病害的诊断结果显示河南濮阳的红花槐丛枝的病原应为16Sr V组植原体,福建福州的长春花黄化丛枝应为16SrⅠ组植原体;而北京戒台寺牡丹黄化皱叶和内蒙古包头柳树丛枝未出现任何植原体专化的杂交信号。[结论]管芯片杂交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和鉴别植原体的方法,可应用于我国植原体病害调查和诊断,并为植原体的鉴别和分类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芯片 植原体 病害鉴定与诊断 16Sr DNA基因
下载PDF
云杉矮槲寄生——危害青海云杉的寄生植物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建海 淮稳霞 赵丰钰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主要寄生在云杉上,引起病部枝条膨大、形成“丛枝”。该文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和治理等方面介绍了云杉矮槲寄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关键词 云杉矮槲寄生 青海 云杉
下载PDF
我国木本植物根癌病检疫与防治问题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正均 淮稳霞 +1 位作者 赵文 田国忠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4期6-11,共6页
根癌病也称冠瘿病,是由土壤杆菌引起、危害多种木本植物的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我国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根癌病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之一。着重介绍了该病害的原理、命名、分布、寄主范围、危害和... 根癌病也称冠瘿病,是由土壤杆菌引起、危害多种木本植物的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我国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根癌病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之一。着重介绍了该病害的原理、命名、分布、寄主范围、危害和病原鉴定、检测技术进展,围绕病害检疫和防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病 土壤杆菌 检测与鉴定 病害检疫和防治
下载PDF
花叶毛白杨叶片致黄因子的病毒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石进朝 张殿朋 淮稳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了探索花叶毛白杨的花叶形成因子,以花叶毛白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接种鉴定、ELISA测定法、病毒双链RNA检测及RT-PCR检测4种方法对花叶毛白杨的致黄因子进行病毒学鉴定。结果表明:(1)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过滤液经对指示植物烟草(Nicotiana... 为了探索花叶毛白杨的花叶形成因子,以花叶毛白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接种鉴定、ELISA测定法、病毒双链RNA检测及RT-PCR检测4种方法对花叶毛白杨的致黄因子进行病毒学鉴定。结果表明:(1)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过滤液经对指示植物烟草(Nicotiana tabacum)、大豆(Glycine max)及北京杨幼苗(Populus beijingensis)摩擦接种或注射接种后,未出现皱折、局部失绿等症状;(2)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过滤液选用24种抗血清进行酶联免疫检测,均未得到阳性结果;(3)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dsRNA电泳图未出现明亮条带;(4)RT-PCR未得到扩增产物。花叶毛白杨的叶片致黄因子不是由植物病毒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病毒 检测 花叶毛白杨
下载PDF
栎树猝死病原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8
9
作者 邵立娜 赵文 +1 位作者 淮稳霞 姚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90,共6页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和GIS系统,对栎树猝死病原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模型分析表明:温度和湿度是栎树猝死病分布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青海地区主要受干胁迫影响,广西、广东、江西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主...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和GIS系统,对栎树猝死病原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模型分析表明:温度和湿度是栎树猝死病分布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青海地区主要受干胁迫影响,广西、广东、江西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主要受热胁迫影响,这些地区均不适宜栎树猝死病菌生存。栎树猝死病菌适合于阴冷潮湿环境下生长,长江流域附近被划为边缘适宜区域,主要包括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和湖南的部分地区,其中还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东部地区和台湾省南部地区。适宜区域和最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和中部的湖北,以及东南部的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和台湾。这些区域正是我国杜鹃花属、栎属和石栎属等重要寄主的主要分布地区,提前预防该病害入侵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树猝死病 栎树猝死病菌 适生区 CLIMEX模型
下载PDF
新疆巩留县杏果实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元 淮稳霞 +3 位作者 姚艳 林若竹 刘忠军 赵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鉴定引起新疆巩留县杏树果实斑点病病原菌,研究造成杏树果实病害的原因,为当地杏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罹病杏真菌菌株,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分类... [目的]鉴定引起新疆巩留县杏树果实斑点病病原菌,研究造成杏树果实病害的原因,为当地杏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罹病杏真菌菌株,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其致病性检测。[结果]杏果病斑处的病原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与经PDA培养基培养后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均与Thyrostroma carpophilum(Lév.) B. Sutton所产生分生孢子一致;将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的rDNA-ITS片段测序后与NCBI参考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其序列与T. carpophilum一致性为100%;在基于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3株菌与T. carpophilum聚在同一分支。在接种了T. carpophilum后,杏果实和叶片均产生明显病斑并且从其所产生的病斑上再次分离到所接菌,满足柯赫氏法则。[结论]从新疆巩留县杏果实病斑处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经鉴定为引起杏穿孔病的病原菌T. carpophilum。这是该菌首次在该地区发现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斑点病 RDNA-ITS 系统发育学分析 Thyrostroma carpophilum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遗传分化与变异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少帅 赵文 +2 位作者 姚艳 张学超 淮稳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4-1281,共8页
利用15对特异性SSR引物对290份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样品进行扩增,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遗传变异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15对SSR引物在290份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样品中共获得6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位点获得4.6个等位基因。新疆... 利用15对特异性SSR引物对290份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样品进行扩增,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遗传变异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15对SSR引物在290份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样品中共获得6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位点获得4.6个等位基因。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亲缘关系较近,新疆野苹果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系数为0.25,基因流为0.76。新疆新源和巩留2个地区的新疆野苹果聚于一个进化分枝,栽培苹果与采自新疆的红肉苹果聚于一个进化分枝。编码转录因子RAX3的SSR位点在枯枝率大于90%的新疆野苹果样品中有特异条带;编码类TMV抗性蛋白质N端的SSR位点在新疆野苹果中有特异性条带;编码类TMV抗性蛋白质N端、转录因子bHLH74的SSR位点在栽培苹果中有特异性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抗逆性
下载PDF
新疆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主要寄生蜂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哈米提 姚艳 +1 位作者 赵文 淮稳霞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近年来,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野果林遭受苹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的严重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寻找其有效天敌,保护这些珍贵的果树资源,2008-2009年,对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的寄生性天敌资源展开了调查。通过野外采集及... 近年来,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野果林遭受苹果巢蛾Yponomeuta padella Linnaeus的严重危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寻找其有效天敌,保护这些珍贵的果树资源,2008-2009年,对额敏县野果林苹果巢蛾的寄生性天敌资源展开了调查。通过野外采集及室内饲养,发现了寄生于该害虫卵、幼虫及蛹的3种寄生蜂,即:卵-幼虫跨期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Ageniaspis fuscicollis(Dalman),蛹期寄生蜂—黄柄齿腿长尾小蜂Monodontomerus dentipes(Dalman)和幼虫-蛹跨期寄生蜂——全北群瘤姬蜂指名亚种Iseropus stercoratorstercorator(Fabricius);其中巢蛾多胚跳小蜂为优势种,寄生率可达95.98%。本研究为苹果巢蛾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果林 苹果巢蛾 寄生蜂 优势种
下载PDF
基于ITS和β-tubulin基因分析的居间疫霉菌系统发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雯雯 赵文 +3 位作者 林若竹 姚艳 李娟 淮稳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82,共10页
【目的】对我国亚热带部分森林中的疫霉菌及其所致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研究疫霉菌的种类和遗传多样性,探讨疫霉菌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林木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健康叶片诱捕林间溪流里的疫霉菌,对有症状的叶片组织... 【目的】对我国亚热带部分森林中的疫霉菌及其所致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研究疫霉菌的种类和遗传多样性,探讨疫霉菌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林木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健康叶片诱捕林间溪流里的疫霉菌,对有症状的叶片组织进行分离纯化,显微镜下根据其菌丝分枝和结构特征,初步判定为疫霉菌。对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序列拼接后,用MAFFT 7.0、PAUP 4.0 beta10、Mr Bayes 3.2.6及PhyML 3.0等软件进行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得到46株中国新记录种,通过进一步培养和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与居间疫霉菌Phytophthora intercalaris相吻合。拼接之后得到完整的ITS序列为847~849 bp,与参考菌株(KT163268)序列一致性为99.29%~99.53%;β-tubulin序列均为882 bp,与参考菌株(KT163336)序列一致性为99.43%~99.66%。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与居间疫霉菌以100%的支持率聚为一支。本研究不仅增加了居间疫霉菌的菌株数量,也扩大了该菌的分布范围,同时也增加了中国疫霉菌的种类。【结论】居间疫霉菌种内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但是也存在一些碱基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疫霉菌 居间疫霉菌 ITS Β-TUBULIN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中国腐霉属新记录种Pythium nunn的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衬衬 淮稳霞 +1 位作者 姚艳 赵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8期199-204,共6页
为了调查北京地区苗圃基地的腐霉属种类,采用花瓣、叶片诱捕法对采集到的土样进行诱导,以分离出腐霉菌。结果表明:有5株形态相似的菌株在形态及培养形状上较为一致,且异于中国已报道的其他腐霉种。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 为了调查北京地区苗圃基地的腐霉属种类,采用花瓣、叶片诱捕法对采集到的土样进行诱导,以分离出腐霉菌。结果表明:有5株形态相似的菌株在形态及培养形状上较为一致,且异于中国已报道的其他腐霉种。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测定其rDNA-ITS序列,并与模式菌株CBS808.96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相似度为99.26%。选取与Pythium nunn同组的所有腐霉种以及其他组别的部分腐霉种,以Phytophthora polymorphica为外类群,采用NJ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根据形态特征及分子序列分析结果,将此5株菌株鉴定为Pythium nunn。Pythium nunn是一种具有生防潜力的卵菌,可以为后续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霉 形态特征 RDNA-ITS 系统学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林中疫霉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元 赵文 +4 位作者 哈米提 林若竹 姚艳 薛寒 淮稳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30,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新源县和巩留县野苹果林中疫霉菌的种类和致病性差异,为探讨新疆野苹果林衰亡原因提供基本资料,为野苹果林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疑似疫霉病害样品采集、土壤诱捕、林间溪流诱捕等方法对新疆野苹果林中的疫霉... [目的]通过研究新源县和巩留县野苹果林中疫霉菌的种类和致病性差异,为探讨新疆野苹果林衰亡原因提供基本资料,为野苹果林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疑似疫霉病害样品采集、土壤诱捕、林间溪流诱捕等方法对新疆野苹果林中的疫霉菌进行了调查采样和监测诱捕,并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获得疫霉纯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获得的疫霉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离体叶片接种试验对所鉴定的疫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序列分析,鉴定得到5个种共计88株疫霉,分别为65株湖沼疫霉Phytophthora lacustris Brasier,Cacciola,Nechwatal,Jung&Bakonyi、16株节水霉状疫霉Phytophthora gonapodyides(Petersen)Buisman、3株多寄主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 T.Jung&T.I.Burgess、2株聚疫霉Phytophthora gregata T.Jung,M.J.C.Stukely&T.I.Burgess和2株Phytophthora sp.1。将前4种疫霉接种离体野苹果叶片后,发现它们均产生病斑,其中湖沼疫霉在离体叶片上产生的病症最为明显。[结论]新疆野苹果林中具有多种疫霉菌,且所鉴定的4种疫霉菌均对野苹果叶片有一定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苹果林 疫霉种类 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栎树猝死病菌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衬衬 淮稳霞 +1 位作者 姚艳 赵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2,共6页
栎树猝死病菌Phytophthora ramorum(Werres,De Cock&Man in't Veld)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欧美。文中阐述了该病原生物学性状、传播方式、防治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 栎树猝死病菌Phytophthora ramorum(Werres,De Cock&Man in't Veld)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欧美。文中阐述了该病原生物学性状、传播方式、防治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国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ramorum 生物学性状 传播方式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生态环境的影响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特异性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少帅 赵文 +3 位作者 姚艳 淮稳霞 覃伟权 阎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68-73,83,共7页
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已完成的栽培苹果基因组,设计、筛选针对新疆野苹果的特异性SSR引物。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筛选了15对可以在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中扩增出稳定性高且具备多态性目的条带的特异性SSR引物;其中8对仅能在栽培苹果中扩增... 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已完成的栽培苹果基因组,设计、筛选针对新疆野苹果的特异性SSR引物。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筛选了15对可以在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中扩增出稳定性高且具备多态性目的条带的特异性SSR引物;其中8对仅能在栽培苹果中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15对特异性SSR引物对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不同居群的SSR分析表明,新疆野苹果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与栽培苹果不同居群分化程度较为显著,基因流水平较低。聚类分析表明,这15对特异性SSR引物可以将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不同居群清晰区分。本研究利用新开发的SSR引物不仅可以揭示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对初步了解SSR变异位点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丰富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基因组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为更好地有效利用相关资源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栽培苹果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新疆野果林疫霉菌对植物叶片致病性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小雪 淮稳霞 +4 位作者 程元 周忠福 张学超 刘忠军 赵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5,共6页
[目的]从病原菌和寄主两个维度,探究新疆野果林中疫霉菌对野果林内主要树种叶片的致病性,了解新疆野果林衰退的可能原因及疫霉对新疆野果林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的方法,将诱捕自新疆野果林的5种疫霉(Phytophtho... [目的]从病原菌和寄主两个维度,探究新疆野果林中疫霉菌对野果林内主要树种叶片的致病性,了解新疆野果林衰退的可能原因及疫霉对新疆野果林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的方法,将诱捕自新疆野果林的5种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P.gonapodyides、P.lacustris、P.gregate、P. sp.)接种到苹果、杏、山楂和核桃的健康离体叶片上,一周后观察测量、计算病斑大小,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作图。[结果]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供试5种疫霉菌株接种到4种植物叶片上后,病斑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P.plurivora和P.lacustris产生的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14.14 cm^2;寄主植物中,核桃和杏树叶片产生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9.55 cm^2。[结论]供试树种和菌种对叶片病斑大小都有显著影响;供试5种疫霉对苹果、杏、山楂、核桃叶片的致病性依次为:P.plurivora>P.lacustris>P.gregate≈P.gonapodyides>P. sp.;苹果、杏、山楂和核桃这4种植物叶片对以上5种疫霉菌的感病性依次为:核桃>杏>山楂>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 疫霉 叶片病斑 野果林
下载PDF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侵性种子植物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若竹 徐聪丽 +6 位作者 叶建芳 杨昌级 淮稳霞 李家华 高歌 姚艳 赵文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2年第3期37-46,共10页
【目的】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开展陆生入侵性种子植物调查,明确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发生情况,评估其危害程度,为高黎贡山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高黎贡山入侵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域——保... 【目的】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开展陆生入侵性种子植物调查,明确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发生情况,评估其危害程度,为高黎贡山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高黎贡山入侵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域——保山片区为样本,通过文献调研、踏查和样方调查,获取入侵植物基本信息,并采用定性法对入侵植物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共调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野生陆生入侵性种子植物15科31属35种,新报道12种。综合文献资料,共统计林业入侵植物21科43属56种。每个乡镇都有入侵植物发生,保护区南段东坡是入侵植物发生的热点区域,种类最多,发生频率最高。至少有5种入侵植物遍布保护区边界及周边区域,有4种已入侵到保护区界内。根据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入侵植物可划分为4个入侵等级:1级为严重危害(1种,紫茎泽兰),其极广布、极丰盛,能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对森林生态系统有极大危害;2级为重度危害(20种),广布,常见,种群规模和密度较大,能在局部地区形成优势群落,对森林生态系统有较大危害;3级为中度至轻度危害(24种),分布范围有限,但在局部地区也能形成优势种群,对森林生态系统有一定危害;4级为有待观察类(11种),主要是具有入侵特征的逸生栽培植物,分布范围有限,扩散趋势尚不明确。【结论】高黎贡山保护区的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范围较以往的记录都有较大增幅,提示一些入侵植物可能已经扩散。一些栽培植物已逸为入侵植物,应引起重视。针对不同等级的入侵植物,建议制定相应防控措施,进行定期监测和普查,并及时更新入侵植物名单,科学管理保护区的有害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自然保护区 入侵植物 入侵等级 防控管理
下载PDF
木霉菌对杨树树皮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2 位作者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2-86,T002,共6页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最高达到 80 .30 %。两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 ,并具有热稳定性。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 ,可以观察到木霉菌的菌丝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 ,并在其上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 ,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杨树 烂皮病菌 水泡溃疡病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