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2-5p通过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何丽琼 山晓芹 +2 位作者 淳林 赵奎 付志平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46-552,558,共8页
目的探讨miR-32-5p能否通过调节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影响甲状腺细胞增殖。方法将TPC-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miR-NC组、miR-32-5p组、miR-32-5p+Fer-1组、miR-32-5p+si-p53组、miR-32-5p+Fer-1+si-p53组。RT-PCR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miR-32-5p能否通过调节p53/SLC7A11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影响甲状腺细胞增殖。方法将TPC-1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miR-NC组、miR-32-5p组、miR-32-5p+Fer-1组、miR-32-5p+si-p53组、miR-32-5p+Fer-1+si-p53组。RT-PCR检测细胞中miR-32-5p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检测细胞中Fe^(2+)、MDA、SOD、GSH及ROS的含量;JC-1法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p53、GPX4、SLC7A11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细胞系BCPAP、TPC-1、SW1736细胞中miR-32-5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系HT-ori3细胞(P<0.01)。和Control组相比,miR-32-5p组细胞中miR-32-5p相对表达量、细胞中MDA含量、Fe^(2+)含量和ROS荧光强度及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细胞中GSH含量和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和miR-32-5p组相比,miR-32-5p+Fer-1组、miR-32-5p+si-p53组和miR-32-5p+Fer-1+si-p53组细胞中miR-32-5p相对表达量、细胞中MDA含量、Fe^(2+)含量和ROS荧光强度及细胞中p5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细胞中GSH含量和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且miR-32-5p+Fer-1+si-p53组细胞中miR-32-5p相对表达量、细胞中MDA含量、Fe^(2+)含量和ROS荧光强度及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miR-32-5p+Fer-1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中GSH含量和SOD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表达高于miR-32-5p+Fer-1组(P<0.05)。结论过表达miR-32-5p可通过促进铁死亡抑制甲状腺癌何丽琼细胞增殖,其可能和调控p53//SLC7A1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微小RNA-32-5p 铁死亡 p53//SLC7A11信号通路 增殖 TPC-1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清扫范围探讨
2
作者 淳林 黄龙 +3 位作者 邓彬 孙荣华 潘先均 苏新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发生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es,LNM)。而对于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 dissection,LND)范围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研究PTC的LNM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LND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发生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es,LNM)。而对于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 dissection,LND)范围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研究PTC的LNM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LND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PT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中央区和颈侧区LND,标本分区标记送病检,对肿瘤大小,部位及包膜浸润等详细检查。结果:LNM以Ⅵ区(65.6%)最高,其次为Ⅲ区59.4%、Ⅱ区43.8%、Ⅳ区36.5%,Ⅴ区8.2%。性别(P=0.019)和包膜浸润(P=0.026)是LNM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区LNM是颈侧区LNM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4)。结论:患侧中央区LNM率高,应行患侧中央区LND;中央区LNM情况有助于决定是否行颈侧区LND及其清扫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规律
下载PDF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范灵 陈俊名 淳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C...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CME,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中间入路根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面评级、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数、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系膜内面、系膜平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固有肌层平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4,P>0.05)结论腹腔镜CME是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
下载PDF
两种外引流方式的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对比研究
4
作者 黄蔓 刘胜春 +8 位作者 杨渊 李鹍鹏 李志路 汪诚 王瑞珏 杨亭 淳林 陈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建立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胃外引流的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探索一种并发症少、外引流方式更符合生理要求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0~30 kg的封闭群白猪共24只,随机分为空肠引流(enteric drainage,ED)组、胃引流(stomac... 目的:建立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胃外引流的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探索一种并发症少、外引流方式更符合生理要求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0~30 kg的封闭群白猪共24只,随机分为空肠引流(enteric drainage,ED)组、胃引流(stomachic drainage,SD)组,每组12只,组间再随机分为供、受体2组,每组6只,进行经腔静脉内外流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腔静脉内引流经胃外引流胰十二指肠移植。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受体猪术前24 h、麻醉开始前、胰腺切除后30 min、移植成功后动静脉开放时、动静脉开放后30 min、术后12 h、术后每天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淀粉酶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存活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SD组手术时间比ED组手术时间略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ED组术后发生移植物静脉血栓形成、胰瘘各1例,SD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2组间各时段血糖、胰岛素、血清淀粉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81、P=0.831、P=0.983);组间胰高血糖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4),但结果可能为假阳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P=0.000)。结论:ED、SD 2种外引流术式的同种异体猪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操作可行,成功地建立了经空肠外引流及经胃外引流的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SD有便于术后取病理活检来判断免疫排斥反应的优势,但2种术式在并发症、免疫排斥、病人生存率、移植物存活率等方面仍需要大量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移植 空肠引流 胃引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淳林 黄蔓 +1 位作者 苏新良 吴凯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不易外渗,染色持续时间长,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准确地示踪甲...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不易外渗,染色持续时间长,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准确地示踪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同时甲状旁腺不被黑染,使其易于识别和保护。结论纳米碳为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但其更广泛的应用尚需更多临床研究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淋巴显影 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
原文传递
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胡飞翔 蔡明 +3 位作者 淳林 魏余贤 王小毅 任国胜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肿瘤患者因反复的血管穿刺和化疗药物本身的毒性易致穿刺血管形成血栓和静脉炎[1],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I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 肿瘤患者因反复的血管穿刺和化疗药物本身的毒性易致穿刺血管形成血栓和静脉炎[1],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I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植入皮下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可进行输注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等治疗。 IVPA最常见的植入方式有锁骨下静脉路径和颈内静脉路径,但因锁骨下路径易发生夹闭综合征( pinch-off syndrome)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多选择颈内静脉植入。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共完成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途径输液港安置术50例,患者化疗结束后均顺利拔出输液装置。笔者将临床应用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泵 植入型 输注 静脉内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基于EPR实现对乳腺癌在化疗中氧分压变化的监测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胡飞翔 李袁静 +3 位作者 蔡明 杨得娟 淳林 任国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目的 :通过建立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肿瘤化疗中组织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值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法 :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BALB/c-nu/nu裸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同时将Lipc探针植入肿... 目的 :通过建立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肿瘤化疗中组织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值的变化,并初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方法 :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BALB/c-nu/nu裸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同时将Lipc探针植入肿瘤组织,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检测肿瘤生长时肿瘤组织中PO2的水平。于监测的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通过EPR持续监测化疗期间肿瘤组织中PO2的变化规律;并于化疗后的第4天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线粒体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肿瘤组织在化疗前后肿瘤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l ow,RBF)的变化情况。结果 :EPR对肿瘤中PO2的持续监测发现,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其组织中的PO2逐步升高,至第4周时PO2形成峰值,随后逐步下降。化疗后肿瘤组织中的PO2至给药后第4天时达峰值水平,随后PO2逐步降低。对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活性的检测结果提示,化疗后肿瘤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肿瘤RBF监测结果提示,化疗后初期的肿瘤RBF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但化疗中后期的RBF较化疗前显著减少。结论 :EPR氧测定技术实现了对实体瘤化疗时组织微环境PO2的持续监测,ADM对肿瘤组织中线粒体活性和RBF的改变可能是影响PO2变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电子自旋共振谱学 线粒体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lncRNA SNHG6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研究及其ceRNA网络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淳林 赵奎 +1 位作者 何丽琼 付志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6靶向调控miR-519d-3p/CCND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技术沉默TNBC细胞系MDA-MB-231中lncRNA SNHG6的表达,实验分为三组: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对照组...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NHG6靶向调控miR-519d-3p/CCND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技术沉默TNBC细胞系MDA-MB-231中lncRNA SNHG6的表达,实验分为三组: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对照组)、MDA-MB-231和si-SNHG6(si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ncRNA SNHG6和miR-519d-3p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CND1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SNHG6与miR-519d-3p及miR-519d-3p与CCND1的靶向关系。三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和LSD-t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连续培养48 h发现,与对照组比较,MDA-MB-231组lncRNA SNHG6与miR-519d-3p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率、迁移率和CCND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MDA-MB-231组比较,si组lncRNASNHG6与miR-519d-3p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迁移率和CCND1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凋亡率上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SNHG6能够靶向上调miR-519d-3p表达,miR-519d-3p能够靶向上调CCND1表达。结论 lncRNASNHG6能够通过靶向调控miR-519d-3p/CCND1功能进而影响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凋亡能力,可能是TNBC发病的重要分子机制,也有望成为分子干预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6 非编码RNA-519d-3p 细胞周期蛋白D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