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器官移植中犯罪行为的刑法应对 被引量:1
1
作者 渠澄 《医学与法学》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关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中罪名适用的争议,提出“组织”不限于以得到供体承诺的平和方式,只要行为人带着促成供体出卖器官的目的实施组织行为,即可认定为既遂,此外应将其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的适用关系理解为想象竞合。针对“人体器... 关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中罪名适用的争议,提出“组织”不限于以得到供体承诺的平和方式,只要行为人带着促成供体出卖器官的目的实施组织行为,即可认定为既遂,此外应将其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的适用关系理解为想象竞合。针对“人体器官”界定不明、完全禁止未成年人、无决策能力成年人活体器官捐献的弊端、死亡认定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将角膜纳入人体器官的范畴,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未成年人、无决策能力成年人活体器官捐献,并提出应由二元死亡认定模式逐步过渡到脑死亡一元认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器官 非法移植 犯罪行为 刑法应对
下载PDF
专门性问题报告的审查判断困境与制度重塑
2
作者 吕泽华 渠澄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62,共12页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赋予专门性问题报告以证据资格,但其在刑事证明中仍面临证据种类归属混乱、审查判断实体标准与程序保障机制不足致使相关活动流于形式、配套机制缺位等问题。对此,应...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赋予专门性问题报告以证据资格,但其在刑事证明中仍面临证据种类归属混乱、审查判断实体标准与程序保障机制不足致使相关活动流于形式、配套机制缺位等问题。对此,应明确专门性问题报告的独立证据种类地位,重塑专门性问题报告审查判断的实体规则:破除唯资质论,从多维度考察专门性问题报告出具人的实际能力;建立统一尺度,明确对报告呈现形式关键要素的审查判断;避免形式化走过场,开展对报告大前提、逻辑推理过程以及结论性意见的实质性审查判断;立足整体视角,注重对专门性问题报告与其他证据印证关系的审查。细化完善报告出具人出庭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等审查判断的程序机制。此外,明确生成专门性问题报告的启动模式,并辅以双盲检验机制、报告出具人追责机制对证据质量进行闭环把控,多措并举综合推进专门性问题报告审查判断的实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性问题报告 专门性问题 审查判断 证据种类 鉴定意见
下载PDF
看得见的材料 看不见的教育——浅谈班级活动室空间改造后的有效性
3
作者 渠澄 《华夏教师》 2020年第10期94-95,共2页
幼儿园活动室的造型各异,空间大小也不同,桌椅摆放自然也会跟着整体的布局而改变。当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桌椅的摆放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活动的效果。刚开始我把桌椅摆放到活动室中间,认为便于管理和看护幼儿。但是当进行区... 幼儿园活动室的造型各异,空间大小也不同,桌椅摆放自然也会跟着整体的布局而改变。当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桌椅的摆放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活动的效果。刚开始我把桌椅摆放到活动室中间,认为便于管理和看护幼儿。但是当进行区域游戏时,桌椅需要来回挪动十分不便。因此,对桌椅如何摆放成了一个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区域游戏 班级活动空间 有效性
下载PDF
证明机理视阈下正当防卫的认定困境与进路探究——以青岛市各级法院的209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4
作者 渠澄 吕泽华 《证据科学》 2023年第2期145-159,共15页
目前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研究在刑法领域已形成较成熟的“五要件说”认定标准体系,但正当防卫的证明难题仍需刑事诉讼法领域积极应对。在正当防卫他向证明层面存在证明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设定不统一,证据制度单一固化的困境,正当防卫自... 目前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研究在刑法领域已形成较成熟的“五要件说”认定标准体系,但正当防卫的证明难题仍需刑事诉讼法领域积极应对。在正当防卫他向证明层面存在证明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设定不统一,证据制度单一固化的困境,正当防卫自向证明层面面临正当防卫的认定呈现损害结果导向化,以及法院审理阶段自向证明模式僵化等难题。结合三阶层犯罪论,应构建针对控方的有罪指控,先由辩方行使举证权利,提出正当防卫的相关证据以推动争点形成,而后由控方承担正当防卫的证伪责任,且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证明体系。通过落实庭审实质化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加强对“一对一”证据的审查认定,适度扩展证据类型以缓解正当防卫案件中证据资源稀缺的困境。最后,在法官自向证明中,不必过分苛求印证,应强调在经验法则同传统证据规则协调运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官的心证作用,贯彻疑罪从无原则,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证明方法 阶层犯罪论
原文传递
刑事审判“融智性”改革的现实困境及进路探析
5
作者 吕泽华 渠澄 《长白学刊》 2024年第5期57-70,共14页
当前,刑事审判“融智性”改革正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传统刑事审判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引发问题、陷入困境。一方面,当前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并未起到实质性的增效、减负、辅助功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面... 当前,刑事审判“融智性”改革正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传统刑事审判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引发问题、陷入困境。一方面,当前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并未起到实质性的增效、减负、辅助功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面临基础数据选取与算法设计的合理性保障不足的难题,存在加剧诉讼结构失衡局面的可能,并对现行审级制度、司法责任制改革、庭审实质化改革等造成冲击;算法黑箱与应用机械僵化、价值判断缺失等技术瓶颈的缺陷也逐渐暴露。有鉴于此,应丰富基础数据来源,健全筛选机制,保障基础数据的海量与优质。在明晰人工智能应用“辅助”地位的基础上,合理划定其适用的案件范围与审级,重新审视黑箱问题,并明确应由法官承担错案的司法责任。此外,还应建立决策追溯以及人才培养等协同机制,多管齐下,共同推进刑事审判“融智性”改革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刑事审判 “融智性”改革 人工智能辅助裁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