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61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绳纹时代的植物食品》、《渔业的考古学》、《绳纹时代的知识》等书,发表过有关考古论文和报告书几十篇(种),在...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61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绳纹时代的植物食品》、《渔业的考古学》、《绳纹时代的知识》等书,发表过有关考古论文和报告书几十篇(种),在日本绳纹时代研究和食文化史、渔业史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影响颇大。近几年,日本为数不多的几处研究所和大学内设立软 X 光摄影室,渡边诚先生利用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考古研究室的这一设备,对许多锈蚀或粘结不开的鱼钩,干果等物进行辨析,发表了《考古资料软 X 光射线摄影集》第一辑(1986年3月版),在此基础上对日本鱼钩进行分类,在寻找其发展渊源和横向联系时,进而又对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寻和研究,并由此而得出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论。渡边诚先生认为: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自古以来渔业就十分发达,和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大陆不同,在获取蛋白质方面,一个主要靠家畜饲养,一个主要靠海产物。这种物质上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作者在研究分布和编年时得出推论,认为中国渤海湾沿岸流行的钓针可能是从西伯利亚分别传往日本和中国,扮演这一经济文化传播的使者却是渔民,而且指出,中国的稻作文化也正依赖于他们,才插种于千岛之国,这一发人深省的提示,为我们寻找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另外,译者目睹渡边先生从地层中取回泥土,采用漂洗筛选的办法取出鱼骨、鱼钩、果核等自然遗物,然后在显微镜观测下进行鉴定分类,摄影、绘图,这一细致、科学的严谨学风使得日本的考古发掘、整理水平高我们一筹,如果我国发掘、整理工作也能达到这样细致的程度,也许在中国境内鱼钩的分布会更密集一些、种类还可能更多一些,因为中国除了绵长的海岸线之外,还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渡边先生研究细小的鱼钩不仅告诉了我们的发掘者应该注意什么,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研究者应注意到——古代渔业史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经济史研究的一方之地,它和交通史、食文化史乃至文化史研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渡边先生在结论中提出“海洋性渔业文化圈”的概念十分令人注目,相对于此,中国是否有“内陆渔业文化圈”或其他“畜牧业文化圈”或以其它食文化特征划分的文化圈,这些,都是引起我国研究者深思的一些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61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绳纹时代的植物食品》、《渔业的考古学》、《绳纹时代的知识》等书,发表过有关考古论文和报告书几十篇(种),在日本绳纹时代研究和食文化史、渔业史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影响颇大。近几年,日本为数不多的几处研究所和大学内设立软 X 光摄影室,渡边诚先生利用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考古研究室的这一设备,对许多锈蚀或粘结不开的鱼钩,干果等物进行辨析,发表了《考古资料软 X 光射线摄影集》第一辑(1986年3月版),在此基础上对日本鱼钩进行分类,在寻找其发展渊源和横向联系时,进而又对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寻和研究,并由此而得出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论。渡边诚先生认为: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自古以来渔业就十分发达,和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大陆不同,在获取蛋白质方面,一个主要靠家畜饲养,一个主要靠海产物。这种物质上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作者在研究分布和编年时得出推论,认为中国渤海湾沿岸流行的钓针可能是从西伯利亚分别传往日本和中国,扮演这一经济文化传播的使者却是渔民,而且指出,中国的稻作文化也正依赖于他们,才插种于千岛之国,这一发人深省的提示,为我们寻找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另外,译者目睹渡边先生从地层中取回泥土,采用漂洗筛选的办法取出鱼骨、鱼钩、果核等自然遗物,然后在显微镜观测下进行鉴定分类,摄影、绘图,这一细致、科学的严谨学风使得日本的考古发掘、整理水平高我们一筹,如果我国发掘、整理工作也能达到这样细致的程度,也许在中国境内鱼钩的分布会更密集一些、种类还可能更多一些,因为中国除了绵长的海岸线之外,还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渡边先生研究细小的鱼钩不仅告诉了我们的发掘者应该注意什么,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研究者应注意到——古代渔业史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经济史研究的一方之地,它和交通史、食文化史乃至文化史研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渡边先生在结论中提出“海洋性渔业文化圈”的概念十分令人注目,相对于此,中国是否有“内陆渔业文化圈”或其他“畜牧业文化圈”或以其它食文化特征划分的文化圈,这些,都是引起我国研究者深思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