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MMP-9、GM-CSF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小兵 温一奇 +5 位作者 李素美 胡永珍 刘洋 龙青山 黄楚涛 刘惜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8期5-9,共5页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2017年2...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运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运用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MMP-9、GM-CSF水平及预后整体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外侧裂入路 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炎症因子 预后
下载PDF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燕妮 邓高丽 +4 位作者 黄利娜 温一奇 李媚 黄总军 李雪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收治的80例脑外伤患者。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收治的80例脑外伤患者。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Pender健康促进模式的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5、45、90、180 d后的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脑外伤术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干预6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试验组干预15、45、90、180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康复知识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90、180 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08±4.96)d低于对照组(25.38±3.93)d(P<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内再入院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有助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康复知识的掌握,在临床推广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 创伤性脑损伤 术后康复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血肿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小兵 温一奇 +5 位作者 李素美 胡永珍 刘洋 龙青山 黄楚涛 刘惜弟 《现代科学仪器》 2021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6月我院幕上HICH患...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6月我院幕上HICH患者97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n=49)、小骨窗组(n=48),神经内镜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血肿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周血HMGB-1、MMP-9、GM-CSF表达,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2组预后情况及术前、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1)手术情况: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小骨窗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小骨窗组(P<0.05);(2)血肿吸收情况:神经内镜组术后血肿量低于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组(P<0.05);(3)并发症:神经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小骨窗组(22.92%,P<0.05);(4)血HMGB-1、MMP-9、GM-CSF表达:术后1周神经内镜组血HMGB-1、MMP-9、GM-CSF表达低于小骨窗组(P<0.05);(5)NIHSS、BI评分:神经内镜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低于小骨窗组,BI评分高于小骨窗组(P<0.05);(6)预后情况:随访6个月,神经内镜组预后优良率(61.22%)高于小骨窗组(39.58%,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幕上HICH患者,能显著减少术后血肿量,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炎症反应,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修复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率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已防腐固定尸头标本的血管灌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温一奇 赖赞区 +1 位作者 叶晓云 魏小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对已经进行防腐固定处理的尸头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的合理方法。方法于2017年5~7月对我院保存的已经用福尔马林进行过防腐固定处理的尸头标本共计20例进行血管灌注,观察灌注后标本的状态并分析影响灌注效果的因素。结果尸头标本经... 目的研究对已经进行防腐固定处理的尸头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的合理方法。方法于2017年5~7月对我院保存的已经用福尔马林进行过防腐固定处理的尸头标本共计20例进行血管灌注,观察灌注后标本的状态并分析影响灌注效果的因素。结果尸头标本经过合理的灌注操作以后,标本清晰完整,各组织以及血管有了明显的区分,而且血管通过灌注液的充盈,可以更加明显地显示重要的分支和血管发生的变异,有利于辨认与学习。结论灌注操作之前合理选择软化剂等进行软化浸泡、对要灌注的血管进行机械性冲洗对灌注完成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灌注 尸头标本 防腐固定 方法研究
下载PDF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探讨及优缺点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温一奇 叶晓云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755-17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选取治疗的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骨瓣开颅切除包膜加清...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选取治疗的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骨瓣开颅切除包膜加清除血肿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组患者总花费、住院时间、手术之后癫痫发作率、手术3天后血肿残留率、二次手术率以及总有效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骨瓣开颅切除包膜加清除血肿手术对机化型硬膜下血肿进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快,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机化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永珍 文世宏 +6 位作者 张立阳 龙青山 谭杨劲 温一奇 魏小兵 余永强 李雪松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0期56-63,共8页
目的探讨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行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 目的探讨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行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对照组51例,行传统骨瓣(或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1 d行常规CT检查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治疗组平均清除率为(90.5±5.3)%,对照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78.7±11.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组ADLⅠ级4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3例,死亡0例;对照组ADL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25例,死亡0例。治疗组ADL效果良好33例(Ⅰ~Ⅲ级),效果不良13例(Ⅳ~Ⅴ级)。对照组ADL效果良好26例(Ⅰ~Ⅲ级),效果不良25例(Ⅳ~Ⅴ级);两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1.7%(33/46)和51.0%(26/51),治疗组预后AD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相比于显微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血肿清除率提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能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提高了神经内镜手术的可视性及安全性,在保证降低手术人为创伤的条件下,达到了微侵袭神经外科所要求的以最小创伤取得最佳手术效果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造通微球囊 脑造通器 神经内镜 外科 治疗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临床研究
7
作者 温一奇 黄楚涛 +1 位作者 李素美 魏小兵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及术后的经验教训。结果 11例患者...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及术后的经验教训。结果 11例患者均采用开颅手术的方式,术后恢复良好者共有8例,出现脑梗塞者共3例,2例发生瘤颈撕裂,再次调整动脉瘤夹后顺利夹闭;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Rankin量表评分2分以下者6例,3分者3例,失访1例,复发1例。结论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可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同时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掌握显微技巧,且重视术后随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颈内动脉 血泡样 动脉瘤 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CT表现对早期血肿扩大预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谭杨劲 文世宏 +4 位作者 谷欣 李雪松 胡永珍 建萍 温一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特征及CT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CT检查结果分为点状征组39例和混杂征组63例,同时根据混杂征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A组(n=2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特征及CT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CT检查结果分为点状征组39例和混杂征组63例,同时根据混杂征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A组(n=21例,100~140 mmHg)、B组(n=25例,140~160 mmHg)、C组(n=17例,160~200 mmHg),分析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结果混杂征组血肿扩大发生率高于点状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肿扩大发生率高于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CT表现"混杂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血肿扩大,其中血压持续升高是诱发血肿扩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CT 早期血肿扩大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枕下后正中入路行小脑后下动脉多发动脉瘤夹闭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永珍 李敬文 +4 位作者 徐忠烨 张立阳 温一奇 龙青山 李雪松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病人,女,58岁。突发头晕、头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脑梗死病史2年余。体格检查:双瞳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强,四肢活动自如,肌力及肌张力正常,GCS 15(E4V5M6)。头颅CT检查显示出血主要集中于枕... 病人,女,58岁。突发头晕、头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余,脑梗死病史2年余。体格检查:双瞳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颈强,四肢活动自如,肌力及肌张力正常,GCS 15(E4V5M6)。头颅CT检查显示出血主要集中于枕骨大孔区,合并第四脑室及小脑蚓部出血(图1a,1b)。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Ⅱ级,Fisher 4级,NIHSS 0分,高血压病Ⅲ级,极高危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动脉瘤 枕下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MR水成像联合颅底三维重建CT对颅底骨折性脑脊液漏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世宏 龙青山 +5 位作者 李雪松 崔冰 黄国荣 谭杨劲 温一奇 刘惜弟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水成像联合颅底三维重建CT(3D-CT)对颅底骨折性脑脊液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外伤性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水成像和颅...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水成像联合颅底三维重建CT(3D-CT)对颅底骨折性脑脊液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外伤性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水成像和颅底3D-CT检查,其中A组16例采用头颅MR水成像+颅底3D-CT检查,B组16例采用MR水成像诊断,C组16例采用颅底3D-CT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脑脊液漏口阳性率。患者先保守治疗,无效者行经鼻蝶脑脊液漏修补术。结果A组患者的脑脊液漏口阳性率为93.75%,明显高于B组的56.25%和C组的5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7例、B组4例和C组3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术前确定的漏口位置与手术过程中寻找到的漏口位置相符,且手术均成功;随访2个月,三组均未存在复发情况。结论联合使用MR水成像和颅底三维CT重建技术可以提高确定脑脊液漏口位置的诊断率,可以作为外伤性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治疗的一种评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水成像 颅底三维重建CT 颅底骨折 诊断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层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永珍 张立阳 +8 位作者 徐忠烨 温一奇 文世宏 龙青山 谭杨劲 魏小兵 余永强 建萍 李雪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符合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符合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治疗组,42例)和神经内镜经皮层入路组(对照组,4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脑内血肿的清除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癫痫、消化道出血、脑梗死);手术3个月之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估;手术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术后残余血肿量与对照组相比更少,但两组血肿清除率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癫痫、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预后良好的占比高于对照组,而GOS≤3分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ADLⅠ~Ⅱ级占比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而ADLⅢ~Ⅳ级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的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良好,降低残废率、病死率,改善患者远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手术入路 显微手术 手术方式 预后
下载PDF
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MAPK-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小兵 温一奇 +5 位作者 李素美 胡永珍 刘洋 龙青山 黄楚涛 刘惜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1期16-22,55,共8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VECExo)。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VECExo)。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HUVEC-Exo治疗MCAO (HUVEC-Exo+MCAO)组,各组均n=10。其中,HUVEC-Exo+MCAO组按HUVEC-Exo干预浓度不同设为3个亚组(分别为10、20和30μg·mL;亚组),经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器注入大鼠脑部。体外建立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设为OGD/R组,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不进行处理。HUVEC-Exo+OGD/R组(HUVEC-Exo 10μg·mL^(-1)处理OGD/R星形胶质细胞24 h)。观察外泌体对I/R导致的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外泌体对OGD/R组的炎症因子和MAPK-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CAO组比较,HUVEC-Exo+MCAO 10、20和30μg·mL^(-1)亚组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OGD/R组比较,HUVEC-Exo+OGD/R组IL-6、IL-8、TNF-α表达下降(均P<0.05),MAPK-Cx43和磷酸化Cx43蛋白表达显著抑制(P<0.05)。结论 HUVEC-Exo可显著减少I/R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并且抑制OGD/R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因子和MAPK-Cx43信号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炎症 MAPK-Cx4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