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定量诊断华南春旱的形成机理 |
温之平
吴乃庚
冯业荣
林良勋
袁卓建
陈炳洪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2
|
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
温之平
黄荣辉
贺海晏
蓝光东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0
|
|
3
|
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 II.机理分析 |
温之平
梁肇宁
吴丽姬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4
|
大气30-60d振荡特征及其与广东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 |
温之平
董灵英
吴丽姬
陈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5
|
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 |
温之平
薛晓冰
梁肇宁
吴丽姬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6
|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经向环流异常的机理研究 |
温之平
吴乃庚
陈桂兴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7
|
东亚和南亚夏季风气候特征分析 |
温之平
贺海晏
黄荣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8
|
面向21世纪大气科学教学改革探讨 |
温之平
贺海晏
黎伟标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1998 |
6
|
|
9
|
OLR资料所揭示的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的变化特征 |
温之平
梁必骐
|
《热带气象》
CSCD
|
1992 |
2
|
|
10
|
热带地区积云对流的长期变化特征 |
温之平
梁必骐
|
《热带海洋》
CSCD
|
1996 |
1
|
|
11
|
1980~1983年低纬西太平洋、印度洋地区低频振荡的空间型和遥相关分析 |
温之平
梁必骐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2
|
华南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分布特征及分型 |
吴丽姬
温之平
贺海晏
黄荣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3
|
|
13
|
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统计及个例的对比分析 |
王同美
温之平
李彦
梁必骐
唐晓春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14
|
华南地区未来地面温度和降水变化的情景分析 |
黄晓莹
温之平
杜尧东
许吟隆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3
|
|
15
|
中国台风灾害及其影响的研究 |
梁必骐
梁经萍
温之平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
1995 |
114
|
|
16
|
PRECIS对华南地区气候模拟能力的验证 |
许吟隆
黄晓莹
张勇
温之平
黎伟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17
|
1982~1996年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迟早的探讨(Ⅰ)热带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和季风建立指数 |
贺海晏
温之平
简茂球
隋中兴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2
|
|
18
|
华南秋、冬、春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降水异常的联系 |
李秀珍
梁卫
温之平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9
|
|
19
|
华南6月降水异常及其与东亚—太平洋遥相关的关系 |
陈锐丹
温之平
陆日宇
吴丽姬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20
|
华南冬春降水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水汽输送的联系 |
吴蔚
温之平
陈运光
崔少萍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