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1
作者 温大科 徐旭 张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 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左旋门冬酰胺酶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培门冬酶组采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6天,并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46天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及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细胞因子、凝血功能、肝功能。结果 治疗46天后,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比较,培门冬酶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率更高(χ^(2)=4.874,P<0.05)。治疗前及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3.372、3.704,P<0.05)。治疗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治疗21天后升高,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7.181、5.635,P<0.05)。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铁蛋白(SF)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785~7.921之间,均P<0.05);治疗46天后培门冬酶组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2.983~7.000之间,均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长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2.985,P<0.05);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5.711,P<0.05);两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i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46天后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566~40.745之间,均P<0.05)。治疗期间,培门冬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χ^(2)=7.341,P<0.05)。结论 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比,采用培门冬酶治疗ALL患儿对患儿胰岛功能和肝功能、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其在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方面应用效果更好,同时疗效更好,临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TNF、IFN-γ及IL-17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温大科 陈灏健 +1 位作者 李天宇 郁志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5期2311-23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到该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17例为观察组,另选17例健康儿童为对...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到该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17例为观察组,另选1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患儿血清中TNF、IFN-γ及IL-17A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急性期血清中T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TNF水平显著低于急性期(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IFN-γ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IL-17A水平显著高于急性期(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会引起血清中TNF、IFN-γ及IL-17A水平变化,可能与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腺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7A
下载PDF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温大科 陈旭光 +1 位作者 张申 李天宇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观察EV-71感染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感染与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性,为潜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本院儿内科治疗的100例手足口... 目的观察EV-71感染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感染与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性,为潜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本院儿内科治疗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血清EV-71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43例和阴性组57例;同时选择在本院保健科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NSE含量测定。对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EV-71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NSE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NSE水平偏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V-71阳性组和阴性组患儿比较,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SE水平较正常儿童有明显偏高,EV-71阳性患儿最为明显,提示手足口病患儿较正常儿童易并发神经系统损伤,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相对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EV-71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变化比较的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温大科 陈灏健 谢娟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7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心肌酶值的变化,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值变化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程度,为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普通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各100名,进行急...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心肌酶值的变化,与普通细菌性肺炎患儿心肌酶值变化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程度,为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普通细菌感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各100名,进行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值测定,与100名正常体检儿童进行对比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肺炎急性期MP感染组与非MP感染组AST、LDH、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MP感染组心肌酶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AST、LDH、CK-MB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损害,其中MP感染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提示MP肺炎患儿有明显心肌损害且心肌损害程度要重于非MP肺炎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心肌酶谱 儿童 MPP
下载PDF
TNF-α、IL-1β、IL-6、IL-10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温大科 李天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确诊为IM的患儿47例纳入IM组,另选择同期就诊的非IM发热患儿50例纳入非I...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确诊为IM的患儿47例纳入IM组,另选择同期就诊的非IM发热患儿50例纳入非IM发热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水平,并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IL-10水平与IM的关系,而后建立基于TNF-α、IL-1β、IL-6及IL-10水平的预测列线图,分析其对儿童IM的诊断价值。结果IM组患儿肝脏及脾大占比,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异型淋巴细胞占比,TNF-α、IL-1β、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M发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大(OR=35.128,95%CI:4.467~127.556)、异性淋巴细胞占比(OR=1.277,95%CI:1.021~1.476)、TNF-α(OR=15.991,95%CI:5.476~369.052)、IL-1β(OR=2.015,95%CI:1.095~3.706)、IL-6(OR=2.853,95%CI:1.398~5.822)及IL-10(OR=1.221,95%CI:1.083~1.377)为IM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应用列线图模型建立IM的预测评分,列线图预测IM的C指数为0.922(95%CI:0.871~0.963)。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IM与实际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09,一致性良好。结论TNF-α、IL-1β、IL-6及IL-10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IM患儿的诊断效能,可以将之运用于基层医院发热患儿IM的早期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温大科 徐晓华 +1 位作者 陈旭光 李天宇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重症病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11月在本院儿内科治疗的320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重症病例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11月在本院儿内科治疗的320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235例)和重症组(85例);按血清EV71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89例)和阴性组(231例)。同时以在本院保健科体检的75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SE水平。比较分析HFMD组和对照组、EV71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轻症组和重症组、HFMD并发颅内感染发病期和恢复期的NSE水平。结果血清NSE水平比较,HFMD组高于对照组;EV71抗体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重症颅内感染患儿发病期高于恢复期(P均<0.05)。结论 HFMD患儿血清NSE水平升高,尤以EV71抗体阳性组最为明显。NSE水平越高,病情相对越重。NSE水平不仅是反应HFMD病程的可靠指标,也是判断病情加重趋势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无锡市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灏健 张锡莲 温大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3-804,共2页
目的了解无锡市7-12岁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无锡市7-12岁健康儿童1 893名和肥胖儿童538名,分别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无锡市538例7-12岁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9.9%... 目的了解无锡市7-12岁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无锡市7-12岁健康儿童1 893名和肥胖儿童538名,分别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无锡市538例7-12岁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9.9%,其中入睡时间超过0.5 h的报告率为7.3%,睡眠打鼾为10.9%,张口呼吸为5.8%,憋醒为0.5%,睡眠呼吸暂停为0.2%,梦游或做噩梦为2.1%,睡眠中肢体抽动为11.8%,遗尿为0.2%,清晨起床困难为0.9%,近0.5 a学习成绩下降的为17.2%,性情急躁的为20.3%;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结论无锡市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体征和症状 肥胖症 对比研究 儿童
下载PDF
无锡市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状况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灏健 温大科 谢娟娟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 了解无锡市3-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 抽取无锡市3个区3-12岁健康儿童2354名和无锡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的3-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300例,分别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 目的 了解无锡市3-12岁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方法 抽取无锡市3个区3-12岁健康儿童2354名和无锡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的3-12岁缓解期哮喘儿童300例,分别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为48.3%,其中睡眠频繁鼾症发生率为13.0%,喉头哽咽1.4%,张口呼吸10.1%,睡眠呼吸暂停1.6%,磨牙0.6%,梦呓1.0%,梦游0.5%,睡眠中肢体抽动1.3%,睡眠不安18.1%。哮喘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高,其中睡眠频繁打鼾、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哮喘儿童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无呼吸道疾病的正常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睡眠障碍 对比研究 儿童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治疗感染相关性中心粒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方方 李天宇 +1 位作者 徐大明 温大科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3期189-189,共1页
目的:评价地榆升白片治疗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方法:将初诊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7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应用地榆升白片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只进行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分别观... 目的:评价地榆升白片治疗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方法:将初诊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7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应用地榆升白片及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只进行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分别观察中性粒细胞上升水平。结果:治疗组中性粒细胞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达到正常的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有效提高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外周血粒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升白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环孢霉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鸿 李天宇 +1 位作者 温大科 徐大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3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环孢霉素A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激素水平[雌二醇(E2)、睾酮(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E2、T、R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E2水平低于对照组,T、RE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Hb、PLT、AN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PLT、AN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霉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明显,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儿造血功能恢复,改善外周血循环,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儿童 环孢霉素A 司坦唑醇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期间血清趋化因子CXCR3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温大科 张琳 +3 位作者 郭豆豆 张茜 包鸿 郁志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707-711,共5页
目的: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期间血清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医院进行对症治疗的80例IM患儿的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n=22)及有效... 目的: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期间血清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医院进行对症治疗的80例IM患儿的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n=22)及有效组(n=58),收集2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T0)、治疗第3天(T1)及治疗第7天(T2)时血清CXCR3检测数据,计算IM患儿治疗期间血清CXCR3波动(ΔCXCR3)情况,分析IM患儿血清CXCR3动态变化对治疗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无效组EB病毒抗体滴度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T2时点血清CXCR3水平高于有效组,ΔCXCR3值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时点血清CXCR3水平高是IM患儿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ΔCXCR3值高是IM患儿治疗无效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ΔCXCR3对IM患儿治疗无效评估的曲线下面积为0.712>0.7,评估价值较好,当取最佳阈值1.390 ng/mL时,可获取理想的敏感度0.909、特异度0.517。结论:IM患儿治疗期间血清CXCR3动态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IM治疗期间血清CXCR3波动较小的患儿治疗无效风险更大,可用于预测IM患儿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清趋化因子CXCR3水平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菌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包鸿 徐大明 +3 位作者 李天宇 葛新顺 温大科 李方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28-3333,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并发菌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在无锡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2017年1月接受化疗的全部ALL患儿中随机抽取454例样本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病情危重分级、病原菌检...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并发菌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在无锡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2017年1月接受化疗的全部ALL患儿中随机抽取454例样本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性别、年龄、病情危重分级、病原菌检出情况、病原菌菌株分布情况,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54例ALL患儿菌血症发生率为20.48%,化疗后共发生菌血症118次,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主要集中于1~10岁;高危(HR)患儿并发菌血症占比最高,且主要集中在诱导缓解与巩固治疗阶段,呼吸道是其主要感染部位;共检出病原菌41类,1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株数最多;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耐药性高等可能是ALL患儿化疗后并发菌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童ALL化疗后常并发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的菌血症,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化疗期间长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中心静脉置管、多种抗菌药物使用、耐药性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密切关注ALL患儿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表达变化情况,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中心静脉置管,以降低菌血症发生风险,提高化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菌血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r细胞分化及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琳 徐大明 +6 位作者 李天宇 张茜 温大科 李方方 郭豆豆 杨燕 包鸿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者调节性T(Tr)细胞分化及叉头蛋白P3(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A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AITP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者调节性T(Tr)细胞分化及叉头蛋白P3(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A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AITP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并选择同期5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AITP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10、TGF-β1)、FoxP3mRNA表达情况。结果AITP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134.18±0.12)×10~9/L,平均水平为(95.11±29.62)×10~9/L;皮肤黏膜紫癜平均消退时间为(44.01±7.48)h。AITP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Tr细胞、CD4^+Tr细胞、CD25^+Tr细胞、CD4^+CD25^+Tr细胞/CD4^+Tr细胞水平低于健康儿童(P<0.05);AITP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Tr细胞、CD4^+Tr细胞、CD25^+Tr细胞、CD4^+CD25^+Tr细胞/CD4^+Tr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AITP患儿治疗前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AITP组患儿治疗后FoxP3mRNA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A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数量、Fox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AITP效果显著,可提高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数量及FoxP3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FOXP3基因
下载PDF
头孢匹胺组合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奕 温大科 +2 位作者 顾晓虹 王军 李天宇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9期2304-2305,共2页
目的比较头孢匹胺组合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细菌性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80mg/kg,B组使用头孢匹胺组合物50mg/kg,C组使用头孢匹胺50mg/kg;均以静脉滴注给药,每8小时1次... 目的比较头孢匹胺组合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细菌性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80mg/kg,B组使用头孢匹胺组合物50mg/kg,C组使用头孢匹胺50mg/kg;均以静脉滴注给药,每8小时1次。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的临床有效率均为100%。B组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2±1.5)d、(4.4±2.3)d和(6.7±1.5)d,均明显短于A和C组的(1.8±1.8)d和(1.6±1.4)d、(5.9±3.6)d和(5.9±3.1)d和(10.2±3.5)d和(10.5±2.7)d(P<0.05)。结论头孢匹胺组合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均疗效显著,其中头孢匹胺组合物治疗显效更快,患儿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匹胺组合物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