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基于CT灌注原始图像重组头颅CT血管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颖 张宇泽 +2 位作者 苏茹茹 温孟皇 黄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智能软件从CTP原始图像中重组的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平扫、CTA与CTP检查,将CT灌注原始图像导入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获得重组CTA(即CTPA)。以常规CTA扫描... 目的:探讨利用人工智能软件从CTP原始图像中重组的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平扫、CTA与CTP检查,将CT灌注原始图像导入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获得重组CTA(即CTPA)。以常规CTA扫描结果为参照,CTA与CTPA组各分析540个节段血管,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者图像质量以及脑动脉狭窄显示的一致性。结果:CTPA图像显示脑动脉强化程度、脑动脉细节显示能力、图像噪声及静脉污染等与CTA相似。CTA和CTPA对脑内动脉显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w值均大于0.75。共540个节段血管中,仅15个节段的血管存在CTPA与CTA显示不一致的结果。结论:利用AI软件,能够方便、快捷地迅速从CTP灌注原始图像中重组出血管图像,所得CTPA与常规CTA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准确显示动脉狭窄和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脑动脉强化的相关体质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温孟皇 郑君惠 +3 位作者 叶维韬 黄飚 李新云 曹希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脑动脉强化阈值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优化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颅CTA检查的108例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及头颅增强检查...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脑动脉强化阈值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优化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颅CTA检查的108例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及头颅增强检查,并采用统一的碘注射流速及扫描方案。分析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以及心率与输入动脉强化阈值的相关性,计算输入动脉(颈内动脉)及输出静脉(上矢状窦)的平均达峰时间差。结果患者各种因素与动脉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体表面积(r=-0.565,P<0.001)>体重(r=-0.556,P<0.001)>体重指数(r=-0.448,P<0.001)>身高(r=-0.429,P<0.001),与心率无相关性(r=0.093,P>0.05)。输入动脉及输出静脉的平均达峰时间差为6.42 s。结论为提高不同患者头颈联合CTA脑动脉强化阈值的一致性,可按体表面积或体重估算对比剂的用量。注射对比剂后CTA扫描时间不应超过6.4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表面积 体重
下载PDF
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希明 黄美萍 +2 位作者 郑君惠 巫梓斌 温孟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需接受冠状动脉CT(CTA)检查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原则,对比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对比剂流率ml/s=对比剂总量/(扫描时间+8)ml/s,... 目的探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需接受冠状动脉CT(CTA)检查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原则,对比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对比剂流率ml/s=对比剂总量/(扫描时间+8)ml/s,同样流率追加30ml生理盐水}进行冠脉CTA检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左冠开口处CT值并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进行评分,分析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的可行性。结果按照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冠脉CTA检查后,100例检查者升主动脉根部左冠开口处平均强化程度为(420.19±56.59)HU,冠状动脉显示评分得3分比例为88.78%,得2分比例为11.22%,无得1分者。结论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256层CT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希明 黄美萍 +2 位作者 郑君惠 巫梓斌 温孟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在256层CT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超声提示或临床疑诊CHD的患儿使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进行256层CT心脏成像,测量增强后左、右心室CT值,并对心脏腔室及大血管的显示进行评分... 目的探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在256层CT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超声提示或临床疑诊CHD的患儿使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进行256层CT心脏成像,测量增强后左、右心室CT值,并对心脏腔室及大血管的显示进行评分。结果 58例患儿左心室平均CT值为(585.26±132.91)HU,右心室平均CT值为(592.81±146.47)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腔室及大血管显示评分:52例(52/58,89.66%)3分,4例(4/58,6.90%)2分,2例(2/58,3.45%)1分。结论在256层CT小儿CHD成像中采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可使心脏各腔室及大血管均匀强化,在上腔静脉及右心系统无明显高浓度对比剂放射状伪影,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脏疾病 自动跟踪 手动触发
下载PDF
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希明 黄美萍 +2 位作者 郑君惠 巫梓斌 温孟皇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量,探讨前门控CTA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109例患者及接受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99...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后门控)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量,探讨前门控CTA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109例患者及接受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9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图像质量及辐射量进行评价。结果: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7±4.78和4.36±0.6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有效辐射量分别为(3.13±0.57)mSv和(10.21±2.43)mS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心率(<75次/分)范围内,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诊断质量与后门控具有一致性,且前门控明显降低了辐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辐射量
下载PDF
CT中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脏强化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叶维韬 梁长虹 +6 位作者 胡茂清 陈舒婷 温孟皇 李新云 刘再毅 王广谊 李景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5-176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对3头健康小型猪行3种方案交叉重复CT扫描,每组方案扫描6次,碘总量均为600mgI/kg体质量,A组:碘浓度270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918 mgI/s;B组... 目的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小型猪腹部大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的影响。方法对3头健康小型猪行3种方案交叉重复CT扫描,每组方案扫描6次,碘总量均为600mgI/kg体质量,A组:碘浓度270mgI/ml,注射流率3.4 ml/s,IDR 918 mgI/s;B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2.5 ml/s,IDR 925 mgI/s;C组:碘浓度370mgI/ml,注射流率3.4ml/s,IDR 1258mgI/s。比较不同注射方案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及肝实质的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对图像强化效果进行评分。结果达峰时间腹主动脉C组小于B组,下腔静脉C组小于A和B组(P均<0.05),门静脉主干、肝中静脉和肝实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峰值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肝中静脉C组均大于A组和B组(P均<0.05),肝实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图像强化质量优于A组(P<0.05),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比剂IDR可影响猪腹部大血管强化峰值,碘总量一定时,肝实质强化模式不受对比剂碘浓度、注射流率及IDR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增强 腹部
下载PDF
管电压和碘对比剂浓度对腹部动态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茂清 叶维韬 +3 位作者 梁长虹 刘再毅 温孟皇 李星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管电压和碘对比剂浓度对腹部动态cT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扫描方案,对6只小型猪行腹部动态cT增强扫描。方案1:管电压80kV、对比剂含碘270mg/ml;方案2:管电压120kV、对比剂含碘270mg/ml;方案3:管电压80kv、对... 目的探讨管电压和碘对比剂浓度对腹部动态cT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扫描方案,对6只小型猪行腹部动态cT增强扫描。方案1:管电压80kV、对比剂含碘270mg/ml;方案2:管电压120kV、对比剂含碘270mg/ml;方案3:管电压80kv、对比剂含碘370mg/ml;方案4:管电压120kV、对比剂含碘370mg/ml。对方案1和方案3图像行迭代算法(iDose4)重组;方案2和方案4图像行常规滤波反投影(FBP)重组。各方案对比剂碘含量均为600mg/kg,注射碘流率均为0.92g/s(含碘270mg/ml对比剂流率3,4ml/s、含碘370mg/ml流率2.5ml/s)。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包括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评分、图像锐利度评分;进行客观评价,测量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实质的强化CT值、噪声、达峰时间、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扫描的CT剂量容积指数(CDTIv01)和剂量长度乘积(OLP)。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扫描方案下各血管和肝实质的强化CT值、噪声、SNR和CNR,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扫描方案下各血管和肝实质的达峰时间及图像评分。结果4种方案扫描的主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和图像锐利度评分均〉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方案1~4扫描的主动脉强化峰值分别为(729±46)、(515±84)、(707±59)、(513±53)HU,下腔静脉强化峰值分别为(366±95)、(282±39)、(368±92)、(262±67)HU,门静脉强化峰值分别为(213±18)、(180±21)、(201±29)、(176±27)HU,肝静脉强化峰值分别为(207±18)、(179±24)、(193±10)、(170±14)HU,肝实质强化峰值分别为(128±7)、(135±5)、(127±4)、(135±6)HU,方案1和方案3、方案2和方案4比较,上述部位强化CT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方案1、方案3的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肝静脉强化CT峰值高于方案2、方案4(P均〈0.05),方案1、方案3的肝实质强化CT峰值低于方案2、方案4(p〈0.05)。方案1、方案3的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肝静脉噪声高于方案2、方案4(P均〈0.05),4组图像肝实质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种方案各部位达峰时间、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方案1和方案3的CDTIvol和DLP分别为199.67mGy、1597.4mGy·cm。方案2和方案4(120kV)的CDTIvol和DLP分别为585.12mGy和4680.9mGy·cm。结论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在相同碘流率和单位体质量碘用量时对上腹部血管及肝实质强化程度相同,80kV扫描时血管强化程度高于120kV。采用80kV低剂量扫描时,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可以确保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身体指数与主动脉和肝脏CT强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胡茂清 龙昉 +3 位作者 龙晚生 温孟皇 刘再毅 梁长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时,身高(HT)、全体重(TBW)、体重指数(BMI)、去脂肪体重(LBW)、体表面积(BSA)和血容量(BV)与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肝脏CT多期增强扫描的113例患者,测... 目的探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时,身高(HT)、全体重(TBW)、体重指数(BMI)、去脂肪体重(LBW)、体表面积(BSA)和血容量(BV)与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肝脏CT多期增强扫描的113例患者,测量上述身体指数和肝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肝脏的强化值(ΔHU)。将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根据患者的性别、TBW和BMI各分成亚组,分别是男性组和女性组,TBW<60 kg组和TBW≥60 kg组,BMI<25 kg/m^2组和BMI≥25 kg/m^2组,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差异。各身体指数与每克碘主动脉、肝实质增强值(ΔHU/gI)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男性患者肝动脉期主动脉的ΔHU、门静脉期肝实质的ΔHU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W<60 kg患者的主动脉和肝脏的ΔHU值均高于TBW≥60 k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5 kg/m^2和BMI≥25 kg/m^2患者的肝脏Δ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5 kg/m^2患者高于BMI≥25 kg/m^2患者(P<0.05)。15例患者肝脏ΔHU低于50 HU,男性比例(18.3%,11/60)高于女性(7.5%,4/53)。肝动脉期主动脉ΔHU/gI值与LBW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r=-0.559,P<0.01),门静脉期肝脏ΔHU/gI值与BSA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r=-0.680,P<0.01)。结论主动脉、肝脏CT增强扫描时,可采用LBW或BSA代替TBW作为个性化计算碘对比剂用量的身体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 肝脏
原文传递
源于全模型迭代CTP的多期相CTA在烟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晓玲 温孟皇 +4 位作者 杨粤龙 胡杉 郑君惠 刘红军 黄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低辐射剂量CT灌注容积数据重组的多期相CTA对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经DSA证实的18例烟雾病患者,利用基于IMR技术的CT灌注薄层原始数据重组出多期相CTA,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 目的探讨基于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低辐射剂量CT灌注容积数据重组的多期相CTA对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搜集经DSA证实的18例烟雾病患者,利用基于IMR技术的CT灌注薄层原始数据重组出多期相CTA,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以DSA为"金标准",多期相CTA和DSA对侧支血管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多期相CTA与DSA在侧支血管评估方面一致性及相关性较好(k=0.778,P<0.01;r=0.864,P<0.01),图像质量与常规CT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源于低辐射剂量CT灌注的多期相CTA,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能获得多时相血管信息,准确评估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