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热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残余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秦晓君 黄承军 +3 位作者 苏正义 唐成 温广浩 门志涛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2期82-85,95,共5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估内热针治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残余疼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伴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PVP术后残余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估内热针治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残余疼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伴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PVP术后残余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内热针疗法,对照组予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艾瑞昔布片,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治疗前、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症状改善率,探讨内热针治疗PVP术后残余疼痛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分数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在短期内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但两种治疗方法无差异。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症状改善率,短期临床疗效可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疗法和艾瑞昔布片均能有效减轻PVP术后残余疼痛的症状、提高症状改善率并取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对于不宜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的PVP术后残余疼痛患者,内热针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术后残余疼痛 内热针 VAS评分 ODI指数 疗效
下载PDF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戎基 秦晓君 温广浩 《大众科技》 2022年第1期111-114,96,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影响身心健康。牵引疗法效果显著,是目前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疗法。文章就腰椎牵引的操作要点、作用机制、中医联合疗法、不良反应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影响身心健康。牵引疗法效果显著,是目前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疗法。文章就腰椎牵引的操作要点、作用机制、中医联合疗法、不良反应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疗法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秦晓君 李戎基 温广浩 《大众科技》 2020年第11期96-99,共4页
NF-κB(NF-kappaB)是一种常见的核转录因子,于细胞质中广泛存在,并在细胞受到刺激时起着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调节趋化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生长因子及多种酶的基因表达,在机体的炎性反应、免疫调节及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主流... NF-κB(NF-kappaB)是一种常见的核转录因子,于细胞质中广泛存在,并在细胞受到刺激时起着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调节趋化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生长因子及多种酶的基因表达,在机体的炎性反应、免疫调节及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主流学说认为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疼痛的重要原因是炎症反应机制。据相关报道证实,在炎症反应中,NF-kB信号通路会直接影响相关炎性因子的分泌及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反应的进程。文章通过论述NF-κB的结构特点、相关信号传导激活途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理论、NF-κB信号通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联系以及基于NF-κB信号通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年概况,探讨基于NF-κB信号通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述
下载PDF
针刀松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及红外热像温差变化
4
作者 夏子茗 黄承军 +3 位作者 王润生 王继 苏正义 温广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4-58,75,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红外热像温差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43例,均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红外热像温差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43例,均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疼痛介质(多巴胺(DA)、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及红外热像分布情况的变化,以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后VAS评分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IL-1β、IL-6)、疼痛因子(DA、PGE2、5-HT)及腰三横突红外热像温度差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活动,促进炎性因子代谢及吸收,调节局部温度,3个月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三横突综合征 针刀 炎性因子 疼痛介质 红外热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