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治疗眼睑下垂40例
1
作者 温新义 喻澜 《中国康复》 2002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电针 治疗 眼睑下垂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电针不同穴位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认知障碍 被引量:17
2
作者 丁新华 韩肖华 +1 位作者 温新义 黄晓琳 《中国康复》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不同穴位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脑损害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配合高压氧、电针治疗。A组取内关、神门为主穴,B组取合谷、外关为主穴,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 目的:研究电针不同穴位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损害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脑损害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配合高压氧、电针治疗。A组取内关、神门为主穴,B组取合谷、外关为主穴,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量表(NCSE)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结果:治疗10-20次后,MMSE和NC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提高(P<0.05),2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穴对改善脑损害患者的认知障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害 电针 认知障碍 高压氧
下载PDF
电针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江红 张苏明 +1 位作者 史庭慧 温新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1-1103,共3页
研究显示,卒中后1年内,抑郁的累计发病率约为40%。对近年来相关资料的荟萃分析显示,抗抑郁药物虽然能降低抑郁的严重程度,但不能减少抑郁患者的患病率,而且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的提高。老... 研究显示,卒中后1年内,抑郁的累计发病率约为40%。对近年来相关资料的荟萃分析显示,抗抑郁药物虽然能降低抑郁的严重程度,但不能减少抑郁患者的患病率,而且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的提高。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具有患病率高,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老年PSD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适宜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老年期 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电针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江红 温新义 +1 位作者 史庭慧 张苏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取75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针药治疗组(治疗组)。药物组给予氟西汀(百优解) 20 mg/d,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的同时,还给予电针刺激...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取75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针药治疗组(治疗组)。药物组给予氟西汀(百优解) 20 mg/d,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的同时,还给予电针刺激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经2周治疗后,其抑郁症状明显改善,HAMD评分降低;治疗4周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均早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具有起效时间快、疗效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卒中后抑郁 电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