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影响
1
作者 温旭丁 罗赵慧 符良刚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6期222-232,共11页
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植被生长态势变化及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基于MODIS-EVI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探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8年生长季植被EVI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其与平... 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植被生长态势变化及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基于MODIS-EVI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探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8年生长季植被EVI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及其与平均气温、累积降雨量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1—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年EVI均值呈中心区和东南区向东北、西北和西南方向递增的趋势。年均增加速率约为0.003 EVI/年。从未来变化趋势看,大部分区域EVI在未来呈下降趋势;(2)EVI与平均气温和累积降雨量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但EVI与降雨的相关性大于EVI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EVI对气温和降雨总体呈正响应,其响应均值分别为0.009 EVI/℃和0.003 EVI/100 mm;(3)土地利用变化对EVI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扩张对EVI产生极显著负效应(P<0.0001),而生态恢复对EVI表现为极显著正效应(P<0.0001),且城市扩张对EVI的影响远高于生态恢复对EVI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变化、生态系统恢复、城市生态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陈山红心杉人工林最佳轮伐期的确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伟林 蒋彬彬 +5 位作者 刘灿辉 康慧玲 邓湘雯 丁森林 肖育生 温旭丁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4-40,78,共8页
轮伐期的确定是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陈山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9年生的红心杉人工林,设置20 m×30 m的标准地5块,在每块标准地内按3级林木分级办法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 轮伐期的确定是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陈山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9年生的红心杉人工林,设置20 m×30 m的标准地5块,在每块标准地内按3级林木分级办法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分级木生长及红心杉心材形成过程;计算红心杉的数量成熟年龄、工艺成熟年龄和经济成熟年龄,从而确定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研究结果表明:(1)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均表现为初期均缓慢生长,之后开始快速生长的特点,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优势木的材积生产力在第11年时最大,达到0.0216 m^(3)·a^(-1);(2)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均相交于20年左右,红心杉材积数量成熟期为20年左右。(3)红心杉心材开始形成时间在第7年,Logistic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红心率与年龄的关系,40年时,红心率达到了峰值60%左右。且木材基本密度随着林木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红心杉的工艺成熟年龄大于数量成熟年龄。(4)森林年均纯收益和年均净现值的最大值均在29年,内部收益率最大值在25年。综上,陈山红心杉的数量成熟龄在20年,工艺成熟龄在40年,经济成熟龄在29年。因此,最佳轮伐期按照“以工艺成熟为基础,重点考虑经济成熟,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确定:陈山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在40年,此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已经达到成熟,可获得最大木材产量,红心率也达到了极值,木材品质最佳,且经济收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成熟龄 工艺成熟龄 经济成熟龄 最佳轮伐期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杉木人工林碳通量影响因素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旭丁 赵仲辉 邓湘雯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3-28,共6页
对碳循环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预测碳通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利用亚热带地区湖南省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8年7—9月的碳通量和环境因子观测数据,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碳通量预测因素进行优... 对碳循环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预测碳通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利用亚热带地区湖南省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8年7—9月的碳通量和环境因子观测数据,采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碳通量预测因素进行优化选择,并与传统的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CIV.8(输入参数包括空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ρc、空气相对湿度Rh、风速Ws、土壤温度Ts)是所有模型中模拟效果最好的。光合有效辐射与碳通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是-0.704(P=0.000);降雨量与碳通量的相关性最弱,相关系数是0.002(P=0.854)。最多输入变量或最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神经网络 相关分析 碳通量 预测因子
下载PDF
海南海桑幼苗氮磷钾施肥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温旭丁 陈花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1-357,共7页
海南海桑是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海桑科红树林植物,为了解海南海桑苗木生长对氮磷钾肥的需求,明确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以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盆栽试验,测定海南海桑幼苗干物质增加量、植株元素含量,叶绿... 海南海桑是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海桑科红树林植物,为了解海南海桑苗木生长对氮磷钾肥的需求,明确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以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盆栽试验,测定海南海桑幼苗干物质增加量、植株元素含量,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指标,通过苗木质量的肥料效应方程对海南海桑幼苗氮磷钾施肥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海南海桑幼苗干物质增加量、氮磷钾元素吸收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中等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以T6处理组最优,其干物质增加量和氮、磷、钾元素吸收量分别为5.88 g·株^(-1),53、17.4和256 mg·株^(-1)。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之间,海南海桑幼苗干物质增加量、氮磷钾元素吸收量和碳元素固定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氮磷钾肥施用提高了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以T6处理组最优,其叶绿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12 mg·g^(-1)、6.85 mmol·g^(-1)和347.42μg·g^(-1)。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的理论最优施肥量与实际T6处理组的施肥量相当。海南海桑幼苗N、P_(2)O_5、K_(2)O理论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547、0.131和0.342 g·kg^(-1)。本研究结果将为指导和规范海南海桑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海桑 “3414”肥效试验 氮磷钾 施肥量
下载PDF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粤港澳大湾区NPP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温旭丁 罗赵慧 符良刚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反演粤港澳大湾区NPP,探讨其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反演粤港澳大湾区NPP,探讨其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年NPP均值为0.89 kg·C·m^(-2),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心区和东南区向东北、西北方向递增的趋势。随时间变化,N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速率约为0.001 kg·C·m^(-2)·a^(-1);从NPP未来变化趋势看,大部分区域NPP未来呈下降趋势。NPP与平均气温、累积降雨总体呈正相关关系,但NPP与累积降雨的相关性大于NPP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总体而言,NPP对平均气温和累积降雨的变化呈正响应,其响应均值分别为0.007 kg·C·m^(-2)·a^(-1)·℃^(-1)和0.0001 kg·C·m^(-2)·a^(-1)·(100 mm)^(-1)。土地利用变化对NPP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扩张对NPP产生极显著负效应(P<0.0001),而生态恢复对NPP产生极显著正效应(P<0.0001),且城市扩张对NPP的影响远高于生态恢复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理解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参考,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修复、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林业生态建设中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浅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温旭丁 钟英高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2期32-33,共2页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为害森林、树木及种子生长,并造成林业资源破坏的病虫害与其他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会使林业资源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并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尤其是在当前林业生态建设背景下,更要加...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为害森林、树木及种子生长,并造成林业资源破坏的病虫害与其他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会使林业资源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并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尤其是在当前林业生态建设背景下,更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林业资源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这对于开发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林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分析了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及当前防治现状,进而提出防治策略,以期为一线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有害生物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7
作者 温旭丁 符良刚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8期90-91,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依托,森林资源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病虫害仍是威胁森林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保护环境的视角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开始朝着绿色化、无公害化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依托,森林资源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病虫害仍是威胁森林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保护环境的视角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开始朝着绿色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摒弃传统的防治方法。基于此,分析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以期能与从业者互相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病虫害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问题和对策
8
作者 温旭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260-260,共1页
在我们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之中,公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形式,在现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的作用与地位十分的重要。公路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就得可以使得公路工程可以真正的将自身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在... 在我们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之中,公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形式,在现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的作用与地位十分的重要。公路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就得可以使得公路工程可以真正的将自身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之下,就得要进一步的加强公路工程管理与质量管理,以此来充分的使得公路工程的投资、质量、进度及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统一,为此,本文对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施工质量 问题和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