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在儿童骨折后凝血功能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彭雪松 郭玉霞 +3 位作者 何柏霖 温普生 杨媛淇 胡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用于评估儿童骨折创伤后凝血状态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在该院诊断为骨折且需急诊住院手术的患儿90例作为急诊骨折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拟进行骨科择期矫形手术的患儿110例...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用于评估儿童骨折创伤后凝血状态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在该院诊断为骨折且需急诊住院手术的患儿90例作为急诊骨折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拟进行骨科择期矫形手术的患儿1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TEG参数[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角度(α)、血块最大振幅(MA)]和普通凝血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急诊骨折组TEG参数与普通凝血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骨折组R、K、APTT均低于对照组,α、MA、PT、FIB、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与APTT呈正相关(r=0.327,P<0.05);MA与FIB呈正相关(r=0.509,P<0.05);其他参数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EG可检测到骨折创伤后患儿血液的高凝状态,TEG联合普通凝血参数检测能更全面地评估患儿凝血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创伤 儿童 凝血状态 骨折
下载PDF
140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术中大量输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温普生 杨媛淇 +2 位作者 彭雪松 何柏霖 邓玉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单中心儿童活体肝移植受者资料的总结,分析术中大量输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月~12岁活体肝移植受者140例,100%接受术中红细胞输注,按术中红细胞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 目的通过单中心儿童活体肝移植受者资料的总结,分析术中大量输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月~12岁活体肝移植受者140例,100%接受术中红细胞输注,按术中红细胞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70mL/kg,30/140,21.4%)与非大量输血组(≤70mL/kg,110/140,78.6%),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术前实验室指标及术中相关变量。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的体重、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PELD评分)、手术时间、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细胞、APTT、TT、上腹部手术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利用约登指数确定临界值,发现低体重(<6.35kg)、高PELD评分(>9.5)、手术时间长(>466.5min)、上腹部手术史是儿童活体供肝肝移植术大量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四因素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4,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预测。结论儿童活体肝移植术,术前低体重、上腹部手术史、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高的受者更容易需要术中大量输血,手术时间延长会进一步增加大量输血风险;同时术前高白细胞计数、低凝血功能、高胆红素是术中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大量输血 活体供肝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输注影响因素及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何柏霖 郭玉霞 +3 位作者 温普生 杨媛淇 彭雪松 朱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441,共7页
背景血小板输注疗效影响临床诊疗效果及临床决策,目前缺乏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血小板输注后疗效的预测模型。目的构建及验证ALL患儿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校正计数增量(CCI)预测模型。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 背景血小板输注疗效影响临床诊疗效果及临床决策,目前缺乏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血小板输注后疗效的预测模型。目的构建及验证ALL患儿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校正计数增量(CCI)预测模型。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初诊、初治的ALL住院患儿,以2022年12月31日为入院时间节点划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集可能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变量(性别、年龄、脾大或脾亢、出血等级、贫血程度、血小板储存天数、输血前使用药物、ALL形态学、危险度分组和治疗阶段等)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再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最终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区分度和校准度的预测效能检测。主要结局指标输注血小板疗效CCI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期间133例247例次输注血小板病例纳入本研究,建模组198例次,验证组49例次,两组变量的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终纳入性别、年龄、ALL危险度分组、输注前白细胞数、脾大或脾亢、感染情况六个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组中,CCI为11.4(P_(25))、18.5(P_(50))和28.2(P_(75))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695和0.654,在验证组中分别为0.765、0.714和0.580;校准曲线显示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CCI为11.4、18.5和28.2时模型预测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成功构建ALL患儿血小板CCI预测模型;利用性别、年龄、输注前白细胞数、感染情况、ALL危险度分组、脾大或脾亢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ALL患儿血小板输注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校正计数增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ARIMA模型在儿科红细胞用量预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媛淇 何柏霖 +3 位作者 温普生 彭雪松 胡娟 郭玉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用于预测儿科悬浮红细胞用量的可行性,为儿童医院临床血液储备计划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26.0软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5月每月临床悬浮红细胞用血总量作为数据源构建AR... 目的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用于预测儿科悬浮红细胞用量的可行性,为儿童医院临床血液储备计划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PSS26.0软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5月每月临床悬浮红细胞用血总量作为数据源构建ARIMA模型,运用最优模型预测2022年6至10月临床悬浮红细胞用量,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ARIMA(0,1,1)(0,1,1)12为儿科悬浮红细胞用量预测最佳模型,其残差序列自相关函数与偏自相关函数基本落在95%置信区间内,同时Ljung-Box Q统计结果表明残差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即残差为白噪声,满足随机性假设。模型预测值与2022年6至10月临床红细胞用量实际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5%,预测精确度高。结论儿童用血具有明显季节和周期规律,最优模型ARIMA(0,1,1)(0,1,1)12能较好拟合儿科悬浮红细胞用量的变化趋势,进而为儿童医院临床血液储备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儿科输血 预测 红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