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34-Ⅰ型深部X射线治疗机固定照射野间照射量率的比值确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骆日佑 彭继伟 +4 位作者 辜英杰 尤日生 温智群 蔡悦成 李曙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7-69,共3页
测量了12部F34-Ⅰ型深部 X射线治疗机的照射量率,确定了固定照射野在 15 × 10、10 × 8、8 × 6、6 × 4单位cm×cm)情况下的照射量率比值:在空气介质中,源皮距为30cm时,分别为1... 测量了12部F34-Ⅰ型深部 X射线治疗机的照射量率,确定了固定照射野在 15 × 10、10 × 8、8 × 6、6 × 4单位cm×cm)情况下的照射量率比值:在空气介质中,源皮距为30cm时,分别为1.015、1.000、0.976、0.951以及源皮距为40cm时,分别为1.026、1.000、0.972、0.941;在水模体介质中,源皮距40cm时,分别为1.136、1.000、0.873、0.734。利用这些比值,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出实际照射量率,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准确可靠的剂量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治疗机 照射量率 剂量率 放射疗法 肿瘤
下载PDF
电离室剂量计校准系统中监测仪的稳定性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骆日佑 彭继伟 +2 位作者 辜英杰 尤日生 温智群 《同位素》 CAS 1999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以XF型医用诊断X射线剂量仪为治疗水平电离室剂量计校准系统中的监测仪器,对此监测仪器进行了两年多的监测、观察及线性回归分析处理,得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999,标准偏差s为(20~100)×10-4Rmin(1R=2.58×10-4Ckg);... 以XF型医用诊断X射线剂量仪为治疗水平电离室剂量计校准系统中的监测仪器,对此监测仪器进行了两年多的监测、观察及线性回归分析处理,得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999,标准偏差s为(20~100)×10-4Rmin(1R=2.58×10-4Ckg);标准值与监测值的比值平均为05224,比值的单次测量相对标准偏差sr为067%。这表明以XF型医用诊断X射线剂量仪作为监测仪是稳定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室剂量计 监测仪 稳定性 X射线剂量仪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头颈部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板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英海燕 钱剑扬 +3 位作者 黄劭敏 辜英杰 温智群 温祝堂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32-133,共2页
本文应用高科技与普通塑料成型技术相结合,研究出可重复使用头颈部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板一整套成型技术,包括前处理—塑化—成型—后处理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条件与性能的关系;并进行了临床试用。
关键词 体位固定器 放射治疗 成型 PCL 研制
下载PDF
介入放射专用防护装置防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保昌 余永就 +2 位作者 邓槐春 彭继伟 温智群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探讨介入放射大剂量照射对操作者及患者的有效防护,采用NE2620型剂量仪测量的方法,对一种用于上球管“C”型臂床面活动下的X线机介入时的屏蔽防护装置进行了防护效果测量和分析。使用该装置可将主线束出线口至皮肤距离缩短... 为探讨介入放射大剂量照射对操作者及患者的有效防护,采用NE2620型剂量仪测量的方法,对一种用于上球管“C”型臂床面活动下的X线机介入时的屏蔽防护装置进行了防护效果测量和分析。使用该装置可将主线束出线口至皮肤距离缩短为10cm,有效地控制散射线,使患者额部、甲状腺、腹部、性腺和下肢各点X射线照射量率减弱94%以上,大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散射线;而介入操作者身体各部位照射量率均降低68%以上,其中甲状腺、胸部、腹部和性腺部位降低96%以上使操作者所受的照射剂量降低到最低水平。该装置不影响操作视野,制做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 防护装置 防护效果
下载PDF
一种用于介入放射学的防护装置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保昌 余永就 +2 位作者 邓槐春 彭继伟 温智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7-419,共3页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放射诊断、治疗的精度及效果。但目前介入放射设备防护条件差,X射线曝光量大,曝光时间长[1],工作时操作者位于患者床侧,身体各部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 介入放射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放射诊断、治疗的精度及效果。但目前介入放射设备防护条件差,X射线曝光量大,曝光时间长[1],工作时操作者位于患者床侧,身体各部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2],直接影响了介入放射工作的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防护装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