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首选部位选择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温祖芳 王春花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8-99,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首选部位的选择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0例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婴儿组、幼儿组家长选择头部例数较学龄儿组多,学龄组患儿家长选择上肢例数较婴儿组、幼儿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首选部位的选择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0例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婴儿组、幼儿组家长选择头部例数较学龄儿组多,学龄组患儿家长选择上肢例数较婴儿组、幼儿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的首选部位的选择和文献建议留置的部位基本一致,护士选择的部位应该符合大多数家长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首选部位 患儿家长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医院与家庭康复干预对运动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温祖芳 陈莉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7期59-59,共1页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医院与家庭康复干预疗效的研究,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致残率.方法 选择我院脑瘫康复科收治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医院康复干预为治疗组(37例),家庭康复为观察组(31例).结果 治疗...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医院与家庭康复干预疗效的研究,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致残率.方法 选择我院脑瘫康复科收治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医院康复干预为治疗组(37例),家庭康复为观察组(31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患儿运动发育率对照t=3.82,P<0.01有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运动发育率虽有所提高,t=1.26,P>0.05无明显意义.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规范康复干预,比单一家庭干预效果好,两相结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医院 家庭 康复干预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洪 温祖芳 +1 位作者 赵友谊 阮珊三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2001年第4期173-175,共3页
目的 了解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30例的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给予早期干预,持续到2岁半,于生后1岁、2岁半时随访,测定其体格发育、智力和心理运动发育值。结果 早期干预的低出生体重儿在其生后2岁半时,... 目的 了解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30例的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给予早期干预,持续到2岁半,于生后1岁、2岁半时随访,测定其体格发育、智力和心理运动发育值。结果 早期干预的低出生体重儿在其生后2岁半时,身长、智力和心理运动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低出生体重儿3岁前实行早期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 早期干预 随访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智力发育指数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柯 温祖芳 《海南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0—3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超早期(1岁以内)和早期(1-3岁)两组均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综合采用Bobath。PNF Rood Vojta等...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0—3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超早期(1岁以内)和早期(1-3岁)两组均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综合采用Bobath。PNF Rood Vojta等方法,遵循人类正常运动能力发育顺序进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 12周及6个月时评定。按MAT评价标准进行UMQ、LMQ评分。结果:超早期组、早期组在治疗前及6周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而经治疗12周及6个月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对促进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治疗 脑瘫 肢体运动功能 儿童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中药蒸汽浴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陶成 贺嫔 +4 位作者 鲍劲松 温祖芳 徐艳红 陈露露 童光磊 《河北中医》 2018年第6期861-864,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中药蒸汽浴治疗脑性瘫痪(CP)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痉挛型C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中药蒸汽...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中药蒸汽浴治疗脑性瘫痪(CP)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痉挛型CP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中药蒸汽浴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2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1、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评估肌痉挛,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项评分评估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及1、3个月后MAS评分均降低,GMFM评分均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1、3个月后MAS评分均降低,GMFM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2周及1、3个月后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中药蒸汽浴可在较短时间降低CP患儿下肢肌张力,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中药蒸汽浴
下载PDF
超声定位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红 童光磊 +3 位作者 易昕 蔡云飞 温祖芳 肖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肌肉痉挛的脑性瘫痪患儿75例,分为超声定位BTX-A注射治疗组37例(注射组)和单纯康复治疗组38例(对照组)。其中注射组在超声定位后予BT...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肌肉痉挛的脑性瘫痪患儿75例,分为超声定位BTX-A注射治疗组37例(注射组)和单纯康复治疗组38例(对照组)。其中注射组在超声定位后予BTX-A 注射患儿下肢痉挛肌群,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行相关评价。结果 注射组在注射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肌肉痉挛的改善及GMFM 评分均优于注射前(P均〈0.01),且痉挛程度在注射2周、1个月改善最明显。注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注射组3个月和6个月 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TX-A 注射有时效性,6个月后可重复注射。结论 采用超声定位BTX-A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肉痉挛,定位准确、安全,患儿依从性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超声定位 脑性瘫痪 下肢痉挛
原文传递
低浓度洗必泰溶液代替凉开水作为暖箱内湿化液的研究
7
作者 温祖芳 《新生儿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儿科 洗必泰溶液 凉开水 暖箱 湿化液
原文传递
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程金贵 吕复莉 +2 位作者 余正琴 付彬 温祖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2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现状。方法选择2013年5~11月住院的225例脑瘫患儿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庭现状和期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225例脑瘫患儿家庭中,中间型、极端型...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现状。方法选择2013年5~11月住院的225例脑瘫患儿及其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庭现状和期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225例脑瘫患儿家庭中,中间型、极端型、平衡型家庭现状类型比例分别为45.3%(102/225)、33.8%(76/225)、20.9%(47/225),期望类型比例分别为40.9%(92/225)、27.6%(62/225)、31.5%(7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17,P〈0.05。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两个维度得分分别为(64.09±12.23)分和(43.28±9.91)分,期望得分分别为(73.91±9.31)分和(52.73±7.16)分,量表现状得分和期望得分比较,亲密度和适应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49和-10.976,均P〈0.01。母亲文化程度高(B7.075和8.499,P〈0.01)、不与祖父母住在一起(t=5.925和4.138,P〈0.05)、独生子女(t=5.370和4.652,P〈0.05)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均相对较高。结论多数脑瘫患儿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家庭应对能力不佳、家庭功能不良,且脑瘫患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主要受母亲文化程度、患儿是否与祖父母同住、家庭子女数影响,需要早期给予系统的家庭干预,改善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家庭功能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踝足矫形器联合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尖足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陶成 童光磊 +6 位作者 张敏 李司南 易昕 陈露露 温祖芳 康倩倩 陈婧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1-764,共4页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AFO)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肌肉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BTX—A肌肉注射与运动康复训练,观...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AFO)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肌肉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BTX—A肌肉注射与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FO训练,与其运动康复训练同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和6个月,使用量角器测量踝关节的被动背屈角(APROM),改良Ashworth量表的评分(MAS)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PROM、MAS和GMFM(D、E)分别为(109.25±12.38)°、(3.12±0.56)分和(55.32±11.23)分,与对照组[(107.11±13.44)°、(3.05±0.66)分和(56.21±10.8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APROM、MAS和GMFM评分在治疗后1、3和6个月时与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ROM、MAS和GMFM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之间的评估指标比较,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O联合BTX—A疗法能进一步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痉挛程度,减轻尖足异常姿势,维持时间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A型肉毒毒素 踝足矫形器 痉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