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温绍龙 郎南军 +5 位作者 曾觉民 袁春明 李贵祥 孟广涛 方向京 郑科 《云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为研究对象 ,在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进行了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初步筛选了 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物种 ;对其开展了乔草、灌草、藤草、草草、乔灌草等复层植物...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为研究对象 ,在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进行了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初步筛选了 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物种 ;对其开展了乔草、灌草、藤草、草草、乔灌草等复层植物群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该植被恢复模式的建立 ,对水土保持效益明显 ,试验区的泥沙流失量平均减少 5 7% ,其中以草草及藤草模式的泥沙减少量最大 ,分别达 73%和 5 1% ;同时 ,由于所营建植被为生态经济型植物群落 ,既改善了环境 ,又给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退耕地 植被恢复模式
下载PDF
滇中华山松人工林的水文特征及水量平衡 被引量:27
2
作者 孟广涛 郎南军 +3 位作者 方向京 李贵祥 袁春明 温绍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4,共7页
根据滇中高原的华山松林集水区径流场连续 3a的降雨和径流观测数据 ,进行了华山松人工林的水文特征及水量平衡的研究。结果表明 :( 1)本区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 ,湿季 ( 6~ 10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0 % ,降水量主要由大于 10mm以上的... 根据滇中高原的华山松林集水区径流场连续 3a的降雨和径流观测数据 ,进行了华山松人工林的水文特征及水量平衡的研究。结果表明 :( 1)本区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 ,湿季 ( 6~ 10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0 % ,降水量主要由大于 10mm以上的降雨带来 ,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 5.0mm·h- 1。 ( 2 )集水区年平均降雨量 10 0 5.6mm ,在林冠作用面降雨量的分配中 ,林冠截留雨量 2 10 .6mm ,截留率 2 0 .9% ;穿透过林冠层的降雨 74 5.3mm ,树干茎流量 4 9.7mm ,分别占降雨量的 74 .2 %和 4 .9%。 ( 3)集水区径流的月变化滞后于降雨 ,总径流量 172 .2 9mm ,总径流系数 17.13% ,其中 ,地表径流 8.0 3mm ,地下径流 164.2 6mm ;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雨季产生 ,一次性降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显著 (R =0 .91)。 ( 4 )土壤蓄水年变化量 11.2mm ,约占年降水量的 1.1% ,但月变化较大 ;系统水量最大的输出是蒸散 ,每年以气态形式返回大气的水量 82 2 .1mm ,占降水量的 81.8% ;在蒸散的水量中 ,林冠截留雨量的直接物理蒸发量 2 10 .6mm ,占总蒸散量的 2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人工林 林冠截留 径流 水量平衡 大气降水 蒸散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彭明俊 郎南军 +6 位作者 温绍龙 郭永清 江期川 杨旭 郑科 郭玉红 张立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对金沙江流域6种不同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凋落物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圣诞树纯林和混交林具有更好的维持地力作用和更高的水源涵养... 对金沙江流域6种不同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凋落物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贮水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圣诞树纯林和混交林具有更好的维持地力作用和更高的水源涵养功能。依据林地总贮水量的大小,6种林分最大蓄水量大小依次为圣诞树纯林(2 851.8 t/hm2)>华旱混交林(2 478.9 t/hm2)>云华混交林(2 432.4 t/hm2)>云南松纯林(2 142.8 t/hm2)>华山松纯林(1 851.8 t/hm2)>旱冬瓜纯林(1 620.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人工林 森林类型 水源涵养 土壤渗透性能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系统分异规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郎南军 郭立群 +5 位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温绍龙 郑科 袁春明 李贵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8,共8页
该文根据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具有山高坡陡 ,土壤侵蚀面广、侵蚀量大 ,支流和干流落差大 ,搬运能力强 ;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植被恢复难度大 ;经济发展普遍滞后 ,贫困面大等突出特点 .利用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系统具... 该文根据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具有山高坡陡 ,土壤侵蚀面广、侵蚀量大 ,支流和干流落差大 ,搬运能力强 ;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植被恢复难度大 ;经济发展普遍滞后 ,贫困面大等突出特点 .利用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系统具有地域分异的规律性这一基本原理 ,在充分调查分析了该流域内云南 4 7个县、市、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按照高原山地空间层次结构的多样性 ,对构成金沙江流域这一极为复杂的开放性景观生态系统的地貌、气候、森林植被、社会经济、土壤侵蚀等多级子系统的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以求得实现系统恢复与功能需求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高原山地系统 分异规律 森林植被 恢复重建 生态环境 空间层次 景观生态系统
下载PDF
长江上游华山松水土保持人工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量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春明 郎南军 +3 位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温绍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共3页
通过定位监测与样地调查,分析了长江上游华山松水土保持人工群落的的结构特征,并对其生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人工林分造林密度大,以及人为干扰的作用,影响到林下灌木、草本层的生长和发育,凋落物层也被严重破坏,群落结构简单... 通过定位监测与样地调查,分析了长江上游华山松水土保持人工群落的的结构特征,并对其生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人工林分造林密度大,以及人为干扰的作用,影响到林下灌木、草本层的生长和发育,凋落物层也被严重破坏,群落结构简单,表现为乔木层和草本层的二层结构特征。因此,合理的林分密度和对凋落物层的保护是水土保持人工群落组建与经营管理的二个重要方面。流域16年生华山松人工群落总生物量为45.39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42.84t/hm2,占群落总生物量的95.40%,灌木、草本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分别占群落总生物量的 0.60%、1.80%和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华山松 水土保持 人工群落 结构特性 生物量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4种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赵琳 郎南军 +1 位作者 温绍龙 郑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9-16,共8页
通过干旱胁迫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4种植物的抗旱机理进行了研究。选用与植物抗旱性关系密切的8个生理生化测定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MDA、SOD、POD、荧光、叶绿素含量、Pro,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对云南干热河谷的... 通过干旱胁迫试验,对云南干热河谷4种植物的抗旱机理进行了研究。选用与植物抗旱性关系密切的8个生理生化测定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MDA、SOD、POD、荧光、叶绿素含量、Pro,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对云南干热河谷的车桑子、清香木两个原生植物和山毛豆、银合欢两个引种植物容器苗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综合评价。从而克服了单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片面性,使评定结果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此4种干热河谷植物的抗旱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干热河谷 植物抗旱机理 车桑子 清香木 山毛豆 银合欢
下载PDF
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圣诞树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16
7
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3 位作者 郎南军 李贵祥 袁春明 温绍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裸地为对照 ,分别对林冠层截留降雨的作用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涵养水源的能力 ,土壤的渗透能力 ,土壤中含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植被地表径流及产沙量 ,植被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圣诞树人工林在... 以裸地为对照 ,分别对林冠层截留降雨的作用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涵养水源的能力 ,土壤的渗透能力 ,土壤中含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植被地表径流及产沙量 ,植被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圣诞树人工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供薪材等方面 ,具有显著的作用 ,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干旱瘠薄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先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诞树 人工林 水土保持效益 金沙江流域 林冠截留降水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云南高原金沙江流域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芝芹 郎南军 +4 位作者 彭明俊 温绍龙 江期川 李甜江 吴云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5-169,173,共6页
以金沙江流域4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24~14.10t/hm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t/hm2;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银荆林>... 以金沙江流域4种典型纯林为对象,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层总蓄积量为4.24~14.10t/hm2;最大持水量为11.49~41.02t/hm2;有效拦蓄量为9.92~41.71t/hm2;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银荆林>云南松林>桤木林>滇杨林。②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10h基本达到饱和,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枯落物在浸水的0.5h内吸水速率最大,2h后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③土壤层容重的变化范围为1.04~1.33g/cm3;总孔隙度变动范围为45.08%~55.28%;土壤有效持水量为201.65~246.40t/hm2;4种林分土壤层的水文功能排序为滇杨林>银荆林>云南松林>桤木林;利用幂函数对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R2>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森林枯落物 森林土壤 水文效应
下载PDF
滇中高原山地人工群落径流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方向京 孟广涛 +3 位作者 郎南军 李贵祥 袁春明 温绍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8,84,共4页
基于连续 3年的观测 ,研究了华山松人工群落的径流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区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 ,湿季 (6~ 10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0 % ,降水量主要由大于 10 mm以上的降雨带来 ,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 5 .0mm/ h;径流量月变化趋势与... 基于连续 3年的观测 ,研究了华山松人工群落的径流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区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 ,湿季 (6~ 10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0 % ,降水量主要由大于 10 mm以上的降雨带来 ,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 5 .0mm/ h;径流量月变化趋势与降雨量相似 ,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一次性降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显著 (R =0 .91) ,一次性“最大可能”地表径流产流的降雨临界值为 2 2 .3mm。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分别占总径流量的 0 .5 8%和99.42 % ,林地具有显著的涵养水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人工群落 径流 山地 华山松
下载PDF
盐逆境条件下三个树种的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桂丰 杨传平 +2 位作者 温绍龙 刘关君 王玉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以东北地区3个主要造林树种2年生苗木的叶为材料,应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ELISA激素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单盐处理后苗木叶子的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IP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四种激... 以东北地区3个主要造林树种2年生苗木的叶为材料,应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ELISA激素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单盐处理后苗木叶子的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IP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四种激素的含量,发现不同树种的同一激素含量及同一树种的不同激素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在盐胁迫条件下,激素含量发生变化,随着盐浓度的增加,AB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IPA、IAA、GA含量呈下降趋势,当盐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减弱。提出了在盐逆境条件下,四种激素在提高树木抗盐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树木 盐胁迫 激素变化
下载PDF
滇中高原桤木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3 位作者 方向京 郎南军 袁春明 温绍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量的96.14%;从桤木林分各层的生物量来看,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84.93%,其次为枯落物层和草本层,灌木层较少。在分析桤木生物量基础上建立了桤木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桤木 人工林 群落特征 生物量 滇中高原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降雨、温度、蒸发量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郑科 郎南军 +2 位作者 郭玉红 温绍龙 江期川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57-62,共6页
以元谋的苜林大黑山项目点为观测点,对其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的降雨量、气温极值与地表温度极值、蒸发量进行了观测分析,得出了这些指标在观测时段内的分异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以此表明了元谋干热河谷区的干、热气候特点。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降雨 温度 蒸发量 监测分析
下载PDF
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8
13
作者 彭明俊 赵琳 +6 位作者 温绍龙 郭永清 江期川 杨旭 郑科 郭玉红 张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通过对20%PEG处理种子96 h后的胚芽伸长速度、种子吸水速率、种子萌发胁迫指数等3项抗旱性指标的测定,并采用抗旱性综合评价法,评价了狗牙根(1号)、波特鸭茅(2号)、德梅特苇状羊茅(3号)、黑籽雀稗(4号)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抗旱性能。用2... 通过对20%PEG处理种子96 h后的胚芽伸长速度、种子吸水速率、种子萌发胁迫指数等3项抗旱性指标的测定,并采用抗旱性综合评价法,评价了狗牙根(1号)、波特鸭茅(2号)、德梅特苇状羊茅(3号)、黑籽雀稗(4号)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抗旱性能。用20%PEG处理种子96 h后的胚芽伸长速度评价4种牧草种子的抗旱性,其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3号>2号=4号>1号;用种子吸水速率评价4种牧草种子的抗旱性,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2号>4号>3号>1号;用种子萌发胁迫指数评价4种牧草种子的抗旱性,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3号>1号>4号=2号;用综合评价方法评价4种牧草种子的抗旱性,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3号>2号>4号>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波特鸭茅 德梅特苇状羊茅 黑籽雀稗 种子 抗旱性评价
下载PDF
种子雨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4
作者 于顺利 郎南军 +6 位作者 彭明俊 赵琳 郭永清 郑科 张立新 温绍龙 李晖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6-1652,共7页
种子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量。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具有时空异质性。种子雨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因群落而异,种群间的种子雨因种群而异,种群内部的种子雨因个体而异;种子雨的时间异质性表... 种子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从母株上散落的种子量。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具有时空异质性。种子雨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因群落而异,种群间的种子雨因种群而异,种群内部的种子雨因个体而异;种子雨的时间异质性表现在不管是群落、种群还是种群内部的个体,其种子雨既具有季节动态,又具有年际变化。种子雨、种子库、幼苗库和地上植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种子雨的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种群和群落动态等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现代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染料法等研究种子雨的散布过程和种子命运将是未来种子雨研究的热点,种子雨和种子库的结合研究及其与动植物关系的研究尚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雨 时空异质性
下载PDF
滇中高原山地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孟广涛 郎南军 +4 位作者 方向京 LI Gui-xiang 李贵祥 袁春明 温绍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小流域为单元 ,根据山地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特点 ,采取定位和半定位研究方法 ,分层次对山地防护林体系蓄水保土功能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类及用地方式 ,不同森林类型保持水土效益差异较大 ,在滇中高原 ,裸地和坡耕地是流... 以小流域为单元 ,根据山地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特点 ,采取定位和半定位研究方法 ,分层次对山地防护林体系蓄水保土功能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类及用地方式 ,不同森林类型保持水土效益差异较大 ,在滇中高原 ,裸地和坡耕地是流域产沙的主要来源 ,农耕地侵蚀量是林地的 18.7~ 36 .0倍 ,裸地侵蚀量远大于坡耕地 ,高达林地的 10 0倍左右 ;营建防护林体系后 ,防护效益显著 ,土壤侵蚀模数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少 ,流域森林覆盖率由 18.6 %上升到 42 .4%时 ,土壤侵蚀模数减少 36 % ;坡地造林后 ,地表径流减少 79.44 %~ 96 .9% ,泥沙削减 87.8%~ 99.9% ;要使山地小流域水土流失得以控制 ,森林覆盖率必须达到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防护林体系 水土保持效益 云南中部
下载PDF
长江上游云南松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袁春明 郎南军 +4 位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温绍龙 郑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根据 3年定位、半定位观测 ,对长江上游云南松林的降水截持效益、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及其蓄水效益 ,以及植被削减地表径流与侵蚀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松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率为 2 1 .85 % ,树干茎流率为2 .5 0 %。不同结构类... 根据 3年定位、半定位观测 ,对长江上游云南松林的降水截持效益、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及其蓄水效益 ,以及植被削减地表径流与侵蚀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松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率为 2 1 .85 % ,树干茎流率为2 .5 0 %。不同结构类型云南松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削减坡面径流与泥沙的效益 ,以栓皮栎×云南松混交林为最好 ,灌木云南松林、草被云南松林次之 ,其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1 .4 1 ,3 6 .6 0 ,4 1 .4 0 kg/hm2 .a。云南松疏林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表现 ,其水土保持效益最差 ,土壤侵蚀模数达 2 6 4 7.0 6 kg/hm2 .a,是云南松及其混交林地的 6 3 .94~1 8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云南松林 水土保持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8种植被类型的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玉红 郎南军 +4 位作者 和丽萍 郑科 张立新 温绍龙 江期川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56-64,共9页
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区加勒比松人工林、加勒比松+车桑子人工混交林、山合欢天然更新林、车桑子+山毛豆人工混交林、桉树人工林、草地、荒坡、膨胀土8种植被类型林地1m土层内不同层次雨季(8月2日~9月2日)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得... 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区加勒比松人工林、加勒比松+车桑子人工混交林、山合欢天然更新林、车桑子+山毛豆人工混交林、桉树人工林、草地、荒坡、膨胀土8种植被类型林地1m土层内不同层次雨季(8月2日~9月2日)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得出:在雨季8种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水分含量均较低,因其土壤的物理性能较差,故蓄水保水能力也较差;各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养分含量均极低,按照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各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在6级以下。元谋干热河谷区林地土壤的贫瘠特性致使林木长势较弱,是造成其植被恢复困难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植被类型 林地土壤特性
下载PDF
干热河谷山合欢、加勒比松林地雨季中末期水文侵蚀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科 郎南军 +2 位作者 杨新民 温绍龙 江期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88,共5页
对元谋干热河谷封禁9年区域内山合欢天然林地、加勒比松人工林地相关水文侵蚀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在雨季中末期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树干流量与林内雨量以及截流率、林地枯落物含水量、林地径流量、滴溅侵蚀效应等变化规律。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山合欢 加勒比松 雨季中末期 水文侵蚀效应 滴溅侵蚀效应 林地径流量 林地枯落物含水量 截流率
下载PDF
云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9
19
作者 袁春明 郎南军 +1 位作者 温绍龙 郑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3,共4页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之一。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持水土资源,恢复、重建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介绍了云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之一。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持水土资源,恢复、重建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介绍了云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施大江大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水土流失 概况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郎南军 郑科 +2 位作者 温绍龙 袁春明 郭玉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了正确分析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该研究从宏观的角度 ,把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看成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具有多层次、多因子、高维数、关联性、分散性、不确定性和主动性的开放... 为了正确分析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该研究从宏观的角度 ,把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看成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具有多层次、多因子、高维数、关联性、分散性、不确定性和主动性的开放式复合巨系统 .运用数学模型 (CCA)分析组成这一系统的自然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和土壤侵蚀变量元素集之间的典型关联关系 .结果表明 :人口压力、农业压力、森林资源破坏和薪柴重负是导致高原山地土壤侵蚀的典型相关因子 .为正确认识现实系统 ,有目的的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高原山地 土壤侵蚀 影响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