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温隽珉 陈怀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581-2583,共3页
目的观察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用于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随机应用低分子肝素(A组,26例)、普通肝素(B组,25例)、无肝素(C组,26例)治疗77例创伤性DIC患者,3组均同时应用血制品(新鲜血浆、冷沉淀... 目的观察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用于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随机应用低分子肝素(A组,26例)、普通肝素(B组,25例)、无肝素(C组,26例)治疗77例创伤性DIC患者,3组均同时应用血制品(新鲜血浆、冷沉淀物、浓缩血小板悬液)和积极处理原发病,监测凝血因子、28d病死率、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28d病死率比C组低38.46%,B组则低33.69%,两种肝素的治疗效果相近,但普通肝素组不比低分子肝素组增加出血发生率。结论低分子肝素和肝素治疗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创伤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抗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温隽珉 卢月梅 +3 位作者 张国超 杨建 吴胜楠 周广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普通消毒剂的抗药性。方法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5株,采用纸片法和肉汤培养进行消毒剂敏感试验。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0.5%聚维酮碘(PVP.I)... 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普通消毒剂的抗药性。方法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5株,采用纸片法和肉汤培养进行消毒剂敏感试验。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0.5%聚维酮碘(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洗必泰)、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敏感性好,而对75%乙醇、0.1%-氧化氯、0.1%PVP-I和配制30min后0.2%三氯异氰尿酸等不敏感。结论0.5%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对PDR-AB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推荐采用;而低浓度含碘、含氯消毒剂以及75%乙醇效果差,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抗药性 消毒剂
下载PDF
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在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温隽珉 汪涛 +3 位作者 董少红 罗林杰 黎雅清 温定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63-2564,共2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在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的临床疗效,以优化临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方法:27例因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而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分析每日总剂量相似的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B组,14例)与间歇推注呋塞... 目的:分析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在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的临床疗效,以优化临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方法:27例因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而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分析每日总剂量相似的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B组,14例)与间歇推注呋塞米(A组,13例)在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中病人的1周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以及对肾功能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使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的肺水肿改善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1周病死率、住院总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肾功能异常和电解质紊乱均有明显减少趋势,其中电解质紊乱率、肌酐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应用IABP的心源性休克病人中小剂量呋塞米持续推注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休克 心原性 呋塞米
下载PDF
半定量肌钙蛋白I、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温隽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98-699,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半定量肌钙蛋白I、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时效性,以优化临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方法:1076例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应用半定量肌钙蛋白I、T测定结合心电图动态观测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其快速诊断的价值,并与心肌酶学... 目的:分析血清半定量肌钙蛋白I、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时效性,以优化临床进一步的诊疗方案。方法:1076例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应用半定量肌钙蛋白I、T测定结合心电图动态观测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其快速诊断的价值,并与心肌酶学结合心电图的危险分层进行比较。结果:肌钙蛋白I敏感性97.27%、特异性96.96%、漏诊率2.73%、误诊率3.04%、准确性97.03%、阳性预测值89.17%、阴性预测值99.28%、阳性似然比32.00;肌钙蛋白T敏感性98.18%、特异性94.28%、漏诊率1.82%、误诊率5.72%、准确性95.07%、阳性预测值81.51%、阴性预测值99.51%、阳性似然比17.16。肾功能不全可出现肌钙蛋白T弱假阳性(16.36%)。入院即时和入院后6h半定量肌钙蛋白I、T结合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A M I)的确诊率及排除率均高于心肌酶学结合心电图(P<0.01)。结论:半定量肌钙蛋白I、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有非常好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肌钙蛋白I 危险分层 半定量 急性心肌梗死(AMI)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肌钙蛋白T 心肌酶学 肾功能不全 心电图 诊疗方案 动态观测 快速诊断 时效性 敏感性 特异性 漏诊率 误诊率 准确性 似然比 假阳性
下载PDF
4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药敏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温隽珉 吴劲松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2918-2920,共3页
目的:总结培养的4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情况。方法:22例住院患者一共分离出40株对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不敏感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析菌株来源的病区、部位、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和预后等。培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K-... 目的:总结培养的4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情况。方法:22例住院患者一共分离出40株对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不敏感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析菌株来源的病区、部位、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和预后等。培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选用15种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5株菌株来自中心ICU(62.5%),8株来自急诊ICU(20%),5株来自呼吸ICU(12.5%),2株来自老干部病区(5%)。从取标本部位看,32株来自痰液(80%),来自腹腔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各2株(各5%),血流、深静脉导管、胸水、腹水各1株(2.5%)。这22例患者均有肺部感染(100%),有创机械通气20例(90.9%),需气管切开术12例(54.5%),死亡9例(40.9%)。药敏试验显示,对15种常用抗生素均不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2.5%、87.5%。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15%。结论:体外药敏试验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性已相当严重,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可以作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米诺环素
下载PDF
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怀生 周志强 +3 位作者 周知远 温隽珉 文舜康 吴胜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入选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B两组(n=55)。A组采用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乳酸、24 h乳酸清除率... 目的评价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入选1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B两组(n=55)。A组采用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乳酸、24 h乳酸清除率、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24 h后,A组乳酸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09),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B组(P<0.000 1)。A组死亡7例,B组死亡1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A组患者的ICU中位住院时间5 d,B组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A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心输出量和每搏外周血管阻力明显改善(P<0.000 1)。24 h乳酸清除率对死亡结局预测的ROC曲线面积0.693(95%CI 0.589~0.796,P<0.00 1),明显优于基础乳酸的预测作用。结论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单纯监测CVP更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组织灌注,在无条件行更多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单位,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指导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价格低廉而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腔阻抗 血流动力学监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周楚芝 杨建安 +5 位作者 温隽珉 姜妮 张志娴 刘希伶 冯东杰 陈伟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ω-3鱼油脂肪乳治疗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障碍30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怀生 王薇 +3 位作者 张华东 洪澄英 温隽珉 吴胜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271-3273,共3页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患者的炎症、免疫指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脓毒症并MODS、需要完全肠外营养患者30例。按照患者是否接受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患者的炎症、免疫指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脓毒症并MODS、需要完全肠外营养患者30例。按照患者是否接受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按照指南要求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结果观察组3例患者死亡,对照组6例死亡。观察组第7天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3、0.016)。观察组第7天CD3淋巴细胞百分比、辅助/诱导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6、0.016)。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并MODS患者具有一定的免疫调理作用,并可能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多脏器功能障碍 鱼油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血乳酸浓度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楚芝 李春燕 +3 位作者 吕春燕 李静茹 陈伟新 温隽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417-420,431,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血乳酸浓度测定在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44例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接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这些... 目的回顾性研究血乳酸浓度测定在预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44例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接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监护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这些患者复苏、入ICU初始及每2~6 h监测的血乳酸浓度,根据氧合指数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关于急性肾损伤的标准,患者被分为低氧血症组、非低氧血症组和急性肾损伤组、正常肾功能组。记录各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各组间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差别。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乳酸浓度预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低氧血症组入室血乳酸浓度、2~6 h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肾损伤组初始血乳酸浓度、2~6 h血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与正常肾功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对于预测院内病死率,血乳酸最佳临界值为6.0 mmol/L,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77%。结论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血乳酸浓度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乳酸 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检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古坤意 潘秋燕 +1 位作者 邹良玉 温隽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对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TCD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病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对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TCD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病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ACA)V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R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可通过床边TCD及时了解颅内血流动力改变及血管阻力,从而了解梗死区血供情况,间接了解颅高压、脑水肿程度,为判断病情、预后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MRI TCD
下载PDF
心脏外科围术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亚岚(综述) 温隽珉 陈伟新(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311-315,共5页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应用肝素后由抗体介导的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HIT发病率低、诊断结果时效长以及诊断技术要求高,大大降低了HIT的诊出率.治疗上非肝素抗凝剂种类繁多且适用阶段不同,...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应用肝素后由抗体介导的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HIT发病率低、诊断结果时效长以及诊断技术要求高,大大降低了HIT的诊出率.治疗上非肝素抗凝剂种类繁多且适用阶段不同,临床上并无规范诊疗策略.部分研究已涉及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血浆置换及免疫抑制治疗,但未得到临床上广泛应用.心脏手术后HIT发病率较其他手术或内科疾病高,其围术期治疗也有特殊性.本文就近几年心脏手术围术期HIT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索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抗血小板因子4/肝索复合物抗体 非肝素抗凝剂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怀生 王薇 +1 位作者 温隽珉 吴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2X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广谱抗生素作为经验性首选单一疗法对脓毒症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30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各15例),总疗程7d。结果经治疗后亚... 目的比较两种广谱抗生素作为经验性首选单一疗法对脓毒症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30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注射(各15例),总疗程7d。结果经治疗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降钙素原(PCT)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LPS)水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和0.000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组3例患者死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组6例死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而两组ICU住院日、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5例患者痰培养发现鲍曼不动杆菌,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仅3例,两组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对于非院内感染菌所致脓毒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疗效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但可能增加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脓毒症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其在肾脏功能及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勇 温隽珉 陈庆荣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4年第4期182-185,共4页
一氧化氮(NO)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细胞内信使,本文综述了 NO 一般生物学特征,以及 NO 在肾脏功能及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肾功能 信使分子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降低对心血管术后血栓风险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孙中伟 周楚芝 +2 位作者 刘红 王志伟 温隽珉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8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Ⅲ降低对心血管术后血栓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收治的210例行心血管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血栓进行分组,血栓组100例,无血栓组110例。收集两...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Ⅲ降低对心血管术后血栓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收治的210例行心血管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血栓进行分组,血栓组100例,无血栓组110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小板五项参数、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及抗凝血酶Ⅲ水平,分析抗凝血酶Ⅲ降低对心血管术后血栓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抗凝血酶Ⅲ低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病情、基础疾病、体重指数、血小板五项参数、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抗凝血酶Ⅲ预测心血管术后血栓风险的阈值为60.3%,即当抗凝血酶Ⅲ<60.3%时,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AUC面积为0.646,通过抗凝血酶Ⅲ预测心血管术后血栓风险特异度(85.46%)较高,但敏感度(55.32%)较低。结论:抗凝血酶Ⅲ降低可作为心血管手术术后评估血栓风险的有效指标,当抗凝血酶Ⅲ<60.3%时,提示患者血栓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 心血管手术 血栓 风险预测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调脂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温隽珉 董少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临床调脂疗效的比较。方法:选择105例经皮冠脉造影术(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经皮冠脉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PTCA+STENT)后,随机分配为... 目的: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强化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临床调脂疗效的比较。方法:选择105例经皮冠脉造影术(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经皮冠脉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PTCA+STENT)后,随机分配为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A组(10mg/d,52例),大剂量阿托伐他汀B组(40mg/d,53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4周、用药后12周、用药后24周检测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情况,同时分析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分组前2组血脂水平相似,给药4周后阿托伐他汀A组病人: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13%,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14%,高密度脂蛋白(HDL)无变化,甘油三酯(TG)下降-4%;B组病人:TC下降17%,LDL下降16%,HDL无下降,TG下降11%。给药12周后,阿托伐他汀A组病人:TC下降14%,LDL下降14%,HDL下降-4%,TG下降-10%;阿托伐他汀B组病人:TC下降23%,LDL下降23%,HDL无下降,TG下降7%。两组TC、LDL、TG下降幅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其降脂效果与剂量相关,具有剂量依赖性。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用药后 LDL 病人 TG 治疗 调脂 下降 降幅 立普妥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40mg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温隽珉 董少红 +2 位作者 李宜富 罗林杰 陈科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40 mg·d^(-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强化降脂治疗的不良反应和调脂疗效。方法:120例ACS病人,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 mg·d^(-1))和B组(阿托伐他汀40 mg·d^(-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40 mg·d^(-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强化降脂治疗的不良反应和调脂疗效。方法:120例ACS病人,在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10 mg·d^(-1))和B组(阿托伐他汀40 mg·d^(-1))各60例。观察2组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4、12、24 wk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血脂水平,比较2组情况。结果:2组病人用药后1~4 wk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出现异常的高峰期,1 wk时B组ALT异常48%,A组ALT异常25%,2组有显著差异(P<0.05),ALT升高多数<3倍正常值,不需停药,观察后恢复正常;而A组有7%、B组有5%的病人ALT>3倍,需停药,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很少胃肠反应、精神症状,B组有1例肾功能异常,无肌病。给药后12、24 wk后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幅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 2组服药后4、12、24 wk的LDL≤1.8 mmol·L^(-1)百分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40 mg·d^(-1)阿托伐他汀除早期ALT轻度升高增加外,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效果与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冠脉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在ICU的应用对病人费用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温隽珉 吴胜楠 +3 位作者 易菁 周志强 陈怀生 张华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测心功能结果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评估其早期揭示循环功能不良和在早期高危病人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早期应用对病人费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 目的:探讨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测心功能结果与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评估其早期揭示循环功能不良和在早期高危病人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以及早期应用对病人费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入住我科、ICU住院时间24h以上以及APACHEⅡ评分区间相似的60例ICU危重病人,40例(APACHEⅡ评分26.3±6.6)常规监护,20例(APACHEⅡ评分25.5±5.8)入ICU后加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持续监测并在期间行超声心动图,将两种心功能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最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费用和预后。结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所获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值与彩色超声心动图所获得的值接近,LVEF的相关性为0.85,CO的相关性为0.75,CI的相关性为0.76,CI的偏差和精确度为(0.78±0.48)L/(min·m2)。常规组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持续监测组的ICU人均日费用分别为(5095±2626)元和(3701±2045)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死率分别为25%和2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ICU危重病人早期应用胸腔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与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评估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早期复苏治疗提供直观、可靠、连续性的依据,对预防由于长时间组织低血流量和低灌注所致的休克、器官衰竭和一系列并发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使ICU危重病人的治疗管理更科学合理,可能有利于降低病人的费用,对其可否改善病人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超声心动描记术 危重病
下载PDF
深圳重症(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引(共识版)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永文 +7 位作者 张卫星 刘雪燕 温隽珉 李金秀 刘禹翔 温敏 彭绵 刘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广东省深圳市自2020年1月11日开始收治首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已累计收治重症(重型/危重型)41例,占比10.5%,其中危重型19例,占比4.56%.通过对诊疗过程进行经验总结,我们制定了2020年《深圳市重症(重型/危重型... 广东省深圳市自2020年1月11日开始收治首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已累计收治重症(重型/危重型)41例,占比10.5%,其中危重型19例,占比4.56%.通过对诊疗过程进行经验总结,我们制定了2020年《深圳市重症(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引》.本指引特点:①强调了除国家标准分型(轻型、普通型)之外,重型分型和危重型分型及其特点;②强调了早期预判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对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由重症团队进行早期筛查、早期预警、早期干预的重要性;③强调了以重症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重症救治团队应包括:重症医生与护士、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感染、营养、影像及中医等专业专家)共同参与的重要性;④通过对部分特殊分型简单病理生理的描述,提出了诊断和治疗的要点;⑤提出了恢复期患者血浆或特异性抗体的使用在重症患者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重型/危重型) 分型 深圳 诊疗指引
下载PDF
速避凝对照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急性损伤性DIC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隽珉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3期116-117,共2页
目的评估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速避凝在急性损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速避凝对照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40例急性损伤性DIC。20例采用速避凝治疗,0.1-0.4ml皮下注射,每日1-2次(75-150u/kg.d-1),对照组20例采用... 目的评估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速避凝在急性损伤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速避凝对照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40例急性损伤性DIC。20例采用速避凝治疗,0.1-0.4ml皮下注射,每日1-2次(75-150u/kg.d-1),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剂量为12.5-50mg,每日分1-3次(100-250u/kg.d-1)注射。结果速避凝组有效率(75%)比小剂量普通肝素组(65%)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速避凝组出血率(30%,6例)低于小剂量普通肝素组(65%,13例),速避凝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小剂量普通肝素组(45%,vs65%,9例vs13例)。结论LMWH速避凝治疗急性损伤性DI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普通肝素 急性损伤 DIC
下载PDF
巯甲丙甫酸治疗蛋白尿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温隽珉 戴勇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21期1002-1003,共2页
八十年代末,经过对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并蛋白尿患者使用巯甲丙甫酸进行回顾,发现巯甲丙可显著降低多种肾脏疾病病理性蛋白尿,并改善肾功能,近年来在原发性肾小坏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肾血管硬化、lgA肾病等临床应用也发现良好的降低蛋... 八十年代末,经过对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并蛋白尿患者使用巯甲丙甫酸进行回顾,发现巯甲丙可显著降低多种肾脏疾病病理性蛋白尿,并改善肾功能,近年来在原发性肾小坏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肾血管硬化、lgA肾病等临床应用也发现良好的降低蛋白尿作用。 1 巯甲丙降低蛋白尿作用不依赖降压作用 Fabbri等在90年首次报导巯甲丙甫酸能降低无肾功能不全原发性肾小球肾病蛋白尿,选择13名血压正常,每天蛋白尿大于600mg,血清肌酐小于1.5mg/dl,并且九个月内无严格饮食控制或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在巯甲丙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初期即诱导蛋白尿减少,并持续降低平均41%,同时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巯甲丙脯酸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