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生殖系罕见癌肉瘤4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谷江 李登宝 游万祥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7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系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2例阴茎癌肉瘤、1例肾脏癌肉瘤、1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4例均行手术切除。结果 :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癌肉瘤 ,1例于术后 2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失访、另 2例现已分...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系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2例阴茎癌肉瘤、1例肾脏癌肉瘤、1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4例均行手术切除。结果 :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癌肉瘤 ,1例于术后 2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失访、另 2例现已分别生存 6个月和 10个月。结论 :泌尿生殖系癌肉瘤临床罕见 ,术前诊断困难 ,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罕见癌肉瘤 诊断 治疗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阴茎癌肉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谷江 李家富 游万祥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11-211,共1页
阴茎癌肉瘤罕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8岁.因阴茎头肿物20 d于2002年5月22日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阴茎头出现一米粒大小结节,无任何不适,未行诊治,此后该包块进行性增大,生长极快,表面少许破溃,渗出稀薄淡黄色分泌物... 阴茎癌肉瘤罕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8岁.因阴茎头肿物20 d于2002年5月22日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阴茎头出现一米粒大小结节,无任何不适,未行诊治,此后该包块进行性增大,生长极快,表面少许破溃,渗出稀薄淡黄色分泌物,无明显臭味,为进一步诊治而收治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阴茎肿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癌肉瘤6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谷江 李登宝 +1 位作者 游万祥 徐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6例均行手术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癌肉瘤,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肝、肺、骨转移,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肝、肺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于远隔转移,1例失访,1...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6例均行手术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癌肉瘤,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肝、肺、骨转移,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肝、肺转移,1例术后30个月死于远隔转移,1例失访,1例现已生存28个月。结论:泌尿生殖系癌肉瘤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尽早行根治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 癌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睾丸脱位5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谷江 李登宝 游万祥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睾丸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所收治的 5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1例手法复位成功 ,4例行手术复位 ,1例发生睾丸萎缩后切除患睾。结论 创伤性睾丸脱位临床少见 ,漏误诊率较高。... 目的 探讨创伤性睾丸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所收治的 5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1例手法复位成功 ,4例行手术复位 ,1例发生睾丸萎缩后切除患睾。结论 创伤性睾丸脱位临床少见 ,漏误诊率较高。对骨盆部、会阴部、阴囊部外伤患者应警惕本病 ;详细检查阴囊及睾丸 ,确诊后尽早行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睾丸脱位 诊断 治疗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创伤性睾丸脱位4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江 李登宝 游万祥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8期506-507,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睾丸脱位 病因 诊断 手法复位
下载PDF
Ⅱ期原位皮瓣尿道成型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26例体会
6
作者 游万祥 王蔚 +6 位作者 钱琦 王政强 吴广 高方军 冉光波 华叶龙 覃智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Ⅱ期原位皮瓣尿道成型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采取Ⅰ期阴茎伸直,包皮行阴茎腹侧皮瓣转移,6个月后行Ⅱ期原位... 目的探讨Ⅱ期原位皮瓣尿道成型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提高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采取Ⅰ期阴茎伸直,包皮行阴茎腹侧皮瓣转移,6个月后行Ⅱ期原位皮瓣尿道成型术治疗尿道下裂。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出现尿道狭窄,经规律尿道扩张后排尿症状改善;1例出现吻合口尿瘘,6个月后修补成功;所有病例均随访2~3年,排尿通畅,疗效满意。结论原位皮瓣尿道成形,保证了成形尿道血供,降低了吻合口张力,具有损伤小,术后水肿轻,尿瘘、尿道狭窄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皮瓣 尿道成型 尿道下裂 阴茎阴囊型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与开放式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天飞 饶浩富 +5 位作者 游万祥 袁东波 栾博施 苏嘉明 王蔚 朱建国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RRPLD)与开放式肾蒂淋巴管结扎术(ORPLD)治疗乳糜尿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及德江县人民医院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36例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RRPLD)与开放式肾蒂淋巴管结扎术(ORPLD)治疗乳糜尿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及德江县人民医院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36例乳糜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RPLD组和RRPLD组,分别为14和2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比较两组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术中均未见并发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PL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P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RPLD组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于ORP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RPLD与ORPLD比较,后腹腔镜术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乳糜尿更为安全的方法,但两种方法术后复发率没有差异;②RRPLD治疗乳糜尿的疗效肯定,是治疗乳糜尿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后腹腔镜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下载PDF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8
作者 游万祥 白明 +4 位作者 舒舟 何承先 高方军 马仲芬 余晓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6,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造影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与治疗体会。方法对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终均依靠逆行性造影获得明确诊断,治疗时采用输尿管复位术,随访6个月至1年,临床症状消失、积水明显改... 目的探讨逆行造影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价值与治疗体会。方法对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终均依靠逆行性造影获得明确诊断,治疗时采用输尿管复位术,随访6个月至1年,临床症状消失、积水明显改善,无吻合口狭窄。结论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早期诊断虽然要依靠多种影像学的协同检查提供线索,最后确诊还得依靠逆行造影。保留腔静脉后输尿管段复位术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逆行造影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小儿尿道结石26例报告
9
作者 游万祥 舒舟 黄维学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65-266,共2页
2003年5月至2010年9月,我科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小儿尿道结石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均为男童,年龄2~11岁。其中结石位于前尿道20例,后尿道6例。均以排尿困难、尿滴沥、尿流中断、伴尿... 2003年5月至2010年9月,我科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小儿尿道结石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均为男童,年龄2~11岁。其中结石位于前尿道20例,后尿道6例。均以排尿困难、尿滴沥、尿流中断、伴尿潴留就诊。体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结石 小儿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
下载PDF
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九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游万祥 何承先 +2 位作者 舒舟 黄维学 付加强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86,共1页
2001~2010年采用海绵体白膜修补术治疗阴茎海绵体破裂9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 阴茎海绵体破裂 白膜修补术
原文传递
钙离子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7在前列腺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勇 张桂安 +6 位作者 朱学进 刘仁 游万祥 钱琦 许晓明 贺仁强 钟惟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37-2140,共4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7(ANO7)在前列腺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过表达前列腺癌细胞株构建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和动物模型,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构建NF-κB信... 目的探讨钙离子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7(ANO7)在前列腺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过表达前列腺癌细胞株构建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和动物模型,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构建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模型.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前列腺癌中NF-κB信号通路对ANO7表达的调控影响,分析临床数据中ANO7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可见ANO7表达上调;在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模型中可见ANO7表达下调.组织芯片中ANO7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45.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8,P<0.01).ANO7表达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级显著相关(χ^2=19.797,19.797,P<0.01),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与泰勒(Taylor)数据库得到相似的结果.运用Kaplan-Meier分析发现在Taylor数据库中ANO7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P<0.01).最后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发现在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队列中,ANO7(P<0.05)、Gleason评分(P<0.01)和病理分级(P<0.01)都是前列腺癌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NF-κB信号通路调控前列腺癌ANO7表达,且ANO7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7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前列腺癌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