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红蛋白水平对住院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
1
作者
黎国德
游志瑶
+3 位作者
蔡琳煖
何昕
刘晨
董吁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入院血红蛋白水平与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衰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低(<144 g/L)、中(144~136 g/L)、高(≥137 g/L)...
目的探讨入院血红蛋白水平与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衰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低(<144 g/L)、中(144~136 g/L)、高(≥137 g/L)血红蛋白三分位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血红蛋白分组为多分类自变量,肾功能恶化为二分类因变量,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将血红蛋白分组改为血红蛋白水平这一连续型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明确上述关系。结果共有32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校正混杂因素后,与低血红蛋白三分位组患者相比,中、高血红蛋白三分位组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风险显著降低(OR=0.46,95%CI:0.25~0.86,P=0.016;OR=0.31,95%CI:0.16~0.63,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中、高血红蛋白三分位组患者发生持续性肾功能恶化(persistent worsening of renal function,pWRF)的风险显著降低(OR=0.48,95%CI:0.23~0.97,P=0.040;OR=0.37,95%CI:0.17~0.82,P=0.026),但发生一过性肾功能恶化(transient worsening of renal function,tWRF)的风险并无显著变化(OR=0.74,95%CI:0.32~1.73,P=0.490;OR=0.43,95%CI:0.16~1.17,P=0.099)。将血红蛋白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所得结果与分组分析相似,血红蛋白水平每上升5 g/L,发生肾功能恶化的风险下降6%(OR=0.94,95%CI:0.88~0.99,P=0.022),发生pWRF的风险下降7%(OR=0.93,95%CI:0.88~0.99,P=0.026),而发生tWRF的风险无显著改变(OR=0.98,95%CI:0.91~1.05,P=0.552)。结论因心衰住院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肾功能恶化相关。在评估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风险以及制订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
肾功能恶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凯彬
孙晓非
+9 位作者
甄子俊
路素英
朱佳
孙斐斐
王娟
黄俊延
陈日荣
叶莉彤
刘颖
游志瑶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增加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LB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BFM—NHL-90/-95方案治疗且未做纵隔和中枢预防性放疗的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LBL患者的治疗结...
目的探讨增加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LB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BFM—NHL-90/-95方案治疗且未做纵隔和中枢预防性放疗的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LBL患者的治疗结果。研究分组:1998年至2005年收治的患者于维持治疗阶段,在口服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定期采用“足叶乙甙邯可糖胞苷”和大剂量甲氨蝶呤交替进行化疗,为强化维持治疗组;其余为非强化维持治疗组。结果187例LBL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强化维持治疗组52例,非强化维持治疗组1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免疫分型、临床分期、危险度分层、受累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位随访48(0.5-221)个月,两组患者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6.9±5.8)%和(77.9±4.3)%(χ2=0.249,P=0.617),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8.8±5.7)%和(79.8±4.1)%(χ2=0.353,P=0.5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Ⅲ/Ⅳ期)、免疫分型(T/B-LBL)和危险分层(中/高危)中的EFS、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维持治疗期间,强化维持治疗组和非强化维持治疗组患者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5.8%和18.5%(χ2=25.363,P〈0.05)。结论提高维持治疗强度并未提高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LBL患者的长期生存且可增加骨髓抑制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儿童
青少年
维持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题名
血红蛋白水平对住院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
1
作者
黎国德
游志瑶
蔡琳煖
何昕
刘晨
董吁钢
机构
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15-19,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入院血红蛋白水平与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衰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低(<144 g/L)、中(144~136 g/L)、高(≥137 g/L)血红蛋白三分位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血红蛋白分组为多分类自变量,肾功能恶化为二分类因变量,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将血红蛋白分组改为血红蛋白水平这一连续型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明确上述关系。结果共有32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校正混杂因素后,与低血红蛋白三分位组患者相比,中、高血红蛋白三分位组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风险显著降低(OR=0.46,95%CI:0.25~0.86,P=0.016;OR=0.31,95%CI:0.16~0.63,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中、高血红蛋白三分位组患者发生持续性肾功能恶化(persistent worsening of renal function,pWRF)的风险显著降低(OR=0.48,95%CI:0.23~0.97,P=0.040;OR=0.37,95%CI:0.17~0.82,P=0.026),但发生一过性肾功能恶化(transient worsening of renal function,tWRF)的风险并无显著变化(OR=0.74,95%CI:0.32~1.73,P=0.490;OR=0.43,95%CI:0.16~1.17,P=0.099)。将血红蛋白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所得结果与分组分析相似,血红蛋白水平每上升5 g/L,发生肾功能恶化的风险下降6%(OR=0.94,95%CI:0.88~0.99,P=0.022),发生pWRF的风险下降7%(OR=0.93,95%CI:0.88~0.99,P=0.026),而发生tWRF的风险无显著改变(OR=0.98,95%CI:0.91~1.05,P=0.552)。结论因心衰住院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肾功能恶化相关。在评估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风险以及制订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血红蛋白水平。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
肾功能恶化
Keywords
Heart failure
Hemoglobin
Worsening of renal function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凯彬
孙晓非
甄子俊
路素英
朱佳
孙斐斐
王娟
黄俊延
陈日荣
叶莉彤
刘颖
游志瑶
机构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783,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增加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LB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BFM—NHL-90/-95方案治疗且未做纵隔和中枢预防性放疗的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LBL患者的治疗结果。研究分组:1998年至2005年收治的患者于维持治疗阶段,在口服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定期采用“足叶乙甙邯可糖胞苷”和大剂量甲氨蝶呤交替进行化疗,为强化维持治疗组;其余为非强化维持治疗组。结果187例LBL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强化维持治疗组52例,非强化维持治疗组1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免疫分型、临床分期、危险度分层、受累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位随访48(0.5-221)个月,两组患者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6.9±5.8)%和(77.9±4.3)%(χ2=0.249,P=0.617),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8.8±5.7)%和(79.8±4.1)%(χ2=0.353,P=0.5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Ⅲ/Ⅳ期)、免疫分型(T/B-LBL)和危险分层(中/高危)中的EFS、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维持治疗期间,强化维持治疗组和非强化维持治疗组患者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5.8%和18.5%(χ2=25.363,P〈0.05)。结论提高维持治疗强度并未提高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LBL患者的长期生存且可增加骨髓抑制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儿童
青少年
维持化疗
预后
Keywords
Precursor cell 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
Children
Adolescent
Maintenance chemotherapy
Prognosis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红蛋白水平对住院心衰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
黎国德
游志瑶
蔡琳煖
何昕
刘晨
董吁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提高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杨凯彬
孙晓非
甄子俊
路素英
朱佳
孙斐斐
王娟
黄俊延
陈日荣
叶莉彤
刘颖
游志瑶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