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安顺苗族蜡染工艺的现代变迁 被引量:2
1
作者 游珍海 张丽萍 《传承》 2010年第3期156-157,共2页
安顺被誉为"蜡染之乡",由于传统的熏染,安顺苗族妇女从小就耳濡目染,向长辈学习画蜡染色的技艺,其蜡染织品既有较高的物质文化价值,又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精神文化底蕴,同时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苗族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 安顺苗族 蜡染工艺 现代变迁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议榔”习俗改革的民俗学评析
2
作者 游珍海 李小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8-43,共6页
黔东南苗族议榔习俗改革是当代社会背景下民族村寨维护社会稳定或调整伦理道德规范的迫切需要的产物,是苗族村寨议榔传统习俗的当代传承,是政府、学会、民间三方合力互动的结果,是主流文化参照下的民俗文化革新。当代黔东南苗族议榔习... 黔东南苗族议榔习俗改革是当代社会背景下民族村寨维护社会稳定或调整伦理道德规范的迫切需要的产物,是苗族村寨议榔传统习俗的当代传承,是政府、学会、民间三方合力互动的结果,是主流文化参照下的民俗文化革新。当代黔东南苗族议榔习俗改革对民族村寨移风易俗、和谐发展正在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议榔改革 探析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简论——以迷纳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游珍海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及其巫仪仍然活跃在民族村寨中并对民族村寨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迷纳"及"打迷纳"活动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代表。其主要特征体现在成巫、入巫的类萨满性、神鬼体系的原生性以及主要巫仪的从属性上... 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及其巫仪仍然活跃在民族村寨中并对民族村寨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迷纳"及"打迷纳"活动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代表。其主要特征体现在成巫、入巫的类萨满性、神鬼体系的原生性以及主要巫仪的从属性上。当代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的性别意识正在淡化,跨地域与跨民族的神性职能正在显现,其信仰内涵正在为世俗功能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通灵巫师 “迷纳”
下载PDF
“年忌”习俗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4
作者 游珍海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1-83,共3页
年忌是中国广泛存在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本命年、明九、暗九以及七十三和八十四两个年龄数字。它们是数字崇拜的产物,经历了由"数感"到"数崇拜"再到"模式数"进而形成年忌这一发展过程。对年忌习俗的文化... 年忌是中国广泛存在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本命年、明九、暗九以及七十三和八十四两个年龄数字。它们是数字崇拜的产物,经历了由"数感"到"数崇拜"再到"模式数"进而形成年忌这一发展过程。对年忌习俗的文化阐释,应该从模式数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民俗求吉心理两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忌” 数崇拜 文化阐释
下载PDF
“三言”与冯梦龙的民俗观
5
作者 游珍海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3-87,共5页
"三言"将世情百态、人生诸相与民俗风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揭示风俗人情背后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使"三言"具备了风俗史或民俗志的意义。通过"三言",可以解读冯梦龙以正... "三言"将世情百态、人生诸相与民俗风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揭示风俗人情背后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使"三言"具备了风俗史或民俗志的意义。通过"三言",可以解读冯梦龙以正统儒家观念为内核化育厚俗的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民间立场的矛盾性、对信仰民俗的双重态度以及对语言民俗"真"与"雅"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冯梦龙 民俗观
下载PDF
民俗文化在“三言”建构中的功用
6
作者 游珍海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服从于作品"触里耳而振恒心"的需要,"三言"通过大量民俗生活的描写,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晚明时期真实的社会风貌。民俗文化在"三言"中体现出了对作品思想倾向的改造、提供创作素材、设置故事情景、提供创... 服从于作品"触里耳而振恒心"的需要,"三言"通过大量民俗生活的描写,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晚明时期真实的社会风貌。民俗文化在"三言"中体现出了对作品思想倾向的改造、提供创作素材、设置故事情景、提供创作契机、铸造通俗风格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三言” 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