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水平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海滨 赵爱国 +4 位作者 苗雅云 李帅 张冠男 湛喜梅 王文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转移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11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组织...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转移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11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组织中MTA1、FOXP3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TC淋巴转移的因素。结果:111例PTC组织标本中,MTA1的阳性表达率(MTA1阳性例数/癌组织总例数)为78.38%(87/111)高于癌旁组织17.12%(19/111),FOXP3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FOXP3阳性例数/癌组织总例数)为70.27%(78/111)高于癌旁组织13.51%(1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TA1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00);PTC患者癌组织中MTA1与FOXP3表达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在性别、病灶数、包膜侵犯、TNM分期、脉管侵犯、MTA1及FOXP3等病理特征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灶、TNM分期、包膜侵犯及MTA1、FOXP3表达均是影响PTC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TA1、FOXP3在PT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均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可作为评估PTC淋巴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 病理分期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SIRT1/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李帅 张冠男 苗雅云 湛喜梅 王文胜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775-781,共7页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20)组(6μmol/L)、西黄丸高剂量+SRT 1720组(15 g/L+6μmol/L);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SIRT1、SOX2蛋白表达;体内移植瘤实验检测各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及PCNA、MMP-2、MMP-9、SIRT1、SOX2蛋白表达。[结果]西黄丸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SIRT1激活剂SRT 1720促进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高剂量西黄丸加SIRT1激活剂组可以减弱高剂量西黄丸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西黄丸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及裸鼠移植瘤中SIRT1、SOX2蛋白表达,抑制SIRT1/SOX2信号通路活性,并通过降低PCNA、MMP-2、MMP-9表达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结论]西黄丸可能通过抑制SIRT1/SOX2信号通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沉默调节蛋白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信号通路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张冠男 李帅 苗雅云 湛喜梅 王文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对乳腺癌(BC)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以及对Hippo-YA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BC细胞MDA-MB-231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组),Verteporfin(Hippo-YAP通路抑制剂)组,CKI低、中、高浓度组,采用CCK-8法检测M...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对乳腺癌(BC)模型大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以及对Hippo-YAP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将BC细胞MDA-MB-231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组),Verteporfin(Hippo-YAP通路抑制剂)组,CKI低、中、高浓度组,采用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构建BC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Hippo-YAP通路抑制剂-Verteporfin组),CKI低、中、高剂量组;测量大鼠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发生肺转移后肺组织的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YAP、p-YAP、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Verteporfin组和CKI不同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体内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出现肿瘤组织块,肺组织中细胞排列不整齐,肺泡明显皱缩,且间隔增宽,组织异质性明显,YAP、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YAP、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Verteporfin组和CKI各剂量组大鼠体内肿瘤组织减小,抑瘤率增加,肺组织中细胞排列有序,肺泡皱缩和异质性得到改善,YAP、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YAP、E-cadherin表达升高(P<0.05)。结论CKI可以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来抑制BC模型大鼠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乳腺癌 Hippo-YAP通路 生长 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和MTA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张冠男 李帅 苗雅云 湛喜梅 王文胜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941-946,共6页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与MTA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分... 目的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iR-199b-5p与MTA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分别作为癌旁组织组与乳腺癌组,qRT-PCR法测定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R-199b-5p、MTA1 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MTA1阴阳性,分析miR-199b-5p、MTA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绝经情况(是、否)、肿瘤直径(<2 cm、≥2 cm)、临床分期(Ⅰ~Ⅱ期、Ⅲ期)、分子分型(Lumina A/B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淋巴结转移(是、否)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组相比,乳腺癌组癌组织miR-199b-5p水平降低,MTA1 mRNA水平升高(P<0.05);与癌旁组织组相比,乳腺癌组MTA1阳性率升高(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miR-199b-5p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TA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有关(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后进行5年随访,miR-199b-5p低表达患者5年内累积生存率(71.8%)低于miR-199b-5p高表达患者(89.1%)(log Rankχ^(2)=6.661,P=0.010);MTA1阳性患者5年内累积生存率(71.6%)低于MTA1阴性患者(90.2%)(log Rankχ^(2)=7.590,P=0.006);单因素COX分析表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miR-199b-5p、MTA1是影响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miR-199b-5p、MTA1水平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miR-199b-5p低表达,MTA1 mRNA与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miR-199b-5p低水平、MTA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者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99b-5p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海滨 马志强 +4 位作者 湛喜梅 李帅 苗雅云 张冠男 王文胜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816-3819,共4页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新辅助化疗,研究组(48例)给予CKI联合新辅助化疗。比...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新辅助化疗,研究组(48例)给予CKI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同时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细胞核增殖抗原(k_(i)-67)蛋白表达。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Survivin(+)构成比、ki-67(+)构成比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4^(+)、CD3^(+)、CD4^(+)/CD8^(+)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的CD4^(+)、CD3^(+)、CD4^(+)/CD8^(+)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CD4^(+)、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KI联合新辅助化疗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癌组织中Survivin(+)、ki-67(+)蛋白表达,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岩 乳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甲状腺癌CT-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筱扬 张冠男 +3 位作者 王文胜 赵爱国 李帅 湛喜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疑似甲状腺癌患者255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194例。患者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诊...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T-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疑似甲状腺癌患者255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194例。患者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将CT与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估CT对甲状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手术病理检测出双侧发病8例,单侧发病186例,左侧发病99例,右侧发病97例,直径>1cm的143例,直径≤1cm的5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117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69例,未分化癌6例和髓样癌2例。CT检测的准确率、阳性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9.61%、57.22%、78.35%、83.60%,高于B超(64.31%、50.19%、65.98%、59.02%,P<0.05);CT检测的漏诊率、误诊率为16.47%、3.92%,低于B超单项检测(25.88%、9.80%,P<0.05)。结论CT检测对甲状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能较为精准地体现病灶的具体形态,体现病灶与健康组织间的关系,减少漏诊率与误诊率,可作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T 手术 病理诊断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与颈Ⅵ区淋巴结清扫联用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帅 湛喜梅 +4 位作者 张冠男 赵爱国 刘静 张棕帆 王文胜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35-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联合颈Ⅵ区淋巴结清扫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20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等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联合颈Ⅵ区淋巴结清扫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20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等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甲状腺全切治疗,联合组采用甲状腺全切与颈Ⅵ区淋巴结清扫联用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术后5 d、术后5个月时的PTH、血Ca2+水平,术前及术后5个月时的CD3+、CD4+、CD8+水平,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以及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结果]术后5个月时联合组PTH、血Ca2+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联合组CD3+、CD4+水平高于参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与参照组在甲状旁腺损伤、饮水呛咳、声嘶、呼吸困难发生率方面比较均不明显(P>0.05)。联合组术后5年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全切的基础上增用颈Ⅵ区淋巴结清扫可显著改善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PTH、血Ca2+、CD3+、CD4+、CD8+水平,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 颈Ⅵ区淋巴结清扫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应用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筱扬 张冠男 +4 位作者 王文胜 赵爱国 李帅 湛喜梅 张双林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应用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纳的确诊为DTC患者200例,其中100例患者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即全切组,此外100例患者进行患侧峡部以及腺叶切除,...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应用全甲状腺切除术与次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纳的确诊为DTC患者200例,其中100例患者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即全切组,此外100例患者进行患侧峡部以及腺叶切除,即次切组,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全切组与次切组各10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全切组复发率为1.00%,次切组复发率为12.00%,次切组复发率要显著高于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00%,次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00%,全切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次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人数要显著高于次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低血钙人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TC患者选择全切除术和次切除术各有优劣,在临床治疗中还是要依据患者疾病类型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全甲状腺切除术 次全甲状腺切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帅 师丙帅 +5 位作者 吴海滨 张冠男 张宗帆 湛喜梅 刘静 吴名一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19-07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完... 目的探讨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19-07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20~180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术后未发生出血、声嘶、呛咳、皮下积气(液),以及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引流管均于术后72 h内拔除,术后第5~7天痊愈出院。3例患者术后48 h内血清钙明显下降(<2.0 mmol/L),均予以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4~48 h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24个月,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症状、体征均于6个月内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双乳晕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是安全、有效而且美容效果好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腺瘤 双乳晕入路 完全腔镜下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及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筱扬 张冠男 +3 位作者 王文胜 赵爱国 李帅 湛喜梅 《临床研究》 202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及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入的1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调查所有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是否...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及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入的1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调查所有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是否发生复发转移一般资料差异情况,对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术后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25.00%)出现转移与复发患者,在病理类型、浸润性特殊癌、术后放疗、ER/PR、肿瘤最大直径、术前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上均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明显提升,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因素较多,针对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及时防范,提升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生活质量调查 复发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湛喜梅 王文胜 +3 位作者 李帅 张冠男 刘静 吴海滨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9期3348-33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癌灶数、肿瘤总直径(TTD)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59例PTMC患者,将其分为单灶PTMC组(319例)和多... 目的探讨多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癌灶数、肿瘤总直径(TTD)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59例PTMC患者,将其分为单灶PTMC组(319例)和多灶PTMC组(140例)。按照癌灶个数将多灶PTMC组进一步分为2-PTMC组(89例)、≥3-PTMC组(51例);同时,按照TTD将多灶PTMC组进一步分为TTD≤1 cm组(64例)和TTD>1 cm组(76例)。比较各组CLNM阳性率。结果2-PTMC组、≥3-PTMC组CLNM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灶PTMC组,≥3-PTMC组CLNM阳性率明显高于2-PTM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灶PTMC组CLNM阳性率与TTD≤1 c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D>1 cm组CLNM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灶PTMC组、TTD≤1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灶是PTMC患者发生CLNM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多灶PTMC且TTD>1 cm患者,行PCLND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癌灶 肿瘤总直径 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