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汉语谦敬语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崔达送 +1 位作者 储泰松 詹绪左 《学语文》 2010年第5期39-40,共2页
谦敬语是表示谦逊或敬称对方的用语,它包括谦敬副词和表谦敬称谓的名词或形容词等。《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达“自卑”的用语即表谦语,表示“尊人”的用语即是表敬语。我们合称为谦敬语。谦敬语是我们古代汉... 谦敬语是表示谦逊或敬称对方的用语,它包括谦敬副词和表谦敬称谓的名词或形容词等。《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达“自卑”的用语即表谦语,表示“尊人”的用语即是表敬语。我们合称为谦敬语。谦敬语是我们古代汉语礼貌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话时。常常要用谦敬语来辅助表达语意。语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古代汉语 敬语 礼貌用语 语言和文化 形容词 辅助表 自卑
下载PDF
浅说传统训诂方法
2
作者 《芜湖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3-44,共2页
本文由近年来重要训诂学论著总结出的基本训诗方法,即形训、声训、义训、文训、义界、推原,对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传统训诂方法 训诂学 形训 声训 义训 文训 义界 推原 古汉语
下载PDF
铬渣的安全存放
3
作者 许良育 冯三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34,共2页
本文介绍铬渣存放池的修造方法及使用效果。
关键词 铬渣 存放池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同”与“通”——文言文注释术语的使用与文言教学
4
作者 《学语文》 2005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同” “通” 文言文 注释 文言教学 高中 语文 第一册 《烛之武退秦师》 人教版
下载PDF
王力《古代汉语》“而有志焉”注释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3期76-77,80,共3页
古文的注释与翻译,出问题的不仅是疑难词语,问题还往往出在常用词语的解释上。《礼记·大同》篇中"而有志焉"之"志"字,王力《古代汉语》教材释该"志"为"志向"义,《汉语大词典》亦引此为例... 古文的注释与翻译,出问题的不仅是疑难词语,问题还往往出在常用词语的解释上。《礼记·大同》篇中"而有志焉"之"志"字,王力《古代汉语》教材释该"志"为"志向"义,《汉语大词典》亦引此为例释之为"有志向,有志气",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人所沿用的注释,鲜有人释其为"识古文"。文章通过对《礼记》历代重要注本的考察,辅之以异文和上下文语境的归纳与整理,说明了该句"志"字其实应解释为"识古文"或"志记之书"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志字 注释
原文传递
铬渣治理与无石粉焙烧清洁工艺探索的回顾
6
作者 许克明 《铬盐工业》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铬渣处理 废物处理 无石粉焙烧 工艺
下载PDF
商务本《姚广孝集》笔札
7
作者 詹绪左 《中国诗学研究》 2017年第2期203-238,共36页
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的《姚广孝集》(栾明贵编)在迻录上问题颇多,或录字有误,或阙而未录,或录文与原字未合,或夺文,或衍字,甚或有整首漏阙者。今依其卷次,择其要者,予以指正。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姚广孝集》 正误
原文传递
读萧云从诗作笔札
8
作者 詹绪左 《中国诗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萧云从诗文辑注》(沙鸥辑注)以及《萧云从诗歌笺注》(唐俊笺注)在迻录、注释上问题颇多,或擅改无据,或录字失真,或衍文,或释义未确,或引文有误,甚至还出现了录诗未完的情况。兹依其次第,择其要者,正其误,补其阙,拨其疑,意在引起研究... 《萧云从诗文辑注》(沙鸥辑注)以及《萧云从诗歌笺注》(唐俊笺注)在迻录、注释上问题颇多,或擅改无据,或录字失真,或衍文,或释义未确,或引文有误,甚至还出现了录诗未完的情况。兹依其次第,择其要者,正其误,补其阙,拨其疑,意在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可供这些书再版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云从诗 辑注 笺注 正误
原文传递
《明僧弘秀集》疑難字考
9
作者 溫志權 詹緒左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1期252-258,共7页
《明僧弘秀集》是一部專門收錄明代僧人詩歌的總集,也是迄今所見收錄明代僧詩最多的著作。該書為毛晉刊刻。本文對書中幾則疑難宇加以考辨。
关键词 《明僧弘秀集》 疑難字 考辨
原文传递
“皖”名考
10
作者 志權 詹緒左 《古籍研究》 2021年第2期326-332,共7页
清人段玉裁認爲,安徽簡稱“皖”“晥”“睆”三字,“時俗任意通用,大約古作‘皖’,或作‘睆’,又訛爲‘晥’”,並以史乘、字典、韻書爲證。典籍中表廬江郡的“皖”,或作“睆”“晥”。段氏主要依據的是《地理志》“廬江郡皖縣”,《漢書... 清人段玉裁認爲,安徽簡稱“皖”“晥”“睆”三字,“時俗任意通用,大約古作‘皖’,或作‘睆’,又訛爲‘晥’”,並以史乘、字典、韻書爲證。典籍中表廬江郡的“皖”,或作“睆”“晥”。段氏主要依據的是《地理志》“廬江郡皖縣”,《漢書》宋本作“晥”,從日,今本作“睆”,則從目。本文認爲,此類異形字的産生,原因頗爲複雜。三字間的關係,論“通用”則有之,説“任意”則未必,“大約”云云,更表明還有深入研究的空間。作爲地名的“皖”,東漢時“皖、晥”並用,當與書寫混同有關;唐時作“睆”,則又和“晥、睆”混刻有關。本文還從地名文化用字以及字頻角度探討了用“皖”指稱安徽的緣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考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