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滕世岗 刘杰 尹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5期110-112,159,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行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9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以此为样本,随机分组,有腔镜组和开腹组,样本量均是47例,前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后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样本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记录围术期指... 目的:评估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行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94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以此为样本,随机分组,有腔镜组和开腹组,样本量均是47例,前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后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样本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记录围术期指标,观察疗效,检测炎症因子,统计并发症,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手术耗时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检验后在腔镜组比开腹组短,出血量检验后在腔镜组比开腹组低,P<0.05。统计阑尾炎的手术有效性数据,在腔镜组达到97.87%(46例),检验后比开腹组的87.23%(41例)高,P<0.05。统计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数据,在腔镜组仅有4.26%(2例),检验后比开腹组的21.28%(10例)低,P<0.05。术前检测并检验CRP、PCT以及IL-6等数据,判断机体炎症情况,在腔镜组和开腹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检测并检验CRP、PCT以及IL-6等数据,判断机体炎症情况,均提升,而提升幅度在腔镜组比开腹组低,即腔镜组对炎症的影响较小,P<0.05。经多个维度评估阑尾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符合常态分布,在腔镜组比开腹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下可控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术后炎症问题,且并发症少、创伤小,可提高阑尾切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术 临床分析 并发症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
下载PDF
腹部小切口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杰 尹鹏 滕世岗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比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部小切口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行不同手术方案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各随机抽取42例,作为对照组(42例,腹部小切口)和观察组(4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对比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部小切口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行不同手术方案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各随机抽取42例,作为对照组(42例,腹部小切口)和观察组(4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4.80±9.16)mL,排气时间(21.40±5.32)h,住院时间(5.37±0.54)d,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8.50±7.21)mL,排气时间(25.74±4.29)h,住院时间(6.40±0.85)d]。观察组手术时间(54.91±6.80)min显著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5.14±5.67)min。观察组CRP(94.29±6.42)mg/L,IL-6(97.30±4.51)ng/L,均较对照组[CRP(118.37±5.26)mg/L,IL-6(115.20±5.36)ng/L]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12hVAS(3.06±0.59)分,术后24hVAS(1.20±0.3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hVAS(3.35±0.57)分,术后24hVAS(2.91±0.49)分]。观察组未出现皮下气肿、肠梗阻、腹腔内出血、感染,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1.9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患者术后排气和住院时间,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感,患者并发症更少,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小切口手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改良套扎法处理腹股沟直疝假性疝囊的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李海风 战俊 +4 位作者 滕世岗 尹鹏 高雪 刘忠诚 李梦良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538-541,54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应用改良套扎法处理假性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套扎组(n=39)与缝合组(n=43)。对比分析两组假性疝囊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应用改良套扎法处理假性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套扎组(n=39)与缝合组(n=43)。对比分析两组假性疝囊处理时间、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补片感染)、复发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年龄、疝环直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套扎组假性疝囊处理时间、手术时间短于缝合组,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补片感染及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采用改良套扎法可有效处理直疝假性疝囊,是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直疝 假疝囊 腹腔镜检查 改良套扎法
下载PDF
乙状结肠扭转的CT诊断(附23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滕世岗 李海风 +3 位作者 王守光 尹鹏 刘忠诚 徐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2期958-963,共6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多排螺旋C 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的23例,分析腹部C T扫描图和横断面扫描特征,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C T影像学特征。结果:在C T定位像上,最敏感的表现是扩张的乙状结肠倒U征(21/23,91%),...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多排螺旋C 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的23例,分析腹部C T扫描图和横断面扫描特征,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C T影像学特征。结果:在C T定位像上,最敏感的表现是扩张的乙状结肠倒U征(21/23,91%),不成比例乙状结肠扩张(19/23,83%),其次为咖啡豆征(17/23,74%),Y征(12/23,52%)。在横断面扫描上,最敏感的是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21/23,91%)和圆腹征(20/23,87%),其次为近端结肠扩张(15/23,65%),漩涡征(15/23,65%),鸟嘴征(13/23,57%)。在C T定位像和横断面扫描上,典型的乙状结肠扭转影像表现分别占57%(13/23)和83%(19/23)。在定位像上,咖啡豆征与Y征在显著相关(P<0.05)。横断面扫描上肠管损害的C T征象与临床肠管损害显著相关(P<0.05)。结论:多排螺旋C T对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定位像上,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倒U征,特征性表现为Y征;在横断面扫描上,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特征性表现为漩涡征和鸟嘴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扭转 CT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应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滕世岗 张晨辉 刘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0期20-20,27,共2页
目的:对比胃溃疡患者应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在随访6个月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1年时观察两组... 目的:对比胃溃疡患者应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在随访6个月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1年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手术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保守组,随访1年时,手术组患者复发率低于保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溃疡患者时,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后复发率比较低,但手术治疗易出现并发症,应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解剖定位标志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忠诚 王守光 +3 位作者 尹鹏 滕世岗 李海风 徐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中解剖定位标志的解剖特点,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手术解剖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620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定位标志进行观察,并对部分手术视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0例...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中解剖定位标志的解剖特点,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手术解剖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620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腹膜前间隙的解剖定位标志进行观察,并对部分手术视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0例术中均能清楚地暴露腹白线、耻骨结节、腹壁下动脉、Cooper韧带、精索、输精管等解剖标志,将它们作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重要的解剖定位标志。11例术后疝囊残端血肿和积液,4例保守治疗无效二次手术切除远端残留疝囊,7例经无菌下抽吸或热敷保守治愈。620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复发12例,复发时间为术后3~24个月,其中8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开放平片腹股沟疝修补术,其余4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二次手术后随访6~24个月,未再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结论熟悉腹膜前间隙中区域解剖定位标志,对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定位标志 腹腔镜 疝修补 解剖学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难点及操作技巧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忠诚 徐建 +1 位作者 王守光 滕世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难点及操作技巧。方法2006年5月~2010年5月,施行257例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对术中遇到的操作难点及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4例行TEP,3例因腹膜破裂中转为经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难点及操作技巧。方法2006年5月~2010年5月,施行257例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对术中遇到的操作难点及手术技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4例行TEP,3例因腹膜破裂中转为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preperitoneal,TAPP)。术后5例出现阴囊血肿,经非手术治愈;1例出现疝囊残端血肿,手术行血肿清除及残留疝囊切除。257例随访时间6~51个月,平均28个月,其中3例(1.2%)分别于术后6、14、23个月出现对侧疝,再次行TEP;2例分别于术后20、60d复发,行二次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1例7个月后出现疝钉处疼痛,局麻取出疝钉后痛疼消失,其余患者均无异常。结论TEP的技术关键点主要是腹膜前间隙的建立、镜下解剖标志的应用、正确的疝囊分离方法、补片放置及固定和隐匿疝的恰当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17例报告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建 张晨晖 +3 位作者 刘忠诚 滕世岗 季志刚 王守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难点。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5月,对117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手术。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cm51例,5~10cm50例,>10cm16例。术前UICC临床分期:Ⅰ期37例,Ⅱ期71例,Ⅲ期6例,Ⅳ期3例。结果111例在...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难点。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5月,对117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手术。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cm51例,5~10cm50例,>10cm16例。术前UICC临床分期:Ⅰ期37例,Ⅱ期71例,Ⅲ期6例,Ⅳ期3例。结果111例在腹腔镜下或蓝碟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中直肠癌Dixon手术83例,Miles手术17例,支撑管环扎吻合11例。3例合并肝转移病例同时行转移灶腔镜下微波治疗。中转6例,中转原因为骨盆腔狭小,腔镜器械无法完成操作3例;持续广泛渗血且止血效果不佳导致手术视野不清2例;肿瘤与周围组织广泛浸润1例。1例术中损伤左髂总静脉,修补后发生左下肢肿胀,非手术治疗后痊愈。111例手术时间90~300min(平均170min),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为6~32个。5例Dixon手术发生吻合口漏,4例经非手术治疗、1例再手术行结肠造瘘后痊愈。术后随访3~34个月,平均11个月,包括CT、CEA及电子肠镜检查,局部复发和造口转移各1例,再手术治疗。死亡3例,分别为术后10、12及23个月,死因为广泛腹腔转移和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安全可行,但存在操作难点,技术要求较高,手术中要注意血管处理、淋巴结清扫及低位直肠癌的远端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Ⅲ型阴囊疝术中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阴囊积液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守光 李海风 +2 位作者 刘忠诚 尹鹏 滕世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Ⅲ型阴囊疝术中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阴囊积液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Ⅲ型阴囊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式分为疝囊横断组(n=165)与疝囊剥离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Ⅲ型阴囊疝术中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阴囊积液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Ⅲ型阴囊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式分为疝囊横断组(n=165)与疝囊剥离组(n=113),对比两组术后阴囊积液发生率。结果:278例均成功完成TEP,47例患者术后出现阴囊积液,其中横断组出现阴囊积液18例,发生率为10.9%;剥离组29例,发生率为25.7%;横断组阴囊积液发生率低于剥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积液深度<2 cm,经硫酸镁湿敷后积液自行吸收29例,硫酸镁湿敷联合穿刺抽液治愈3例; 15例积液深度≥2 cm,12例穿刺抽液后治愈,3例穿刺抽液后行阴囊积液切开引流治愈。术后随访2~24个月,无阴囊积液复发及斜疝复发病例。结论:术中处理Ⅲ型阴囊疝,横断结扎疝囊较完全剥离疝囊术后发生阴囊积液的几率降低,是较为安全的。术后发生阴囊积液后,予以湿敷及穿刺抽液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阴囊疝 完全腹膜外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阴囊积液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转开腹预测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海风 滕世岗 +3 位作者 任直亲 刘忠诚 王守光 尹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752-754,756,共4页
探讨影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转开腹的预测因子。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836例施行L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中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LA患者中69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8.25%;阑尾致密粘连、阑尾根部穿孔或坏疽、阑尾位... 探讨影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转开腹的预测因子。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836例施行L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中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LA患者中69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8.25%;阑尾致密粘连、阑尾根部穿孔或坏疽、阑尾位置过深、盲肠后位阑尾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发病时间(≥3 d)、右下腹包块、弥漫性腹膜炎、CT分级≥4级、CT示盲肠后位及施术者手术经验<5年等7个危险因素与LA中转开腹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弥漫性腹膜炎、右下腹包块、CT分级≥4级及手术经验<5年是影响LA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正确评估LA中转开腹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外科医师术前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并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中转开腹 预测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手术路径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建 王守光 +2 位作者 滕世岗 季志刚 刘忠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776-77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5月,对56例远端胃癌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手术路径:大网膜切除和横结肠系膜前叶剥离;解剖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及清扫相应淋巴结;处理胃右...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5月,对56例远端胃癌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手术路径:大网膜切除和横结肠系膜前叶剥离;解剖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及清扫相应淋巴结;处理胃右动脉和5组淋巴结;清扫12a组淋巴结等顺序进行,淋巴清扫以4d→4sb→14v→6→7/9→11p→8a→5→12a→1→3的路径进行。结果手术时间130-375 min,(203.4±48.4)min。清扫淋巴结13-21枚,(16.2±1.2)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8-120 h,(80.6±17.7)h。标本远近切缘无癌残留。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72 h吻合口出血1例,96 h输出端梗阻1例。56例术后随访2-31个月,(14.1±6.9)月,死亡8例:肿瘤广泛转移6例,心脑血管疾病2例;带瘤生存5例,无瘤生存43例,无瘤生存时间最长已31个月。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按照合理的路径进行手术,能够保证手术在正确的间隙和解剖层面进行,有利于在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根治术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解剖学标志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守光 刘忠诚 +2 位作者 徐建 滕世岗 吕福来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中解剖定位标志的临床意义与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为369例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入路平面、解剖学结构及手术结果,总结可供利用的镜下解剖学定位标志...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中解剖定位标志的临床意义与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为369例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入路平面、解剖学结构及手术结果,总结可供利用的镜下解剖学定位标志对手术操作的指导意义与影响。结果:选择脐下切口经腹直肌后鞘内侧缘可准确进入腹膜前间隙,耻骨结节、腹壁下动脉、间隙分割韧带、Cooper韧带位置恒定且突出,可作为腹腔镜下分离间隙的解剖学标志,腹壁下动脉、输精管、精索血管与死亡冠、危险三角、疼痛三角关系密切,可作为结构分离的解剖学标志。362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EP术中借助解剖定位标志利于在正确的位置、层面分离,简单、易行,可减少术中并发症,更符合手术安全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解剖标志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再次手术原因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忠诚 尹鹏 +3 位作者 王守光 滕世岗 徐建 李海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2007年1月以来798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导致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结果:798例腹股沟疝患者于全麻下行腹腔镜完...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2007年1月以来798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导致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结果:798例腹股沟疝患者于全麻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术后随访3-36个月,共27例患者因术后复发或手术并发症行二次手术,再手术率3.38%。其中1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1.50%;11例为腹股沟斜疝疝囊残端血肿或积液(1.38%);2例腹股沟斜疝于钉合处疼痛(0.25%);直疝术后疝外被盖突出与脂肪瘤各1例(0.13%)。27例患者再次手术后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腹股沟疝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如巨大阴囊疝腔镜下结扎横断疝囊导致的残端血肿或积液)及术后疝复发是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全腹膜外 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再次手术
下载PDF
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处理Ⅲ型阴囊疝的体会(附68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守光 刘忠诚 +3 位作者 徐建 滕世岗 尹鹏 李海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中应用不同方法处理Ⅲ型阴囊疝疝囊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为68例Ⅲ型阴囊疝患者行TEP,随机分为A组(n=36)与B组(n=32),A组术中横断疝...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中应用不同方法处理Ⅲ型阴囊疝疝囊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为68例Ⅲ型阴囊疝患者行TEP,随机分为A组(n=36)与B组(n=32),A组术中横断疝囊,B组术中完全剥离疝囊,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优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无复发。结论:疝囊横断结扎处理Ⅲ型阴囊疝疝囊较为安全,可有效避免精索内结构损伤,手术创伤较小,避免了输精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疝 Ⅲ型 疝修补术 完全腹膜外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腔腹膜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兆录 战立龙 +2 位作者 刘镇 綦德柱 滕世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第12期956-958,共3页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A组),28例行腹... 目的:对比评价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A组),28例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最早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A、B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最早下床时间分别为(5±2.5)h、(10±2.6)h及(7±1.4)h、(12±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腹腔干扰小、术后康复快,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腹腔镜检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28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建 张晨辉 +5 位作者 刘忠诚 滕世岗 刘建 季志刚 刘清泉 付慧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其中,Dixon手术11例,Miles手术6例,右半结肠切除5例,支撑管环扎吻合5例,中转开腹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经验。其中,Dixon手术11例,Miles手术6例,右半结肠切除5例,支撑管环扎吻合5例,中转开腹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10~300min(平均220min),淋巴结切除数6~26个。术后1~4d均恢复胃肠功能。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掌握好腹腔镜的操作技巧及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风 滕世岗 +1 位作者 刘忠诚 尹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908-909,924,共3页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根部穿孔性阑尾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6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根部距盲肠壁完整段的长度及阑尾根部能否充...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根部穿孔性阑尾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6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阑尾根部距盲肠壁完整段的长度及阑尾根部能否充分暴露,将根部穿孔性阑尾炎分为Ⅰ型(Ia型、Ib型)、Ⅱ型、Ⅲ型,其处理方式为双重钛夹夹闭、腔外打结内扎法、间断缝合阑尾残端周围盲肠壁及中转开腹。12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Ⅰ型73例(Ia型32例,Ib型41例)、Ⅱ型48例、Ⅲ型5例。术后并发症共5例,3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不全肠梗阻,1例为肝下脓肿。随访3~24个月,无阑尾残端瘘、腹腔脓肿的发生。依据临床分型进行阑尾根部处理,LA治疗根部穿孔性阑尾炎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根部穿孔
下载PDF
微创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萍 王晓瑛 +2 位作者 高敏 徐建 滕世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86-186,190,共2页
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微创肩关节镜手术已成为较理想的诊疗方法。对于诊断与治疗肩关节内的疾病,避免盲目手术切开探查造成的损伤具有很好的作用,且具有术后疗效好、康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顺利完成肩关节镜的手术需要充分... 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微创肩关节镜手术已成为较理想的诊疗方法。对于诊断与治疗肩关节内的疾病,避免盲目手术切开探查造成的损伤具有很好的作用,且具有术后疗效好、康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顺利完成肩关节镜的手术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医护的密切配合。现将我院近期开展的肩关节镜手术的相关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成形术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21例初步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建 张晨晖 +3 位作者 刘忠诚 滕世岗 季志刚 王守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展初期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经验。D1/D1+α或β/D2淋巴结清扫18例,其中毕Ⅰ式胃肠吻合11例,毕Ⅱ式7例;中转开腹姑息性手术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50~230m...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展初期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经验。D1/D1+α或β/D2淋巴结清扫18例,其中毕Ⅰ式胃肠吻合11例,毕Ⅱ式7例;中转开腹姑息性手术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50~230min,标本远近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清扫淋巴结数11~32个。术后1~3d恢复胃肠功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达到或好于开放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血管处理、淋巴结清扫和结肠系膜前叶剥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腹腔镜术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联合微波刀一期治疗肝转移癌的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晨辉 季志刚 +2 位作者 滕世岗 徐建 岳洪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联合微波刀一期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例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在腹腔镜直视下或超声引导下,用微波刀治疗肝转移灶。结果:无一例手术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联合微波刀一期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例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在腹腔镜直视下或超声引导下,用微波刀治疗肝转移灶。结果:无一例手术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8个月,均存活。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的同时用微波刀治疗肝转移灶安全有效,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肝肿瘤 腹腔镜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