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区研究及理论视域的形成(下) 被引量:3
1
作者 滕方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中国的社区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代中国社区研究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国外社区和社团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无论是学术界对社区理论的思... 中国的社区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代中国社区研究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国外社区和社团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无论是学术界对社区理论的思考,还是各级政府层面对社区建设的实际推进,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快速发展。以中办发〔2000〕23号文件为标志,我国社区建设进入一个全面繁荣时期。在社区理论研究方面,学术界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社区建设进行审视和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构建起我国独特的现代化社区建设理论体系,为我国社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区建设 社区研究 理论视域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史学研究基本问题探析
2
作者 滕方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89,108,共4页
对当代中国史学进行研究,首先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廓清。目前来看,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中国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诸多概念,造成当代史学研究中概念的模糊与混乱,有必要予以辨析和明确。史学研究... 对当代中国史学进行研究,首先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廓清。目前来看,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当代中国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诸多概念,造成当代史学研究中概念的模糊与混乱,有必要予以辨析和明确。史学研究,不仅仅是对历史史料的简单发掘和再现,还应当通过对历史史料的研究找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轨迹,为现实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后者既是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国史学承载的时代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史 基本问题 探析
下载PDF
中国社区研究及理论视域的形成(上)
3
作者 滕方炜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中国的社区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代中国社区研究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学术界愈益关注国外社区和社团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学术界对社区理论的... 中国的社区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代中国社区研究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学术界愈益关注国外社区和社团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区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学术界对社区理论的研究,还是各级政府社区建设的实践,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快速推进。以中办发[2000]23号文件为标志,我国社区建设进入一个全面繁荣时期。在社区理论研究方面,学术界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社区建设进行审视和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构建起我国独特的现代化社区建设理论体系,为我国社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区建设 社区研究 理论视域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时代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社区治理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滕方炜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18期1-3,共3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街道和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街道和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以构建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治理权为落脚点,以基层党建机制的创新为抓手推动,以破解社会流动与分化的现实问题为突破,以基层党建机制创新来凝聚党心、民心,通过打造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现代化 时代逻辑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文化与科技的语境转换与逻辑生成
5
作者 滕方炜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6期90-94,共5页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创造成果,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思想的塑造性、行为的激励性和发展的创新性,并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直贯穿于历史传承发展的全过程,并与社会人...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创造成果,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思想的塑造性、行为的激励性和发展的创新性,并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直贯穿于历史传承发展的全过程,并与社会人文相结合产生出富有传承创新精神的科技文化。文化与科技在概念属性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在演变进程中又具有高度的同构性。对文化与科技的语境转换进行源流梳理,找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条件,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 语境转换 逻辑生成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史学思想的特征与发展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滕方炜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当代中国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体现。当代中国史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资政育人的历史教育思想、马克思... 当代中国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体现。当代中国史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资政育人的历史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特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史学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当代中国史学的基本特征,并指导着当下中国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史学 唯物史观 资政育人 以史资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创新——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街道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调查与思考
7
作者 万银锋 滕方炜 《党的生活(河南)》 2018年第9期32-33,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街道如何打破与驻在单位之间的“篱笆墙”,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的总要求,有效组织和动员辖区内驻在单位和公共资源,形成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街道如何打破与驻在单位之间的“篱笆墙”,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的总要求,有效组织和动员辖区内驻在单位和公共资源,形成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街道则通过区域化党建,把辖区驻在单位和公共资源联系起来,形成了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五里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模式 城市街道 治理创新 党建工作 二七区 郑州市 区域化 共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