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滕腊梅 章庆伟 +4 位作者 张昕恬 陈锦南 王奇雯 周菁 李晓波 《胃肠病学》 2019年第7期389-394,共6页
背景:内镜检查在发现胃早期肿瘤性病变中居重要地位,但不同内镜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 背景:内镜检查在发现胃早期肿瘤性病变中居重要地位,但不同内镜技术的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经白光内镜检查怀疑胃早期肿瘤性病变并取得活检病理结果的患者,择期行ME-NBI并记录白光内镜和ME-NBI诊断;对首次活检病理为非肿瘤性病变者行第二次靶向活检。病理确诊肿瘤性病变者行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并纳入研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白光内镜和ME-NBI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301例患者(301处病灶),其中肠型胃腺瘤171例,早期胃癌130例。两名内镜诊断医师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白光内镜:κ=0.70;ME-NBI:κ=0.81)。ME-NBI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的敏感性(89.2%对76.9%)、特异性(90.6%对71.9%)、阳性预测值(87.9%对67.6%)、阴性预测值(91.7%对80.4%)和准确性(90.0%对74.1%)均显著高于白光内镜( P <0.05)。结论:与白光内镜相比,ME-NBI能更好地鉴别肠型胃腺瘤与早期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胃腺瘤 早期胃癌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与窄带双焦距技术对胃内浅表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滕腊梅 郭继兵 +8 位作者 杜明珠 钱静蓉 王伟卓 陈国斌 蔡骊骊 陈小雪 邹瑾 梅玲 黄蔚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比较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及窄带双焦距技术(DF-NBI)诊断胃内浅表性病灶的准确度。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白光内镜(WLI)检查发现胃内浅表性病灶的患者,即刻行DF-... 目的比较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及窄带双焦距技术(DF-NBI)诊断胃内浅表性病灶的准确度。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白光内镜(WLI)检查发现胃内浅表性病灶的患者,即刻行DF-NBI诊断并行靶向活组织检查。2周内择期再次行ME-NBI诊断并行靶向活组织检查,以活组织检查或术后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估DF-NBI和ME-NBI鉴别胃内浅表性病灶的准确度。结果共纳入121例患者(126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83个(萎缩、溃疡、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等),早期恶性病灶43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DF-NBI区分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稍高于ME-NBI(88.4%、93.6%比86.0%、92.6%),DF-NBI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稍低于ME-NBI(88.0%、79.2%、88.1%比90.4%、82.2%、9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ME-NBI相比,DF-NBI同样能鉴别胃内浅表性病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良性病灶 早期胃癌 窄带双焦距技术 放大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滕腊梅 黄蔚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67-168,共2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也是常见胃动力障碍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加而有上升趋势。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与治疗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浅谈胃镜下止血
4
作者 滕腊梅 黄蔚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3年第6期20-21,共2页
胃镜下止血术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手段,主要适用于各类上消化道出血,如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溃疡出血、食管贲门撕裂等,临床效果显著。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常见有以... 胃镜下止血术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手段,主要适用于各类上消化道出血,如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溃疡出血、食管贲门撕裂等,临床效果显著。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溃疡出血 胃镜下止血 食管贲门撕裂 临床治疗 常用手段 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原文传递
应用JNET分型非实时诊断结直肠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菁 章庆伟 +5 位作者 黄戬 滕腊梅 秦喆 张忻恬 陈锦南 李晓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究应用日本内镜窄带光成像技术专家小组(JNET)分型区分结直肠息肉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418处结直肠病变在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技术(ME-NBI)下的清晰图像,由两位缺乏放大内镜使用经验的医生,在短程JNET分型诊断标准培训... 目的探究应用日本内镜窄带光成像技术专家小组(JNET)分型区分结直肠息肉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418处结直肠病变在放大内镜窄带光成像技术(ME-NBI)下的清晰图像,由两位缺乏放大内镜使用经验的医生,在短程JNET分型诊断标准培训后作出相应诊断,后行Sano分型诊断与之比较,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依据ME-NBI下JNET与Sano分型区分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8.2%比98.5%、77.8%比66.7%、96.9%比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区分癌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66.7%比80.2%(P=0.023)、87.6%比79.5%(P=0.006)、82.1%比79.7%(P=0.379);区分黏膜下深层浸润癌分别为34.8%比39.1%、100.0%比99.0%、96.4%比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病变大小<10 mm、10~<20 mm、≥20 mm进行分类,三者分别对应的JNET分型诊断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95.2%、97.0%、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诊断癌性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95.2%、85.1%、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诊断深层浸润癌的准确性分别为100.0%、96.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此外,病变形态、大小对JNET分型诊断病变性质的准确性无显著影响。结论缺乏放大内镜使用经验的医生经短程培训后应用JNET分型可较准确做出结直肠病变的非实时诊断,诊断效能略优于Sano分型,但对于≥20 mm息肉癌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诊断技术 消化系统 诊断性成像 JNET分型
原文传递
肠型胃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滕腊梅 章庆伟 +2 位作者 张昕恬 周颖 李晓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肠型胃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下切除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142例(142处病灶)肠型胃腺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肠型... 目的探讨肠型胃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下切除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142例(142处病灶)肠型胃腺瘤病例纳入回顾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肠型胃腺瘤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42例肠型胃腺瘤患者中,未发生癌变者124例(均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癌变者18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12.7%)。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3,OR=3.37,95%CI:1.10-10.29)、病灶≥2cm(P=0.04,OR=3.93,95%CI:1.07—14.49)、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P=0.04,OR=3.60,95%CI:1.07—12.14)是肠型胃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将年龄、病灶大小、周围黏膜萎缩程度、HP感染及病灶形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3.OR=4.36,95%CI:1.17—16.24)、病灶≥2cm(P=0.02,OR=5.79,95%CI:1.28—26.12)、有HP感染(P=0.03,OR=3.89,95%CI:1.15-13.59)是肠型胃腺瘤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肠型胃腺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皮内瘤变,癌变率较高,年龄≥65岁、病灶直径≥2cm、存在HP感染者易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胃疾病 肠型胃腺瘤 肠型胃腺癌
原文传递
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技术对良性病变中肠型胃腺瘤的诊断作用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滕腊梅 章庆伟 +3 位作者 张昕恬 陈锦南 周菁 李晓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8-562,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技术在良性病变中诊断肠型胃腺瘤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白光内镜检查怀疑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连续患者,择期再次行白光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 目的比较常规白光内镜与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技术在良性病变中诊断肠型胃腺瘤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白光内镜检查怀疑胃早期肿瘤性病变的连续患者,择期再次行白光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检查,分别记录其内镜诊断结果,并以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评判标准,除外癌变病灶,比较白光内镜和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内镜在良性病灶中区分肠型胃腺瘤和其他非腺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共纳入232例患者(232个病灶),其中肠型胃腺瘤124例,其他非腺瘤性良性病灶(萎缩、溃疡、增生、非肠型胃腺瘤相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等)108例,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区分肠型胃腺瘤与非腺瘤性良性病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显著高于白光内镜(分别为92.7%比71.8%,91.6%比73.7%,91.8%比80.6%,P均<0.01),特异度一致(均为90.7%),阳性预测值和白光内镜相比(92.0%比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内镜联合窄带光成像鉴别肠型胃腺瘤与非腺瘤性良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白光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 胃肿瘤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窄带光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